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单职工家庭的税,和$50,000(每人)双职工家庭的税

白则喂,10收入在加拿大到底要交多少税啊?以下图表是10万没有任何抵扣信用,各省要交的税,各人多少有些抵扣,有小孩抵扣较大。。。。

mmexport1430184985620.jpg
 
河北人民苦啊
白则喂,10收入在加拿大到底要交多少税啊?以下图表是10万没有任何抵扣信用,各省要交的税,各人多少有些抵扣,有小孩抵扣较大。。。。

浏览附件507266
 
河北人民苦啊

你免费的东西怎么不说,汽车保险费那么便宜怎么不说,两个娃上私校贼便宜怎么不说。
 
:crying:
你免费的东西怎么不说,汽车保险费那么便宜怎么不说,两个娃上私校贼便宜怎么不说。
没娃不开车的河北人民苦啊
 
富人怎么逃税避税,说说咱学学,万一哪天飞来横财,早有个准备~
下文讲的是美国,加拿大很多情况类似。年薪十万就算富人了,这不是让天朝人民笑掉大牙吗?如今中产阶级辛辛苦苦干活,辛辛苦苦交税,私企的还因为外包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真正的富人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今年大选希望看到加拿大也向美国一样税改成为政坛的争锋焦点

bbs.wenxuecity.com/wsj/6406.html

【摘要】税改之所以成为美国政坛的争锋焦点,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存在巨额财政赤字,亟需寻觅减赤之道。其二,近年来美国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而现行税收体制的漏洞却使得富人阶层有多种手段避税,令累进税制名存实亡,巴菲特就曾经说过,他缴税的税率比其秘书的还要低,这显然有失公允,美国社会要求对富人阶层增税的呼声很高。其三,美国的企业税制存在严重缺陷,美国国内的企业税率名义上为35%,是全球最高,给中小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而跨国公司却可以通过将利润转移并留在海外而避税,即所谓“税务倒置”(tax inversion),虽然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逆转,但缺口还很大;此外如金融业等行业还可以享受特殊税收优惠,结果反而导致美国政府实际获得的公司税收入的GDP占比仅为2.3%,低于多数发达国家。
先看对富人阶层增税。前面提到,巴菲特缴税的税率低于其秘书缴税的税率,原因在于,小布什执政期间推行减税措施,将资本利得税率上限从28%下降到15%,远低于工资税率的上限值35%,理由是这样可以鼓励富人阶层投资,增加工作机会。现在大多数共和党人也依然持有这一观点。不过,巴菲特却曾经于2011年8月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他从事投资六十年,从来不会因为资本利得税的税率而影响投资决定,他所认识的富豪也都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增加了4000万个工作岗位;2000年以后,虽然资本利得税大幅降低,美国的新增工作机会却大大减少,可见给富人阶层减税的理由并不成立。
 
还有一问题,政府工要买rrsp 吗?RPP contribution 是什么?是类似私企的RRSP吗?要强制扣除吗?
 
富人怎么逃税避税,说说咱学学,万一哪天飞来横财,早有个准备~
这个是英国,加拿大也类似。
【转】
英国富人避税有道
刘宏松
 不久前,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公布了一组统计数字:去年,由于英国税务部门加强了对出庭律师、事务律师、会计师等中产阶级的查税工作,防止其利用各种手段逃税,英国政府增加了10亿英镑的财政收入。另据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统计,在过去四年中,共有2650人因逃税被起诉,其中很多都是律师、会计师。
  出庭律师、事务律师、会计师等中产阶级成为英国政府的重点查税对象,当然事出有因:一方面,律师和会计师因收入较高而需要缴纳较多的个人所得税,对于他们来说,逃税能大幅增加收入,着实诱惑很大;另一方面,律师熟悉税收法律,会计师懂得利用避税工具,因而具备成为逃税者的“技术条件”。
  除上述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英国政府不便明言的原因:中产阶级逃税的案子更容易破,并且查案成本相对较低。尽管中产阶级的逃税数字看起来惊人,但事实上,英国逃税最多的群体并不是中产阶级,而是富人。由于法律存在漏洞,许多富人使用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创造的大量避税工具来进行所谓的“合法避税”。通过将收入转入投资基金、文化产业等方式,很多富人每年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英镑的收入在英国政府的税收系统面前毫发无损。据英国税务海关总署估计,类似的避税工具在英国有成百上千个,每年,各种避税工具使英国国家税收损失达70亿英镑,其中45亿英镑是由于对个人所得税进行避税所致。
  此外,富人还可以利用离岸避税法规在海外“避税天堂”逃税。所谓“避税天堂”,就是一些税率很低、甚至完全免征税款的国家或地区。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避税天堂”,包括开曼群岛、列支敦士顿、百慕大群岛、安的列斯群岛等。富人可以在“避税天堂”注册成立空头基金会或设立“慈善机构”,然后将个人收入转移过去,从而逃掉本国的高税收。这一不违反英国法律的逃税路线被许多英国富人采用。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000多英国人在列支敦士登设有秘密账户,还有1000多人将收入转移到泽西岛上的一家信托机构,该机构再向投资者返还钱款,每年帮这些富豪逃税多达1.6亿英镑。
  富人逃税动作如此之大,英国政府不可能没有察觉。为打击富人逃税,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于2011年成立了一个由200人组成的专门机构——“富人小组”,对资产超过250万英镑的30万英国富人展开税务调查。然而,打击富人逃税的行动效果并不理想。要防止富人将收入转移到“避税天堂”,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征税合作。在去年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上,各国已就国际征税合作达成协议。但要落实合作协议,还有待时日。在国际征税合作真正落实之前,英国政府确实对富人利用“避税天堂”的行为无计可施。
  要弥补法律漏洞、取缔避税工具,也不是那么容易。英国政府每年都在打击各种避税工具,然而旧的被取缔后,新的又不断衍生,而且更加复杂和隐蔽。弥补法律漏洞之所以难,除技术原因外,可能还有人为原因。根据英国《卫报》的一份调查,影响英国税务法规政策的68位议员和显赫人物都在公司里担任董事或执行董事。他们自己就是富人,对于他们来说,取缔避税工具就等于取缔个人增收手段。从利益角度看,他们缺乏取缔避税工具的动力。
  因此,希望增加财政收入的英国政府只能将中产阶级列为重点查税对象。虽然卡梅伦等政府高官对逃税富人进行了道德谴责,但指望逃税富人出于道德考虑而自我约束,显然是不现实的。
  (作者为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下文讲的是美国,加拿大很多情况类似。年薪十万就算富人了,这不是让天朝人民笑掉大牙吗?如今中产阶级辛辛苦苦干活,辛辛苦苦交税,私企的还因为外包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真正的富人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今年大选希望看到加拿大也向美国一样税改成为政坛的争锋焦点

