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反复烧开的水,怎么就不能喝了?

支持抬杠 :cool:


BTW,好像一般在餐馆喝的水它全是自来水,对不?

应当是,这里自来水是达到饮用标准的,如果不达标需要烧开时,一定会发通知的。在欧洲饭馆就不提供免费的水。
 
电视里介绍中华美食时,常提到什么店家祖传下来的老汤,从爷爷的爷爷就开始炖了,现在每次做菜时,从里面舀点,再添点新的进去。请问,这种老汤烧开过多少次了?:p:blowzy::blowzy:
 
电视里介绍中华美食时,常提到什么店家祖传下来的老汤,从爷爷的爷爷就开始炖了,现在每次做菜时,从里面舀点,再添点新的进去。请问,这种老汤烧开过多少次了?:p:blowzy::blowzy:

你敢喝吗?
 
muhahahaha
:dx::dx::dx: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278-26411.shtml

反复烧开的水究竟能不能喝?_方舟子_新浪博客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它对健康的影响也就特别让人们关注。一方面,虽然卫生部规定水产品不得宣传有保健作用,但市场上仍然有各种各样的保健水在推销,而且销路不错。另一方面,又有各种关于饮水不当有害健康的传闻。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是说,已经烧开过的水如果喝不完,就要倒掉,不能再烧开了喝,如果反复烧开水,喝了会致癌,甚至会致死。就连中学化学教材都告诉学生不要喝反复烧开的水,几乎成了生活常识了。
  为什么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呢?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我们人类不是鱼,不靠从水中吸收氧气,而是通过呼吸吸收氧气。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让水变硬,对健康不利。硬水中浓度较高的钙、镁离子,煮沸以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沉淀下来,形成水垢。所以反复烧开水的结果,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不仅不会让水变得更硬,反而会让水变得更软。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如果喝的是纯净水、蒸馏水、去离子水,基本上不含杂质,再怎么烧,水还是水,不会变成别的物质。但是饮用水中可能含有微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有的具有挥发性,反复地烧开反而有助于把它们去除掉。但是也有的有害物质不会挥发,例如重金属、硝酸盐。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的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的一个理由是,煮沸多次后水中原有的硝酸盐会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毒性比硝酸盐大,过多地摄入亚硝酸盐,会破坏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体内缺氧;而且,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摄入有可能致癌。
  
  理论上,硝酸盐受热能分解成亚硝酸盐和氧气,但是有的硝酸盐很稳定,不容易发生分解,有的则较不稳定。所以,硝酸盐能不能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种类和反应条件都有关系。那么,水中的硝酸盐经过多次沸腾后能不能生成亚硝酸盐呢?这必须用实验来证明。有人把水煮沸了10次,发现硝酸盐的含量不变,也没有检测到亚硝酸盐,因此认为硝酸盐在这个条件下不会分解成亚硝酸盐。也有人更长久持续地用饮水机反复加热桶装水,发现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加热到 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离子的含量是一开始时的约5倍。
  
  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上述实验中,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按亚硝酸钠计算,人要吃下大约0.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十升这种水。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实际上,在日常饮食中经常会遇到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作为合法防腐剂和着色剂,被广泛用于肉制品中。即使是没有超标的肉制品,其中的亚硝酸钠含量也能达到每千克0.03克,比水中的亚硝酸盐更让人担心,如果亚硝酸盐真的那么可怕的话。长期摄入微量的亚硝酸盐会不会致癌呢?亚硝酸盐其实不是致癌物,它要跟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酸胺才是致癌物,微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是无害的。

  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2011.11.8

  (《新华每日电讯》2011.11.11)
 
有同事/同学,坚持要把上次的水,倒干净。

这个问题,道理是这样的。

饮用水,从水源来分,有地表水(河水,湖水,池塘)和地下水(井水)。从水质来分,有软水和硬水。地表水是软水,地下水是硬水。而所谓硬水,就是含矿物质比较多。

渥太华公共自来水的水源是地表水,水质的平均硬度只有55 mg/L. 相比之下,北京市的自来水标准是 450mg/L以下。以前北京很多地方以地下水为主,硬度可以达到600-800 mg/L,但现在北京以水库水为主要水源了,所以,硬度平均在200 mg/L。

水烧开沸腾,抛开物理化学工程不说,也是一个杂质浓缩过程,也就是把水变硬的过程
 
这个问题,道理是这样的。

饮用水,从水源来分,有地表水(河水,湖水,池塘)和地下水(井水)。从水质来分,有软水和硬水。地表水是软水,地下水是硬水。而所谓硬水,就是含矿物质比较多。

渥太华公共自来水的水源是地表水,水质的平均硬度只有55 mg/L. 相比之下,北京市的自来水标准是 450mg/L以下。以前北京很多地方以地下水为主,硬度可以达到600-800 mg/L,但现在北京以水库水为主要水源了,所以,硬度平均在200 mg/L。

水烧开沸腾,抛开物理化学工程不说,也是一个杂质浓缩过程,也就是把水变硬的过程

水在烧开以前的加热过程中,蒸发得很少,水的蒸发,主要发生在烧开以后。我们平时烧的饮用水,一般烧开以后,很快就不烧了,所以蒸发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杂质浓缩很小,除非你把同样的水反复烧开100次。

我不懂科学,只用常识判断,顶楼里我提出的问题:如果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那么我们煮汤,经常在1小时以上,也就是水被连续烧开1小时以上,就可以喝了?反复烧开3次,每次烧开2分钟,再放凉的水,就不能喝?
 
我不懂科学,只用常识判断,顶楼里我提出的问题:如果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那么我们煮汤,经常在1小时以上,也就是水被连续烧开1小时以上,就可以喝了?反复烧开3次,每次烧开2分钟,再放凉的水,就不能喝?

我认为没什么道理。
 
水在烧开以前的加热过程中,蒸发得很少,水的蒸发,主要发生在烧开以后。我们平时烧的饮用水,一般烧开以后,很快就不烧了,所以蒸发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杂质浓缩很小,除非你把同样的水反复烧开100次。

我不懂科学,只用常识判断,顶楼里我提出的问题:如果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那么我们煮汤,经常在1小时以上,也就是水被连续烧开1小时以上,就可以喝了?反复烧开3次,每次烧开2分钟,再放凉的水,就不能喝?

刚才有事离开一会,还没说完,就手一抖,帖子发出了。

当然能喝,我前面不是重复多次了嘛!

但是,是否对身体健康有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连续多次烧开的水,不仅中国人,洋人的专家也是不建议喝的。洋人的建议是水不要烧开了喝。只要烧到70度,保持10分钟就可以了,可以杀灭一切细菌微生物了。还可以省电,节约能源。
 
要认真就认真到底,先说清楚“能喝”是个什么概念。现在概念很模糊,每人心中的标准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喝了解渴就是能喝,有的人还会要求些别的。先把标准统一了,然后再往下讨论。
 
一,好不容易有兴致抬杠,竟然没人参与。
 
我曾经在网上找答案,综合之后,大概是说,中国的水里含有一种物质(亚硝酸盐?),反复烧不好。但是加拿大的水没有这个问题。时间有点长,具体不记得,可以GOOGLE一下,应该不难找到答案。
 
一直在纠结~~:blowzy::p



不明白~~



恒久恒久以前,水壶坐在冬天的加热的煤炉上,有时一壶开得就剩小半壶了。那时的壶和水当然不如现在。我想你知道为什么那水不能喝。



你们读了那么多书,事事都会去找个原因。咱就在那卡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