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学习]明朝的那些事儿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29]

[FONT=宋体]孙得功去劝降李永芳,却被李永芳劝降,原因很简单,不是什么忠诚、爱国、民族、大同之类的话,只是他出价更高。[/FONT]

[FONT=宋体]为了招降李永芳,努尔哈赤送了一个孙女,一个驸马(额驸)的头衔,还有无数金银财宝,很明显,王化贞出不起这个价。[/FONT]

[FONT=宋体]努尔哈赤从来不做赔本买卖,他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回报。[/FONT]

[FONT=宋体]孙得功帮他搞垮了明朝的援军,但这还不够,这位誓把无耻进行到底的败类,决定送一份更大的礼物给努尔哈赤——广宁城。[/FONT]

[FONT=宋体]因为自信的王化贞,将城池的防守任务交给了他。[/FONT]

[FONT=宋体]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从被窝里爬起来的王大人慌不择路,派人去找马,准备逃走,可是没想到,孙心腹实在太抠门,连马都弄走了,搞得王大人只找到了几头骆驼,最后,他只能骑着骆驼跑路。[/FONT]

[FONT=宋体]还好,那天晚上,孙心腹忙着带领叛军捣乱,没顾上逃跑的王巡抚,否则以他的觉悟,拿王大人的脑袋去找努尔哈赤换个孙女,也是不奇怪的。[/FONT]

[FONT=宋体]第二天,失意的王巡抚在逃走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让他更为失意的人。[/FONT]

[FONT=宋体]熊廷弼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一个慈悲的人,至少不会放过落水狗。[/FONT]

[FONT=宋体]当王巡抚痛哭流涕,反复检讨错误时,他用一句话表示了他的同情:[/FONT]

[FONT=宋体]“六万大军一举荡平?现在如何?”[/FONT]

[FONT=宋体]王化贞倒还算认账,关键时刻,也不跟熊廷弼吵,只是提出,现在应派兵,坚守下一道防线——宁远。[/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判断,可是熊大人得理不饶人,还没完了:[/FONT]

[FONT=宋体]“现在这个时候,谁肯帮你守城?晚了!赶紧掩护百姓和士兵入关,就足够了!”[/FONT]

[FONT=宋体]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我也不听你的。[/FONT]

[FONT=宋体]事情到这份上,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作为丧家犬,王化贞没有发言权。[/FONT]

[FONT=宋体]于是,战局离开了王化贞的掌控,走上了熊廷弼的轨道。[/FONT]

[FONT=宋体]从王化贞到熊廷弼,从掌控到轨道,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FONT]

[FONT=宋体]变化的前后有很多不同点,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错误的。[/FONT]

[FONT=宋体]虽然敌情十分紧急,城池空虚,但此时明军主力尚存,若坚定守住,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熊先生来了牛脾气,不由分说,宁远也不守了,把辽东的几十万军民全部撤回关(山海关)内,放弃了所有据点。[/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0]

[FONT=宋体]熊大人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做到了无数敌人、无数汉奸、无数叛徒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因为事实上,他已放弃整个辽东。[/FONT]

[FONT=宋体]自明朝开国以来,稳固统治两百余年的辽东,就这么丢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熊廷弼都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道理这样做。[/FONT]

[FONT=宋体]但是他做了。[/FONT]

[FONT=宋体]我认为,他是为了一口气。[/FONT]

[FONT=宋体]当初不听我的话,现在看你怎么办?[/FONT]

[FONT=宋体]就是这口气,最后要了他的命。[/FONT]

[FONT=宋体]率领几十万军民,成功撤退的两位仁兄终于回京了,明朝政府对他们俩的处理,是相当一视同仁的——撤职查办。[/FONT]

[FONT=宋体]无论谁对谁错,你们把朝廷在辽东的本钱丢得精光,还有脸回来?这个黑锅你们不背,谁背?[/FONT]

[FONT=宋体]当然,最后处理结果还是略有不同,熊大人因为脾气不好,得罪人多,三年后(天启五年)就被干掉了。[/FONT]

[FONT=宋体]相对而言,王大人由于关系硬,人缘好,又多活了七年,崇祯五年才正式注销户口。[/FONT]

[FONT=宋体]对于此事,许多史书都说,王化贞死得该,熊廷弼死得冤。[/FONT]

[FONT=宋体]前者我同意,后者,我保留意见。[/FONT]

[FONT=宋体]事实上,直到王化贞逃走后的第三天,努尔哈赤才向广宁进发,他没有想到,明军竟然真的不战而逃,而且以他的兵力,并不足以占据辽东。[/FONT]

[FONT=宋体]然而当他到达广宁,接受孙得功投降之时,才发现,整个辽东,已经没有敌人。[/FONT]

[FONT=宋体]因为慷慨的熊蛮子,已把这片广阔的土地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FONT]

[FONT=宋体]白给的东西不能不要,于是在大肆抢掠之后,他率军向新的目标前进——山海关。[/FONT]

[FONT=宋体]可是走到半路,他发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FONT]

[FONT=宋体]因为熊蛮子交给他的,不是辽东,而是一个空白的辽东。[/FONT]

[FONT=宋体]为保证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熊先生干得相当彻底,房子烧掉,水井埋掉,百姓撤走,基本上保证了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FONT]

[FONT=宋体]要这么玩,努尔哈赤先生就不干了,他辛苦奔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抢东西,您把东西都搬走了,我还去干嘛?[/FONT]

