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看的片子。虽然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能看到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历史?
吴三桂是为了自保,不然降也行,战也行,没必要投降满清。刘宗敏占了陈圆圆,他觉得自己降了也不会有好下场,为自保,不如降清。一失足,上了历史的黑名单
吴三桂和他小妾的故事只是历来民间的一种解读。
大顺军攻入北京后的短时间内逆转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其一贯的追脏助饷政策。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军朴素思想在今天(尤其是共产党的历史观)来看是相当有先进性的,可是在那个封建时代却很容易影响人心的向背。尤其是在其占领北京期间不但没能迅速拉拢旧权贵阶级来达到站稳脚跟的目的反而继续向这匹人开刀,逼迫这些势力瞬间倒向满清。
试想如果当时京城内外完全支持新政权,就算吴三桂倒戈,凭借周围几十万身经百战农民军和坚固的城防,打退建努也不成问题。决不会像实际那样溃逃
他就算没有旧权贵支持,手下几十万彪悍农民军还在,为什么一下就没了战斗力,北京闹瘟疫说,我是信了。因为瘟疫大顺军轻松入城,然后因为瘟疫大顺军实力大损,几十万彪悍农民军没有了。。。。
你说的那个文章我看过,有一定的道理,算是个在理的分析,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没有那么的简单,就算没有瘟疫,大顺军也是要完蛋。
为什么?因为那大顺军基本是就是流寇,跟当年朱重八的农民军完全两码事。他们的流寇特点相当明显:没有读书人,基本上都是饥民和投机者,无根据地,无指导思想,无计划,到一地杀一地分一地,完全不建立地方政权保证供应,粮饷基本靠抢,李自成手下基本都是不听号令的军阀,闯王只不过是个贼头而已。
进军北京途中,稍有挫折,立马想到的就是回西安当西北王。快到北京了还跟崇真皇帝讲和封王。进了北京,谁都不听谁,谁都不服谁,你当你的皇帝,我抢我的钱,"都是当响马的,凭什么我听他的"。派兵打山海关,谁都不愿去,"凭什么你在京城享福,我去拼命"。当兵的都捞了沉甸甸的黄白之物,想的都是赶紧回家买房子买地抱老婆,谁都不想打仗送命。
再说别把大顺军战斗力太高估,那不过是一帮农民而已,明朝大厦将倾,无人卖命,很多城市都是传檄而定。如果真遇到象几个宁武关这样的真打,这样的军队别说30万,300万都不堪一击。
你说的那个文章我看过,有一定的道理,算是个在理的分析,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没有那么的简单,就算没有瘟疫,大顺军也是要完蛋。
为什么?因为那大顺军基本是就是流寇,跟当年朱重八的农民军完全两码事。他们的流寇特点相当明显:没有读书人,基本上都是饥民和投机者,无根据地,无指导思想,无计划,到一地杀一地分一地,完全不建立地方政权保证供应,粮饷基本靠抢,李自成手下基本都是不听号令的军阀,闯王只不过是个贼头而已。
进军北京途中,稍有挫折,立马想到的就是回西安当西北王。快到北京了还跟崇真皇帝讲和封王。进了北京,谁都不听谁,谁都不服谁,你当你的皇帝,我抢我的钱,"都是当响马的,凭什么我听他的"。派兵打山海关,谁都不愿去,"凭什么你在京城享福,我去拼命"。当兵的都捞了沉甸甸的黄白之物,想的都是赶紧回家买房子买地抱老婆,谁都不想打仗送命。
再说别把大顺军战斗力太高估,那不过是一帮农民而已,明朝大厦将倾,无人卖命,很多城市都是传檄而定。如果真遇到象几个宁武关这样的真打,这样的军队别说30万,300万都不堪一击。
闯贼破京,对中国历史影响的确太大了,你要提气一点,像话一点,谁愿意剃个金钱鼠尾投降满人?
但凡他大顺还说的过去,那建虏那有那么容易铁蹄踏遍江山,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变华夏满地腥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