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日本杂议一百则 [zt]

挺好,喜欢,慢慢看。了解日本。多谢书生。:)
 
  之十六:八一五

  1945年8月15日,应该是日本近现代历史上最有资格称之为转折点的一天。多年来,有关这一天的各种官方史料、私人记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每一个经过了那一天的日本人,无论是皇族高官,还是升斗小民,都有着难以忘却的深刻记忆。
   每年此日,最受关注的焦点自然是靖国神社。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几次,尤其是2005年即二战结束六十周年那一次,参拜人数大增,我和几位国内来采访的朋友 竟然失散了。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台独死硬派金美龄讲演歌颂军国主义,遭到台下一位澳大利亚人的反驳,几名右翼分子上来要动粗,被警察阻挡住了。在人群中, 我看到了不少同胞,有的拖家带口地似乎来凑热闹。这也难怪,靖国神社的名声嘛。
  这一天前后的日本各大报纸,都会开辟专栏供人们回忆当时的情 景,或刊载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片断。虽然8月15日是昭和天皇向全国广播无条件投降的日子,但这个决定是在前一天的御前会议上做出。在众多高级将校、政治 家、皇族的回忆里,他们关注的是8月14日晚到15日晨围绕帝国中枢所发生的一切。如阿南陆军大臣自杀、部分年轻将校一度闯入皇宫试图夺取天皇讲话录音、 森纠近卫师团长被杀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
  但是,对于普通的日本民众而言,他们事先基本上不清楚这一天会发生什么。日本政府在14日已通过 广播向全国宣布次日天皇将有重要演说,并在受尽美军空袭打击的情况下力求恢复全国的供电,以保证电波通畅。而在长崎医科大学教师永井隆的笔下,8月15日 的天皇战败演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战况不利我们都知道,何况长崎刚刚遭到了原子弹的轰炸,但此前一直说的是‘一亿总玉碎’,‘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我以 为天皇的讲话就是为了号召举国‘玉碎’。”于是,他看到街上有人怒喊:“这不是天皇陛下的玉音!”宪兵不得不出现弹压秩序,“市内陷入大混乱”。
   在美军的持续空袭之下,日本的军力、经济都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大多数人感到失败已成定局,可无条件投降还是很多人无法面对的。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对 外战争顺风满帆,自诩“神州”,而现在,一切都破灭了。有些死硬派选择了自杀以谢。在皇宫前的沙地上,有军官和家人跪坐告别,然后去剖腹自杀。在一些军人 或军属的回忆中,提到了不少类似的自杀例子。然而,也有比较有趣的故事。科幻小说作家海野十三决定全家五口人在这一天集体自杀,之前作了很多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年纪不大的儿子“晓以大义”。在14日的日记里,他只写下“万事皆休”的几个字,俨然已决意赴死。但到了8月15日,他并没有实现诺言,直到翌 日全家都好好活着。在日记里,他写道不死的原因是“第一死法”、“第二死法”直到“第三死法”都没能拿到必备工具,比如搞不到毒药。真是“千古艰难唯一死 ”。或许,在海野心里,终究还是“好死不如赖活”吧。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提到了接受波茨坦宣言,而对于提出波茨坦宣言的中美英苏四国,相当 一部分人忽略了中国的存在。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颇有影响的大川周明回忆说:“日本接受了美英苏三国的要求,四十年来兴亚的努力化为泡影了。”另一位剧作家 莺亭金升更是提到“这是日本国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因为日本输给了令人憎恶的“美英苏三国加上重庆那帮东西”。这种看法可以说在日本人当中并不少见: 战争是输给了美英苏,没有输给中国;战争是日本对亚洲的解放,却迎来了“悲壮”的功败垂成。今天中日两国在涉及历史认识的问题上,日本某些立场做法的根源 何在,由此可知。
  总体来说,8月15日这一天,在日本人的回忆里,最多的主题是泪水和茫然。在成年人的回忆中,提到最多的莫过于“痛哭”、“ 热泪难禁”、“嚎啕不已”。每个人哭泣的原因或者比较复杂,但在那一刻,对于未来的日本的前途是什么样子,茫然感却应该是共同的。作家山田风太郎当时被疏 散到了长野县,他那天的思维很乱,其中的一个想法是“日本的再兴可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吧”。
  事实上,日本的振兴并没有需要那么久,仅仅用了二 三十年就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和腾飞。然而,近年来,“终战纪念日”又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按理说,亲身体验过那个日子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老人们的怀旧 情绪之外,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不是日本人对未来又再度感到了茫然呢?
 
