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能给人开膛破肚的医生需要完备的培训,感冒拉肚子开个药的不需要吧。可是在加拿大感冒拉肚子不一样排八九个小时的队?占用的不是高端医疗资源?医生的教育训练素质是需要控制的,不容易量产
医生收入是定价公费,并不存在对医生收入造成下行的压力的问题
在加拿大,也有医生找不到(能在医院挂名)的工作,只能做代班医生
要增加全职医生数量,必须医疗体系全套增加,包括医院,设备,护士,各种technician等等
ie. 加税
那种能给人开膛破肚的医生需要完备的培训,感冒拉肚子开个药的不需要吧。可是在加拿大感冒拉肚子不一样排八九个小时的队?占用的不是高端医疗资源?医生的教育训练素质是需要控制的,不容易量产
医生收入是定价公费,并不存在对医生收入造成下行的压力的问题
在加拿大,也有医生找不到(能在医院挂名)的工作,只能做代班医生
要增加全职医生数量,必须医疗体系全套增加,包括医院,设备,护士,各种technician等等
ie. 加税
要没有医疗的贡献,GDP不是让中国超过了?对头,美国中产一家四口平均一年医疗保险金在$8000-$10000左右,还不算每次看病的co-pay,比如生个娃顺产自己出个几千块。失业了,如果想要医疗保险,比工作还贵,因为没有公司出的那部分了,很多人就挺而走险选择没有医保,精神压力山大
免费不是关键,等待的时间是大问题。当你得病的时候,得不到及时治疗,钱都不是问题了,尤其是重病。加拿大富人应该不如中国 不如美国 他们都是付钱或特权 非常富的倒也可以出过去花钱看
加拿大普通人不用来多伦多正是说明农村小城市的医疗不差。 不然都在一个省 都可以去省里的大城市大医院 一样免费 说明一般没有必要 需要的话当地医院也会安排转到多伦多什么的
中国小城市的,农村人的医疗资源太少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北京 医院都挤成那样
是说二线城市实际人均得到的医疗资源比北京上海多吗?
医疗这个事没有头的 总有人小病也想大医院专家看
我只是觉得到了加拿大 至少对我来说获得的医疗资源比在北京多多了 也省心多了
加拿大人均寿命也是比中国,美国都高的
限制医学生数量,看病收费贵(对政府) 都是问题 但另一方面 医生如果赚钱不够多 就容易动歪心思
不知道怎么解决更好
处方权也不能随便给的感冒拉肚子开个药的不需要吧。可是在加拿大感冒拉肚子不一样排八九个小时
我家做MRI好像没等3-5个月。要是在中国,好多MRI就省了。在这里,免费做。在这里,老人住院家属不需要陪护,护士搞定一切。要是在国内,护士只管打针发药。要么自己陪护,要么请护工。请护工你还要陪着。这里就算孤寡老人,自己不能动,也能去医院治疗。医疗还是这里的好。首先本贴跟中国医疗无关,只是讨论应该提高加拿大的医疗,如果从大众平均医疗来说,加拿大肯定比中国好很多,中国很多穷人基本享受不了医疗,或者说有价值的医疗。
但是如果从中产享受的医疗来说,加拿大不一定比中国好。你说的北京医疗,那是因为中国人都信那个,有大病跑北京上海,而在加拿大谁生了大病,基本上家庭医生推荐,不管骡马的专科医生治疗,有谁像中国那样跑北京上海,自己花钱跑多伦多去治疗的?我们在加拿大有选择吗?
如果在中国不选择,不找牛逼医生,每个城市几乎每个医院都有CT,MRI,想做这些根本就不需要排队,谁要得了癌症,是等3-5个月的公费MRI,还是自己花钱当天就做?
中国的医疗其实存在系统性的问题。一方面病人涌到北京省会和地级市的医学院附属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去看病。另一方面,乡镇和城市的市区一级的医院门可罗雀。医生的培训差别极大。市和区一级的医院和乡镇的医院卫生所完全可以担负起这边家庭医生的责任。但是担负不起来,病人也不去。病人得小病不去校医院和卫生所,小病熬成大病才想起来去大医院。弄得大医院医疗紧张,市区小医院和乡镇卫生所关闭。这才造成“中国小城市的,农村人的医疗资源太少了”,医疗资源不平衡。加拿大富人应该不如中国 不如美国 他们都是付钱或特权 非常富的倒也可以出过去花钱看
加拿大普通人不用来多伦多正是说明农村小城市的医疗不差。 不然都在一个省 都可以去省里的大城市大医院 一样免费 说明一般没有必要 需要的话当地医院也会安排转到多伦多什么的
中国小城市的,农村人的医疗资源太少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北京 医院都挤成那样
是说二线城市实际人均得到的医疗资源比北京上海多吗?
