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殉葬之恶习

人类殉葬之陋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210990101259t.html

因为商弟兄的工作,我在不久前了解到佛教有自焚奉佛的教义和传统【注1】。这让我很吃惊。于是做了点简单的研究,发现殉葬其实是一个古已有之,广泛流行于除了犹太教基督教之外各大文化圈子里的普遍现象。这种愚蠢残忍的做法并且在各个文化圈子里被伦理化、荣誉化、宗教化、神圣化,成为为人敬仰的忠臣、义仆、节妇的最高表现。

印度教:印度自古有寡妇殉夫的风俗。1817年英国统治孟加拉邦时,平均每天有两名寡妇自焚。1819年孟加拉邦竟有839名寡妇殉夫。1829年寡妇殉葬被英国官方宣布为非法,印度妇女当时上街示威游行,要求还妇女以殉夫的权利,殉夫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偏远村落仍保有此恶习。今日印度寡妇自焚殉葬事件仍时有所闻,并且受到推崇,但大多数寡妇都是被迫殉葬的。

古中国:中国古代也有赐已死之人陪葬贵族、尊亲属等的风俗,这多半是一种褒扬死者的作法。根据许多考古发现,古中国的商朝奴隶主阶级将奴隶做殉葬品,即人殉。《墨子·节丧篇》所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安阳小屯侯家庄发掘的殷陵大墓中,殉葬奴隶竟有数百人之多。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最多的一次杀了2656人【注2】。

儒教:儒教在中国地位的确立,并没有抑制活人殉葬的陋习。从战国以降,历代都有殉葬之举。此风并以元朝达到高峰。《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之孙蒙兀死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二万人以上。” 明朝明太祖死时,有46名后宫女子殉葬,朱允炆对生殉宫女的家属进行了表彰和封赏,“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等,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者也。”。明成祖死后有十六妃和数百宫女生殉,凄惨的哭声震动宫殿,全部被迫上吊自杀,史载:“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所殉嫔妃中有两位朝鲜选献的美女韩氏和崔氏。;明仁宗有五妃生殉[4];明宣宗有十妃殉葬,有一人名郭爱,进宫二十日,被迫作了殉葬人,有绝命书:“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直到明英宗才命令废除活人殉葬,《明史·英宗后纪》评论他,“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王世贞在《奔州山人别集》中称:「此诚千古帝王之盛节。」。清初,清太祖、清世祖死时,也有活人殉葬。康熙十二年(1673年)敕,禁奴仆殉主,明令彻底废除活人殉葬之习【注2】。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继位之前西方传教士在清室皇宫已经有很大影响力。康熙并曾经一度接受基督教信仰,后来因为与罗马教廷的矛盾而放弃【注3】。

佛教:我在博客里已经收集了不少例子了。其实我们在现在也常常读到佛教徒自焚的新闻。

伊斯兰教:直到现在还常见伊斯兰国家甚至生活在西方国家的穆斯林为了家族名誉而杀死妻子、女儿的惨剧发生。

总的来说,这些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现在已经受到极大的抑制。表现之一,是自杀殉葬已经被普遍接受为不尊重生命的愚蠢行为。而殉葬陋习在各文化区域的“不名誉化”、"说去名誉化“无一例外都发生在特定文化区域逐渐接受基督教一些源自圣经的(因而是建立在神本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准则之后。

我们可以肯定,没有基督教2000年来对人类的改造,这类愚昧残忍的殉夫、殉主、殉君的悲剧/闹剧还会在世界各处继续不断地上演。并且会被一如既往地宗教化、神圣化,继续作为一种崇高行为为人敬仰。

【注1】释迦摩尼妻子母亲死亡真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2109901011xul.html
【注2】殉葬-中文百科在线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93296
【注3】梦碎神州:汤若望与康熙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210990101258j.html
 
佛死前五百女尼集体自焚事件 (2011-07-20 15:15:48)转载▼

大爱道般涅盘品第五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在毘舍离普会讲堂所。

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大爱道游于毘舍离城高台寺中。与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皆是罗汉。诸漏已尽。尔时。大爱道闻诸比丘说。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不过三月。当在拘夷那竭娑罗双树间。尔时。大爱道便作是念。我不堪任见如来取灭度。亦复不堪任见阿难取灭度。我今宜可先取灭度。尔时。大爱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大爱道前白佛言。我闻世尊不久当取灭度。却后不过三月。在拘夷那竭娑罗双树间。我今不堪见世尊及阿难取灭度也。唯愿世尊听我先取灭度。尔时。世尊默然可之。b](释迦不久人世, 大爱道要先死以殉,释迦居然许可!尔时。大爱道重白佛言。自今已后。唯愿世尊与诸比丘尼说戒。佛告之曰。我今听比丘尼。还与比丘尼说禁戒。如我本所施行禁戒。无令差错。尔时。大爱道前礼佛足。在佛前立。尔时。大爱道复白佛言。我今更不见如来颜色。亦不见将来诸佛。不受胞胎。永处无为。今日违离圣颜。永更不覩。时大爱道绕佛七匝。亦复绕阿难七匝。尽绕诸比丘众。却退而去。还诸比丘尼众中。告诸比丘尼曰。我今欲入无为涅盘界。所以然者。如来不久当取灭度。汝等各宜随所行。(大爱道死意已决, 要尼姑们自求出路)尔时。差摩比丘尼.优钵色比丘尼.基利施比丘尼.舍仇梨比丘尼.奢摩比丘尼.钵陀阑柘比丘尼.婆罗柘罗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阇耶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往至世尊所。在一面立。尔时。五百比丘尼。差摩比丘尼最为上首。而白佛言。我等诸人闻如来不久当取灭度。我等不忍见世尊及阿难先取灭度。唯愿世尊听我等先取灭度。我等今取涅盘。正是其宜。( 无所适从的比丘尼们表示要殉葬)