  之十七:做人难,做男人更难

  初来日本那年,著名喜剧演员、寅次郎的扮演者渥美清因病逝世,成为举国震动的重大讣闻。战后的日本银幕上,最 具代表性的男性形象,一个是高仓健的硬汉,另一个是渥美清的闲人。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影响极大的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开篇不久,就提到了渥美清与山田 洋次导演合作的寅次郎系列名作《男はつらいよ》,可见其非同一般的地位。《男はつらいよ》,直译就是做个男人真辛苦。我以为此片之所以长红不衰,除了贴近 生活的轻喜剧色彩和寅次郎身边不断出现的美丽女子之外,光是这个片名便足以让无数日本男观众感觉被说到了心坎儿上。
  对很多日本成年男人来 说,“真辛苦”恐怕是他们的真实心声。在我的小人之心度来,寅次郎在各地游游荡荡,结识了一位又一位让他心动的女子,但总是在最后关头选择告别,这不仅营 造着有情无缘的淡淡伤感,更暗示了一种逃离的机敏,逃离作为已婚男性所要承担的责任。一旦成了家,可怜的寅次郎恐怕就会变成一头终日劳碌的牲口。
   某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把镜头对准几个上班族的家庭,对照丈夫和妻子的日常生活。一位丈夫每天从妻子那里得到800日元的零花钱,在早晨上班路上买了一罐咖 啡之后(120日元),为了省下钱买本新发行的漫画,中午只好去找最便宜的吉野家牛肉饭果腹。而同时,他的妻子和一些主妇朋友们在宽敞的西餐厅内共进午 餐,随后去逛商场,喝下午茶,享受着西式甜点的美味。从两种差距巨大的生活内容来看,丈夫仿佛是供养妻子的一个雇工而已。
  伊 恩•布鲁玛在《镜像下的日本人》中写道:“外国人看到的是,日本家庭主妇是如何柔顺地接受丈夫的颐指气使,或者至少丈夫什么也不想动 手做,结果经常就下结论说,日本的男人处于非常大的支配地位。”这大抵是外国人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日本家庭内夫妻关系的普遍印象,所以,才会有那种“娶妻当 娶日本人”的愿望。可是,假如不能说此一印象完全错误的话,它至少也饱含水分,必须大打折扣。外国人看到的是在公开场合或影视作品里,日本妻子对丈夫的谦 卑侍奉,甚至是同行时紧随身后的亦步亦趋。但是,在真实的家庭生活里,丈夫的地位远没有那么光鲜。在某些情况下,丈夫/父亲是家庭中地位最为低下的角色, 遭到妻子和子女的蔑视和嫌弃,他的唯一价值就是按时把工资拿回来。
  男人的家庭地位问题,体现的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表象和内在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文化与族群当中,但日本或许是最严重的例子。而且,日本人没有觉得这种分歧有什么不对,相反还视之为文明的体现。
   从本质上讲,压在日本男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并不是女人本身,而是来自社会对男人的要求,比如必须努力工作抚养家庭,就像已婚男子在身份上被称之为“世带 主”(中文:一家之主)。你可以说日本男尊女卑,但这个“卑”以另类的方式转化成要女人依靠男人养活;更“尊崇”的男人一旦成了家,就只能扛起责任。如果 负不起,那他就会成为失败者,失败者在日本的结局可想而知。
  一切,似乎出现了有趣的翻转。
  2007年,日本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离 婚时夫妻可以对半分割养老年金,这个看上去很进步的保护妇女权益的变动,却导致了重大社会风波,即所谓“熟年离婚”的激增。在步入老年之际提出离婚的妻子 们表示,能分得丈夫的年金可以保障她们的经济来源,但她们不愿意“粗大ごみ”(大型垃圾)般的丈夫扰乱生活。什么生活呢?以前丈夫很少出现在家里,主妇们 优哉游哉;现在糟老头子退了休,赖在家里好不腻歪。
  看了以上种种,不知道对日本式妻子情有独钟的同胞们会不会有所感触。老光棍寅次郎先生看似傻乎乎的,我到一直觉得他很聪明,就像咱们的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
 
同感

总结得不错,从此文能够看出,由于作者是从一个男性的角度看日本。长期并贴切体验日本东京的生活,对日本的现代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写得挺真实,同感同感。
 