[FONT=宋体]而且从广宁到山海关,几百里路空无一人,很多坚固的据点都无人看守,别说抢劫,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FONT]

[FONT=宋体]于是,当军队行进到一个明军据点附近时,努尔哈赤决定:无论这些地方有多广袤,无论这些据点有多重要,都不要了,撤退。[/FONT]

[FONT=宋体]努尔哈赤离开了这里,踏上了归途,但他不会想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FONT]

[FONT=宋体]因为四年之后,他将再次回到这里,并为争夺这个他曾轻易放弃的小地方,失去所有的一切。[/FONT]

[FONT=宋体]这个他半途折返的地点,叫做宁远。[/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1]

[FONT=宋体]堪与匹敌者,此人也[/FONT]

[FONT=宋体]自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短短三年时间,抚顺、铁岭、开原、辽阳、沈阳,直至整个辽东,全部陷落。[/FONT]

[FONT=宋体]从杨镐、刘綎到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不能打的完了,能打的也完了,熊人死了,牛人也死了。[/FONT]

[FONT=宋体]辽东的局势,说差,那是不恰当的,应该说,是差得不能再差,差到官位摆在眼前,都没人要。[/FONT]

[FONT=宋体]比如总兵,是明军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话说,是军区司令员。要想混到这个职务,不挤破头是不大可能的。[/FONT]

[FONT=宋体]一般说来,这个职务相当安全,平日也就是看看地图,指手划脚而已。然而这几年情况不同了,辽东打仗,明朝陆续派去了十四位总兵,竟然全部阵亡,无一幸免。[/FONT]

[FONT=宋体]总兵越来越少,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因为没人干,某些在任总兵甚至主动辞职,宁可回家种田,也不干这份工作。[/FONT]

[FONT=宋体]但公认最差的职业,还不是总兵,是辽东经略。[/FONT]

[FONT=宋体]总兵可以有几十个,辽东经略只有一个。总兵可以不干,辽东经略不能不干。[/FONT]

[FONT=宋体]可是连傻子都知道,辽东都没了,人都撤回山海关了,没兵没地没百姓,还经略个啥?[/FONT]

[FONT=宋体]大家不是傻子,大家都不去。[/FONT]

[FONT=宋体]接替辽东经略的第一人选,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天启为了给他鼓劲,先升他为太子太保(从一品),又给他尚方宝剑,还亲自送行。[/FONT]

[FONT=宋体]张尚书没说的,屁股一拍,走了。[/FONT]

[FONT=宋体]走是走了,只是走得有点慢,从京城到山海关,他走了十七天。[/FONT]

[FONT=宋体]这条路线上星期我走过,坐车三个钟头。[/FONT]

[FONT=宋体]张大人虽说没车,马总是有的,就两百多公里,爬也爬过去了。[/FONT]

[FONT=宋体]这还不算,去了没多久,这位大人又说自己年老力衰,主动辞职回家了。[/FONT]

[FONT=宋体]没种就没种,装什么蒜?[/FONT]

[FONT=宋体]相比而言,接替他的宣府巡抚就好得多了。[/FONT]

[FONT=宋体]这位巡抚大人接到任命后,连上三道公文,明白跟皇帝讲:我不去。[/FONT]

[FONT=宋体]天启先生虽说是个木匠,也还有点脾气,马上下达谕令:不去,就滚(革职为民,永不叙用)。[/FONT]

[FONT=宋体]不想去也好,不愿去也好,替死鬼总得有人当,于是,兵部侍郎王在晋出场了[/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2]
[FONT=宋体]王在晋,字明初,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这位仁兄从没打过仗,之所以让他去,是因为他不能不去。[/FONT]

[FONT=宋体]张尚书跑路的时候,他是兵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署部事),换句话说,轮也轮到他了。[/FONT]

[FONT=宋体]史书上对于这位仁兄的评价大都比较一致:什么废物、愚蠢,不一而同。[/FONT]

[FONT=宋体]对此,我都同意,但我认为,他至少是个勇敢的人。[/FONT]

[FONT=宋体]明知是黑锅,依然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去背,难道不勇敢吗?[/FONT]

[FONT=宋体]而他之所以失败,实在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FONT]

[FONT=宋体]因为他面对的敌人,是努尔哈赤。[/FONT]

[FONT=宋体]努尔哈赤,明朝最可怕的敌人,战场应变极快,骑兵战术使用精湛,他的军事能力,可与大明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名将相媲美。[/FONT]

[FONT=宋体]毫无疑问,他是这个时代最为强悍、最具天赋的军事将领,之一[/FONT]

[FONT=宋体]他或许很好,很强大,却绝非没有对手。[/FONT]

[FONT=宋体]事实上,他宿命的克星已然出现,就在他的眼前——不只一个。[/FONT]

[FONT=宋体]王在晋到达辽东后,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他日夜不停地勘查地形,考量兵力部署,经过几天几夜的刻苦专研,终于想出了一个防御方案。[/FONT]

[FONT=宋体]具体方案是这样的,王在晋认为,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为了保证防御纵深,他决定再修一座新城,用来保卫山海关,而这座新城就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八里铺。[/FONT]

[FONT=宋体]王在晋做事十分认真,他不但选好了位置,还拟好了预算,兵力等等,然后一并上交皇帝。[/FONT]

[FONT=宋体]天启皇帝看后大为高兴,立即批复同意,还从国库中拨出了工程款。[/FONT]

[FONT=宋体]应该说,王在晋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态度是值得尊重的,创意是值得鼓励的,而全盘的计划,是值得唾弃的。[/FONT]

