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单职工家庭的税,和$50,000(每人)双职工家庭的税

加拿大缺劳力,需要娃,长大好干活交税,这是主旋律,移民到这里,没办法。

长大干活交税,给别人家孩儿掏牛奶金....或者继续可劲生娃,蹭别人家孩儿长大干活交的税...死循环了..
 
知道不?不付税的人一样一路绿灯到底一分钱也不用自己出:p:evil:
怎么不知道?刚工作时候还为他们服务呢!
就医疗来说,"不付税的人一样一路绿灯到底一分钱也不用自己出" 并没有不妥。发达社会应该提供这样的基础保障。
 
长大干活交税,给别人家孩儿掏牛奶金....或者继续可劲生娃,蹭别人家孩儿长大干活交的税...死循环了..
感觉不是这样。
能干的跑别处交税了,留下的啃老!
下一代可不是新移民了!
 
看这个帖,说不出的别扭,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吗?
 
我觉得生孩子是家里自己的事,不能成为社会负担,让其他辛苦劳动的人卖单。
尤其是工业制造即将进入4.0, 机器人会大量取代人工。鼓励生育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别说减税了,牛奶金什么的,都应该停止发放。
我即使家有两娃在领牛奶金,我也同意你的说法,想想我拿到手的那一点可怜的安慰奖似的牛奶金,再看看那工资里扣除的各种税,这牛奶金还不是从我们家自己交的税里面扣出来的那一点点,还不如干脆啥都没有,一了百了,谁都没有,要真那样,我看我们也不用从不高的工资里交那么多税去帮别人养孩子了
 
看这个帖,说不出的别扭,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吗?
我明白你的感觉~我发现身边的中国人也爱谈论税收的事,而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会跟你说,不交重税,谁给倒垃圾,谁给扫雪。。。。。。。。。。加拿大人:p
 
加拿大就这样,不鼓励勤奋努力创新的社会。
抱怨木用木用啊。俺门家不也是2人都工作呀回家忙的跟打仗一样,可是孩子的福利牛奶金什么的基本一分都拿不到,交的税可也不少,不买rrsp都不行。也没办法收入匀太多,LD匀给我变成他少交税我多交了。
有时候看到老公加班把家务娃都丢给我我就来气,那么努力干啥呀,多挣的钱都交了税
不过咱可能就这命,还是愿意辛苦交税不想歇着。
n年前我的工作岗位前任,就是生了地三个孩子后觉得挣的钱交了税后还得交daycare等费用不划算,索性辞职了
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不上班在家照顾宝宝,老公工作时间很是弹性,可以抽空帮我照顾宝宝,就这样还忙得没白天没黑夜的,我有时会抱怨说太累,没自己的时间了,别说你们两人工作了,我们家一人工作牛奶金都只能拿那么一点,你们两人人全上班就更啥都没有了,想想这多不公平 ,俩人为工作忙乎,到头来税没少交,到拿福利了,就啥都没有了,能平衡就奇怪了,俩人都上班,做家务,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只能周末和平时的晚上了,我遇到些孩子1岁时因为没选择只能回去 上班的妈妈,把年幼的宝宝送DAYCARE,这些妈妈其实是很矛盾的,想要事业,但是又何尝愿意让宝宝这么小就去DAYCARE呀
能多存些RRSP就多存些吧,还能退点税
今年我们家就退了2000刀,这钱拿到时我也想了,这2000刀到底能干啥呢,不过是个安慰罢了,跟每月交的那么多税比,2000刀有点哄弄小孩的感觉,所以呀,孩子长大点,我最好也得找工作,挣多挣少的,应该比每年等待这2000刀来得踏实
 
最后编辑:
我即使家有两娃在领牛奶金,我也同意你的说法,想想我拿到手的那一点可怜的安慰奖似的牛奶金,再看看那工资里扣除的各种税,这牛奶金还不是从我们家自己交的税里面扣出来的那一点点,还不如干脆啥都没有,一了百了,谁都没有,要真那样,我看我们也不用从不高的工资里交那么多税去帮别人养孩子了
说实话,华人家庭孩子不多。生8~9个孩子的都是什么人,我不说也知道。
 
我明白你的感觉~我发现身边的中国人也爱谈论税收的事,而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会跟你说,不交重税,谁给倒垃圾,谁给扫雪。。。。。。。。。。加拿大人:p
俺就碰到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教俺怎么避税,有一种让我听了吃一惊,是和捐钱退税有关的。所以这和什么人无关!
 
唉,为二千块钱吵了好几天的。讨论讨论怎么让真正的富人不偷税漏税吧。下文讲的是美国,加拿大很多情况类似。年薪十万就算富人了,这不是让天朝人民笑掉大牙吗?如今中产阶级辛辛苦苦干活,辛辛苦苦交税,私企的还因为外包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真正的富人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今年大选希望看到加拿大也向美国一样税改成为政坛的争锋焦点

bbs.wenxuecity.com/wsj/6406.html

【摘要】税改之所以成为美国政坛的争锋焦点,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存在巨额财政赤字,亟需寻觅减赤之道。其二,近年来美国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而现行税收体制的漏洞却使得富人阶层有多种手段避税,令累进税制名存实亡,巴菲特就曾经说过,他缴税的税率比其秘书的还要低,这显然有失公允,美国社会要求对富人阶层增税的呼声很高。其三,美国的企业税制存在严重缺陷,美国国内的企业税率名义上为35%,是全球最高,给中小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而跨国公司却可以通过将利润转移并留在海外而避税,即所谓“税务倒置”(tax inversion),虽然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逆转,但缺口还很大;此外如金融业等行业还可以享受特殊税收优惠,结果反而导致美国政府实际获得的公司税收入的GDP占比仅为2.3%,低于多数发达国家。
先看对富人阶层增税。前面提到,巴菲特缴税的税率低于其秘书缴税的税率,原因在于,小布什执政期间推行减税措施,将资本利得税率上限从28%下降到15%,远低于工资税率的上限值35%,理由是这样可以鼓励富人阶层投资,增加工作机会。现在大多数共和党人也依然持有这一观点。不过,巴菲特却曾经于2011年8月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他从事投资六十年,从来不会因为资本利得税的税率而影响投资决定,他所认识的富豪也都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增加了4000万个工作岗位;2000年以后,虽然资本利得税大幅降低,美国的新增工作机会却大大减少,可见给富人阶层减税的理由并不成立。
 
最后编辑:
鼓励中国女性回家当全职妈妈。舍得吗?闪着光环的高文凭。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孩子也没带好。想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的除外。
 
最后编辑:
俺就碰到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教俺怎么避税,有一种让我听了吃一惊,是和捐钱退税有关的。所以这和什么人无关!

那得是有钱的土豪。
 
说实话,华人家庭孩子不多。生8~9个孩子的都是什么人,我不说也知道。

前些年,有个在三个省领福利金的家庭。那个是真牛!
 
鼓励中国女性回家当全职妈妈。舍得吗?闪着光环的高文凭。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孩子也没带好。想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的除外。

工作挣得钱比不工作那点税,要多得多。说来说去,还不是钱的因素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