  之十八:绊

  我们这一代人,在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消磨了太多的青葱岁月,而吴宇森、周润发等人合作的《英雄本色》等一系列江湖枪战片,曾留 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当时,我看到的录像多是带日语字幕的版本,还觉得满奇怪,来了日本后,才知道这些电影在很多日本影迷心目中也有着近乎神圣的地位。在 我最初来日本的那几年,至少有两个元旦的后半夜,电视台连续播放着《英雄本色》和续集。日本雅虎的一个网民投票中,《英雄本色》在二十年后仍然能占据最受 欢迎外国电影的前五强席位。一个中年影迷留言说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观看时的感动和震撼,以及诸多迄今仍不可超越的枪战场景。
  因为这个,在录像带出租店里,我特意看了香港电影所在的片架,一部影片的名字吸引了我:《狼たちの絆》。从剧照一眼便知,该片是吴宇森导演、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主演的《纵横四海》,日文译名是什么意思呢?我开始注意到“絆”这个字。
   “絆”在日语中最主要的意思,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难以切断的联系”。比较常见的用法,如夫妻之“絆”,亲子之“絆”,朋友之“絆”等。我 感到很吃惊,因为中文里“绊”的意义,从感情色彩上讲并不是正面的。绊脚石绊马索是阻碍性的麻烦,绊子等同于阴谋圈套,羁绊常常指无奈的束缚。事实上, “绊”字源于套住牲口的皮带,词典中解释成“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日本人却把这个字用在本应表示友爱情感的场合,说明了什 么?
  有时和朋友聊天,会聊到一个有趣的话题:日本人在日语中采用中文汉字的时候,是何种情景?有何种思考?我不是语言学专家,但觉得这是一个 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有些汉字的意思中日两国大抵一样,有些相差甚远。这个甚远里面,有的显然是交流中生成的误解或臆想,有的却包涵了他自己的主观感情与 思考。这个“絆”字,又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不论如何,“絆”在某种程度上是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侧面的钥匙。日语词典中对“絆”的近义词给出了 “缘”,可是,中国人一看就能理解,“絆”和“缘”两个字有太大的分歧。“絆”的含义指“难以切断的联系”,但没说出的台词却是对“假如能够切断的话”的 暗暗肯定。哪里会有动物心甘情愿被拴住操纵呢?体现在日本人对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很容易能体会到一种对伦常情感的复杂立场。一方面,“絆”承认了家族、友 人等状态下人和人的难以割舍;另一方面,“絆”指出这种难以割舍可能会对任何一方构成牵扯妨碍。前面讲过日本社会存在的弃老、杀亲现象,其实就是人际关系 的疏离淡漠,而这种疏离淡漠或许多少来自对“絆”的认知。
  老实讲,“絆”字的意义是现实的,它突出了人际关系的两面性。相信每个对自己的内心 诚实面对的人都会有同感,我们在亲人、爱侣、友朋等种种关系里,固然得到过真诚热切的爱、慷慨的信任与支持,但也会遭受曲解、伤害和违心的迁就。参见之前 的中日“心”与“礼”之别,中国人一下子就要深入内心,做最直接的善恶价值判断,所以只好遮掩或迁就人际关系的“絆”;而日本人却用表面化程式化的 “礼”,将人际关系的交往多半停留在礼仪层面,刻意地避免被“絆”。
  世人谈中日两国的发展方式和里程之对照,这个人际关系上的区别有必要加以 注意。日本人的“絆”意识造成了一些中国人看来虚伪、冷酷的现象,但减少了社会群体中的人际摩擦,降低了由此而来的内在损耗,从集团性上增强了运行力量。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或否认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理念。两种态度各有其优点缺陷,中国人温情但有点理想化,日本人现实但失之冰冷,其偏颇之处都会给社会带 来不利影响。也许,在这两者中间,有一个中庸融合的境界最好罢。
 
  之十九:黑人和日本人

  刚来日本留学不久,学校的吉田老师请我们一伙中国留学生吃饭。他是日本著名汉语学者藤堂明保的弟子,讲一口流利得与 中国北方人无异的中文。在饭桌上,他问起我们初来后对日本的观感,无需任何顾忌,尽管放言。我们也请他谈谈对中国的看法,不知怎么说到了种族偏见问题。他 说:“我不客气地讲,有的中国人对黑人抱有歧视。”我当时想了想,觉得似乎难于反驳。
  不好反驳的原因,是我虽然来日不久,但看到的一些迹象表 明黑人在日本社会中好像确实比较受欢迎。日子久了,这个印象愈发得到了证实,至少他们颇能讨得日本女孩的欢心。某一段时间,去六本木和涉谷的酒吧比较多, 见到的黑人身边往往围绕着日本女孩,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在以红灯区闻名的新宿歌舞伎町,入夜后街头就晃荡着一些为软色情酒吧拉客的黑人,熟悉的朋友说他们 很“嚣张”,而且“一个个都是日本人配偶”。按照日本法律,外国人不得从事“风俗”(色情服务)行业,但身为日本人配偶者即可例外。朋友还说,问他们都自 称美国人,其实不少来自非洲,“英语都不太会”。
  中国历史上因为与西域、南洋的交流,黑人较早就出现于史籍。而日本人对黑人的最初印象,是织 田信长(1534-1582)见到意大利传教士带来的黑奴。信长对他的肤色充满好奇,买下他后恢复了他的自由,并赐予其武士身份和日本名字“弥介”。江户 时代的日本奉行锁国政策,明治维新开国后,日本人因为敬畏白人,也对黑人持“未开化人种”的看法,但当时的日本极少有黑人出现。自甲午战争后,日本逐步跻 身国际列强,但作为被白人视为有色人种的黄种人,依旧受到歧视。在反对人种歧视的口号下,日本人和黑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同道关系。日俄战争是黄种人首 次彻底打败白种人之战,有趣的是,美国黑人居然为之欢欣鼓舞。而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提出了废除人种歧视的议案,但被英美等国封杀。
  大批 的黑人来到日本,是以二战后的美国占领军身份。说到由此而生的黑人日本人混血儿,中年以上的中国人自然会想起著名的电影《人证》。这类混血儿多少受到了一 些歧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歧视未必来自于肤色,更多或源于那些母亲们的经历。去年年底,美日混血的演歌歌手JERO不但拿下年度唱片大奖的最佳新人 奖,还在红白歌战中登场,成为很受喜爱的艺坛新星。
  一般来说,日本人对黑人的看法正面较多。美国文化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棒球中的黑人球员、黑人歌手,也包括新近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
   话说回来,日本女孩喜爱黑人的一个无须讳言的原因,自然关系到性。在日本的成人影视作品(即所谓AV)中,日本女演员与黑人男演员的片子并不少见,有的 音像出租店甚至还有专栏。一些出名的AV女星会专程前往国外,与一众黑人共同拍摄作品,找白人搭档的反倒寥寥。假如从表象上来看,这类作品也许会被当作日 本女性对性愉悦的张扬追求,然而,考虑到AV的主要观众是日本男性,其内涵就不那么简单。
  几年前,在一家中国商品贩卖店购物时,见到一位黑人顾客,操着流利的京味儿中文讨价还价。随后,我和他一起乘电梯次下楼,好奇地问:
  “请问你的中文在哪里学的?”
  “北京啊。语言学院。”
  “水平真不错。”
  “谢谢。”他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
  我又问:“在日本生活得怎么样?习惯么?”
  “很好啊。”他说。
  我似乎想请他对比一下在两个国家生活的感受,觉得过于冒昧,电梯又到了底层,只好道别。现在想来,未能听他深入聊聊中日文化的比较,有点遗憾。
 