[FONT=宋体]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因为一旦山海关被攻破,京城就将毫无防卫,唾手可得,虽说山海关沿线很坚固,很结实,但毕竟是砖墙,不是高压电网,如果努尔哈赤玩一根筋,拼死往城墙上堆人,就是用嘴啃,估计也啃穿了。[/FONT]

[FONT=宋体]在这一点上,王在晋的看法是正确的。[/FONT]

[FONT=宋体]但这也是他唯一正确的地方,除此之外,都是胡闹。[/FONT]

[FONT=宋体]哪里胡闹,我就不说了,等一会有人说。[/FONT]

[FONT=宋体]总之,如按此方案执行,山海关破矣,京城丢矣,大明亡矣。[/FONT]

[FONT=宋体]对于这一结果,王在晋不知道,天启自然也不知道,而更多的人,是知道了也不说。[/FONT]

[FONT=宋体]就在一切几乎无可挽回的时候,一封群众来信,彻底改变了这个悲惨的命运。[/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3]

[FONT=宋体]这封信是王在晋的部下写的,并通过朝廷渠道,直接送到了叶向高的手中,文章的主题思想只有一条:王在晋的方案是错误的。[/FONT]

[FONT=宋体]这下叶大人头疼了,他干政治是老手,干军事却是菜鸟,想来想去,这个主意拿不了,于是他跑去找皇帝。[/FONT]

[FONT=宋体]可是皇帝大人除了做木匠是把好手,基本都是抓瞎,他也吃不准,于是,他又去找了另一个人。[/FONT]

[FONT=宋体]天惊地动,力挽狂澜,由此开始。[/FONT]

[FONT=宋体]“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FONT]

[FONT=宋体]这句话,来自于一个人的传记。[/FONT]

[FONT=宋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将权力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FONT]

[FONT=宋体]因为这句话,出自于《明史》。说这句话的人,是清代的史官。[/FONT]

[FONT=宋体]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认定,在清代,这是一句相当反动的话。[/FONT]

[FONT=宋体]因为它的隐含意思是:[/FONT]

[FONT=宋体]如果此人一直在任,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FONT]

[FONT=宋体]在清朝统治下,捧着清朝饭碗,说这样的话,是要掉脑袋的。[/FONT]

[FONT=宋体]可是他们说了,他们不但说了,还写了下来,并且流传千古,却没有一个人,因此受到任何惩罚。[/FONT]

[FONT=宋体]因为他们所说的,是铁一般的事实,是清朝统治者无法否认的事实。[/FONT]

[FONT=宋体]与此同时,他们还用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人的崇敬。[/FONT]

[FONT=宋体]在长达二百二十卷、记载近千人事迹的明史传记中,无数为后人熟知的英雄人物,都要和别人挤成一团。[/FONT]

[FONT=宋体]而在这个人的传记里,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子孙。[/FONT]

[FONT=宋体]这个人不是徐达,徐达的传记里,有常遇春。[/FONT]

[FONT=宋体]不是刘伯温,刘伯温的传记里,有宋濂、叶琛、章溢。[/FONT]

[FONT=宋体]不是王守仁,王守仁的传记里,还搭配了他的门人冀元亨。[/FONT]

[FONT=宋体]也不是张居正,张大人和他的老师徐阶、老对头高拱在一个传记里。[/FONT]

[FONT=宋体]当然,更不是袁崇焕,袁将军住得相当挤,他的传记里,还有十个人。[/FONT]

[FONT=宋体]这个人是孙承宗。[/FONT]

[FONT=宋体]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FONT]

[FONT=宋体]举世无双,独一无二。[/FONT]

[FONT=宋体]在获得上述头衔之前,他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一个讨生活的教师,一个十六年都没有考上举人的落魄秀才。[/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4]

[FONT=宋体]嘉靖四十二年([/FONT]1563[FONT=宋体]),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FONT]

[FONT=宋体]生在这个地方,不是个好事。[/FONT]

[FONT=宋体]作为明朝四大防御要地,蓟州防线的一部分,孙承宗基本是在前线长大的。[/FONT]

[FONT=宋体]这个地方不好,或者说是太好,蒙古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女真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后来改叫金国,也常来,来抢。[/FONT]

[FONT=宋体]来一次,抢一次,打一次。[/FONT]

[FONT=宋体]这实在不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别的小孩都怕,可孙承宗不怕。[/FONT]

[FONT=宋体]非但不怕,还过得特别滋润。[/FONT]

[FONT=宋体]他喜欢战争,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他读兵书。成人后,别人往内地跑,他往边境跑,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边界。[/FONT]

[FONT=宋体]万历六年([/FONT]1578[FONT=宋体]),保定府秀才孙承宗做出了一个决定——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孙秀才游历四方,努力向学,练就了一身保国的本领。[/FONT]

[FONT=宋体]当然,这是史料里正式的说法。[/FONT]

[FONT=宋体]实际上,这位仁兄在这十几年来,大都是游而不学,要知道,他当年之所以考秀才,不是为了报国,说到底,是混口饭吃,游学?不用吃饭啊?[/FONT]

[FONT=宋体]还好,孙秀才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老师,从此,他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而且越奋斗越好,好到名声传到了京城。[/FONT]

[FONT=宋体]万历二十年([/FONT]1592[FONT=宋体]),在兵部某位官员的邀请下,孙秀才来到京城,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FONT]