医疗这个事没有头的 总有人小病也想大医院专家看
我只是觉得到了加拿大 至少对我来说获得的医疗资源比在北京多多了 也省心多了
加拿大人均寿命也是比中国,美国都高的
限制医学生数量,看病收费贵(对政府) 都是问题 但另一方面 医生如果赚钱不够多 就容易动歪心思
不知道怎么解决更好
在国内做过MRI么? 大城市一般预约也就一周,价格不贵,从几百到一两千而已(这里指的是纯自费,如果有医保,百来块就搞定。)我家做MRI好像没等3-5个月。要是在中国,好多MRI就省了。在这里,免费做。在这里,老人住院家属不需要陪护,护士搞定一切。要是在国内,护士只管打针发药。要么自己陪护,要么请护工。请护工你还要陪着。这里就算孤寡老人,自己不能动,也能去医院治疗。医疗还是这里的好。
等我老了不能开车了,自己叫Uber去医院住院。尽量不麻烦子女。
“从几百到一两千而已”,说的轻巧。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个也不是小数了。中国老百姓有多少%有医保呢?如果有医保,那还不见得要你做。速度和效率国内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在赘述。国内动辄就让你住院,住院一周,手术几个小时。其实很没有必要。能在家住,去医院做个手术再观察个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不等其实不是更舒服嘛。在这里,即使进ICU病房了,也不需要陪护。自费看牙这事儿,其实现在国内也很贵的。有工作单位或者上学的也都有牙医保险,如果没有单位的其实也可以买牙医保险。一年两三次洗牙,如果压坏了,补牙,做牙冠种牙什么的,都还不错。也不觉得贵。而且活儿干的确实不错。在国内做过MRI么? 大城市一般预约也就一周,价格不贵,从几百到一两千而已(这里指的是纯自费,如果有医保,百来块就搞定。)
我就等一个MRI,已经等了1年半。 我家人同样的症状,MRI在北京一周就做完了!
就医疗效率, 呵呵,加拿大可千万不要跟国内比。只要最近二十年内在国内看过病的,就不会抱怨国内的医疗速度比这里慢。还有,国内基本只有过度检查的,还没见医院主动给病人省钱所以让病人少做检查的。所以,你这“要是在中国,好多MRI就省了”的评论是认真的么?
这里住院是不需要陪护,但是,基本没啥生命危险的,您也不要想着能在医院住,基本都要赶回家自己照顾自己。再者,这里的牙医和眼科可都是不在免费医疗之内的,去自费看过牙么? 看过牙眼科么?看看收费,然后您再回来说这里“医疗免费,医疗好!”
“从几百到一两千而已”,说的轻巧。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个也不是小数了。中国老百姓有多少%有医保呢?如果有医保,那还不见得要你做。速度和效率国内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在赘述。国内动辄就让你住院,住院一周,手术几个小时。其实很没有必要。能在家住,去医院做个手术再观察个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不等其实不是更舒服嘛。在这里,即使进ICU病房了,也不需要陪护。自费看牙这事儿,其实现在国内也很贵的。有工作单位或者上学的也都有牙医保险,如果没有单位的其实也可以买牙医保险。一年两三次洗牙,如果压坏了,补牙,做牙冠种牙什么的,都还不错。也不觉得贵。而且活儿干的确实不错。
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我家的亲身经历我才这么说的。在这里看病,都不需要找人,省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
Canada ranked 28 (out of 30 countries) for the number of doctors (2.8 per 1,000 people); 23 (out of 28) for the number of beds dedicated to physical care (2.2 per 1,000 people); 22 (out of 29) for the number of psychiatric beds available (0.38 per 1,000 people); 26 (out of 29) for the number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achines (10.3 MRIs per million people) and 27 (out of 30) for CT scanners (15 scanners per million people.)
我不是说了嘛,等候时间上,也就是速度效率肯定是不如中国。但你要是想在北京省城的大医院看病。你要是不认识人,等多久都没有床位。你知道吧。还不说托关系找人额外打点的事情。没事别跟印度比,我们又不是从印度移民来的。不说了看数字,
非要扯上中国就心满意足了,或者美国更惨,咱们就天下无事了。
你还可以说印度人更惨,心理就更快乐了。
自己去查安省的官方等候时间,这个时间是去掉假期周末的工作时间:
Results for Diagnostic Imaging | Ontario Health
www.ontariohealth.ca
语言水平够吗,还是需要配翻译我也赞同,比如天朝的医疗规培已经比几十年前正规多了。
比如有条件开放天朝2010以后211以上医学院毕业生(5年医学学士和7年8年医学硕士博士)在中国三甲医院取得中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医生都可以直接来加拿大直接申请住院医生
我相信这批医生超过加美两国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