  之二十:钱汤

  打开电视,看到一个节目在谈钱汤,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公共浴池,想来已经有多年没去过了。现在住所的附近也有一家,某日经过门前时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便去了一次。
   钱汤的起源,据说是镰仓时代的寺院为僧侣们洗澡所设,也免费接待外来民众光顾。寺院主导的这个公益事业中断后,就出现了收费的公共浴池。古时的钱汤曾容 许男女混浴,后来江户幕府下令禁止,但未能悉数封禁。当时的钱汤不仅是维持公共卫生的场所,更起到平民交流娱乐场所的作用,就像今天的一些大型温泉洗浴设 施也会安排文艺演出助兴。不过,随着现代住宅自带浴室的普及,除了温泉之外,钱汤受到了极大冲击,成为不折不扣的夕阳产业。据说在原本比较集中的大阪,钱 汤正以每年几十家的速度关门停业。
  十几年前寄住的留学生寮破旧不堪,一楼的洗浴间冬天难以利用,打工回来要去洗澡,只好去邻近的一家钱汤。那 一家在钱汤中属于中上档次,入浴费约800日元,设有三种水温不同的池子,还有药浴和冲浪浴、露天浴及桑拿室。午夜以后,里面的顾客不多,我曾浸泡在水 中,享受难得的休憩时光。
  这次去的钱汤简陋得多,费用亦只有350日元,但因年深日久却颇有古意。比如男女更衣室之间,并不像现在的洗浴设施 那么隔绝,当中只有一板区别。在分界线处,有一个类似排球比赛中球网处高坐的裁判席那样的椅子,足以俯瞰两边。后来查了资料,那个位置叫“番台”,供管理 者高踞之用。那天的番台上,坐着一位四十余岁的妇女,不知道是店主的女儿还是儿媳。男子的更衣处尽在她目光所及以内,男客们便要在她面前脱去衣服。这种现 象,初来日本的中国人肯定会感到惊异。事实上,在那些大型温泉洗浴中心里,也不时有负责清扫等工作的中老年妇女在一众裸体男人当中走来走去。而在公共厕所 中,中老年妇女清洁工人更是进出无碍。记得来日之初,我到打工的东阳町车站上厕所,发现男女厕所居然混用一个,而解手时听到响动,回头惊见一位女清洁工来 取工具,着实吓了一跳。分析的话,如果以善意角度出发,可以理解场中老年妇女如同母亲,男人们都是母亲所生,在母亲面前自然也没什么好特别扭捏;可假如带 批判眼光来看,这或许能体会到歧视女性的潜台词,难道中老年妇女的性别不同是因年老色衰而被完全忽略?
  这么一想,文化差异就出现了。我来日本 那年,赶上媒体报道北海道的一桩人权诉讼案。几个俄罗斯水手脱了衣服后直接跳进钱汤的浴池中,导致店主在门前立起了“外国人禁止入内”的牌子,结果被人权 组织告上法庭。店家后来败诉,但在钱汤里添加了“要先在淋浴处把身体清洗才能入池”的提示标识。我想到小时候曾去过的一些公共浴池,也和日本的钱汤不同。 大家先泡到浴池中,然后再去淋浴,据说这样才能洗干净身上的脏垢。因此,倘若去得晚了,水池里会比较脏,水面上漂浮晃动的皮屑灰垢至今仍能记起。泡完了再 冲洗,先冲洗再去泡,两者之不同实蕴有观念分歧。
  看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写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提到当时的日本人对清国留学生印象不好,其中一条是“不爱洗澡”。来自北方的中国人因水资源缺乏(特别是京津地区),洗澡频率不如日本人是必然的。别样的生活环境,也就造成了文化的差异。
   前几年,西安某大学闹过一出日本留学生“下流剧”事件,险些演变成中日学生的严重冲突。可是,说那几个日本青年故意在中国留学生面前公然侮辱主人,我倒 觉得未必。在日本生活略久的国人,看日本人的一些“祭り”场景恐怕都会有“下流”之感。就在那些天,巧合的是,我正在读夏目漱石的小说《从此以后》,里面 主人公的佣人喊着要去看“支那留学生的演剧”,因为那些“支那人居然好意思,脸皮真厚”。夏目没有说明中国留学生们演的是什么戏,即便是深受汉学熏陶、能 写一手不亚于中国诗人的汉诗的他来说,文化差异的鸿沟可能也是在所难免的。
 