[FONT=宋体]但是慢慢地,孙秀才有思想活动了,他发现,光教别人孩子是不够的,能找别人教自己的孩子,才是正道。[/FONT]

[FONT=宋体]于是第二年([/FONT]1593[FONT=宋体]),他进入了国子监,刻苦读书,再一年后([/FONT]1594[FONT=宋体]),他终于考中了举人,这一年,他三十二岁。[/FONT]

[FONT=宋体]一般说来,考上举人,要么去考进士,要么去混个官,可让人费解的是,孙举人却依然安心当他的老师,具体原因无人知晓,估计他的工资比较高。[/FONT]

[FONT=宋体]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奇怪的决定,导致了他奇特的人生。[/FONT]

[FONT=宋体]万历二十七年([/FONT]1599[FONT=宋体]),孙承宗的雇主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大同巡抚。官不能丢,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丢,于是孙承宗跟着去了。[/FONT]

[FONT=宋体]我记得,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有一名罪犯说过:无论搞多少次普法教育,都是没用的,只要让大家都去监狱住两天,亲自实践,就不会再犯罪了。[/FONT]

[FONT=宋体]我同意这个说法,孙承宗应该也同意。[/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5]

[FONT=宋体]在那个地方,孙承宗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拼死的厮杀,血腥的战场,智慧的角逐,勇气的考验。[/FONT]

[FONT=宋体]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游戏。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FONT]

[FONT=宋体]大同的孙老师没有实践经验,也无法上阵杀敌。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足以证实,他已经懂得了战争。[/FONT]

[FONT=宋体]在明代,当兵是一份工作,是工作,就要拿工资,拿不到工资,自然要闹。一般人闹,无非是堵马路,喊几句,当兵的闹,就不同了,手里有家伙,要闹就往死里闹,专用名词叫做“哗变”。[/FONT]

[FONT=宋体]这种事,谁遇上谁倒霉,大同巡抚运气不好,偏赶上了。有一次工资发得迟了点,当兵的不干,加上有人挑拨,于是大兵们二话不说,操刀就奔他家去了。[/FONT]

[FONT=宋体]巡抚大人慌得不行,里外堵得严严实实,门都出不去,想来想去没办法,寻死的心都有了。[/FONT]

[FONT=宋体]关键时刻,他的家庭教师孙承宗先生出马了。[/FONT]

[FONT=宋体]孙老师倒也没说啥,看着面前怒气冲冲,刀光闪闪的壮丽景象,他只是平静地说:[/FONT]

[FONT=宋体]“饷银非常充足,请大家逐个去外面领取,如有冒领者,格杀勿论。”[/FONT]

[FONT=宋体]士兵一哄而散。[/FONT]

[FONT=宋体]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基本素质。[/FONT]

[FONT=宋体]孙承宗的镇定、从容、无畏表明,他有能力,用最合适的方法,处理最纷乱的局势,应对最凶恶的敌人。[/FONT]

[FONT=宋体]大同,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孙承宗看到了战争,理解了战争,懂得了战争,并最终掌握了战争。他的掌握,来自他的天赋、理论以及每一次感悟。[/FONT]

[FONT=宋体]辽东,大他三岁的努尔哈赤正在讨伐女真哈达部的路上,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精通战争的将领,他的精通,来自于砍杀、冲锋以及每一次拼死的冒险。[/FONT]

[FONT=宋体]两个天赋异禀的人,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进入了战争这个神秘的领域,并获知了其中的奥秘。[/FONT]

[FONT=宋体]二十年后,他们将相遇,以实践来检验他们的天才与成绩。[/FONT]

[FONT=宋体]相遇[/FONT]

[FONT=宋体]万历三十二年([/FONT]1604[FONT=宋体]),孙承宗向他的雇主告别,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他的目标,是科举。这一年,他四十二岁。[/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6]

[FONT=宋体]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秀才、落魄秀才,教师、优秀教师、举人、军事观察员,目睹战争的破坏、聆听无奈的哀嚎、体会无助的痛苦,孙承宗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道路。[/FONT]

[FONT=宋体]他决定放弃稳定舒适的生活,他决定,以身许国。[/FONT]

[FONT=宋体]于是在几十年半吊子生活之后,考场老将孙承宗打算认真地考一次。[/FONT]

[FONT=宋体]这一认真,就有点过了。[/FONT]

[FONT=宋体]放榜的那天,孙承宗得知了自己的考试名次——第二,全国第二。[/FONT]

[FONT=宋体]换句话说,他是榜眼。[/FONT]

[FONT=宋体]按照明朝规定,榜眼必定是庶吉士,必定是翰林,于是在上岗培训后,孙承宗进入翰林院,成为了一名正七品编修。[/FONT]

[FONT=宋体]之前讲过,明代朝廷是讲出身的,除个别特例外,要想进入内阁,必须是翰林出身,否则,即使你工作再努力,能力再突出,也是白搭。这是一个公认的潜规则。[/FONT]

[FONT=宋体]但请特别注意,要入内阁,必须是翰林,是翰林,却未必能入内阁。[/FONT]

[FONT=宋体]毕竟翰林院里不只一个人,什么学士、侍读学士、侍讲、修撰、检讨多了去了,内阁才几个人,还得排队等,前面的人死一个才能上一个,实在不易。[/FONT]

[FONT=宋体]孙承宗就是排队等的人之一,他的运气不好,等了足足十年,都没结果。[/FONT]

[FONT=宋体]第十一年,机会来了。[/FONT]