尔时。世尊默然可之。时差摩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见世尊默然可之。b](500条人命,释迦穆尼居然再次默许)前礼佛足。绕三匝便退而去。还诣本房。时。大爱道闭讲堂门。击干椎。于露地敷坐具。腾在虚空。于虚空中坐卧经行。或出火焰。身下出烟。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烟。举身放焰。举身放烟。左胁出水。右胁出火。右胁出水。左胁出烟。前出火。后出水。前出水。后出火。举身出火。举身出水。(500尼自焚)尔时。大爱道作若干变化。还在本座。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而入初禅。从初禅起而入二禅。从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从空处起入识处。从识处起入不用处。从不用处起入有想无想处。从有想无想处起入想知灭。从想知灭起还入有想无想处。从有想无想起入不用处。从不用处起还入识处。从识处起还入空处。从空处起还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还入三禅。从三禅起入二禅中。从二禅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二禅。从二禅起还入三禅。从三禅起还入四禅。已入四禅便取灭度。尔时。天地大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四边都踊中央没。又四面凉风起。诸天在空作倡伎乐。欲界诸天涕零悲泣。犹如春月天降甘雨。神妙之天杂碎优钵华香。又杂碎栴檀而散其上。尔时。差摩比丘尼.优钵色比丘尼.基梨施瞿昙弥比丘尼.舍瞿离比丘尼.奢摩比丘尼.波陀兰遮罗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阇耶比丘尼。如此上首五百比丘尼等。各各于露地敷坐。飞在虚空。于虚空之中坐卧经行。作十八变。乃至入想知灭。各取灭度。尔时。毘舍离城内有大将名曰耶输提。将五百童子集普会讲堂有所讲说。时。耶输提及五百童子遥见五百比丘尼作十八变。见已。欢喜踊跃无量。各共叉手而向彼所。

尔时。世尊而告阿难曰。汝往至耶输提大将所。而告之曰。速办五百床具。五百坐具。五百瓶酥。五百瓶油。五百舆花。五百裹香。五百车薪。(厚葬500人一言而就。不得不承认释迦穆尼先生 势大财雄)尔时。阿难前白佛言。不审世尊欲何施为。佛告之曰。大爱道已取灭度。及五百比丘尼埿洹。我等欲供养舍利。尔时。阿难悲泣交集。不能自胜。大爱道取灭度何其速哉。尔时。阿难以手挥泪。(这阿难人性未灭)便往至耶输提大将所。尔时。耶输提遥见阿难来。皆起前迎。并作是说。善来。阿难。欲何告敕。又行非常。尔时。阿难报曰。我是佛使。欲有所告敕。时。大将咸共问曰。欲何所告敕。阿难报曰。世尊告大将曰。当办五百床。五百坐具。五百瓶酥。五百瓶油。五百舆花。五百裹香。五百车薪。大爱道及五百比丘尼皆取灭度。我等往供养舍利。尔时。大将悲泣交集。而作是说。大爱道取灭度何其速哉。及五百比丘尼取灭度甚为速哉。谁当教授我等。教化分檀布施。尔时。耶输提大将即办五百床。五百坐具。五百瓶油.酥.薪。及诸耶维之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耶输提大将白世尊言。如来所约敕。供养之具今日已办。佛告曰。汝今各取大爱道身及五百比丘尼身。出毘舍离到旷野之处。吾欲于彼供养舍利。耶输提大将白佛言。唯然。世尊。是时。长者即往至大爱道等所。告一人曰。汝今施梯。登墙入内。徐开门。无令有声。是时。彼人如彼教敕。即入开门。复敕五百人各举舍利着于床上。

尔时。有二沙弥尼在。一名难陀。二名优般难陀。是时。二沙弥尼语大将曰。止。止。大将。勿触扰诸师。耶输提大将报曰。汝师不为睡眠。皆取灭度。尔时。二沙弥闻诸师皆取灭度。心怀恐怖。(又加两条人命)即自思惟。观有习之法皆是尽法。即于坐处得三明六通。尔时。二沙弥尼即飞在虚空中。先至旷野之中作十八变。坐卧经行。身出水火。变化无量。即于无余涅盘界而取般涅盘。尔时。世尊将诸比丘僧。前后围遶。往至大爱道比丘尼寺中。尔时。世尊告阿难.难陀.罗云。汝等举大爱道身。我当躬自供养。是时。释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即从三十三天上。譬如力士屈伸臂顷来至毘舍离。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其中漏尽比丘皆见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其不漏尽有欲比丘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漏尽者。亦不见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尔时。梵天王遥知如来心中所念。将诸梵天从梵天上没。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毘沙门天王知世尊心中所念。将阅叉.鬼神。到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提地赖吒天王将诸干沓和。从东方来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毘娄勒叉天王将诸无数拘盘荼。从南方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毘娄波叉天王将诸龙神来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及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各各知如来心中所念。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释提桓因.毘沙门天王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勿自劳神。我等自当供养舍利。佛告诸天。止。止。天王。如来自当知时。此是如来所应修行。非是天.龙.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要当报恩。不得不报恩。然诸天当知。过去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灭度。然后诸佛世尊皆自供养蛇旬舍利。正使将来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灭度。然后诸佛皆自供养。以此方便。知如来应自供养。非天.龙.鬼神所及也。尔时。毘沙门天王告五百鬼曰。汝等往至栴檀林中。取香薪来。当供养蛇旬。时。五百鬼闻天王语已。即往至栴檀林中。取栴檀薪来至旷野之间是时。世尊躬自举床一脚。难陀举一脚。罗云举一脚。阿难举一脚。飞在虚空。往至彼冢间。其中四部之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举五百比丘尼舍利至于冢间。

尔时。世尊告耶输提大将曰。汝今更办二床。二坐具。二车薪.香花供养二沙弥尼身。耶输提大将白佛言。唯然。世尊。寻时。即办供养之具。尔时。世尊以栴檀木各传与诸天。是时。世尊复告大将曰。汝今各取五百舍利。各分别而供养之。二沙弥亦复使然。时。大将受佛教已。各各分别而取供养。即取蛇旬。尔时。世尊复以栴檀木着大爱道身上。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一切行无常  生者必有尽
 不生则不死  此灭为最乐