  21.文字密码

  有一段肠胃不好,去药店买药,店家推荐了一瓶“征露丸”。我还不知道其疗效,仅仅看了小盒子上的文字图画,就决定要买来试试。为什么?因为“征露”就是“征讨露西亚(俄罗斯)”之意,显然是日俄战争期间的军方药品,这个历史背景便颇有趣了。
   该药疗效不错,特点是味道极重,手上拿过也会残留下强烈的气味。后来和日本朋友说起,原来它是备受欢迎的家庭常备药品。如今,该药已经进军中国市场,名 字改成了“正露丸”。在日本,“征露丸”和“正露丸”两种名字都有存在,后者是刻意为之,欲减少一点战争背景的杀伐之气。然而,对中文古典熟悉的人看来, 这是个更加好玩的小把戏。汉字的“征”,本来就有“正”在,因为中国传统史观,或者说儒家道统讲“征”是为了“正”秩序。亚圣孟子说“征”是“上伐下也, 敌国不相征也……征之为言,正也。”“正露丸”比起“征露丸”,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义战”的意识形态都大大增强了,不但没减轻兵火之气,还添加了轻蔑的 油。不过,反正俄罗斯人又看不懂汉字背后的玄机。
  俄罗斯人不管“正露丸”,却曾对被称为“露西亚”而耿耿。露这个字,不管是暴露还是露水,意思都不大好。尤其是日本自诩旭日东升,朝露岂不要被蒸发?所以,今天的日语中称俄罗斯,都用“ロシヤ”(简称ロ),和“支那”一词的命运多少相似。
   在称呼外国外族的名字内加入褒贬色彩,源流还在我国,如新之王莽曾诏令将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今之韩人连“汉城”都受不了,必定抓狂)。而近代以 来,东亚一下子被拉扯到西方主导的全球概念当中,那么多外国要命名之,选用哪一个汉字便成了值得琢磨时人心态的要点。事实上,很多外国地名虽然在现行日文 中采用按照发音的片假名,但原本都有汉字。和汉语对应的话,维纳即维也纳,伊太利即意大利……葡萄牙英吉利等则完全相同。汉字表意,即使是单纯取其谐音, 总让人有意在言外的感觉。中文日语里最突出的例子,非“美国”、“米国”莫属。有日本朋友玩笑说,你们中国人总说我们日本人崇America,可中文为什 么叫“美国”,America就那么美?我只好用狡辩的口气说:日文不是也叫英国,English难道就那么“英”?
  选字之时,感情色彩是必 定有的。最初中国人翻译西方列强国名,还清一色加了“口”字旁,以示对夷狄的蔑视,遭到抗议后不得不作修改。英国之所以“英”,大不列颠帝国当时雄踞世界 霸主,中国败于其发动的鸦片战争倍尝屈辱,却是日本第一次与之结盟的超级大国(1902年的日英同盟)。反观美国,当时的中国人认为美国在列强中对华最为 友善,每每冀望它能主持公道;而日本人却难忘“黑船”带来的惊恐,更和美国在东太平洋存在利益冲突。日美之战1941年爆发,但早在二十年代,美国军方就 制订“橙色计划”筹备对日作战。一个用“美”,一个用“米”,各有根源。
  我不敢妄议日语研究,但说到当代日语对中国人名的称呼,还有一个问题 颇感兴趣。在华人使用汉字姓名,而这些汉字日语内也都有对应的情况下,有的用片假名直接音译,有的用汉字和日语音读,其间规律何在?举简单的例子,成龙一 般被称为ジャッキー・チェン而非“成龍”,姚明则有よう めい(日语音读)和ヤオミン(直接音译)两种读法。问过一些日本友人,都说不出所以然。以日语音读方式读中国人名,有时会闹出笑话,比如男星李亚鹏的“亚 鹏”发音接近日语的“阿呆(蠢货)”;但若用直接音译方式读中国人名,同样难以避免尴尬,比如姓氏“王さん”听起来和“小狗”的爱称类似。
  人 类创造并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可避免地蕴含了言说者的情感态度。中日互相指称的“支那”与“倭”的纠葛,至今仍余波荡漾。不过,日语有汉字有假名,又有音读 有训读,咱们的汉语明显吃了亏。昔年日本官方在致唐廷的国书中,用训读把“天皇”写为“须明乐美御德”,连张九龄这样的一代贤相也着了道儿。
 
  22.为啥学外语?

