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毛泽东

第一段话尚有逻辑。第二段就是逻辑混乱了。被毛打倒的阶级后来也许可能对毛恨之入骨,但是这个不能反证“毛的伟大和正确”。就像南京大屠杀被日军屠杀的人的后代对日军恨之入骨,这难道反证了日军的“伟大和正确”?

爱毛没什么,个人喜好问题,但是为什么爱毛的人就一定要逻辑混乱呢? 要么从被打倒被侮辱的人的反抗中推出毛的伟大和正确,要么从看到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只能吃糠菜团子能推出老毛有“高尚的情怀”。唉。

第二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第一段基础上的引申,是在阐述毛泽东的一个预言的实现。有这么难以理解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1OTg0MDA4.html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又是一首有划时代意义的好诗,当时美苏都想劃江而治,要毛泽东不可打过长江去。但毛泽东却有其独自看法,认为打过长江去,美国也不敢动手:因此就指出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历史也证明,毛泽东看法是正确的。解放军一过长江,蒋介石就摧枯拉朽了。
 
:D:D:D
要欣赏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需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当时抗日进入低谷,老蒋丢南京、弃武汉、退到重庆,全国百姓深陷悲观绝望之中。而毛泽东却在这非常时期,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好词,让人们重新又看到光明和希望,街头巷尾人心为之振奋、争相传诵。当蒋介石看到这首词时,也为之惊叹,据说还曾勒令其手下文人,无论如何也要作出首更好的来,把毛泽东的这《沁园春》《雪》的锋芒给压下去,可是不管如何折腾,就是拿不出手
 
单说的老毛的诗词,有些还是不错了,很有大气,比如下面这个,我就一直很喜欢:

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不是老何写的?:confused::p:D
 
狗来的历史记录

-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写于1936年2月。作者以博大的胸怀写景、论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体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报负,使得这首咏雪词成为中华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http://www.baike.com/wiki/《沁园春·雪》

-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根据远东军事法庭裁判:“中日战争”应从1928年皇姑屯事件开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090169

-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FONT=黑体]1937年12月13日[/FONT]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之后,
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http://baike.baidu.com/view/5778.htm

- 武汉沦陷 , 1938年10月,各路日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外围防线,逼近武汉。 http://www.huaxia.com/zt/js/05-058/540554.html

- 移都重庆

国民政府由宁来渝

1937年11月中旬,国民政府根据国防最高会议决定,已着手部署迁驻重庆的实施程序。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krzz/01/11044207/20090210/15317889.html


- 《沁园春》《雪》 发表于1945年,反响强烈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9/0920_2664_794985.shtml


要欣赏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需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当时抗日进入低谷,老蒋丢南京、弃武汉、退到重庆,全国百姓深陷悲观绝望之中。而毛泽东却在这非常时期,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好词,让人们重新又看到光明和希望,街头巷尾人心为之振奋、争相传诵。当蒋介石看到这首词时,也为之惊叹,据说还曾勒令其手下文人,无论如何也要作出首更好的来,把毛泽东的这《沁园春》《雪》的锋芒给压下去,可是不管如何折腾,就是拿不出手。
 
阅读不细,打回去重写

人飞老说的是延安“街头巷尾人心为之振奋、争相传诵”好勿啦?

发表于1945年,反响强烈

仔细阅读: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9/0920_2664_794985.shtml

其中有:

从1936年2月毛泽东写成《沁园春·雪》到1945年11月14日发表,长达9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人知道毛泽东曾写了这首词,因为他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

当然无良文人拍马溜须,篡改历史也未尝可知。 :)
 
您总算承认大救星不是虚的了

再说,以太祖之英明神武神机妙算,早在1936年就掐指算出次年日军将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迁重庆,算出再一年后武汉陷落,全国百姓将深陷悲观绝望之中,不由悲从心起,写下此词,以备两年后拿出来抒发感情振奋国民。太祖真乃世间一奇男子也!

九年后抗战已胜利了!
 
