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9-30
- 消息
- 79,617
- 荣誉分数
- 23,494
- 声望点数
- 1,373
太看不起别人智商的是你。你不但对挺韩派毫不了解(但凡对韩有利的视频、文章你几乎都不看),连倒韩派具体怎么在倒、倒到哪个程度了你都不了解。
早在106楼我就说过,
没有真正说得过去的人证、物证,你可以认定韩文代笔,但如何让看到了那么多对韩寒有利的人证物证的大众信服?靠文革打倒刘少奇的那种手段吗?
来看看《三重门》手稿的质疑过程吧:手稿出书前,仅凭网上几张照片,质疑派就认定是假的,因为手稿太整洁太干净没有修改痕迹;手稿出书了,大家都看到手稿上确实有不少修改痕迹,质疑方没有对之前的错误质疑进行过任何澄清,反而又开始挑错别字,认为统统是抄错的,对手稿中大量包括句子调整、文本的进一步润色等等明显的创作型修改故意选择忽视。这其间,包括方舟子本人在内的质疑曾犯过数个笑话,比如发现手稿中有“Su-San",就认定原稿是电脑自动分行留下的连接符,其实结果不过是因为原文中主人公在呼唤Susan,那个破折号本意是表示声音的拖长......等等,这类错误太多了,但却从未见方舟子为他的质疑错误做过任何澄清。
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质疑派倒韩倒到现在,几乎所有的推论都是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韩寒是个草包,根本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甚至连3句通顺的话都写不出来,所以才会有这种奇特的质疑方法:韩寒的文章,只要是写得好的,统统都认定是代笔,只要是写得差的,统统都是他自己写的。质疑方自己的漏洞和矛盾百出的“质疑”可以不停修改变化,而被质疑者一有什么不够精确的地方就被认定是撒谎,进而再次成为代笔的“证据”。
所以我才说,质疑派哪怕挖出一个证人来,证明其和韩寒有过深度接触,并且能够确凿地说出以他和韩寒的接触,可以判断出韩寒没有写作能力,那么质疑派的一切质疑都可以得到真正的加强,而不再是停留在臆测甚至诬蔑的阶段。
否则的话,你们继续扔烂泥,自己玩吧,别再纠缠我来给你补课就行。
20几万字的手稿,你都读完了?
我没读完,不敢妄下这种结论,但是我看过不少截图,显示出“的地得”的修改,同学更改,我的理解不是同学直接在手稿上面写,而是同学指出后韩寒自己涂改。同学还说过,韩寒喜欢整洁,如果涂改多了,他当场就重抄一遍,把改多了的那页纸扔掉。这些信息,是不是对你的“最基本的常识”的背叛?
您或许是可以一夜读完数十万字且得出结论的牛人,但无数人进行了几个月的争论,多如牛毛鱼龙混杂的“铁证”,恐怕不是三两天内就梳理得过来的。从你上几个帖子看,我觉得你恐怕连这个楼的帖子都没全部看清楚,所以还是别掺合了吧。
好不容易有一个苏杰的技术贴在挺韩,于是挺韩方如获至宝。奇怪的是,既然都是技术贴,为什么这个就被挺韩方认定为“结论”?
这咋说滴?咋能不让人别掺合了尼?:flaming:
你让我想起了那个领导参观疯人院的故事。我真想钻进屏幕,然后从你的屏幕钻出来,批你一巴掌,“你Y不想得那五万块钱的奖了!”![]()
终于看明白了小篆的“辩论”招数:
1、选择性忽略:基本忽略对干货的分析
2、紧盯对方的错误,不管是不是关键问题;如果辩方忙于争辩这些被小篆抓住的错误,就偏离了辩论的轨迹
3、紧盯:你误解我的贴子了。基本上CFCer没有一个有能力看明白小篆的贴子的
不辣,不要与小篆吵了,否则就进入了小篆的步子。小篆选择性忽略干货贴子,我们应该选择性忽略小篆非干货的贴子
所以我说土豆那些记者问问题不动脑子的
H2和一群同学去住酒店。H2声称从10楼跳下来没死,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跳从来不死。和他住在10层同一个房间的陆乐说他他看见过H2跳楼,但什么时候跳,是不是从10楼跳都忘记了。其他同学有些说,平时他们经常看见H2在玩从高处跳下来的游戏,有些还说:我看见H2跳楼了,我住在1层,从窗口上看见H2了;有些同学说H2是个体育生,长跑很厉害,从10楼跳下来应该不会死吧;还有一个同学后来打电话问H2,你Y究竟有没有从10楼跳下来过?
挺韩方认为这些就是H2从10楼跳下来不死的铁证?
有人说这个很容易证明,H2不需要从10层跳下来,你当众从2楼或者3楼跳一次给我们看,我们就信了你从10楼跳下来不会死,因为你Y怎么看怎么象恐高症,我们甚至怀疑你没有胆量站在10层的露台上,出来练一下!
H2沉默,继续到别处玩跳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