  闲聊在日本找工作,朋友说最好是教中文,理由很简单:“咱们是中国人啊。”说老实话,这还真就未必。以前听说日本警察 聘请中文老师,指名要福建福清人,因为他们在北京留学的毕业生,面对福清出身不识字不会普通话的嫌疑人一筹莫展,根本没法沟通。所以,即便是中国人,也不 一定就能教汉语。
  另一位友人的亲身经历更有意思。他曾到著名的语言教学企业NOVA应募中文教师,第一道考试是日文表达能力,日语专业的他顺 利通过;第二道是中文水平测试,有填写拼音和汉字,更有一道题“请默写出李白、杜甫、白居易每人的三首诗作”!结果,友人身为中国人,栽在了中文测试这一 关,传为“美谈”。
  如今,因经营问题导致破产的NOVA已成往事。每当我经过车站,想到曾经醒目的“车站前留学”广告牌亦难免唏嘘。这家公司 1981年创立,开展业余外语教学事业,1995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003年时营业额达到615亿日元。该年度,整个日本的业余外语教育产业营业 额达1233亿日元,NOVA独占一半。巨无霸垮台后,市场进入群雄乱战的局面,在电车和地铁放映的广告中,现有多家企业各显风采。
  值得深思 的,是日本的业余外语学校和中国的“同行”新东方之对比。后者把应试型外语教育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前者的学员是社会各界对某种外语感兴趣的男女老 少;后者的终极梦想是能够轻松应对外国的偏狭的语言测试,而前者,NOVA的宣传材料上写着其最高目标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国电影”。近年来,日本政府和社 会各界都积极推进“终身教育”,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以退休老人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产业前景看好。到各个业余外语学校报名的退休老人颇为不少,这股学习热 情的动机当然更加简单。
  中国的外语教育是和应试、出国、升迁、评定职称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连的,有时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则更注重 外语教育对于个人素质的裨益,虽然也有各种资格考试,但多限于较容易掌握的应用层面。而业余外语教育在中日两国的不同状况,尤其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一言以 蔽之,是功利性当先的应试教育与趣味性为首的素质教育的分野。
  前面说过内阁府调查各车站前停放的自行车数量,事实上,内阁府调查(或称总理府 调查)是日本政府了解民情的一种手段,有些类似中国古代乐府采诗官的职能。内阁府也曾调查过日本人对学习目的的看法,最多的答案是“出于兴趣 ”(25%),其次是“打发时间,排遣心情”(20%),“丰富教养”(15%),“出于职业需要”和“增加家庭日常生活的知识”都只有13%。不要小看 这个“出于兴趣”,当国民普遍性的对知识抱有单纯而强烈的兴趣,会带来面目一新的气象。
  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 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了人类历史的证明。作为国家之间民众教育的对比,大概可以分为体制、内容、目的以及对象等几个方面,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其理解和 实践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结果也有分别。同样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就极为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国人 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区别,正是导致两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日本之所以总是能比中国先一步实现国力的腾飞,不论是明治时代还是二战之后, 其教育优势的作用最不容忽视。
  功利目的极强的心态,是中国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的重大症结,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几十年前,常见的说法尚且是“ 知识就是力量”;这几年,那部著名的广告片则鼓吹《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增长,固然可能带来个人命运的改变,但带着为了追求命运改变的迫切愿望,与静下 心来丰富提高自身素养的教育理念对比,无疑更容易出现偏差和挫败。
 
  23.自然之美

  春天赏樱是日本人的重要传统习俗,初来那年的翌日,我在毗邻靖国神社的武道馆附近看到了正当盛时的樱花和络绎如织的游人,想到了川端康成的诺贝尔受奖辞《我在美丽的日本》。
  每年近春,日本气象部门就会在媒体上发表樱花开花日期预测,称之为“樱前线”。十几年前,我所居住的关东地区大概是四月初开花,现在因气候暖化之故,时间略有提前,而且花期也有所缩短。
   春樱一年一度灿烂地绽放,数日之后便纷纷凋零。这短暂而热烈的美,便成了日本人的精神象征。其实中国亦有樱花,我喜爱的晚清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 对比中日樱花,如是说:“中国樱花不繁而实。日本樱花繁而不实。薛昭蕴词离别难云:‘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此中国樱花也。入词殆自此始。此 花以不繁,故益见娟倩。日本樱花唯绿者最佳。其红者或繁密至八重,清气反为所掩。唯是气象华贵,宜彼都花王奉之。”
  况周颐那个年代的人,对日本人民族性格及文化的了解有限,故对日本樱花有此评语。日本樱花要的就是“繁”,比如群花像瀑布直泻一般的枝垂樱。只有“繁”,才突出了谢落时的须臾壮烈。
   樱期的东京,几个传统的赏樱名所都是人声鼎沸,特别到了周末,处处摩肩接踵。说到“名所”,中国人自然容易联想到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到的上野:“上 野的樱花烂漫时,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百余年之后,上野依旧是名所。游客中虽不复见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着实不少,时不时能 听见乡音。另一个名所就是武道馆后面的千鸟渊公园。千鸟渊是一条狭长的湖水,两侧樱树绚丽怒放,和水波相映衬,美得盛大又不失温婉。到夜里,湖畔灯光亮 起,水面鳞光唱和灯下樱影,若能泛舟湖上,当有其乐何极之感叹。
  但是,或许如况周颐所说的中国式美学观影响,上野或千鸟渊的盛景见过一次之后,总想着找些僻静的赏樱之所。我个人推荐位于东京东北的水元公园,交通虽不大便利,但游人少了很多,樱花开得有些寂寞,却别具孤高。
   令我感慨的,是日本人对于赏樱的兴致。即使是街道里不知名的小公园,也能看见有人用精良的照相机对准樱花拍照。据说,有的爱好者会守上整整一天,拍几百 张照片。在名所的差不多每一颗樱花树下,都有人铺下塑料布,席地围坐,一众男女老少怡然地饮酒赏花。为了确保一席之地,看起来提前几天就要去占位了。
  这种感怀自然之妙,体验生命之美的风雅之举,中国人本来也有。南宋词人姜夔的《卜算子》就写道: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回。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花下铺毡把一杯,缓饮春风影。
   姜夔生活的临安,在南宋时代达到了繁华的顶峰,自然风景也堪称人间“天堂‘。姜夔在另一首词中写到的孤山曾有梅花万株,一旦开放有如“香雪海”,而宋人 也喜欢在其间徜徉,或坐或饮或歌。这份感知并欣赏自然美的传统,古人是非常珍视的。不过,以今日观之,很多美丽的自然风景,若能幸免于污染和扭曲则实属不 易。而许多人满足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欢娱,已经浑然不解如何感受时序变幻中花鸟山水的佳境。
  和研究日本文学的张石老师闲谈,他多次向我强调文学写作中自然景物描写的重要,并指出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大薄弱处。对自然之美的忽略与漠视,或许是中国文学嬗变过程中最令人遗憾的折损吧。
 
