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韩寒的写作水平如何

或许他写这些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看明白吧,他又不是FZZ,一定要写成科普大众文章。无非就是写写自己对赛车避震调教的感受。

别这样反问我啊!我从没说过我是作家。我也不是什么挺韩挺方派。

如果HH是以赛车手的身份写的这篇文章,真没看出此文有什么不妥。

想起丰子恺。据说他文革的时候,也得写大字报,主要是自我检讨之类的。麻烦是,他头一天刚贴出来的自我检讨书,第二天墙上就不见了。被别人当作墨宝收走了。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写的,都是好东西。:)
 
或许他写这些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看明白吧,他又不是FZZ,一定要写成科普大众文章。无非就是写写自己对赛车避震调教的感受。

别这样反问我啊!我从没说过我是作家。我也不是什么挺韩挺方派。

如果HH是以赛车手的身份写的这篇文章,真没看出此文有什么不妥。
明白, 你就是一不关心韩寒真伪的路人, ;). :cool: 没人想追问你, 还得谢谢你的解释呢, :cool:. 不然象我这样不懂赛车的, 还真猜不出何以"悬挂的调教却时刻不同" :(:p

这篇文章大家质疑的不是赛车的知识, 而是韩的文字表达能力.

你不是作家, 就是一工科生, 我假设你对赛车的知识不如赛车手韩, 但你能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的事, 怎么比你更懂行的,以卖文为生的韩就说不明白呢? :blink::p:D 所以,我说你的写作水平比韩高, 至少说明文的写作水平比韩高. :D:D:D

"或许他写这些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看明白吧." 也只能这么猜了. 嗯, 个性,原来是个性! :D 韩打开头写就没打算让人看明白, :D:D:D
 
后来彻底抄袭了王睿的调教,车抓地不少,但车体的反应又没原来快了。如果将后面的悬挂调硬,那又有太多的转向过度。是今年要解决的问题。

将八卦进行到底

原来知道韩天才中学时写文章一挥而就,不需要修改,因为写文章时打了很长时间的腹稿。今天又学习了,原来开赛车还有很多功课要做的,需要学习汽车技术,需要花时间反复调较赛车。还是低估了韩天才了:

1,杯中窥人他仅花了1小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以他的标准来看连想带写一小时已经算很长了;另一种可能是,不怎么打腹稿他也可以一挥而就写出引经据典的文章,顺带说明了,HH很谦虚

2,中学写的小文章,都需要打“很长时间的腹稿”,那么写三重门这种22万字的小说,他需要打多长时间的腹稿?与此同时,他还要上课,还要读二十四史,管锥篇,还可以有时间泡妞,不是一个,很好几个。还要踢足球,连怎么钻进女宿舍都要花他一周的时间。不是一般的天才。

3,开赛车后,一边要写博客,全国到处跑参加比赛,还要学习赛车技术,琢磨如何调较赛车,亲自应付媒体。还要打很长时间的腹稿后,每年写出一本书,写完书还要花时间与出版社编辑打乒乓。有空写写歌出出唱片玩玩。用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还形容他,难以形容其天才之万一。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HH,其犹龙邪!'"
 
明白, 你就是一不关心韩寒真伪的路人, ;). :cool: 没人想追问你, 还得谢谢你的解释呢, :cool:. 不然象我这样不懂赛车的, 还真猜不出何以"悬挂的调教却时刻不同" :(:p

这篇文章大家质疑的不是赛车的知识, 而是韩的文字表达能力.

你不是作家, 就是一工科生, 我假设你对赛车的知识不如赛车手韩, 但你能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的事, 怎么比你更懂行的,以卖文为生的韩就说不明白呢? :blink::p:D 所以,我说你的写作水平比韩高, 至少说明文的写作水平比韩高. :D:D:D

"或许他写这些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看明白吧." 也只能这么猜了. 嗯, 个性,原来是个性! :D 韩打开头写就没打算让人看明白, :D:D:D

我在方打假肖和唐的时候支持他。

我也憎恨做假之人,也鄙视肖唐的支持者。

但这次就HH这件事其证伪的过程很YY,就在那凭空推测,以为在做证明题呢!
HH可能是找人代笔,但方需要亮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每个人阐述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这和背景知识有关,在他的圈子里可能都这样表达此类问题吧。

