目击巴格达:来杀人的人 不善后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伍崇韬/巴格达十三日现场报导


巴格达街头的劫掠十三日稍见和缓,但市民的生活还是很困难。民众现在敢上街,开车到处游荡,造成街头交通堵塞。


在巴格达市中心国际媒体记者下榻的巴勒斯坦大饭店外,一大群的伊拉克民众拿着纸笔,希望能借外国记者的卫星电话向国外的家人报平安。但因为巴格达仍停电,电力不稳,记者有职责在身,没有人敢帮忙。望着无助的民众,记者们心情沉重,可是也无可奈何。


巴勒斯坦大饭店旁就是风景优美的底格里斯河,附近有很多美军陆战队严加戒备。记者在饭店外听到零星的枪声此起彼落,据说是有十几名伊拉克战士朝美军放冷枪。由于拥枪自重的巴格达民众越来越多,外国记者人人自危,一旦被打中根本无处就医。


经过四天的劫掠之后,民怨还是聚集在美军头上。街头有人用油漆漆着:「布什支持劫掠。」街头上可以看到美军巡逻队全天候武装巡逻,但他们并不制止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劫掠。据说美军陆战队已经和巴格达警方讲好了要联合巡逻,但显然不是全面性的。有人说要下周一才会开始。


总统府、政府部会和国家博物馆都被劫掠一空,许多世界级的千年宝藏惨遭破坏,实在是文明的浩劫。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馆员希芭不断跪地哭求,因为博物馆内的国家宝物都被抢走了,她根本无力阻止,她说:「这都是美国人的错。这是伊拉克的文明,现在都没了。」她留着眼泪指着破损的天花板和窗户,没多久竟遭人打昏。


街上到处可见伊拉克人在贱卖骨董,显然都是劫掠所得。


美军人单力孤,不太管这些事,有逐渐被从解放者打成被告的味道。所有未被美军炸毁的东西现在有系统地被巴格达人破坏殆尽。记者在城南看到全家人推着一辆小驴车,上面载满了打劫来的物资。那些东西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文,竟被伊拉克的首都的市民视为珍宝。


治安有逐渐败坏的迹象。许多几十年的新仇旧恨在萨达姆的铁腕统治被推翻后涌上心头,一个街角放着一个据说是三天前被杀死的人的尸体,据说这个人是萨达姆的复兴党党工。复兴党党工以前无恶不做,被民众恨之入骨,但以前敢怒而不敢言,现在政治力瓦解,该算的帐都要算一算。


最严重的应该是发生在萨达姆城的暴乱。萨达姆城住的一百多万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什叶派的回教徒,数十年来饱受萨达姆政权的凌虐,房屋破败、公卫环境很差,民怨早已累积多年。


许多被美军攻占后的市区又成为新的劫掠对象,一名叙利亚人在一家医院门口对站岗的美军开枪,打死一名陆战队员。早在巴格达没有解放前,就有数以千计的回教好战分子从阿拉伯国家涌进伊拉克,准备对美军进行「圣战」。


巴格达目前人民心情较为平静,只是担心未来。没水没电没电话,家里的存粮吃完了不知从那里可以买到新的粮食。伊拉克的货币第纳尔现在形同废纸,将来还能不能买东西也不知道。


记者的向导阿里,原本是位大学生。他的腿在两伊战争期间被打断了。父亲则坐了长达八年的政治狱,目前下落不明,阿里一家人连该到哪里去找父亲都不晓得。


街上的一名美国陆战队员艾柏瑞,来自纽约,当被问到伊拉克士兵的尸身如何处理的问题时,他答说:「我们是来杀人的,善后的问题不归我们管。」


巴格达民众则质疑说,萨达姆雕像被拉下的那天,许多革命共和卫队队员换下军装,随老百姓逃走,许多美军知情,但并未追击。他们质疑,这是否是美军和伊拉克军队彼此安排好的协议。


不过巴格达的民众对美军开始保护一个水厂和一家医院表示感激。事实上许多巴格达的警察和其它公职人员今天也开始组成巡逻队,在卡拉达和阿达米亚等市区的街头设法维持秩序。在城西的金地医院和萨达姆小儿科医院门前,记者也看到拿着棍棒牵着狗的民众在巡逻。


美军从十二日开始广播,号召巴格达的市民挺身而出,为保护家园而奋斗。十三日一早就有很多自称是警察和公务员的人在市中心的艾维亚俱乐部门口集会,组队出发巡逻。


这些人有的是医护人员、电厂和水厂的工作人员,他们主动登记参加,有些警察还穿著制服。巴格达的电视已经停播,但广播还有,而且电池还买得到。


如果没有战争,巴格达是个漂亮的大城市,雍容华贵,让人想起古都北京。在断垣残壁之间,依稀可想见战前的形貌,街道两旁都是高大的椰枣树,处处有水塘,建筑物也很大器,可惜如今经济全毁,民不聊生。


看到巴格达民众人人拿起武器自卫自己家园的模样,很难想象他们是拥有数千年文明大国的子孙。


美军的首要之务,应是帮助巴格达恢复基本民生需求的供应。据说美军工兵已在检查巴格达的供电系统,不过由于被严重破坏,有些地方的电线都被劫掠一空,修复恐怕还需一段时间。


2003/04/14 联合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