  之二十四:也许是我多心

  去过日本的神社或寺庙的人,或会对那些写有祈愿的小木牌“绘马”留有印象。我有时陪别人前往游览,最大的乐趣就是 流连于挂满“绘马”的架子前,看看大家都许下了什么心愿。这么做似乎略有偷窥之嫌,也不知道我的好奇会不会破坏了人家遂愿的灵验度。带着一点愧疚感,看的 时候就在心里默默表达一下我的祝福,愿大家都心想事成皆大欢喜。
  “绘马”上的心愿,发自进学者居多,尤其是像汤岛圣堂(即日本的孔庙),是期盼入学考试顺利者的首选。接下来较为常见的,是保佑阖家安康或爱情幸福,世界和平的也颇不少。小小“绘马”,充满了庶民的温情与浪漫。
  在外国游客常去的明治神宫等地,外国人写的“绘马”越来越多,尤其是港台来客,好像很热衷在异国留下自己的祈祷。一只“绘马”收费约500日元,诸神既然收了钱,当然要办事。不过好在汉字多少相近,日本的神明们连蒙带猜估计也能懂。
   看得多了,其中也有堪琢磨的。前两年,旅日华人棒球巨星王贞治作为日本国家队主帅,率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在那前后,我在某神社看到一只“绘马”上的愿望 竟然是:“期望王贞治快点加入日本国籍。他怎么还不加入啊?”这个口气显然表明“绘马”不是王贞治教练本人所写,而来自于某位对他在国籍上仍不是日本人而 颇为焦虑的粉丝。
  祖籍浙江青田、母亲是日本人的王贞治,曾在日本棒球界创下旷古烁今的伟大成就,甚至有日本球迷把他的地位和天皇相比。 1977年,日本设立国民荣誉奖,第一位得主就是王贞治,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非日本国籍受奖者。如果姓王的华人对日本人自我介绍姓氏的话,只要说“王選 手”或“王監督”的“王”即可。
  日本是强者崇拜的社会,王贞治身为外国人,以实力赢得日本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喜爱。但是,这个“王教练快点加入日本籍”的小“绘马”折射出了另一种心情。
   2002年,媒体爆出王贞治已故妻子存放在东京一座佛寺的骨灰被盗。事隔很久之后,有人打匿名电话到王贞治执教的球队,用骨灰勒索300万日元,警方介 入调查但无疾而终。2003年,产经系的富士电视台在一个搞笑节目中,把王贞治的头像放在马桶坐垫上,遭来棒球界的强烈批判而被迫公开谢罪。
  假如说把王贞治这些遭遇和他的外国人身份联系起来过于敏感的话,还有两个例子,不知道是否纯属巧合。
   旅日围棋大师吴清源在棋道领域的地位,比起王贞治之于棒球,应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1961年,在即将迎来名人战的前夕,吴清源在路上散步时被一辆摩托 车撞倒,虽然性命无碍,但棋艺受到严重影响,很快告别了巅峰状态。无独有偶,韩国旅日棋手赵治勋九段因在日本围棋史上首度包揽“大三冠”(名人、棋圣、本 因坊),声势如日中天。但1986年的棋圣战前夕,赵治勋突然遭遇车祸,被撞成重伤,索性年轻的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顽强意志,日后重现了辉煌。赵治勋 车祸案发生后,韩国舆论大哗,联想到之前的吴清源车祸案,“阴谋论”的指责纷纷涌现。然而,日本方面也有种种辩解:吴清源最惊人的时代是在中日交战期间, 将日本同代高手统统打到降级,那时候并没有人对吴清源下毒手。同理,赵治勋的“大三冠”是1983年就已达成,刻意制造车祸的说法值得商榷。这么说来,确 实言之有理,吴清源、赵治勋在自述中也都把车祸当成不幸遇到的意外事故。然而,在日本围棋界,成就最高、几近统治地位的两个外国人先后成了交通意外的受害 者,不能不说是非常少见的概率。
  在日语里,“外国人”和“外人”这两种说法看似意义相同,实则有强烈的感情差别,后者暗含了“非我族类”的歧视或敌意。“外人”在日本社会的成功,即便是在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过去的现在,还是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连王贞治的国籍,也成了那位日本人的心头大事。
 