另外,我建议HH以后可以再另开一个博客,一个博客以作家身份发小说,一个以赛车手身份发此类的说明文。谁让他身兼两职呢?让爱挑语言毛病的文学爱好者直奔第一个博客:D
 
但这次就HH这件事其证伪的过程很YY,就在那凭空推测,以为在做证明题呢!
HH可能是找人代笔,但方需要亮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你是指老方开始的那几篇质疑韩寒的文章么? 还是其实你follow了全程? ;) 所有的倒韩派的文章都让你不以为然? ;) 介意说说么? ;) 其实何必让别人的文章左右你的想法呢? 无论哪方? :D

这次倒韩派写得最有说服力的文章,要我说,还真不是老方写的. :p 但韩寒的文章更弱, 开始都是直奔下三路的, 有情绪无道理, 有意思的是文笔极差, :D. 10多个小时修改的文章依然是辞不达意, 和这篇水平相当, 初中差生水平 :D 后来就怂了, 由着粉丝替他面对质疑,自己不出来了. 神父说他谦卑了.:D 真谦卑,为了那些忠心耿耿,低到尘埃里的粉丝,韩寒也该出来公开和方对质啊.

赵鼎新有句玩笑话, 韩寒本人就是倒韩派最忠诚的盟友. :p :D 在无法作假的, 面对面的访谈中, 韩寒对文学的无知,无情, 无畏表现得非常充分. 对赛车女人倒是兴趣浓厚, 很有street smart.

对中间派, 如果有兴趣, 我一直的建议就是
去看看韩寒的访谈视频, 去看看韩寒的文字, 独立思考, 自主结论.
两边的辩论文章可以参考.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3/hanhan128.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读《如何调教赛车的悬挂》看韩寒语文水平

  作者:叶赫

  张箭的《帮韩寒改改作文》一文从语文角度批改了韩寒的 《如何调教赛车
的悬挂》,因为韩寒的文章里有很多科技术语和业内行话,不理解这些,只觉得
它难懂,难以感触到他的语文水平。我是工程师,虽不是汽车专业的,对韩文的
技术细节比张箭能有较多的理解,我想在这里先做一点科普,然后做进一步批改,
大家先看明白韩文想说些什么,再去读原文,能更好地感触到他的语文水平,产
生自己的判断。我还希望有比我更内行的人来做科普和分析。

  车的避震---车身放在轮轴上,如果是刚性的连结,行车中路有一点点不平,
就会使车震动,所以车身要通过弹簧这类软的构件和轮子连结,弹簧上的车身在
经过路面不平的震动后还会有余震,所以要用阻尼器使得振动很快衰减。弹簧下
的轮子还会前后左右摆动,所以要有构件防止它的摆动。这就是车的避震系统。
也是车的悬挂。

  避震调校--- 弹簧的选择,初始压力和阻尼作用的大小等需要根据不同的路
况在上路前调整。

  前束-- 车的两前轮调成略呈八字形可以使它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即当转向
轮在偶然遇到外力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能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

  避震芯---产生阻尼作用的机构。

  弹簧的频率---弹簧容易产生振动,振动有频率,振动的频率和一起振动的
结构的质量有关,所以说“弹簧有其固定的频率”是不合适的。“任何生物都有
其固定的振动频率”改成“任何结构都有其固定的振动频率”是对的。

  共振---以一个弹簧挂一个重物为例,碰一下重物,他就振动起来,这个振
动有一个频率,称自振频率。一个重复出现的外力作用于重物,也会产生振动。
如果重复出现的外力的频率和自振频率一致,每当重物到最下端时,有一个向下
的力再推它一下,这一个力即使很微小,振动幅度也会越来越大。直到弹簧出现
破坏。这个现象称”共振“。文中所说桥的倒塌是共振现象。但是打嗝不会伤人,
因为打嗝只是一次,没有频率可言,不会产生共振。震动的理论非常复杂,对不
是有关专业的工程师都是深奥的。韩寒觉得微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在这里只是
想了解他的语文能力。

  下面是我在张箭的批改基础上再做一点修改写出的批改稿:(标题也改了一
下,因为如果用原标题,文章就应当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他没有这样
说,所以文和题不大相符。)