《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在这以前,一九四五年十月,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 ,因而被重庆《新民报晚刊》在十一月十四日传抄发表,以后别的报纸陆续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

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文汇报附刊》,曾将作者书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出。
 
《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在这以前,一九四五年十月,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 ,因而被重庆《新民报晚刊》在十一月十四日传抄发表,以后别的报纸陆续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

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文汇报附刊》,曾将作者书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出。

网上之言,真假难辨

http://chujiahua123.blog.sohu.com/172234828.html

[FONT=宋体]胡 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老毛改动四个字,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最后毛据为己有,老毛死后,胡乔木公开澄清《沁园春· 雪》是他原创的。在访谈录中,胡乔木还说《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的讲话》完全是他执笔写作的,毛丅泽东只是签个署名而已。
《沁园春· 雪》公诸于世的时间,是1945年9月,毛丅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在中丅共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根据《炎黄春秋》、《百年潮》的报道,这首词是胡乔木 原创于1942年。刘丅少奇为了包装毛丅泽东,就要求原先是自己秘书的胡乔木(后来,老毛看中了胡乔木的文才,就从刘丅少奇手中要过来,成为毛的秘书), 把胡乔木原创于1942年的《沁园春·雪》交给毛丅泽东,毛丅泽东改动了四个字“原弛腊象”,就成了毛丅泽东的词作。1945年9月,在重庆的《新华日 报》上以毛丅泽东的名义发表《沁园春·雪》时,把时间“倒填年月”为1936年。(参见《炎黄春秋》、《百年潮》杂志:《胡乔木访谈录》)。
从毛 丅泽东的诗题和诗词内容,可以看出一个事实,毛丅泽东的诗词多是后来补作的,十八首诗的许多首,属于“倒填年月”之类的东西,这就是说,井冈山游击战争前 后的诗词是在进入北京以后写的。《矛盾论》、《实践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丅主专政》、《新民丅主主义》等几乎所有毛的著名文章,都是中丅共组 织艾思奇、李达、陈伯达等30多人的写作班子集体编纂的,以老毛的名义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是北大教授所写,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所谓老毛的著作、诗 词、讲话五分之四都是由中丅共组织秀才编纂的,而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毛丅泽东的其它诗词,都是1949年以后,由毛丅泽东组织郭沫若、柳亚子、董必武等专 门为毛丅泽东填写、润色诗词,经过六七年的编纂润色准备,1956年以后,才以毛丅泽东的名义陆续发表的。[/FONT]​
 
我,一笑了之。
 
那首7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丢到了渣纸篓里后,被拣了回来的。
 
我,一笑了之。

你肯定是笑话过一些的数理化知识是0的乡下孩子。如莫言,乡下小学4年级水平就敢写小说。如赵本山,中国乐器样样都会。
哈哈,毛17岁,在读小学。毛18岁,正准备考初中。
 
说的有些道理!不过我一直不明白什么“五毛”之类的称谓于左派有什么联系?你认为那些举着毛泽东像的是什么所谓的“五毛”?我很不以为然!如果有什么所谓的'wumao",我相信他们绝对不是什么真正的左派,要知道,现政权是不喜欢左派的。如果为了点蝇头小利,或者为政府工作,有必要举毛泽东的像吗?举毛像者只能是那些没有发言权的左派!毛泽东本人从来没有支持过武斗!

有意和毛左们分开,你是我看到的第一个:cool::cool:

尽管像你所说,现政权不喜欢左派,但并不意味着政权中没有左派,相反,左派在现政权中依旧势力强大。而5毛们恰恰是这些政权中的左派们资助和支持的。

举毛像的原因,我猜,是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所谓的理论和精神上的溯源,为自己的行为披上看似合理的外衣。

毛可能不支持武斗,但是他默认武斗,或者说是纵容。要不刘少奇以及那些在文革中冤死的,难道都是自杀的?
 
有意和毛左们分开,你是我看到的第一个:cool::cool:

尽管像你所说,现政权不喜欢左派,但并不意味着政权中没有左派,相反,左派在现政权中依旧势力强大。而5毛们恰恰是这些政权中的左派们资助和支持的。

举毛像的原因,我猜,是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所谓的理论和精神上的溯源,为自己的行为披上看似合理的外衣。

毛可能不支持武斗,但是他默认武斗,或者说是纵容。要不刘少奇以及那些在文革中冤死的,难道都是自杀的?
离题了,说的是诗词(毛喜欢斗)。
 
《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在这以前,一九四五年十月,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 ,因而被重庆《新民报晚刊》在十一月十四日传抄发表,以后别的报纸陆续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



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文汇报附刊》,曾将作者书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出。

一姐,听在下一句劝,政治上的事,咱不在行,研究也不够,不掺和为宜

咱们可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也可以谈飙车。。。

特别是反人类的三大魔头的事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