[FONT=宋体]万历四十二年([/FONT]1614[FONT=宋体]),孙承宗调任詹事府谕德。[/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个小官,却有着远大的前程,因为它的主要职责是给太子讲课。[/FONT]

[FONT=宋体]从此,孙承宗成为了太子朱常洛的老师,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无比光明的未来。[/FONT]

[FONT=宋体]光明了一个月。[/FONT]

[FONT=宋体]万历四十八年([/FONT]1620[FONT=宋体]),即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去世。[/FONT]

[FONT=宋体]但对于孙承宗而言,这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学生——朱由校。[/FONT]

[FONT=宋体]教完了爹再教儿子,真可谓是诲人不倦。[/FONT]

[FONT=宋体]天启皇帝朱由校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就好做个木工,所以除木匠师傅外,他对其它老师极不感冒。[/FONT]

[FONT=宋体]孙承宗是唯一的例外。[/FONT]

[FONT=宋体]由于孙老师长期从事儿童(私塾)教育,对于木头型,愚笨型、死不用功型的小孩,一向都有点办法,所以几堂课教下来,皇帝陛下立即喜欢上了孙老师,他从没有叫过孙承宗的名字,而代以一个固定的称谓:“吾师”。[/FONT]

[FONT=宋体]这个称呼,皇帝陛下叫了整整七年,直到去世为止。[/FONT]

[FONT=宋体]他始终保持对孙老师的信任,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挑拨、中伤,都无济于事。[/FONT]

[FONT=宋体]我说的这个“何人”,是指魏忠贤。[/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7]

[FONT=宋体]正因为关系紧,后台硬,孙老师的仕途走得很快,近似于飞,一年时间,他就从五品小官,升任兵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为东阁大学士。[/FONT]

[FONT=宋体]所以,当那封打小报告的信送上来后,天启才会找到孙承宗,征询他的意见。[/FONT]

[FONT=宋体]可孙承宗同志的回答,却出乎皇帝的意料:[/FONT]

[FONT=宋体]“我也不知如何决断。”[/FONT]

[FONT=宋体]幸好后面还有一句:[/FONT]

[FONT=宋体]“让我去看看吧。”[/FONT]

[FONT=宋体]天启二年([/FONT]1622[FONT=宋体]),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来到山海关。[/FONT]

[FONT=宋体]孙承宗并不了解王在晋,但到山海关和八里铺转了一圈后,他对王大人便有了一个直观且清晰的判断——这人是个白痴。[/FONT]

[FONT=宋体]他随即找来了王在晋,开始了一段在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谈话。[/FONT]

[FONT=宋体]在谈话的开头,气氛是和谐的,孙承宗的语气非常客气:[/FONT]

[FONT=宋体]“你的新城建成之后,是要把旧城的四万军队拉过来驻守吗?”[/FONT]

[FONT=宋体]王在晋本以为孙大人是来找麻烦的,没想到如此友善,当即回答:[/FONT]

[FONT=宋体]“不是的,我打算再调集四万人来守城。”[/FONT]

[FONT=宋体]但王大人并不知道,孙先生是当过老师的人,对笨人从不一棍子打死,总是慢慢地折腾:[/FONT]

[FONT=宋体]“照你这么说,方圆八里之内,就有八万守军了,是吗?”[/FONT]

[FONT=宋体]王大人还没回过味来,高兴地答应了一声:[/FONT]

[FONT=宋体]“是的,没错啊。”[/FONT]

[FONT=宋体]于是,张老师算帐的时候到了:[/FONT]

[FONT=宋体]“只有八里,竟然有八万守军?你把新城修在旧城前面,那旧城前面的地雷、绊马坑,你打算让我们自己人去趟吗?!”[/FONT]

[FONT=宋体]“新城离旧城这么近,如果新城守得住,还要旧城干什么?!”[/FONT]

[FONT=宋体]“如果新城守不住,四万守军败退到旧城城下,你是准备开门让他们进来,还是闭关守城,看着他们死绝?!”[/FONT]

[FONT=宋体]王大人估计被打懵了,半天没言语,想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FONT]

[FONT=宋体]“当然不能开门,但可以让他们从关外的三道关进来,此外,我还在山上建好了三座军寨,接应败退的部队。”[/FONT]

[FONT=宋体]这么蠢的孩子,估计孙老师还没见过,所以他真的发火了:[/FONT]

[FONT=宋体]“仗还没打,你就准备接应败军?不是让他们打败仗吗?而且我军可以进入军寨,敌军就不能进吗?现在局势如此危急,不想着恢复国土,只想着躲在关内,京城永无宁日!”[/FONT]

[FONT=宋体]王同学彻底无语了。[/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8]

[FONT=宋体]事实证明,孙老师是对的,如果新关被攻破,旧关必定难保,因两地只隔八里,逃兵无路可逃,只能往关里跑,到时逃兵当先锋,努尔哈赤当后队,不用打,靠挤,就能把门挤破。[/FONT]

[FONT=宋体]这充分说明,想出此计划的王在晋,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FONT]

[FONT=宋体]但聪明的孙老师,似乎也不是什么善类,他没有帮助迟钝生王在晋的耐心,当即给他的另一个学生——皇帝陛下写了封信,直接把王经略调往南京养老去了。[/FONT]

[FONT=宋体]赶走王在晋后,孙承宗想起了那封信,便向身边人吩咐了这样一件事:[/FONT]

[FONT=宋体]“把那个写信批驳王在晋的人叫来。”[/FONT]

