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长周末快乐。文兄你也最好休息放松一下,然后回头看看你自己所写的文字,哪些是你强加于我的观点,哪些是你自己的假说。(我好象还没提到过全知论,尽管在这个话题上我确实有话要说。)
关于你提出的“两对力向量综合大致抵消”问题,我只能提请你注意,最后导致有限宇宙收缩的向心力来自于宇宙内部无数/各个等级不同旋转系统的局部向心力/离心力失衡,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根据Sternglass的计算,整个有限宇宙扩张到最大体积之后,内部约有7万亿个星系,半径约为2.5万亿光年(大大大于目前可见宇宙的100亿光年半径)。在我想象的画面中,届时宇宙内部最微小旋转系统一开始收缩,便如一叶知秋,整个有限宇宙的森林就要跟着凋零、飘落了,直到“来年春季”。假说也好,真理也好,我希望大家目前至少能够感受到这一理论的美感。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大意指宇宙最奇妙的莫过于其是可知的。在下无缘跟他谈论宇宙问题,听听他拉的小提琴,真是无穷无尽的遗憾。Sternglass年轻时(24岁)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两人用德语交谈了一个下午,书中有具体描述。本人不久也会撰文介绍,其中将包括对“测不准原理”的讨论。
好象巴西、法国队开打了,看球去。
关于你提出的“两对力向量综合大致抵消”问题,我只能提请你注意,最后导致有限宇宙收缩的向心力来自于宇宙内部无数/各个等级不同旋转系统的局部向心力/离心力失衡,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根据Sternglass的计算,整个有限宇宙扩张到最大体积之后,内部约有7万亿个星系,半径约为2.5万亿光年(大大大于目前可见宇宙的100亿光年半径)。在我想象的画面中,届时宇宙内部最微小旋转系统一开始收缩,便如一叶知秋,整个有限宇宙的森林就要跟着凋零、飘落了,直到“来年春季”。假说也好,真理也好,我希望大家目前至少能够感受到这一理论的美感。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大意指宇宙最奇妙的莫过于其是可知的。在下无缘跟他谈论宇宙问题,听听他拉的小提琴,真是无穷无尽的遗憾。Sternglass年轻时(24岁)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两人用德语交谈了一个下午,书中有具体描述。本人不久也会撰文介绍,其中将包括对“测不准原理”的讨论。
好象巴西、法国队开打了,看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