尔时。诸天.人民皆悉云集在于冢间。天.人大众十亿垓那术。时大将火灭已。复取舍利而起偷婆。佛告大将曰。汝今取五百比丘尼舍利与起偷婆。长夜之中受福无量。所以然者。世间有四人起于偷婆。云何为四。若有人与如来.至真.等正觉起于偷婆。转轮圣王。与声闻.辟支佛起偷婆者。受福无量。尔时。世尊与诸天.人民说微妙之法。劝令欢喜。尔时。天与人有一亿。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诸天.人民.干沓和.阿须轮.四部之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c5aff0102dqx9.html
 
(另)一位罗汉自杀的故事(这次是用刀)

杂阿含一○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大师。尔时。波旬执琉璃柄琵琶。诣世尊所。鼓弦说偈
 大智大方便  自在大神力
 得炽然弟子  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当制  勿令其自杀
 何闻佛世尊  正法律声闻
 学其所不得  而取于命终时。

魔说此偈已。世尊说偈答言
 波旬放逸种  以自事故来
 坚固具足士  常住妙禅定
 昼夜勤精进  不顾于性命
 见三有可畏  断除彼爱欲
 已摧伏魔军  瞿低般涅盘
 波旬心忧恼  琵琶落于地
 内怀忧戚已  即没而不现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来。共至仙人山侧黑石室所。观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尔时。世尊与众多比丘往至仙人山侧黑石室中。见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告诸比丘。汝等见此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不。诸比丘白佛。唯然。已见。世尊。佛告比丘。汝等见瞿低迦比丘周匝遶身黑暗烟起。充满四方不。比丘白佛。已见。世尊。佛告比丘。此是恶魔波旬于瞿低迦善男子身侧。周匝求其识神。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执刀自杀。尔时。世尊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记。尔时。波旬而说偈言
 上下及诸方  遍求彼识神
 都不见其处  瞿低何所之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坚固士  一切无所求
 拔恩爱根本  瞿低般涅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zqfsys.5d6d.com/archiver/tid-2180.html

~~~~~~~~~~~~

在上面这段佛经中,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

恶魔波旬说不知道瞿低到哪里去了(瞿低何所之);佛(世尊)却说瞿低涅盘了(瞿低般涅盘)。
 
(一二六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尊者跋迦梨住王舍城金师精舍。
疾病困苦。尊者富邻尼瞻视供养

时。跋迦梨语富邻尼。汝可诣世尊所。为我稽首礼世尊足。
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住不。言。跋迦梨住金师精舍。
疾病困笃。委积床褥。愿见世尊。疾病困苦。气力羸惙。无由奉诣。
唯愿世尊降此金师精舍。以哀愍故

时。富邻尼受跋迦梨语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稽首世尊足。
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住不

世尊答言。令彼安乐

富邻尼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住金师精舍。疾病困笃。委在床褥。
愿见世尊。无有身力来诣世尊。善哉。世尊。诣金师精舍。以哀愍故

尔时。世尊默然听许。时。富邻尼知世尊听许已。礼足而去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往诣金师精舍。至跋迦梨住房。
跋迦梨比丘遥见世尊。从床欲起

佛告跋迦梨。且止。勿起

世尊即坐异床。语跋迦梨。汝心堪忍此病苦不。汝身所患。为增.为损

跋迦梨白佛。如前又摩比丘修多罗广说。世尊。我身苦痛。极难堪忍。
欲求刀自杀。不乐苦生

佛告跋迦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跋迦梨。色是常耶。为非常耶

跋迦梨答言。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复问。跋迦梨。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于中宁有可贪.可欲不

跋迦梨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佛告跋迦梨。若于彼身无可贪.可欲者。是则善终。后世亦善

尔时。世尊为跋迦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即于彼夜。
尊者跋迦梨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

时。有二天身极端正。于后夜时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疾病困苦。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

第二天言。彼尊者跋迦梨已于善解脱而得解脱。说此语已。俱礼佛足。
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于大众前敷座而坐。
告诸比丘。昨夜有二天子。形体端正。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退住一面。
而作是言。尊者跋迦梨住金师精舍。疾病困苦。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
不乐久生。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已于善解脱而得解脱。
说此语已。稽首作礼。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当往诣尊者跋迦梨比丘所。
语跋迦梨言。昨夜有二天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退住一面。
语我言。尊者跋迦梨疾病困笃。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
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于善解脱而得解脱。说此语已。即没不现。
此是天语。佛复记汝。汝于此身不起贪欲。是则善终。后世亦善

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已。诣金师精舍跋迦梨房

尔时。跋迦梨语侍病者。汝等持绳床。共举我身。着精舍外。
我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

时。有众多比丘出房舍。露地经行。受使比丘诣众多比丘所。
问众多比丘言。诸尊。跋迦梨比丘住在何所

诸比丘答言。跋迦梨比丘告侍病者。令举绳床。出精舍外。欲执刀自杀。
不乐久生。受使比丘即诣跋迦梨所

跋迦梨比丘遥见使比丘来。语侍病者。下绳床着地。彼比丘疾来。
似世尊使。彼侍病者即下绳床着地

时。彼使比丘语跋迦梨。世尊有教及天有所说

时。跋迦梨语侍病者。扶我着地。不可于床上受世尊教及天所说。
时。侍病者即扶跋迦梨。下置于地

时。跋迦梨言。汝可宣示世尊告敕及天所说

使比丘言。跋迦梨。大师告汝。夜有二天来白我言。跋迦梨比丘疾病困笃。
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
第二天言。跋迦梨比丘已于善解脱而得解脱。说此语已。即没不现。
世尊复记说。汝善于命终。后世亦善

跋迦梨言。尊者。大师善。

