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母亲“带病现身”考验司法理性
作者: 刘晓原 | 2008年11月12日 08:43 | 栏目:
法制时评
(10) 点击 |
(0)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liuxiaoyuan.blshe.com/post/3388/285707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克杰
http://www.jjxww.com/html/show.aspx?id=131550&cid=31
杨佳母亲“带病现身”考验司法理性
公安机关和律师共同“保密”王静梅患精神病这一重要情节,其中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设计”或“默契”,必将成为笼罩在杨佳案的厚重疑云。
■李克杰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 在杨佳袭警案一、二审终结,正在进入死刑复核程序之际,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消息:杨佳已经“失踪”4个多月的母亲王静梅被找到了!尤其令人惊讶的是,王静梅根本没有“失踪”,而是自7月初至今都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所属的安康医院接受强制治疗。(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
杨佳母亲王静梅的“带病现身”,让本来就存在激烈争议的杨佳案再生新疑点,而且很可能直接影响对杨佳的精神状况鉴定,进而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因为据医生介绍,王静梅的病不是现在得的,是一直有这个毛病。那么,杨佳到底有没有精神病?这是公众的第一个疑问,也是司法机关必须重新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鉴于精神疾病的高度遗传性,杨佳母亲长期患有精神病,致使杨佳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极大。而杨佳在实施袭警行为时是否患有精神病,一直以来就是杨佳案争议的焦点。法院的解释是,已经做过精神病鉴定,结论是杨佳没有精神病,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而现在杨佳母亲王静梅因患精神病被公安机关强制治疗的消息,意味着杨佳案出现了新的证据,可能影响此前作出的“杨佳没有精神病”的鉴定结论,进而影响杨佳的刑事责任能力判定。依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至少从程序上讲,已经进入死刑复核程序的杨佳死刑案,应当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以防止错杀精神病人。
同时,还有一个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疑问,很可能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那就是,杨佳袭警案影响如此之大,在一、二审过程中几乎是全国人民都在寻找杨佳的母亲王静梅,而且王静梅身患精神病的实际状况对杨佳的精神病鉴定结论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公安机关和一审辩护律师为什么要不约而同地为被强制进行精神病治疗的王静梅“保密”呢?是王静梅本人的意思,还是公安机关和一审辩护律师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影响而采取的“积极配合行为”?事实上,对于为何一直没有公开杨佳母亲在精神病医院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尚未对外解释。这一重要“情节”更让人浮想联翩、疑问重重,这些疑问最终必然折射到对杨佳案的审理是否公正的猜疑上。
在笔者看来,从心理上,很可能警方和司法机关并不愿意接受“杨佳患有精神病”的鉴定结论,因为那意味着杨佳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或者部分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因而将不会受到最严厉的制裁,这种判决结果对于一个表面上看“罪大恶极”的案件来说,多数公众都不会接受,尤其那些牺牲警察的家属和同事们更不会接受。但也应当看到,严格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同时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不杀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要求。因此,从法治角度,杨佳即使被鉴定为精神病,免除或减轻刑事处罚,天也塌不下来。事实上,如果司法机关向公众和受害人家属解释清楚,在实行依法治国1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是能接受现实的,毕竟感情的归感情,法律的归法律。
另外,杨佳母亲患精神病被强制治疗这一事实,也使杨佳案一审中的相关程序面临质疑。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一审辩护律师谢有明担任杨佳辩护人,来源于王静梅精神病治疗期间的签字委托。那么,刚入院治疗不久的王静梅签字委托时,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存疑问。如果委托书不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就意味着杨佳案一审中委托律师程序有瑕疵,特别是公安机关和律师共同“保密”王静梅患精神病这一重要情节,其中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设计”或“默契”,必将成为笼罩在杨佳案的厚重疑云。所有这些疑云,都需要司法机关的实际行动及相关机关和人员的合理解释来加以消弭。
律师称杨佳母亲在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
2008年11月11日 04:36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昨天上午,北京律师刘晓原在其博客中披露,
杨佳母亲王静梅在
精神病院接受强制
治疗。杨佳姨妈向记者证实,她已于11月9日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所
属的安康医院看望了妹妹王静梅,估计在一二周能够出院。
杨佳案发生之后,杨佳母亲一直未出现,杨佳姨妈王静荣曾一度向警方报案,说妹妹王静梅失踪了,但警方一直没有答复。王静荣说,由于自己一再公开要找妹妹
王静梅,当地警察上门找过她两次,提醒不要上当受骗。
11月5日,王静荣所在居委会主任告知,王静梅找到了,“上级通知”她可以探望。11月9日,王静荣在居委会主任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所属的安康医院。
“我以为(妹妹)精神病得不行了。”王静荣说,之前妹妹脾气急躁,但是不是有精神病自己也不知道。王静荣发现妹妹还很正常,住在一个约10平方米的病房里,里面一张床,一张长桌,没有特殊的看护,医生会给做检查。进入病区不用搜身,但设有监视器。据医生介绍,王静梅的病不是现在得的,是一直有这个毛病,是人格障碍,偏执性。
对于为何官方一直没有公开杨佳母亲在精神病医院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尚未对外解释。
北京警方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杨佳母亲王静梅此前也是个上访“钉子户”。据媒体报道,2000年,王静梅在宣武区虎坊桥东边的一个招待所当服务员,发生了一次肢体冲突,她认为自己被人打了。王静梅把对方告上法院,但最后法官认定双方互殴,各自负担。王静梅对此耿耿于怀,开始了漫长上访之路。退休之后,更是常年将主要精力放在上访上,辗转于北京公检法各部门,直至北京市委、国务院信访办和最高法院信访办。
这位人士说,上访者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通常都会出现愤恨、不满、焦躁、争辩、纠缠、易怒,甚至过激言行等心理刺激反应表现。他强调,这不一定就是精神病,需要具体鉴定,但上访者患精神病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
刘晓原为王静荣起草了一份“紧急情况反映”,昨天下午特快专递寄给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其中提出王静梅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杨佳也可能是精神病患者,建议杨佳案发回重审,重做精神病鉴定,以避免错杀精神病人。刘晓原认为,王静梅在精神病院治疗,王静梅叔叔患过精神病,杨佳患过心理疾病,大脑又受过伤,这些情况综合起来分析,杨佳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去年10月5日,杨佳在派出所里究竟有无挨打,目前上海警方予以否认,而杨佳却坚称被打了。在事发当晚,杨佳曾给其母亲打了电话,那中间谈了些什么呢?杨佳姨妈王静荣在安康医院询问了王静梅,她给记者予以了转述。
去年10月,杨佳去上海,母亲王静梅并不知道。去年10月5日晚上,杨佳给母亲打来电话,说在派出所给人打了。王静梅通过电话与当事警察说,这个事情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道歉,二是要出具回执(解释:就此件事情的说明)。但警察不同意,还威胁说,“你不要这么闹了,否则找个证人,就可以把杨佳给拘留了。”王静梅听后非常恼火,在电话中同警察说,“如果拘留了我儿子,我跟你们没完。”最后杨佳被放了出来。
之后杨佳就一直上访,王静梅曾劝儿子不要争执这个事情了,“不要理了,那是一帮流氓”,但杨佳不理。上海警察到北京来过两次。第一次王静梅没有见到,第二次,她见到了。但王静梅仍然要回执,对方不给,说只给1500元,她仍然不同意。后来对方又提出给1万元私了,但她和杨佳均认为,不给回执,就不要钱。
(南方都市报供稿)
律师称杨佳母亲在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 - 刘晓原的博客 | 刘晓原的博客 | 博联社
律师称杨佳母亲在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_资讯_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