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被妖魔化的原因

被郎朗洗脑的人, 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去膜拜郎朗。
 
被郎朗洗脑的人, 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去膜拜郎朗。

看见他摇头晃脑,我就头晕。

一个猪头脸,自我感觉像潘安再世,切不消。

比较欣赏李文迪,很淡定,人也长得儒雅。:cool:
 
我检讨,我不喜欢朗朗,因为他长得难看,一个很肤浅,很没文化,很没有音乐素养的原因。

我的老外朋友会被他的演奏感动得眼泪婆娑滴,而且他们看不出他丑,还觉得他的眼睛看起来比一般亚裔男的眼睛还大些,我倒~~
 
可是偏偏有很多郎粉, 非要跟大家说郎比李牛逼。
 
LZ真心朗朗粉
粉丝较劲没必要的
就像和果粉较劲

艺术有一定标准,

如果有人不喜欢李白,也不能信口开河说李白的诗写得不好。

同样,可以不喜欢他的言谈,他的赚钱方式,但是攻击朗朗演奏,没有灵魂,音色不感人,如同工匠,不但有失公允,也只能暴露自己根本不听古典钢琴音乐。古典音乐是有些跟不上现代人要求的轻松简单感官刺激,不喜欢也不是罪过,不必信口开河。
 
李白的诗是自己创作的。
 
演奏钢琴是再创作。

zt
无论钢琴技术、艺术表现力、古典音乐界的影响力,李云迪从一开始就不如郎朗,而且现在的距离越来越大。
业界的看法:国内青年钢琴家,论技术:郎朗、沈文裕,然后王羽佳稍差些,陈萨再稍逊,李云迪皆不及以上诸位。论全面:郎朗,然后大概是王羽佳等,这方面李云迪更靠后。论表现力:郎朗,没的说。沈文裕、王羽佳是钢琴机器;李云迪,浪漫细腻可以,但其他风格皆能力不够。09年8月,李云迪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终于演奏了他承诺已久的柴一,结果得到的是“令人惊异的糟糕”这样的恶评。要知道柴可夫斯基钢协一那是郎朗1999年17岁时的成名曲,而10年之后,27岁的李云迪依然无力诠释。
 
说读李白的诗歌的人读的不好,就是不懂李白的诗歌.不懂欣赏中国古诗词.?:D:D
 
纯个人喜好,喜欢朗朗多过李云迪,李云迪我听起来觉得机械了点
 
艺术有一定标准,

如果有人不喜欢李白,也不能信口开河说李白的诗写得不好。

同样,可以不喜欢他的言谈,他的赚钱方式,但是攻击朗朗演奏,没有灵魂,音色不感人,如同工匠,不但有失公允,也只能暴露自己根本不听古典钢琴音乐。古典音乐是有些跟不上现代人要求的轻松简单感官刺激,不喜欢也不是罪过,不必信口开河。

你受自大的人影响,自己也自大了。
套用庄子说的:子非吾,安知吾不知乐之良?
 
没有半个字提到没文化,不爱听古典音乐,不代表没有有文化、我爱听,不表示我有文化,至多这方面客观一些。只是建议亲自去听他的音乐会,多听乐曲,多听不同钢琴家,至少能珍惜一下百年不遇的天才。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我为我自己活着。

本来不懂古典音乐,不可能因为朗朗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或者因为朗朗是“中国人的骄傲”,就去学和懂古典音乐。

本来不懂跨栏,不可能因为刘翔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或者因为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就去学和懂跨栏。
 
我给你转个主流媒体WSJ的评论让你看看
这基本代表美国古典评论的主流
有点长我就节选一点
原文链接如下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2790914204065299.html
。。。。
Mr. Li, born in 1982 in Chongqing, China, has been a precious antidote to the wildly popular, although crassly unidiomatic and unmusical Lang Lang, also a Deutsche Grammophon pianist.
李云迪1982年出生于中国重庆市,相对于同样签约在Deutsche Grammophon门下的另一位中国钢琴师郎朗那种取悦大众、但却极为平庸粗糙、毫无艺术感可言的风格,李云迪的演奏一直都在维系一块宝贵的净土。
。。。。
Mr. Lang's career is booming, despite the release of an unconsciously devastating memoir.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y Story" by Mr. Lang with David Ritz (Spiegel & Grau) expresses the virtuoso's goal of being "number one," a ranking that makes sense only in sports or totalitarian governments.
郎朗出版的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却是一场灾难。在自传中,这位艺术家表达了从小力争“第一名”的历程,然而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第一名”只在体育竞技场上或者极权政府里才有意义。
。。。。
With irony that is missed by his student, Graffman suggests that had Schumann heard Mr. Lang's interpretation of his music, he would have suffered a heart attack, but "probably not a fatal one."
郎朗在自传中没有提到的是,格拉夫曼曾语带讥讽地表示,如果舒曼(Schumann)听到郎朗对他的音乐的诠释,他可能会突发心脏病,尽管“可能不至于致命”。
。。。。
Mr. Li achieves poetic depth with romantic composers like Chopin and Liszt, as he has proved on justly acclaimed CDs for Deutsche Grammophon, as well as at his latest appearance at Carnegie Hall on Oct. 11. There, his renditions of Chopin's "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us 9, No. 2" and "Four Mazurkas, Opus 33" evoked a dancing world of tender nostalgia, plumbing emotions that are simply beyond the reach of coarse keyboard poseurs like Mr. Lang.
这种演奏所表达的情感,是郎朗那种装腔作势的钢琴家所不可企及的。
 
现场看和娱乐新闻里的图片甚至视频得到的感觉不大一样,好太多了.现场我会觉得他的摇头晃脑的确是因为他感情丰富外向,和音乐融为一体.视频里脸的确小肿,油头粉面的,可我看真人没觉得有啥讨人厌的感觉,算是青年才俊的长相.图片里人给我的感觉有点拽拽的暴发户,看真人却觉得言语举止都挺OK,气场蛮亲切的,偶尔会引起台下的阵阵笑声,算是有点小幽默吧
看见他摇头晃脑,我就头晕。

一个猪头脸,自我感觉像潘安再世,切不消。

比较欣赏李文迪,很淡定,人也长得儒雅。: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