  《调校赛车的悬挂有感》
  赛车的避震调校非常难,是底盘调校中最难的地方。轮胎的倾角和前束有数
据可参照,但悬挂的调校却要经常改变。
  避震器由弹簧和避震芯组成。弹簧的选择很困难,它的软硬也不是绝对的。
有的时候,硬的弹簧反而会觉得很贴地,软的却感觉弹跳。其中原因是它要和避
震芯配合使用。这从香港《人车志》里的一篇文章上可以了解到。
  另外一方面是振动的频率问题。这事很微妙,我们知道,任何结构都有其固
定的振动频率。所以会有军队踏步过桥的时候,振塌桥粱之说。这是共振。扯远
说,万一我打个嗝,巧合的话,可以震死对面的人。这罪如何判呢。忘了书里是
怎么解释的。
  弹簧有软硬,悬挂的软硬,回弹的软硬,回弹速度的快慢,向下压力的大小,
释放压力的速度,都是要调校的。这些都影响到赛车的轮胎的抓地。无论赛车的
动力多么好,轮胎多么咬地,始终要车轮和地面保持接触才行。
  我们的赛车,软硬和回弹释放各有二十多个刻度。前后的避震系统又要调得
不一样。组合起来有多少种大家可以想象。 总之,赛车的避震调校很难。
  我的车,经过一年的调校,始终不能满意。在连续的短波路面上释放速度还
是不够快,但如果把释放速度调快了,反而更加不抓地。这是头疼的问题。后来
我完全照抄了王睿的调校数据,车便抓地多了,但车体的反应又没原来快。如果
将后面的悬挂调硬,那转向又过于灵敏。这是今年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下面请阅读韩寒原文:

  《如何调教赛车的悬挂》
  赛车的避震调教非常的难弄。是底盘调教里非常难的地方。轮胎的倾角和前
束往往有数据可查,但悬挂的调教却时刻不同。
  避震器有弹簧和和避震芯组成。弹簧的选择又很困难。弹簧有其固定的频率,
软硬也不是绝对。有的时候,硬的弹簧会反而会觉得很贴地,软的却很弹,一个
原因是和避震芯的配合。在香港的人车志的一篇文章上可以了解,另外一方面也
因为其振动的频率。这事很微妙,我们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其固定的振动频率。
所以会有以前军队踏步时候桥粱倒塌之事,皆因共振引起。扯远说,那万一我打
个隔,巧合的话,是否可以震死对面的人呢?这罪又如何叛呢。忘了后来书里是
怎么解释的。
  总之,很难
  弹簧有软硬,悬挂的软硬,回弹的软硬,回弹速度的快慢,向下压力的松紧,
释放压力的速度,都是要调教的。这些都影响到赛车的抓地。无论赛车的动力多
好,轮胎多咬地,但始终要和地面接触才行。
  我们的赛车,软硬和回弹释放各有二十多个刻度。前后的避震又不同。组合
有多少大家可以想象。
  经过一年的调教,始终不能满意。在连续的短波路面上释放的速度还是不够
快,但如果把释放速度调快了,反而更加不抓地。这是头疼的问题。后来彻底抄
袭了王睿的调教,车抓地不少,但车体的反应又没原来快了。如果将后面的悬挂
调硬,那又有太多的转向过度。是今年要解决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还是cavin说得清楚, 可能是因为针对我读完韩寒而感到迷惑的问题就更清楚一些。
 
说明文和小说的文笔也好,衣服和鞋子的做功也好,都是可以比较的,一点也不牵强。说明文和小说都是用的中文,在说明文里连一句话也讲不通的,在小说里不可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笔。任何一个号称作家的人,把这样语无伦次的说明文放在博客上(其实一个作家根本就不可能写出这样语无伦次的东西),都会找个地洞钻进去的。

发现跟常识不符合的现象的时候,正常的做法不是相信奇迹,而是产生疑问。

一定要比较也可以,但作用非常有限。比如你说这衣服做得很好,但鞋子做得不好,你就能因此判断做鞋的人不是做衣服的那个了吗?
比较,总得在一定的同等条件下比才有意义,而不是海阔天空地随便比。《小镇生活》和这篇赛车博文,文体完全不同,题材、主题也没有共同之处,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汉语写就,把它们放到一起比较,意义等同于拿一双运动鞋去和晚礼服比哪个更漂亮。
当然如果你的观点是说晚礼服做得很精致,那这个裁缝做鞋也应当很精致,有一定道理,但是这裁缝也完全有可能做出来的鞋歪歪扭扭,因为他很少做鞋,对钉鞋的机器使用不熟练。韩寒就是个基础功不全面也不够扎实的裁缝,他做出来的鞋没有他做的晚礼服那么漂亮,不是什么太让人惊讶的事情,更不是奇迹。