[FONT=宋体]很快,他就见到了那个打上级小报告的人,他与此人彻夜长谈,一见如故,感佩于这个人的才华、勇气和资质。[/FONT]

[FONT=宋体]这是无争议的民族英雄孙承宗,与有争议的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第一次见面。[/FONT]

[FONT=宋体]孙承宗非常欣赏袁崇焕,他坚信,这是一个必将震撼天下的人物,虽然当时的袁先生,只不过是个正五品兵备佥事。[/FONT]

[FONT=宋体]事实上,王在晋并不是袁崇焕的敌人,相反,他一直很喜欢袁崇焕,还对其信任有加,但袁崇焕仍然打了他的小报告,且毫不犹豫。[/FONT]

[FONT=宋体]对于这个疑问,袁崇焕的回答十分简单:[/FONT]

[FONT=宋体]“因为他的判断是错的,八里铺不能守住山海关。”[/FONT]

[FONT=宋体]于是孙承宗问出了第二个问题:[/FONT]

[FONT=宋体]“你认为,应该选择哪里?”[/FONT]

[FONT=宋体]袁崇焕回答,只有一个选择。[/FONT]

[FONT=宋体]然后,他的手指向了那个唯一的地点——宁远。[/FONT]

[FONT=宋体]宁远,即今辽宁兴城,位居辽西走廊中央,距山海关二百余里,是辽西的重要据点,位置非常险要。[/FONT]

[FONT=宋体]虽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宁远很重要,很险要,但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认为,坚守宁远,是一个愚蠢的决定。[/FONT]

[FONT=宋体]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丢失了整个辽东,手中仅存的只有山海关,关外都是敌人,跑出二百多里,到敌人前方去开辟根据地,主动深陷重围,让敌人围着打,这不是勇敢,是缺心眼。[/FONT]

[FONT=宋体]我原先也不明白,后来我去了一趟宁远,明白了。[/FONT]

[FONT=宋体]宁远是一座既不大,也不起眼的城市,但当我登上城楼,看到四周地形的时候,才终于确定,这是个注定让努尔哈赤先生欲哭无泪的地方。[/FONT]

[FONT=宋体]因为它的四周三面环山,还有一面,是海。[/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39]

[FONT=宋体]说宁远是山区,其实也不夸张。它的东边是首山,西边是窟窿山,中间的道路很窄,是个典型的关门打狗地形,努尔哈赤先生要从北面进攻这里,是很辛苦的。[/FONT]

[FONT=宋体]当然了,有人会说,既然难走,那不走总行了吧。[/FONT]

[FONT=宋体]很可惜,虽然走这里很让人恶心,但不恶心是不行的,因为辽东虽大,要进攻山海关,必须从这里走。[/FONT]

[FONT=宋体]此路不通让人苦恼,再加个别无他路,就只能去撞墙了。[/FONT]

[FONT=宋体]是的,还会有人说,辽东都丢了,这里只是孤城,努尔哈赤占有优势,兵力很强,动员个几万人把城团团围住,光是围城,就能把人饿死。[/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仅仅是理论。[/FONT]

[FONT=宋体]如果努尔哈赤先生这样做了,那么我可以肯定,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他自己。[/FONT]

[FONT=宋体]因为宁远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并不是山,而是海。[/FONT]

[FONT=宋体]明朝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FONT]

[FONT=宋体]而努尔哈赤先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要知道,他的军队里,没有海军这个兵种。[/FONT]

[FONT=宋体]更为重要的是,距离宁远不远的地方,有个觉华岛,在岛上有明军的后勤仓库,可以随时支援宁远。[/FONT]

[FONT=宋体]之所以把仓库建在岛上,原因很简单,明朝人都知道,后金没有海军,没有翅膀,飞不过来。[/FONT]

[FONT=宋体]但有些事,是说不准的。[/FONT]

[FONT=宋体]上个月,我从宁远坐船,前往觉华岛(现名菊花岛),才发现,原来所谓不远,也挺远,海上走了半个多钟头才到。[/FONT]

[FONT=宋体]上岸之后,宁远就只能眺望了,于是,我问了当地人一个问题:你们离陆地这么远,生活用品用船运很麻烦吧。[/FONT]

[FONT=宋体]他回答:我们也用汽车拉,不麻烦。[/FONT]

[FONT=宋体]然后补充一句:冬天,海面会结冰。[/FONT]

[FONT=宋体]我又问:这么宽的海面(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十公里),都能冻住吗?[/FONT]

[FONT=宋体]他回答:一般情况下,冻不住[/FONT]

[FONT=宋体]接着还是补充:去年,冻住了。[/FONT]

[FONT=宋体]去年,是[/FONT]2007[FONT=宋体]年,冬天很冷。[/FONT]

[FONT=宋体]于是,我想起了三百八十一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我知道,那一年的冬天,也很冷。[/FONT]

[FONT=宋体]学生[/FONT]

[FONT=宋体]孙承宗接受了袁崇焕的意见,他决定,在宁远筑城。[/FONT]

[FONT=宋体]筑城的重任,他交给了袁崇焕。[/FONT]

[FONT=宋体]但要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FONT]

[FONT=宋体]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40]

[FONT=宋体]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总数有七万多人,数字挺大,但也就是个数,一查才发现,有上万人压根没有,都是空额,工资全让老领导们拿走了。[/FONT]

[FONT=宋体]这是假人,留下来的真人也不顶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领饷时带头冲,打仗时带头跑,特别是关内某些地方的兵,据说逃跑时的速度,敌人骑马都赶不上。[/FONT]