~~~~~~~~~~~
在这个佛经故事中,跋迦梨比丘因病厌世,想要自杀。还好,她第二天即得“善解脱”。

佛的评价是,“汝善于命终,后世亦善”。后世还是在轮回之中,显然是不如前面那位用刀自杀的了。因为她得了“涅盘”。
 
这里是罗汉瞿低迦故事的翻译:

某年,释尊住在王舍城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的石室里,有一位名叫瞿低迦的圣人,却在王舍城仙人山侧的黑石室里,独自平静地打坐过日子。他一直希望得悟,可惜不能如愿。曾经有过六、七次的堕落,他心里盘算∶
「倘若这次又从悟境堕落,我要举刀自杀,但愿不会再堕落才好。」

此时,恶魔知晓瞿低迦的心意,不禁暗忖∶
「如果他死了,他的魂会离开我的掌握。还是待我到他师父--佛那里告知此事,希望他不要自杀。」
恶魔手持琉璃琵芭,走到七叶树林的石室前面,弹起琵琶唱歇∶
「大慈大悲的佛陀,法力无边的佛陀呵!
长期隐居在仙人山,一直热心求道的声闻,
悲叹自己不能得悟,有意自我了断生命。
祈请您永远关照他,指引他进入悟境。」

释尊听见恶魔的歌声,慨然回答∶
「恣请任性的恶魔呵!你完全为自己的目的前来。
那位坚决具足的声闻,常住在禅定中,
不惜性命,昼夜精勤,恐惧三有,断绝爱欲。
瞿低迦降伏魔军,早已进入涅盘。」

恶魔听了,忧愤之馀,扑通一声,手上琵琶落地,也失去了它的踪迹。

佛对一群修行者说∶
「我们现在不妨到仙人山的黑石室去,看看瞿低迦的情形。」
佛率领一群修行者来到仙人山,走入黑石室里一看,果然发现瞿低迦举刀自刎了。佛对修行者说∶
「诸位看见瞿低迦自杀倒地了吗?」
「看见了。」
「诸位看见瞿低迦的尸体周围,升起一股黑烟吗?」
「看见了。」
「那是恶魔在他的周围绕转,追求他的魂魄。但是,瞿低迦毫不执着,就举刀自杀了,当然不可能有魂魄遗留下来。」

佛又预言瞿低迦会在未来也获得果报。此时,猛听恶魔作歌说∶
「我虽找寻瞿低迦的魂,远至上下和四方,却不见踪影,到底他到那儿去呢?」

佛说∶
「坚守戒律的声闻,早已断绝尘世的执念,瞿低迦断绝了爱欲,已进入涅盘。」

据悉一群修行者听见佛的说法,无不暗自欢喜

http://www.fowg.cn/fxdg/HTML/fxdg_15078.html

这是一位为修成正果自杀的。
 
圣经告诉我们,人是神的创造中最尊贵的。我们不是从猿猴来的,我们也不与牲畜平等!
1)人具有神的形象(创世纪1:26-27);
2)神委托人管理他所创造万事万物 (创世纪1:26-27; 诗篇 8:6);
3)神赐给人荣耀尊贵为冠冕( 诗篇8:5 );
4)我们的身体是神的圣殿(林前3:16);
5)我们是神的儿女(约翰一书3:1)。

因此,我们应该维护人的尊严,尊惜生命! 自杀是可耻的,无论它上面覆盖了何等炫目华丽的宗教的或者伦理的外衣!
 
圣经告诉我们,人是神所创造的宇宙万物中最尊贵的。我们不是从猿猴来的,我们也不与牲畜平等!
1)人具有神的形象(创世纪1:26-27);
2)神委托人管理他所创造万事万物 (创世纪1:26-27; 诗篇 8:6);
3)神赐给人荣耀尊贵为冠冕( 诗篇8:5 );
4)神叫人(只)比天使( 或译: 神) 微小一点( 诗篇8:5 )
5)我们的身体是神的圣殿(林前3:16);
6)我们是神的儿女(约翰一书3:1)。

因此,我们应该维护人的尊严,尊惜人的生命!

自杀是可悲的,赞颂自杀是可耻的,无论它上面覆盖了何等冠冕堂皇炫目华丽的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或者任何别样的外衣!
 
释迦穆尼先生的弟子自杀的情况比李师傅的弟子们严重得多啊。
 
殉葬显然是一个古已有之,广泛流行于除了犹太教基督教之外各大文化圈子里的普遍现象。这种愚蠢残忍的做法并且在各个文化圈子里被伦理化、荣誉化、宗教化、神圣化,成为为人敬仰的忠臣、义仆、节妇的最高表现。

而这些现象被抑制,发生在各大文化区域逐渐接受基督教一些源自圣经的(因而是建立在神本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准则之后。

我们可以肯定,没有基督教2000年来对人类的改造,这类愚昧残忍的殉夫、殉主、殉君的悲剧/闹剧还会在世界各处继续不断地上演。并且会被一如既往地宗教化、神圣化,继续作为一种崇高行为为人敬仰!
 
这里是佛弟子企图将他们的自杀行为神圣化,正当化所作的辩解:

"圣者"为何自杀


X檔案研究 --- 阿羅漢自殺探微

* 願以此文獻給修習不淨觀的聲聞僧伽 *

曾銀湖 2003/3/12
 

對於一般人而言,阿羅漢如果會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那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對於某些虔誠的佛教徒而言,更不願相信一個已經證得解脫、涅槃的聖者竟然會自殺。到底真相如何呢?本文係依據原始聖典的記載,深入地來加以探究:

 

一、阿羅漢會不會自殺?