至于你说这篇赛车的博文“连一句话也讲不通”“语无伦次”,言重了。错别字或遗漏主语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不至于根本不通或者表达完全是混乱的。
也许各位是受了全能的润涛阎的修改版的影响,看见通篇都是红色修改的标记,感觉这文章真是差得不得了。其实我的感觉很多地方属于可改可不改的。这楼里也有别的网友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另外,看得出老闹你比较欣赏那种精雕细琢的文字。上次在另一个帖子里我就同你讨论过韩寒的语言风格,我说韩寒自己也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属于“装B”的,文雅的说法就是“雕凿痕迹很重”吧,但是随着韩寒年龄的增长,他的风格已不再是那样,而是比较率性随意的。如果你一定要比较,也应该拿韩寒的其他博文来同这篇文章比。
 
:cool:

从常识看,我赞成老闹子的说法。例子嘛也不要往远处找了,咱们就Search一下小篆同学的所有帖子,你找不到一篇这样语无伦次的东西(现在的初中生写出这个都不会及格)。

不过,对于天才来说,什么都要另论了,梁文道说的了,韩寒是鲁迅的转世灵童,不需要读书学习知识积累就可以写出天才文章来的。写到这里,我有个想法,也许韩寒在写杂文的时候,鲁迅他老人家就灵魂附体了。韩寒在写赛车时(没听说过鲁迅懂赛车),鲁迅他老人家可能就打盹去了。:blowzy::D

还有一个情况,普通人闹市(不是在卧室哦,那个是放博客上示众的哦)如果衣不遮体或者干脆裸体,恐怕要挨市民的骂,前些天温哥华有个女子在地铁上穿着超短裙故意扭来扭去就被人骂了,有视频为证。可是,要是一位皇帝(现在没皇帝了,偶像在粉眼力比皇帝还要可爱,因为皇帝通常太老了,不够帅不够酷:blowzy:)在闹市衣不遮体,那是不缺赞美衣服新潮的:cool::p

小篆同学多次批评我等行文不懂幽默,这篇习作可入小篆同学慧眼:blink::blowzy:

你的例子就不入得我眼。:o:D 老闹子拿说明文同小说比,不知道你是拿什么同什么比,在什么条件下比。:rolleyes: 我的帖子统统都没问题又怎样?能说明我写的小说就好吗?我扔砖头命中率高,可我写的小说根本就不会有人读。本坛有文采很好的小说家,可也不是都会干这种砸砖的活。所以这样比来比去,有多大意义呢?:confused:

另外,你大概以为作家都对自己的文字很自恋吧?但韩寒绝对不是个自恋的人。他对自己的博文的文字根本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讲究。你多看几篇他的博文就知道了,别字、漏字是常有的,甚至偶尔还会有语法逻辑含混的地方。这次他对自己的总结,连12345点的序列编号到末尾处都重复了。当然不排除有时候他觉得特别重要的文章,那就会特别细致一些,也就没什么错漏之处了。韩寒作为作家赢得的声誉,主要是靠他犀利的文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行文中散发出的幽默率性。

你的皇帝新装讽刺我明白,但是这碗补药留给你和你的队友喝吧,给我不合适。因为我就没说过韩寒这篇文章好这种话。我只是说它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糟糕,而原因主要在于你们选错了参照物。期望过高,自然也容易太失望。或者确切而言,不是期望高的问题,而是期望的方向不对的问题--韩寒假若一直停留在十几岁时的那种“掉书袋”风格的话,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功。
 
韩好像自己说写长篇小说也是一气呵成,极少修改

我在这里说的修改的意思主要是订正错别字、修改语法错误的意思。

韩寒说他写小说极少修改应该意义更广泛一些吧,意指他很少做内容调整之类。
但是正式出版的小说,在出版前至少他自己和编辑要把错别字、遗漏及语法错误都订正过来的,而他的博文则没有这一道程序。
 
我个人觉得还是cavin说得清楚, 可能是因为针对我读完韩寒而感到迷惑的问题就更清楚一些。

知道区别在哪里吗?Cavin也不是逐字逐句象编辑那样去修改韩寒的文章,而是给出注解,象教参那样。
有时候读不读得懂,不能完全怪作者,否则学生都自学教科书好了,还要听老师讲什么,还要参考教参做什么?