[FONT=宋体]对于这批人,孙承宗用一个字就都打发了:滚。[/FONT]

[FONT=宋体]他遣散了上万名撤退先锋,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极具战斗力的群体——难民。[/FONT]

[FONT=宋体]难民,就是原本住得好好的人,突然被人赶走,地被占了,房子被烧,老婆孩子被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这样的人去参军打仗,是不需要动员的。[/FONT]

[FONT=宋体]孙承宗从难民中挑选了七千人,编入了自己的军队,四年后,他们的仇恨将成为战胜敌人的力量。[/FONT]

[FONT=宋体]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很多事,大致如下:[/FONT]

[FONT=宋体]修复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训练弓弩、火炮手五万;立军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军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FONT]([FONT=宋体]守城的擂石[/FONT])[FONT=宋体]、卤盾等数万具。另外,拓地四百里;招集辽人四十余万,训练辽兵三万;屯田五千顷,岁入十五万两白银。[/FONT]

[FONT=宋体]具体细节不知道,看起来确实很多。[/FONT]

[FONT=宋体]应该说,孙承宗所做的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FONT]

[FONT=宋体]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FONT]

[FONT=宋体]天启二年([/FONT]1622[FONT=宋体]),孙承宗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清楚,虽然他熟悉战争,精通战争,有着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毕竟老了。[/FONT]

[FONT=宋体]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报国的理想,做了一辈子老师的孙承宗决定,收下最后一个学生,并把自己的谋略、战法、无畏的信念,以及永不放弃希望的勇气,全部传授给他。[/FONT]

[FONT=宋体]他很欣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袁崇焕。[/FONT]

[FONT=宋体]在他看来,袁崇焕虽然不是武将出身(进士),也没怎么打过仗,但这是一个具备卓越军事天赋的人,能够在复杂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判断。[/FONT]

[FONT=宋体]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战死沙场的决心。[/FONT]

[FONT=宋体]因为战场之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FONT]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41]

[FONT=宋体]在之后的时间里,他着力培养袁崇焕,巡察带着他,练兵带着他,甚至机密决策也都让他参与。[/FONT]

[FONT=宋体]当然,孙老师除了给袁同学开小灶外,还让他当了班干部。从宁前兵备副使、宁前道,再到人事部(吏部)的高级预备干部(巡抚),只用了三年。[/FONT]

[FONT=宋体]袁崇焕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三年里,他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熟练掌握了孙承宗传授的所有技巧、战术与战略。[/FONT]

[FONT=宋体]在这几年中,袁崇焕除学习外,主要的工作是修建宁远城,加强防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FONT]

[FONT=宋体]后金军以骑兵为主,擅长奔袭,行动迅猛,抢了就能跑,而明军以步兵为主,骑兵质量又不行,打到后来,只能坚守城池,基本上是敌进我退,敌退我不追,这么下去,到哪儿才是个头?[/FONT]

[FONT=宋体]是的,防守是不够的,仅凭城池、步兵坚守,是远远不够的。[/FONT]

[FONT=宋体]彻底战胜敌人强大骑兵唯一方式,就是建立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FONT]

[FONT=宋体]所以,在孙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召集难民,仔细挑选,进行严格训练,只有最勇猛精锐,最苦大仇深的士兵,才有参加这支军队的权力。[/FONT]

[FONT=宋体]同时,他饲养优良马匹,大量制造明朝最先进的火器三眼神铳,配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并反复操练骑兵战法,冲刺砍杀,一丝不苟。[/FONT]

[FONT=宋体]因为他所需要的,是这样一支军队:无论面临绝境,或是深陷重围,这支军队都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投降。[/FONT]

[FONT=宋体]他成功了。[/FONT]

[FONT=宋体]他最终训练出了一支这样的军队,一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终其一生,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彻底战胜的军队。[/FONT]

[FONT=宋体]在历史上,这支军队的名字,叫做关宁铁骑。[/FONT]

[FONT=宋体]袁崇焕的成长,远远超出了孙承宗的预料,无论是练兵、防守、战术,都已无懈可击。虽然此时,他还只是个无名小卒。[/FONT]

[FONT=宋体]对这个学生,孙老师十分满意。[/FONT]

[FONT=宋体]但他终究还是发现了袁崇焕的一个缺点,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缺点,从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上。[/FONT]

[FONT=宋体]天启三年([/FONT]1623[FONT=宋体]),辽东巡抚阎鸣泰接到举报,说副总兵杜应魁冒领军饷。[/FONT]

[FONT=宋体]要换在平时,这也不算是个事,但孙老师刚刚整顿过,有人竟然敢顶风作案,必须要严查。[/FONT]

[FONT=宋体]于是他派出袁崇焕前去核实此事。[/FONT]
 
[FONT=宋体](长篇)[/FONT][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42]

[FONT=宋体]袁崇焕很负责任,到地方后不眠不休,开始查账清人数,一算下来,没错,杜总兵确实贪污了,叫来谈话,杜总兵也认了。[/FONT]

[FONT=宋体]按规定,袁特派员的职责到此结束,就该回去报告情况了。[/FONT]

[FONT=宋体]可是袁大人似乎太过积极,谈话刚刚结束,他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场就把杜总兵给砍了,被砍的时候,杜总兵还在做痛哭流涕忏悔状。[/FONT]

