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殇

小悦悦真的走了,让我们送她一程吧


孩子啊,你走了,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大胆地走吧,不要彷徨。
因为那边,
没有车来车往。

孩子啊,你走了,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不要害怕,不要惊慌。
听说那边,充满快乐,
没有冷漠,更没有吃人的大灰狼。

孩子啊,你走了,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真的很幸运,你会永远安详。
因为你从此不必去体验
人间的世态炎凉。

孩子啊,你走了,
不要带走世间的严寒。
请你带走欢笑,
带走最后的温暖。
请记得小阿婆的菩萨心肠,
她用瘦弱的身躯,
为社会撑起道德的大梁,
让你走得没有那么遗憾。

孩子啊,你走了,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好好走吧,不要太匆忙。
那里,
听说叫天堂......

感人
 
接受他人的帮助, 心存感激是做人的第一步, 下一步就是让自己也象那些好人一样, 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不说大话, 从自己做起. 我接受过别人的帮助, 对我触动很大. 所以我能帮人又不伤害自己时, 决不扭头而去. 其实我发现, 很多时候帮人不过是举手之劳, 帮人以后我自己心里也很舒敞.


类似亲身经历我也有过两回:
一次是从纽约回来的半路上, 雪大天黑路滑, 不小心车滑到路边雪沟里, 出不来了. 当时路上车很少, 但每个经过的车都停下来了. 所有人下来帮我们推车. 因为前轮飞转, 泥水雪水直往后甩, 所有推车的人都变成了泥人. 但车还是推不出来. 有人建议再等更多的车过来, 人多了肯定能把车弄出来. 最后真是这样, 我们终于又回到了路上. 这十来个泥人只是说了声, take care, 就各自开车离开了.
另一次是在国内老家搭朋友车, 刚下过雨, 车在一村头陷到泥里了, 折腾半天出不来, 引来几十围观群众. 但无人帮忙. 最后我们说给报酬, 终于有人出手, 帮我们把车推了出来.
现在想来, 国内的确是民风日下. 但也不能怪老百性. 因为在这些乡亲们的眼里, 车里的这几个小白脸, 没准就是欺压他们的乡镇干部. 所以, 他们怎么会帮着推车呢?
有些社会把鬼变成人, 有些社会把人变成鬼.
 
在小孩坠楼的一瞬间,我是否能出手相救,还真不敢说。在没有时间思考的一刹那,我也质疑自己是否有那种为他人舍身的本能,所以我不敢说大话。但小悦悦的情况不一样,任何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所谓风险有两种,一是被反诬,好心不得好报(这在当今中国社会很常见),二从医学的角度,非专业随意搬动对小孩可能不利。然而第一种风险极小或没有,小孩明显被汽车碾压,你是路人不开车,不可能诬到你。如果当时我路过,我不会搬动小孩,但我一定不会视而不见,我会拿出手机呼救,求助有关机构(国内人手一机,功能比这里的都好),决不可能让小悦悦被第二辆车再碾压一次。这是举手之劳,更是起码做人的良知。

多年前,我搭朋友的车,在417路上出了大车祸,车子翻到路边沟里,所幸人都没死。当时多希望有人帮忙,哪怕是一根救命稻草。幸运的是,一会儿,真的就有三辆车陆陆续续停下,问询是否需要帮忙,三个司机分别是俩白人一黑人(顺便提一下,在此三辆车之前,有两辆车减速,看了看,然后开走,都是我的同胞。我不怪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我们的文化之一。当然,华人中不乏热心肠者,不巧我碰上冷的了)。其中开Truck的白人司机,怕警察来得太迟,当时建议母亲带着孩子坐他的车,立马赶去医院,黑人也马上打电话报警(当时我们没有手机),在警察到来之前,他们一直陪着并安慰我们,令我们感动而温暖。这就是我在国内学的该被批判的人情淡薄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在别人需要你伸出援手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记住自己是个人。

我不怪那里的芸芸众生。我悲哀:五千年的文明之邦!

若有言词唐突,望乞见谅。

: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