bbs.wenxuecity.com/wsj/6406.html

【摘要】税改之所以成为美国政坛的争锋焦点,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存在巨额财政赤字,亟需寻觅减赤之道。其二,近年来美国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而现行税收体制的漏洞却使得富人阶层有多种手段避税,令累进税制名存实亡,巴菲特就曾经说过,他缴税的税率比其秘书的还要低,这显然有失公允,美国社会要求对富人阶层增税的呼声很高。其三,美国的企业税制存在严重缺陷,美国国内的企业税率名义上为35%,是全球最高,给中小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而跨国公司却可以通过将利润转移并留在海外而避税,即所谓“税务倒置”(tax inversion),虽然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逆转,但缺口还很大;此外如金融业等行业还可以享受特殊税收优惠,结果反而导致美国政府实际获得的公司税收入的GDP占比仅为2.3%,低于多数发达国家。
先看对富人阶层增税。前面提到,巴菲特缴税的税率低于其秘书缴税的税率,原因在于,小布什执政期间推行减税措施,将资本利得税率上限从28%下降到15%,远低于工资税率的上限值35%,理由是这样可以鼓励富人阶层投资,增加工作机会。现在大多数共和党人也依然持有这一观点。不过,巴菲特却曾经于2011年8月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他从事投资六十年,从来不会因为资本利得税的税率而影响投资决定,他所认识的富豪也都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增加了4000万个工作岗位;2000年以后,虽然资本利得税大幅降低,美国的新增工作机会却大大减少,可见给富人阶层减税的理由并不成立。

你以前贴过这些段落,真心看不懂,“而跨国公司却可以通过将利润转移并留在海外而避税,即所谓“税务倒置”(tax inversion)”怎么做到的?比如沃尔玛加拿大,卖拖鞋挣了100万利润,然后把这100万转移到沃尔玛中国,就不用给加拿大缴税了?巴菲特说他的税率比他秘书低,哪一部分的税率?各是多少?这些云山雾罩的文章,作者知道他在说什么吗?还有,他们说的对不对无法查证,美国英国都太远,为什么你就那么确定,加拿大也类似?加拿大哪一部分类似?看了半天我这富人还是不知道把钱往哪藏不用缴税o_O
 
  • 很多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都是避税高手,他们为海外利润所缴纳的税率低得不可想象。
     这些大公司经常会以各种名目美化税单,这种利润转移的手法被律师广泛使用。手法都是一样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海外分公司和控股公司之间的营收、利润、成本折腾几个来回,最终造成的假象是:这些公司很穷,受困于高税率;而实际上,其大部头收益主要留在低税收地区,如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

      经合组织近期出台的一则报告显示,约有60%的国际贸易发生在跨国企业间,而这些大公司的确是在依法经营,但他们通过开设很多分支机构,“自己和自己做生意”,利用不同国家间不同的税制尽可能地减轻公司的税收负担。
    总部在巴黎的世界经合组织(OECD),近年来一直在研究跨国企业通过税务结构调整以及去低税收国家开设分支机构而合法避税的办法。经合组织的研究盘点了这些公司为了避税所采取的会计手段。从中,苹果和谷歌等超级公司堪称是避税天才。
    谷歌 利用百慕大实现避税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谷歌公司绝对是避税方面的代表企业,尽管加州的名义税率为41%,但谷歌公司在美国本土实际支付的税率只有21%。根据该公司2011年的年度报告,谷歌当年的收入为123亿美元,缴纳税款不到26亿美元。这没有什么不合法的,谷歌在美国境内的营业收入依法纳税,公司总体而言较低的税负主要归功于海外收入部分以较低税率纳税通过在税率较低甚至没有税收要求的国家设立的海外分公司,转移海外市场的巨额收入,实现了将整体税率降低的目标。
    爱尔兰的税制是属地化管理,只对本国产生的收入和所得征税。爱尔兰的法律又允许如果一家爱尔兰公司的管理权和控制权都不在本国的情况下,可以不在爱尔兰纳税。爱尔兰和荷兰又都规定,欧盟成员国公司之间的交易,免缴所得税。