例一:§1091(雜阿含1091經瞿低迦)或S04:23(相應部第4相應第23經Godhika)

在這個案例中,有必要先加以澄清的是尊者瞿低迦決定要以刀自殺時,他並非一介凡夫,這由經文本身的敘述即可明白。

1) 「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

世尊的弟子如果已經能夠證到「意解脫身作證者」的水準者,不可能是凡夫。

2) 「時,魔波旬做是念:沙門瞿曇住王舍城…若彼比丘以刀自殺者,莫令自殺,出我境界去。」

如果是凡夫要自殺,惡魔波旬一點都不用擔心「出我境界去」,更不必設法去阻止他—「莫令自殺」,因為凡夫之死是逃脫不了魔掌的。

3) 世尊拒絕惡魔波旬的請求,不答應阻止尊者自殺。理由很明顯,世尊知道尊者已「見三有可畏,斷除彼愛欲,已摧伏魔軍,瞿低般涅槃。」

很清楚的,惡魔來請求佛陀加以阻止時(當時尊者尚未自殺),世尊就記說尊者「已摧伏魔軍,瞿低般涅槃」,可見尊者在自殺之前,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



另外,原始聖典中記載「阿羅漢自殺」的經文還有幾個例子:

例二:§1266闡陀或S35:87Channa。

本案例中,闡陀尊者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尊者在自殺之前,告訴前來慰問病苦的摩訶拘絺羅尊者說:「我供養世尊,於今已畢;隨順善逝,於今已畢;適意非不適意。若復有餘供養大師者,當如是作,適意非不適意。」

尊者自殺後,摩訶拘絺羅尊者在世尊面前轉述他捨身前所說的這段話,並得到世尊的認可,而且記說尊者「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很清楚地,尊者闡陀也是以阿羅漢之身自殺的。



例三:§1265跋迦梨或S22:87 Vakkali

本案例中,跋迦梨尊者住王舍城金師精舍,於屋外以刀自殺。當時,跋迦梨尊者疾病困篤苦,尊者富鄰尼給予照顧並懇請世尊前往開示。佛告跋迦梨:「若於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當天晚上,尊者就禪思世尊的教導而得到解脫,想要以刀自殺,不樂意再苟延殘生。兩位天神就把尊者的心意稟告世尊,其中一位天神還說:「尊者跋迦梨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

第二天,尊者準備要自殺時,世尊正好派人前來轉述天神所說的訊息,並記說尊者「善於命終,後世亦善。」跋迦梨言:「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即執刀自殺。尊者死後,世尊與諸比丘前往金師精舍。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自殺。」

若非阿羅漢,一個人臨終時,神識必定是會攀附其他生緣而進行結生的。尊者已經「不住識神」,當然是已證得阿羅漢果了。

另外,尊者自殺前,天神稟告佛陀說:「尊者跋迦梨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究竟什麼是「於善解脫而得解脫」呢?讓我們先來查閱§22經,尊者劫波問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世尊告劫波曰:「…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心善解脫。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這是「善解脫」的意思,那天神說「於善解脫而得解脫」又是什麼意思呢?這恐怕就不易從字面上來解釋了,我們從對應的S22:87經英譯內容 ”he will be liberated as one well liberated”可以清楚地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如善解脫者而得解脫」,而這「善解脫者」如上述§22經文所說,指的就是「阿羅漢」。

細心的法友可能會以尊者病重,心裡第一次想要自殺,世尊前往探視時所開示的話—『佛告跋迦梨:「若於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而提出疑問—既然佛陀開示尊者說「後世亦善」,可見世尊並未記說他「生已盡,不受後有」,因此尊者當時(第一次想要自殺時)還不是阿羅漢。

探討這個問題則有兩種經文記載:

(1) 根據雜阿含§1265經記載:當世尊前來探視時,尊者即當面表白自殺的意願: 「世尊!我身苦痛極難堪忍,欲求刀自殺,不樂苦生。」,當時世尊並不置可否,只作一般性的開示:『佛告跋迦梨:「若於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因此,有可能尊者當時還未證得阿羅漢果,不過在世尊開示之後,「爾時,世尊為跋迦梨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即於彼夜,尊者跋迦梨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那就可以看出尊者是在當夜思惟世尊的教導而證得解脫(思惟解脫)的,也就是在真正成為阿羅漢之後,才又第二次決定要自殺,天神亦於此時得以感知尊者「於善解脫而得解脫」的訊息。因此,尊者並非於自殺時才證得阿羅漢。

(2) 如果依據對應S22:87經記載,在世尊前往探視時,尊者並未表達自殺的意願,而是向佛陀表明自己內心仍有所遺憾、變悔。不過尊者並不是因為戒行有所虧歉而追悔,倒是因為長久以來未能前往謁見世尊而覺得遺憾。這樣的遺憾即使多少仍會障礙著尊者的解脫,但在世尊開示:”Enough, Vakkali! 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is foul body(足矣!跋迦梨!何需想見此臭穢之軀)?”之下,當可立即解除。世尊種種開示之後,尊者立即要求侍者把他抬到山坡上去思惟「死亡」(死隨念)。當夜,天神將尊者「如善解脫者而得解脫」的訊息稟告佛陀之後,翌日,世尊即遣比丘轉告跋迦梨:”Do not be afraid, Vakkali , do not be afraid! Your death will not be a bad one , Your demise will not be a bad one.(不必憂慮!跋迦梨!不必憂慮!你的命終將非不善!)”這同樣也說明了尊者在病危時,心中還有一些遺憾存在,但在世尊開示之後第二天,尊者真正採取行動持刀自殺之前,世尊還是直接了當地記說尊者的死亡並非不善,是不必憂慮的!這也充分證明了尊者在自殺前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事實,因為只有解脫者的死亡才是不必憂的。



例四:§1076尊者陀驃摩羅子或小部自說08.09

本案例中,尊者陀驃摩羅子白佛言:「世尊!我願於佛前取般涅槃!」世尊默然。如是三啟,佛告陀驃摩羅子:「此有為諸行,法應如是。」爾時,尊者陀驃摩羅子即於佛前入於三昧…種種現化已,即於空中內身出火,還自焚其身,取無餘涅槃,消盡寂滅,令無遺塵。」

………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譬如燒鐵丸,其焰洞熾然,熱勢漸熄滅,莫知其所歸。如是等解脫,度煩惱淤泥,諸流永已斷,莫知其所之,逮得不動跡,入無餘涅槃。」

