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舆论,容得了这么多的“假”,难道容不下一个求真的人吗?
------廉政瞭望采访方舟子手记
从走进方舟子租赁的办公室,到他出现的这十分钟里,记者一
直在想,该如何跟这个“老江湖”进行开场白。据媒体过去呈现的面貌来看,我
的采访对象是一个情绪激烈的人,逞勇好斗。
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面带倦容、身材高瘦的男士刚一进门,便
伸出手来打招呼。定睛一看,不正是方舟子么?
趁着寒暄的热乎劲儿,记者直入主题。我们从“方元大战”谈到“打假斗
士”,从转基因聊到对科学的认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提防”着他神情的急转,
但他从始至终没有眉飞色舞,也没有慷慨陈词,而是客气耐心地谈完所有话题。
记者试着给他“挑刺”,问他打假的动因,问他被人议论的心情。出乎意料,
面对这些刁钻问题,他并不回避,不紧不慢地作出回答。
记者觉得,我所面对的这个方舟子十分正常,不激进,也不疯狂,同时,他
对于自己认可的有一种执着,或是执拗。
关于打假,或许他确有一些心底的原因还在隐藏,或许他的判断有不尽正确
的地方。但在社会上,“假”的太多,敢于出头直言的人太少,他的特立独行就
更显难能可贵。也因为有方舟子的这双眼睛,公众人物才更加自律,更加“小
心”。
方舟子打假,爱揪着问题不放,自然会得罪不少人。可我们的舆论,容得了
这么多的“假”,难道容不下一个求真的人吗?
http://news.ifeng.com/shendu/lzlw/detail_2014_02/11/33690506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