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巴黎圣母院着火了。

我是高三的时候看的中文版的《巴黎圣母院》,法文原版是5年前看的。

确实是象你说的,很难看。我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但是想着名著,还是看完吧,于是坚持看下去。

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不能迷信名著。雨果是浪漫主义诗人,所以也使用浪漫主义写法来描写故事。

他的知识确实是很丰富,一个军二代。《悲惨世界》里的马修有作者的影子。《悲惨世界》里面描写滑铁卢战役那段,让人感觉,不能得罪文人。得罪文人,他可以把你写黑。他是写的很好,但是不客观。打败拿破仑的英国威灵顿将军哪里象雨果写的那样呢?

就象你说的,他浓墨重彩地描写巴黎的文化,圣母院的历史,占了很大篇幅,对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瑰宝,可是对于读故事的人来说,是折磨。
雨果的东西需要读法语。他有自己的节奏感,在段落和句子之间。我觉得他的景物背景描写有种特殊的charm。

打断正在发生的情节,是一种写作手法,让读者产生焦虑感。雨果写东西不是让你爽的,而是虐待你的。

酣畅淋漓的推进情节,就是现代的网络小说了。大仲马的东西其实也就是武侠而已。小仲马比他爸爸强太多了。

福楼拜司汤达和雨果不是一个路数。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浪漫主义。不过红与黑真的超好。
 
是的,小仲马的200多页的短篇小说强过他爸爸几套大部头。看《基督山伯爵》就跟看《射雕》的感觉是一样的。看《茶花女》真的是心痛。小仲马高出大仲马好几个阶层。大仲马那么风流,小仲马死后还葬在他心爱茶花女的旁边。

红与黑,其实于连真的没什么错。一个奋斗失败的例子。
 
notre-dame-damage-map.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