尊者陀驃摩羅子能取無餘涅槃,當然是一位阿羅漢。



由以上四個案例看來,阿羅漢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乃是一件客觀存在的事實,並不需要刻意加以迴避或扭曲。南傳權威的論書就說尊者跋迦梨太過自負(事實上禪定內明不足),自以為是阿羅漢,就貿然以刀割喉而自殺,這時才猛然發現自己還是一介凡夫,於是精勤禪思才證入阿羅漢。某當代著名的尊者根據上述權威的論書,也認為尊者瞿低迦並沒有自證阿羅漢的信心,純粹只是為了擺脫病苦而自殺,自殺時才了知「苦」義,於是「念住現前,精勤禪思」而證得阿羅漢。但是,不論從南北傳聖典的內容來看,似乎都不是這個樣子,而是事先天神或惡魔都已感知尊者善解脫的訊息,而且也都事先得到世尊的確認。再說,聖典中有多處例證,都提到病苦尚且會讓尊者們無法進入禪定,更何況遭受割喉之痛時,豈能專精禪思?另外,有些尊者也可能會根據論書解釋說:「凡夫才會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臨死前因為深刻感受到『無常、苦、非我』的真義,所以在那剎那間頓悟而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似乎認為,一位戒定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的阿羅漢絕對不可能自殺,或者認為阿羅漢自殺乃是一件辱沒佛門清譽的事,殊不知這樣的解釋可能模糊了問題的焦點。實際上,即使阿羅漢採取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一點也不減損聖者解脫和涅槃的成就,只是凡夫難以理解罷了!

原始聖典中雖然細分有「中般涅槃」的果證,也就是說在臨命終時,往生淨居天的過程中才證得般涅槃。不過,這是專指某些已經證得阿那含果以上的聖者,即將趨證阿羅漢者才有這樣的能耐。因此,阿羅漢自殺的行為絕對不是凡夫可以冒險而仿效的,凡夫不可能在瀕臨死亡的痛苦時刻裡,突然因為對「無常、苦、非我」的頓悟而立刻證得阿羅漢的。凡夫自殺取證阿羅漢果的說法,嚴重違背了因果的法則,也不符正法律的法次法向—佛陀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乃是循著「當知、當修、當證」的次第漸進的,八正道的修持者,儘管成就的時間有速緩的區別,也都是次第斷除了十個結使,循序證得四雙八士的果位。經典中也沒有凡夫自殺頓成阿羅漢的例證。幾年前,台灣有個號稱學習原始佛教的在家人,據說也曾先頂禮他的師父,然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甚至也有法師認為,如果能證得初果而自殺即屬無罪。事實上,這些都是偏差、錯誤的觀念,在此誠懇地呼籲有機會閱讀原始聖典的法友,在「聽聞正法」之後,千萬不要隨意臆測或曲解經文,務必要細心地「內正思惟」,一定要具備相當程度的「辨識智」,然後才能正確地力行「法次法向」。

 

二、阿羅漢為什麼要自殺?
有些大乘人認為阿羅漢是為了「取得果證」或「保持果證(以免退轉)」而自殺,並據此論斷阿羅漢是自私自利的小乘行者。事情果真是這個樣子嗎?我們不妨就上述四個案例,逐一來加以探探討。