在这个case里,你们觉得读不懂的原因,其实90%在于没有汽车的背景知识,而不能完全怪韩寒写得不清楚。他不是科普作家也不擅长写说明文,这是肯定的,但cavin能读懂,相信懂汽车的人大都能读懂。
如若不信,你做个实验:去China Daily的网站上找一篇两会内容的英文报道,(要政治性味道浓的非花边新闻的那种,)拿去给你们的西人同事读一读,看有几个人读得懂的。
千万别说读不懂的原因是因为那是中国人写的,英文水平不高,China Daily 可是请的英文为母语的专业文字工作者来把语言关的。
 
明白, 你就是一不关心韩寒真伪的路人, ;). :cool: 没人想追问你, 还得谢谢你的解释呢, :cool:. 不然象我这样不懂赛车的, 还真猜不出何以"悬挂的调教却时刻不同" :(:p

这篇文章大家质疑的不是赛车的知识, 而是韩的文字表达能力.

你不是作家, 就是一工科生, 我假设你对赛车的知识不如赛车手韩, 但你能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的事, 怎么比你更懂行的,以卖文为生的韩就说不明白呢? :blink::p:D 所以,我说你的写作水平比韩高, 至少说明文的写作水平比韩高. :D:D:D

"或许他写这些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看明白吧." 也只能这么猜了. 嗯, 个性,原来是个性! :D 韩打开头写就没打算让人看明白, :D:D:D

这位理工科的大拿,敢问一下您说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怎么个衡量的?以什么做标准?难道是以你的理解程度为标准么?那你觉得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标准还是不可靠的个人主观感觉?:confused:

让你读一本医学著作,没有懂行的人在旁别给你讲解,你读不懂,能怪写书的人表达能力差吗?:o:blowzy:

Cavin 说得没错,“或许他写这些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看明白吧。他又不是FZZ,一定要写成科普大众文章。无非就是写写自己对赛车避震调教的感受”。作者对自己的读者也是会有预期的,因此会根据读者的情况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个常识你懂吧?举个例子,儿童文学作家写书时肯定要依据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语言习惯来写的,难道你会因此断定说那个作家的水平是小学水平?你不考虑这些常识,就只往“个性”这么个方向去揣测,这是算命师的风格还是科学家的风格呢?:p:D
 
从凯文同学的帖子看,凯文也是认可韩寒这篇文字水准与韩寒的文学类文章有不小差距的,这就与LZ的看法原则上是相同的了:D 凯文同学,同志们就是在质疑这两类文章不象出自同一个天才作家之手啊:D 如果出自一个“学过一点汽车知识的工科生”手里,没有人质疑的:blowzy:



好比天才爱因斯坦(注意必须是天才,不是一般的作家或物理学家)随手写出的方程式,是不会写出初中不及格那样的:blowzy:

爱因斯坦随手写出的小说呢?:rolleyes::D:D
 
看了'小篆'的这么多的辩解,在文笔上都比韩寒他自己写的那些辩解强过不少,通顺得多。
 
知道区别在哪里吗?Cavin也不是逐字逐句象编辑那样去修改韩寒的文章,而是给出注解,象教参那样。
有时候读不读得懂,不能完全怪作者,否则学生都自学教科书好了,还要听老师讲什么,还要参考教参做什么?

在这个case里,你们觉得读不懂的原因,其实90%在于没有汽车的背景知识,而不能完全怪韩寒写得不清楚。他不是科普作家也不擅长写说明文,这是肯定的,但cavin能读懂,相信懂汽车的人大都能读懂。
如若不信,你做个实验:去China Daily的网站上找一篇两会内容的英文报道,(要政治性味道浓的非花边新闻的那种,)拿去给你们的西人同事读一读,看有几个人读得懂的。
千万别说读不懂的原因是因为那是中国人写的,英文水平不高,China Daily 可是请的英文为母语的专业文字工作者来把语言关的。

中东人说得普通英语我听不明白, 有英美人听懂了, 说给我听, 然后您解释说这是高级单词, 我词汇量太少?: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