[FONT=宋体]事发太过突然,在场的人都傻了,等大家回过味来,杜总兵某些部下已经操家伙,准备奔着袁大人去了。[/FONT]

[FONT=宋体]毕竟是朝廷命官,你又不是直属长官,啥命令没有,到地方就把人给砍了,算是怎么回事?[/FONT]

[FONT=宋体]好在杜总兵只是副总兵,一把手还在,好说歹说,才把群众情绪安抚下去,袁特派员这才安然返回。[/FONT]

[FONT=宋体]返回之后的第一个待遇,是孙承宗的一顿臭骂:[/FONT]

[FONT=宋体]“杀人之前,竟然不请示!杀人之后,竟然不通报!士兵差点哗变,你也不报告!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你到底杀了什么人!以何理由要杀他!”[/FONT]

[FONT=宋体]“据说你杀人的时候,只说是奉了上级的命令,如果你凭上级的命令就可以杀人,那还要尚方宝剑(皇帝特批孙承宗一柄)干什么?!”[/FONT]

[FONT=宋体]袁崇焕没有吱声。[/FONT]

[FONT=宋体]就事情本身而言,并不大,却相当恶劣,既不是直系领导,又没有尚方宝剑,竟敢擅自杀人,实在太过嚣张。[/FONT]

[FONT=宋体]但此刻人才难得,为了这么个事,把袁崇焕给办了,似乎也不现实,于是孙承宗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他希望袁崇焕能从中吸取教训:意气用事,胡乱杀人,是绝对错误的。[/FONT]

[FONT=宋体]事后证明,袁崇焕确实吸取了教训,当然,他的认识和孙老师的有所不同:[/FONT]

[FONT=宋体]不是领导,没有尚方宝剑,擅自杀人,是不对的,那么是领导,有了尚方宝剑,再擅自杀人,就该是对的。[/FONT]

[FONT=宋体]从某个角度讲,他这一辈子,就栽在这个认识上。[/FONT]

[FONT=宋体]不过局部服从整体,杜总兵死了也就死了,无所谓,事实上,此时辽东的形势相当的好,宁远以及附近的松山、中前所、中后所等据点已经连成了一片,著名的关宁防线(山海关——宁远)初步建成,驻守明军已达十一万人,粮食可以供应三年以上,关外两百多公里土地重新落入明朝手中。[/FONT]

[FONT=宋体]孙承宗修好了城池、整好了军队,找好了学生,恢复了国土,但这一切还不够。[/FONT]

[FONT=宋体]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敌人,单靠袁崇焕是不行的,必须再找几个得力的助手。[/FONT]
 
长篇)[FONT=宋体]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443]

[FONT=宋体]助手[/FONT]

[FONT=宋体]袁崇焕刚到宁远时,看到的是破墙破砖,一片荒芜,不禁感叹良多。[/FONT]

[FONT=宋体]然而很快就有人告诉他,这是刚修过的,事实上,已有一位将领在此筑城,而且还筑了一年多。[/FONT]

[FONT=宋体]修了一年多,就修成这个破样,袁崇焕十分恼火,于是他把这个人叫了过来,死骂了一顿。[/FONT]

[FONT=宋体]没想到,这位仁兄全然没有之前被砍死的那位杜总兵的觉悟,非但不认错,竟然还跳起来,跟袁大人对骂,张口就是老子打了多少年仗,你懂个屁之类的混话。[/FONT]

[FONT=宋体]这就是当时的懒散游击将军,后来的辽东名将祖大寿的首次亮相。[/FONT]

[FONT=宋体]祖大寿,是一个很有名的人,有名到连在他家干活的仆人祖宽都进了明史列传,然而这位名人本人的列传,却在清史稿里,因为他最终还换了老板。[/FONT]

[FONT=宋体]但奇怪的是,和有同样遭遇的吴某某、尚某某、耿某某比起来,他的名声相当好,说他是[/FONT]X[FONT=宋体]奸的人,似乎也不多。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已尽到了自己的本分。[/FONT]

[FONT=宋体]祖大寿,字复宇,辽东宁远人,生在宁远,长在宁远,参军还在宁远。此人脾气暴躁,品性凶狠,好持刀砍人,并凭借多年砍人之业绩,升官当上了游击,熊廷弼在的时候很赏识他。[/FONT]

[FONT=宋体]后来熊廷弼走了,王化贞来了,也很赏识他,并且任命他为中军游击,镇守广宁城。[/FONT]

[FONT=宋体]再后来,孙得功叛乱,王化贞逃跑了,关键时刻,祖大寿二话不说,也跑了。[/FONT]

[FONT=宋体]但他并没有跑回去,而是率领军队跑到了觉华岛继续坚守。[/FONT]

[FONT=宋体]坚守原则,却不吃眼前亏,从后来十几年中他干过的那些事来看,这是他贯彻始终的人生哲学。[/FONT]

[FONT=宋体]对一个在阎王殿参观过好几次的人而言,袁崇焕这种进士出身,连仗都没打过的人,竟然还敢跑来抖威风,是纯粹的找抽,不骂是不行的。[/FONT]

[FONT=宋体]这场对骂的过程并不清楚,但结果是明确的,袁大人虽然没当过兵,脾气却比当兵的更坏,正如他的那句名言:“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FONT],[FONT=宋体]本部院却是一个将首!”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祖大寿认输了。[/FONT]

[FONT=宋体]从此,他成为了袁崇焕的忠实部下,大明的优秀将领,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FONT]

[FONT=宋体]祖大寿,袁崇焕的第一个助手。[/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