(1)尊者瞿低迦自殺的原因(詳見§1091經)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一般人看到「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就以為得到果證的聖弟子還是會屢屢退轉,這是因為他們並不瞭解「意解脫身作證」的意思,只是「望文生義」、「依文解字」地自行妄加揣測而已。事實上,只要是證得初果(含)以上的聖弟子,他的生命旅程就已註定將來會直趨「解脫、涅槃」之境,就像化學反應裡的不可逆反應(irreversible reaction) 那樣,不可能再逆轉了。
在此,不得不要以「意解脫身作證」為範例,來勸勉那些自以為完全看懂原始聖典(例如:雜阿含經、相應部等)的法友,儘管我們的國文或英文程度很好,表面上似乎也知道每一個詞句的意思,但是真正所能瞭解的經義還是極為有限。為什麼會這樣呢?細看原始聖典的經文內容,處處都說「專精思惟」、「獨一思惟」、「靜處思惟」、「精勤思惟」…等,您可能並未留意這「思維」兩字的原意其實是指「禪思」,並非只是我們平常做學問時的記憶、推理、分析、比較、聯想…等。因此,真要讀懂相應部(或雜阿含經),根據西方學者的論述,還是要具備禪定的功夫才行。根據相應部 S12:23 的經文「…由信心而生高興,由高興而生喜悅,由喜悅而生寧靜,由寧靜而生安樂,由安樂而得禪定,由禪定而顯現諸法如實的知見。」個人以為這禪定的功夫,嚴格說起來應該是要具備「第三禪」的水準才行,因為只有到達第三禪時,心中的高興、喜悅都平息了,身心寧靜而安樂,進入了同時具備「正念」和「正智」的第三禪定狀態,諸法才會如實地顯現,這樣的「思惟」才能得到真實的知見—內明,進而證得阿那含以上的道、果、涅槃。經上所提到的「聖說及捨」,就是指「第三禪」,這也是聖者經常住止的定境。
那麼「意解脫身作證」到底是指什麼境界呢?首先要瞭解「意解脫」其實就是「心解脫」,而且有八個具體的心解脫層次—四色禪和四空定共計八個不同的意識水準。其次,要瞭解「身作證」到底是什麼意思?那是指「證得意生身」,也就是具備「第四禪」者所親見的微妙「淨色身」(姑且稱之),依此意生身將可進入「空無邊處定」,亦能發起神通。
這一說明之後,你是否已經知道尊者當時所面臨的「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是什麼情況呢?原來尊者的禪定功夫已經到達第四禪,時而能夠證得意生身,可以進入空無邊處定了,但是總是無法穩住第四禪定之境,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進入第四禪定,又退轉回來了。為什麼會退轉回來呢?有兩種情形,一是功夫還不太熟練因此穩定性不夠,必須繼續修習才能穩住禪境。另一種是由於生理的訊息(例如:膀胱漲滿)、身體的疼痛、或疾病的干擾所牽動,而把禪者從「第四禪」給拉出來。尊者為什麼不願繼續禪修而要採取自殺的手段呢?因為尊者患有長期的慢性疾病,經常不定期的復發,每每干擾著尊者的禪修,而且這慢性疾病在有生之年已經難以治癒了。看來尊者的病況似乎很嚴重,隨時要面臨死亡的關頭,因此尊者才決定依照臨終慣例,先把心意提升到第四禪,然後入滅。
對應於雜阿含§1091經的相應部S04:23經文裡,只提到尊者「時受意解脫(temporary liberation of mind)」的禪定狀況而已,並沒有提到「身作證」,因此南傳的論書裡解釋說:一般人若退墮於禪定,死後的命運將難以預卜;若能於禪定中死亡,至少可以轉生於梵天,尊者因此決定要在定境中舉刀自殺。果真尊者只是為了保持禪定而求生梵天,那麼惡魔有必要擔憂「莫令自殺,出我境界去」嗎?世尊也會不加以制止嗎?
事實上,即使尊者不依臨終慣例—於第四禪入滅,也無礙於他的果證。這從§1024經,「尊者阿濕波誓因重病苦患而不復能得入於三昧定境」的經文中即可理解。摘錄一段經文如下:佛告阿濕波誓:「若沙門、婆羅門,三昧堅固,三昧平等,若不得入彼三昧,不應作念:我於三昧退轉。」這段經文如果對照S22:88的經論便可知道,尊者阿濕波誓所不能復得的也是「第四禪」,他所遺憾、變悔的正是失去禪定的死亡可能會造成臨終的墮落,枉費了他平日的認真修習。但是,佛陀叫他不用擔心追悔「退失禪定」的疑慮。因為禪定只是用來開發和獲得「內明」的方法與工具,「若沙門、婆羅門,三昧堅固,三昧平等」—修行人如果平時就精通禪定而得到了道、果、涅槃的內明,即使一旦因病而不能再進入禪定,也無礙於既成的內明。禪定就好比船筏一樣,既然已經到岸了,即使船隻故障了,也不會妨礙「已經過江」的事實。但是,絕對不是不需要船筏(禪定)就可以過江(內明解脫)的。
因此,會退轉的是「禪定」而不是「內明」、「道」、「果」或「涅槃」。尊者瞿低迦既不是以自殺來求取果證,也不是以自殺來維持果證。尊者雖已證得涅槃,五蘊之軀卻仍飽受病苦無意義的折磨,因而選擇在「第四禪」的「苦樂皆捨」狀況下進入「死亡」,可以一勞永逸地擺脫疾病、死亡和輪迴的痛苦,猶如世間所期望的「安樂死」一般,如是而已。



(2)尊者闡陀自殺的原因(詳見§1266闡陀或S35:87Channa)

尊者闡陀言:「我今身病,極患苦痛,難可堪忍。所起之病,但增無損,唯欲執刀自殺,不樂苦活。」
一般人看到尊者不願忍受病苦的折磨而自殺,可能會認為一個解脫的聖者怎麼會這麼沒有耐心?而這麼草率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也太缺乏慈悲心?然而,若從解脫者的心態來看,五蘊之軀對於尊者而言,就像毒蛇猛獸之於凡夫一般。如果毒蛇猛獸正在啃噬你,你會不會設法用刀子來刺殺牠?這生死交關的時刻,如果有人指責你用刀的行為太不慈悲了,你又作何感想?尊者已經證得解脫涅槃,已經沒有輪迴再生的恐懼,自然也沒有必要再忍受病苦的折磨了,他以自殺來剷除色蘊之苦,就像市井凡夫用夾子把卡在手指頭裡的棘刺拔除一般暢快。然而,愚癡凡夫若膽敢以刀子刺殺自己的身軀致死,那無異是在自家豢養毒蛇猛獸,無邊的苦患、憂慮、恐懼…等都將接踵而來,而且沒完沒了,慎之!


(3)尊者跋迦梨自殺的原因(詳見§1265或S22:87)

跋迦梨白佛:「世尊!我身苦痛極難堪忍,欲求刀自殺,不樂苦生。」
很清楚,跋迦梨尊者也是飽受病苦的折磨而自殺的。尊者以死來擺脫病苦的糾纏,就像凡夫有權利尋找醫生來割除腫瘤或瘡膿的疼痛一樣正常;就像人道關懷不能剝奪病患進行手術的權利一樣,眾生乃至聖者亦不能剝奪病苦阿羅漢「般涅槃」的權利。


(4)尊者陀驃摩羅子自殺的原因(詳見§1076經)

由§1076本經的內容並無法看出尊者陀驃摩羅子自殺的原因,但可以知道他並沒有罹患病苦,也沒有禪定退轉的問題,因為他是好端端地在佛前以神通力自焚入滅的。
不過,若從§1075經的內容,則可以知道尊者是因為「典知眾僧飲食、床座」(分配伙食、床座)的緣故,受到惡比丘慈地謏使妹妹蜜多羅比丘尼加以陷害,故意在世尊和僧眾面前,誣指尊者跟她姦淫,企圖以波羅夷(斷頭)重罪來將尊者攆出僧團。雖然他們的陷害後來並未得逞,但是對於尊者的傷害可想而知。如果尊者是因此而自殺的話,有人或許又會懷疑,一個證得解脫、涅槃的聖者怎麼會那麼沒有韌性,禁不起惡人的誣陷就以自焚來結束生命?那不是太缺乏寬容之心了嗎?
事實上,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尊者是個非常年輕的比丘,由於優異的秉賦,他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了。但是因為戒臘較低,依照僧團的規矩,他一樣要負擔典座的工作,為眾僧服務。想想看,一個解脫自在的聖者,仍然要為眾僧(其中多有凡夫比丘乃至惡比丘)服務,結果還要遭受刻意的誣陷;這就好像有個富人到貧民窟去施捨食物,有個惡人不滿意,竟誣陷富人是盜賊,反而將他扭送到法院受審一般。尊者並非為此而難過,而是悲憫世間凡夫非但不知珍惜梵行,反而造下誣謗重罪,自毀幸福。尊者或許認為這樣繼續存在下去的因緣,對自己和世間都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因此才決定要直取無餘涅槃。
 