      这就是谷歌的避税流程:所有在欧洲的收入都归入到总部在都柏林的谷歌爱尔兰。谷歌爱尔兰2010年营收101亿欧元,但是从财务报表来看,谷歌的收入几乎因为广告开支和2000名雇员的人力成本而消耗殆尽。最大的一笔支出是72亿欧元,是谷歌爱尔兰为谷歌荷兰所支付的牌照费。按照这个模式,大部分收入都被从都柏林剥离。谷歌爱尔兰只需要为1680万欧元的营业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员工的工资税。

      谷歌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控股有限公司,得到了谷歌爱尔兰支付的牌照费。然而,谷歌荷兰是几乎没有员工的一个空壳公司,只需要缴纳270万欧元的企业所得税,然后将谷歌收集到的约99.8%的利润都送到了百慕大地区 (北大西洋西部的一个独立岛国),那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由于百慕大的附属子公司在管理上实际还是归爱尔兰的公司管理。这些收入和所得主要是在两家爱尔兰子公司和一家荷兰子公司之间来回腾挪,就像两片面包夹着一片奶酪的三明治,这种利润转移的手法被称为 “双爱尔兰”和“荷兰三明治”。

      这种避税操作起来很复杂,但确实收益颇丰。这将使得谷歌能够将公司的收入 (主要来自于在广告方面)移出欧洲,进而使得这部分收入几乎不用纳税。这部分流入税收天堂的营收美国财政部是无法染指的。美国监管机构只能对那些后来分配回母公司的收益征税。谷歌已经在 “税收绿洲”百慕大积攒了248亿美元。根据欧洲六个国家的资料显示,通过利润转移,谷歌的海外税率降到了惊人的2.4%,是美国科技企业税率最低的公司。丶
 
加拿大1%富人拿走13.3%税后收入

由渥太华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约克大学几位教授联合撰写的一份名为《揭开面纱》(Piercing the Veil)的最新税务研究报告指出,国内1%的高收入阶层,拿走全国总计13%的税后收入,人均每年通过私人控制的公司新增10万收入。

研究说,1%高收入阶层拿走的税后收入比,比此前根据个税数据得出的10%要高,而且这一比例过去5年来一直是快速增长。占0.01%的超级富豪阶层,人均通过私人控制的公司年入270-350万,国内研究者在分析收入不平等现象时,通常是不会计算这部分收入的。

此前国内多数收入不平等研究都是基于税局税表统计数据,但《揭开面纱》研究是根据私人企业主个税报表样本,对加人私人控股企业(CCPC)个税表进行关联分析。研究指出,现有税制使得富人上缴税减少,收入不平等比人们普遍想像的要高,5%的底层低收入人士被1%的富裕阶层严重剥削。

报告作者之一的渥太华大学教授、加拿大统计局前助理首席统计师渥尔夫森(Michael Wolfson)一半的职业人生都是在财政部度过,对国内税法复杂性有些洞察。他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说,如富人可通过各种避税渠道少交税,多数中产阶层纳税动力也会削弱,就像希腊一样。

富人避税花样多

他说,多数国内私企都是合法企业,但在富人如何通过这些私企将个人收入变成低纳税工具这一问题上,研究甚少,这方面需要更多研究,找出其中有多少是合法的?有多少是避税的?

报告引用法国经济学家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说法,呼吁税制改革,使更多财富流向中产和低收入阶层。通过私企进行避税的富人避税方法包括:按企业税率缴税,而企业税率比个税低许多;将收入当作红利,推迟纳税;通过企业将收入分配给配偶或成年子女,将收入拆分;利用企业减税额和小企业减税额优惠等。有些富人,甚至拥有4个这样的企业,使得税务结构更加复杂化,以此进一步减少个人收入。

2009-2010年收入虽显示,富人阶层在经济衰退期间收入大降,但此后再次迅速恢复至2007年水平,即税后收入占所有加人税后收入的14%。渥尔夫森说,过去几十年来,收入不平等持续加剧,此次分析数据显示,自经济衰退以来,如只看富人个人税收数据,其收入似乎和过去持平,但如加入私企避税这一数据,其收入就一直持上升趋势。
 
没看懂逻辑。为什么单职工10万的比两个五万的富有?
道理很简单,因为工资是有成本的。一个人工作,赚钱效率高多了。
另一个人闲出来,可以管家带孩子,省了养车保姆,甚至还省了健身费(因为家庭更正常运转),这些都是额外的钱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