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是丁咛小姐,后来都想变成曲曲
文/灵兮
01 年轻时的英雄主义
今天看到曲曲和丁咛的隔空对话。
说是对话,有点儿太温和,实际上她们是相互审判。
曲曲直接笑话丁咛小姐是琼瑶二代,丁咛批判曲曲是冷漠的旁观者。
并巧妙地展现了一把自己的文学才华——“玫瑰不必向算盘解释自己的芬芳。”
这是两位逻辑清晰,智慧极高的女性。
她们一个理想,一个现实,似乎站在价值观的两个极点,却都真实地存在。
这种隔空的对视,哪怕寸土不让,毫不留情,怎么看都像是另类的“闺蜜联盟”。
曾经的我们也如丁咛小姐,因为身上还有书籍,自然界和母胎带来的爱的能量,觉得自己甚至有能力去救赎别人。
但现实会一次次打碎这种想象,价值交换,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我们一次次经历失望和绝望,直到某一天,我们从泥泞中爬起来,再也不肯去爱这个操蛋的世界了。
从此,我们学会了趋利避害,以战止战……我们都变成了寸土不让的曲曲。
02 她们真的对立吗?
曲曲和丁咛小姐的价值不同,但从女性的层面,我觉得,她们完全可能成为能坐在一起喝酒的忘年交。
曲曲说过,她的超强逆商是如何练成的——每一次的成长都是血肉模糊。
从一个爱哭的女孩,熬炼成披着战袍的女王。如今的她性感妖娆,谈笑间杀伐果断。
而镜头前的丁咛小姐,黑帽白衣一副修道士的淡然姿态,要说明自己绝不靠女性身份博取同情。
她不讳言那些爱得跌跌撞撞的过往:
——为年长三十岁的老艺术家还掉五百万债务,最后还被原配扫地出门,毫无尊严;
——爱上辱骂她的酒鬼,最终漂泊如孤儿。
她隔空对曲曲如是说:“我的选择,无非是在这种极端压力下,个体在有限认知和强烈的情感驱动下,可能走出的一条路径。
它有悲剧性,也有天真性,甚至有不智之处,但它绝对不是出于自负。”
她的疯狂,灼热而滚烫。
年青真好啊,还有不信命的时间, 还有翻盘的余地!
03 曲曲的冷静与代价
很多人看着曲曲如何一步步登顶,今天的荣华富贵,给她的容错率已经极低。
越是风光,越是危机四伏,她只能精明,再精明;功利,再功利。
也许她早已看透:人性是最不可靠的元素,多愁善感,毫无用处。
所谓“爱”,也只是最容易被抛弃的甜品。
她身后有父母、孩子、团队……一大帮子的人需要她的支持和带领,
她能持久,靠的是冷静清醒和独立判断,她能顽强,源于不对任何人抱有幻想。
04 不同的立场,相同的孤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对错都是人说的,取决于每个当事人的角度和立场。
世俗不会因为你多么善良而给予额外的善待。
丁咛小姐也需要防身护体的铠甲——也许是宗教,也许是信念。
信仰总能感召到同样善良怀有善意的人们。
她在悬崖边痛苦吟哦,她的呐喊是高纬度的,总能唤醒很多人的心中永远都有这样的悲悯,我们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生命被伤害被陨落。
当悲剧像是一种表演,能够自我感动,也能感动他人。
所以,丁咛小姐还是个任性的孩子,总还是有退路的。
而曲曲的功利是实战的结果, 她更像是个背靠绝壁,不进则退的孤勇者。
05 我们大多数人
我喜欢曲曲或是丁咛小姐,无关她们有着多么复杂的经历和迥异的主张。
我喜欢她们飞扬的自我,忘我的表达,和旁若无人的昂扬。
作为普罗大众中的一员,我们唯唯喏喏地生活着。
总是担心被当作异类,总是委屈求全,既无法完全奋不顾身,也做不到彻底功利至上。
我们摇摆过,挣扎过,直到收起内心微弱的柔软和善良。
金钱和社会资源当然不是唯一生命价值的标尺,
但是没有金钱和社会资源,人的价值又要如何被保护被善待被延续?
当人生在青春的热烈与现实的冷静之间,变得中庸。成长,不过是懂得用精明的标尺丈量利益的弧度。
但我们要感谢像曲曲或是丁咛小姐这样的人,
作为人类多样化的标本,她们的存在将思考交到我们的手中。
希望我们有勇气像她们一样热烈而深情的活过。
让我们更加清醒和坚韧的前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力量。
————————————————————————————————————
网名:丁咛小姐
00后女性,擅长多门乐器,曾任央媒(中央媒体)编导;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极度自闭。曾被判断为双向情感障碍。是多语言学习者,掌握英语、俄语、法语三种语言。她以“文学第一、俄文第十”的成绩考入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她目前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涵盖文化、读书、泛生活故事与心理类内容创作。
网名:曲曲大女人、自称“情感麦肯锡”
80后女性,主打 “女性情感成长/情感投资学”,代表课程:《金贵的关系》
倡导女性通过情感关系获取资源(金钱、地位、人脉等),将爱情视为一种可以“投资、经营、回报”的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