三、阿羅漢自殺有罪嗎?
例一:爾時,世尊為瞿低迦比丘受(授)第一記。

例二:如是,世尊為彼尊者闡陀說第一記。

例三:爾時,世尊為彼跋迦梨說第一記。

例四: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譬如燒鐵丸,其焰洞熾然,熱勢漸熄滅,莫知其所歸。如是等解脫,度煩惱淤泥,諸流永已斷,莫知其所之,逮得不動跡,入無餘涅槃。」

於例二中,佛陀特別告訴尊者舍利弗:「…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無大過故,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

很清楚,阿羅漢是「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因此阿羅漢自殺是「無大過」的。

 
四、結論:
§809經上記載,在金剛聚落,跋求摩河畔的薩羅梨林中,曾有60位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因為修習不淨觀,極厭患此身而尋求他人(受魔天讚嘆的鹿林梵志子)協助殺死自己,以求解脫、涅槃。世尊並未給予任何認可,反而因為阿難尊者的懇求:「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而教導更為安詳微妙的「安那般那念」法門,「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另休息。」雖然南傳的論書裡提到世尊是因為這些比丘的特殊因緣和業果而說不淨觀的,但是這個叢林事件還是修習不淨觀者所當特別留意的。

為了替受病苦折磨的阿羅漢保留一份無可嫌責(blameless)的「自殺權」,用以對抗惡魔的糾纏,捨離沒有存在意義之軀體,以便及早進入般涅槃。這或許是佛陀從輕制定「比丘自殺者突吉羅」戒規的考量因素之一吧!不過,經典上記載阿羅漢自殺的案例畢竟是極少數而已,而且再度強調,主要還是為了斷除病苦;至於「突吉羅」罪的制訂或許也只是用以要求僧團的最低標準而已,對於大部分的比丘而言,尤其是修習不淨觀者,似乎更應該謹記佛陀的教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

唯願僧伽安住人間!久住人間!

 
http://dama.oba.org.tw/forest023_slake.htm
 
佛诱导鼓励妻子为其殉葬的证据:

~~~~~~~~~~~~~~~~

一时,佛在迦毗罗城,佛子罗睺罗和父王净饭王亲来此拜见世尊,世尊也回父王净饭王宫受供。一次,世尊在昔日王妃的宫殿里应供毕,返回时,王妃耶输陀罗登上二楼依依不舍地目送世尊的远去,直至不见世尊的身影,她当时难忍内心的感受,便纵身从楼上跳了下来,然而承蒙世尊的加被,大地变成柔软的棉絮一般,耶输陀罗王妃安然无恙。

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王妃耶输陀罗为您而甘愿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请为我等演说。”世尊告曰:“不仅是今生,往昔她也曾为我殉身过。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一日率军去林中狩猎,突然国王的马脱缰狂奔,他又不敢松下缰绳跳下来,只好任马跑,众眷属也望尘不及,他便单身匹马到了一个寂静的地方,觉得身心疲乏,准备依树小憩,却见一对人非人的夫妇,悠闲地弹着琵琶,享受着舒适甜美的生活。他对此非常羡慕,又见人非人夫人娇美非凡,不禁生起了猛厉的贪心,想:杀掉她的丈夫,我就可以得到她。便当下射了一支毒箭杀死了她的丈夫。梵施国王上前恳求人非人的夫人共享生活,人非人的夫人说:‘丈夫的尸体在我身边,我是不可能与你共享生活的,待我安置好丈夫的尸体后,再满你的心愿。’国王信以为真。人非人的夫人堆积柴薪,将丈夫的尸体放上,点燃柴薪,当火燃得正旺时,即纵身跳入火堆,为夫殉身。见此,梵施国王深感失望,便作了一偈:‘为得他人妇,而使其夫亡,妇为夫殉身,妇亡吾不得,使夫妇丧命,吾罪重苦痛!’诸比丘,当时的人非人即今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人非人夫人即今耶输陀罗,当时,她也是为我而置自身不顾,今生亦如是。”

http://www.shijian.org/n5630c34.aspx
 
有些自杀的人是因为自己做了伤天害理的坏事,觉得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才对自己下此毒手。

当人犯了罪,并不需要惩罚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无辜的,罪是出于“人心”的,不是出于上帝所赐给的美好的“生命”的,犯罪的人是“意念”带头,使得整个人都“跟着”陷进去了,并不是“生命”带头犯罪,“生命”何罪之有?

只要向上帝认罪,就必得赦免。:)
 
有些自杀的人是因为自己做了伤天害理的坏事,觉得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才对自己下此毒手。

当人犯了罪,并不需要惩罚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无辜的,罪是出于“人心”的,不是出于上帝所赐给的美好的“生命”的,犯罪的人是“意念”带头,使得整个人都“跟着”陷进去了,并不是“生命”带头犯罪,“生命”何罪之有?

只要向上帝认罪,就必得赦免。:)


是啊,人若不悔改必死在罪中。但神爱我们,只要我们信靠主耶稣,他就赐给我们生命、赐给我们自由!

約 翰 福 音 8 :31 耶 稣 对 信 他 的 犹 太 人 说 : 你 们 若 常 常 遵 守 我 的 道 , 就 真 是 我 的 门 徒 ; 32你 们 必 晓 得 真 理 , 真 理 必 叫 你 们 得 以 自 由 。

約 翰 福 音 14:6 耶 稣 说, 我 就 是 道 路 、 真 理 、 生 命 ; 若 不 藉 着 我 , 没 有 人 能 到 父 那 里 去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