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s要注意身体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可以自查. 你洗澡的时候自摸,自胳肢窝起,摸个遍,感觉有包块,疼痛,就看医生呗。和遗传有关,所以家人有得的,就注意点。乳腺癌的致死率已经不大了吧
早发现早治疗!:p
 
据说活着是最大的致癌因素。
 
那天听收音机,说北美这边至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是误诊/忽悠,不可全信。
 
公司里一位三十多岁,乳腺癌有家族史,勤查,早期发现,已手术切除双侧。在这里,很人性化。在切除时将她腰腹部的脂肪移来做填充,并问她是否要升cup。現已回来上班,由于是全切,不用放化疗,恢复很快。现在身材更棒。所以,姐妹们别太悲观了,没病最好,有了,则坦然面对。
 
饿死拉倒,省的得癌症。哈哈。
 
那天听收音机,说北美这边至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是误诊/忽悠,不可全信。


这各可就难办了。

确诊不需要患者同意,但治疗必须要书面签字。惨了
 
尽量避免吃含转基因的食品,比如北美蜂蜜,甜玉米等

乳腺癌已成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拯救乳房”之数据篇

  13.1% VS 4-7%

  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北欧和大洋洲;中发地区,集中在南美、南欧和以色列;亚洲则是低发地区。

  举例来说,美国女性一生乳腺癌发病率为13.1%,即平均每8-9名的这一人群,就有1人可能会患上乳腺癌;而亚洲女性的乳腺癌可能发病率为4-7%。

  56.2/10万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迅速上升态势。

  1972年,上海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7人,1992年上升到每10万人中有34人,2000年,则迅速上升至每10万人中有56.2人。

  也就是说,从1992-2000年8年间的上升幅度,超过了1972-1992年20年间的上升幅度。

  40-45岁 VS 50-55岁

  西方妇女乳腺癌的发病人数高峰期为50-55岁,而且随着年龄越长,发病率越高。但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年龄,要比西方女性小10岁左右。

  上海女性乳腺癌患者最集中的年龄为40-45岁,发病率高峰期则集中在50-55岁。
 
其实就像每个人都有机会得感冒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得癌症。我觉得积极勇敢地面对是很重要的。大部分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

我身边有一位得过癌症的人,是二十年前诊断出xx癌的,现在很健康快乐。当时他最小的孩子才两岁,为了抗癌,他夫人曾经辞职在家全职照顾他接受放疗。这么多年从未复发。他说最重要的是信念和勇气,再就是家人的全力支持。

平时注意起居饮食,在养生保健方面下些功夫,在工作上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患于未然。不必太担心的,其实人的担忧,紧张,贪欲,嫉恨等情绪对自身免疫力是起反作用的。
 
我发现这个胡思乱想的小火苗一旦开始乱串就不好控制了,刚才跟理工男交代一堆堆事情,他哭笑不得的看着我,突然间我才意识到好像我在安排后事一样。

随它去了,如果哪天我中招了,最好就是晚期,过些天为所欲为的日子然后自己选个喜欢的地方自己了结了。 肉照吃,衣照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wow

还能同时减肥,真是因祸生福啊!:)
公司里一位三十多岁,乳腺癌有家族史,勤查,早期发现,已手术切除双侧。在这里,很人性化。在切除时将她腰腹部的脂肪移来做填充,并问她是否要升cup。現已回来上班,由于是全切,不用放化疗,恢复很快。现在身材更棒。所以,姐妹们别太悲观了,没病最好,有了,则坦然面对。
 
我们办公室没有多少号人,得乳腺癌的已经有三女人了,有一大妈居然母女都得了,她女儿好像双乳都切除了,这比例太吓人了呀,感觉国内乳腺癌比例没有这么夸张的,要么这里水土有问题,要么这里饮食习惯有问题,新查出来有癌的同事不是本地人。还有个同事子宫都切除了的,不知道这片土地到底有啥妖孽呀。

以后只喝牛奶,少吃加工过的乳制品,少吃腌制过的肉制品,少吃肥肉,少吃蛋糕冰激凌一类的。呜呜,连肥肉都要放弃,感觉人生已经没啥意思了。

就是喝牛奶喝的。看过Jane Plant的文章吗?

























白则味,以上纯属见仁见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怎马过怎马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