  之二十五:既感人也吓人

  早在清季,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是个严重问题,甚至要为中国近代史以来的衰败与挫折负上很大责 任。如今谈及社会风气,对国人没有宗教精神而痛心疾首的人士亦大有人在。有人更批判国人的宗教观念充满功利盘算,很不纯粹坚贞。可是,要说不够纯粹坚贞,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状况可比咱们厉害。
  按照各宗教法人报上来的两亿多信徒总数,每个日本人身上要摊到至少两种宗教。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似乎还不 止于此,圣诞节去教堂,元旦参拜神社,时不时到佛寺施舍香火钱,今天皈依这个明天改宗那个也不值得奇怪。初来日本的中国人往往会吃惊于看到佛教僧侣们挈妇 将雏喝酒吃肉,搞不懂对外在形式很在意的日本人何以到了宗教这里却变得相当洒脱随性。而那位议员搏击手猪木竟然还一度改宗过伊斯兰教,也不知道他对自己的 姓氏有点另类是真糊涂还是压根儿没当回事儿。
  新兴宗教立正佼成会在1946年到1950年期间的调查表明,入教者动机是因为疾病的占48%, 贫困占18%,家庭不和占18%,这个结果被学界概括为“病、贫、争”,看起来虽然比较功利,却是人类寻求信仰安慰的传统而普遍的动机,也符合战后日本社 会百废待兴的状态。对比之下,近几十年来生活富足之后,崛起的新兴宗教则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幸福的科学”调查其信徒,有69%的人是为了“追求真理”, 其次,10%的人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这两个宏伟志愿听起来都蛮感人,仔细琢磨却也有点吓人。尤其是看到教主大川隆法以通灵本领,让孔孟老庄、天照大 神、耶稣圣母、林肯甘地、空海道元(日本佛教史上高僧)等地球历史名人都从他口中说出“灵言”这一招,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宋代词人刘过《沁园春 斗酒彘肩》词中提到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等多位前贤,就被岳飞的孙子岳珂讥为“白日见鬼”,若和大川教主的《灵言集》相比,简直连小巫都没资格。
   “幸福的科学”并非特例,作为日本新兴宗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个信徒数十万、号称要“拯救人类”的世界真光文明教团教主冈田据说是五天人事不省后得 到神的启示,和吾国史上的洪秀全何其相似乃尔。宗教信仰属于个人自由,只要不损害公共和他人利益,可新兴宗教的“末世论”和“救世论”就比较值得关注,尤 其是在末世究竟何时怕说不准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把敌意矛头指向简易的外国“敌人”。幸福实现党主张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修改和平宪法;而另一个曾因 全部白色装束被电视台追踪报道的“千乃正法会”教徒,东奔西走是为了躲避“共产主义者用电波对日本的袭击”。
  假如以为这些教团的信徒都是 底层民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幸福的科学”这次派出参选国会议员的信徒不乏日本四所顶级高校------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的毕 业生,职务的来头则包括索尼、松下、日本央行等耀眼招牌,中国漫画迷熟悉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作者佐藤文也等文化界名人亦在其列。他们,所谓的“精英阶 层”为什么会信仰“幸福的科学”?连日本媒体也不禁如是问。
  最简单的答案,莫过于精神空虚。进了名校或大企业,有了财富和地位,物质生活的满 足可能会让人对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愈发迷惘满怀疑虑。这不是日本人独有的问题,全世界有很多人遇到了类似的困惑,并因而转向了对心灵的进一步追问和探寻。这 个过程未必是简便顺利的,有时甚至意味着灵魂的拷问与煎熬。不过,日本人或许有点例外,因为其特点是内在的“空”,自然就少了很多的艰难挣扎。本尼迪克特 在名著《菊与刀》里着重强调的有趣现象,可以从一个侧面加以说明。她指出,有的日军士卒在被俘前拼死顽抗,一旦被俘后却能完全扭转,俨然变成盟军的“模范 士兵”。本尼迪克特说这些日本人脑子里“完全没有行为准则”,实际上,前述的信众们与之近似,才会轻易地被一种新兴宗教的玄谈灌了顶。
 
  之二十六:型

  电视里介绍日本著名空调生产企业大金试图削减成本,选择和中国的同行格力合作,因为格力具有日本无法比拟的人力和流通优势。 格力提出希望得到大金转让某项先进技术,导致大金高层内部爆发激烈争执,有人甚至为此提出辞职。最后,大金董事会仍决定和格力合作,但在格力的工厂试验生 产时,日方的代表们纷纷大摇其头。一位大金技术人员拿着格力制造的多出毛刺和棱角的部件说:“这就是金型的问题。”
  日语里的“金型”,中文指 工业用金属模具。但“金型”不仅是一个名词,这个“型”字在日本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制品的型号、类型之外,乃至于人的血型。有的日本制西装内常有一个名 签,可以写上本人姓名和血型,虽然听说它的用处在于发生意外需要抢救时防止输血事故,我总觉得还有为此人定性的意思。(大家或听说过日本人A型血居多,事 实上A、O、B、AB四型血的日本国民比例约为4:3:2:1,O型也并不比A型少很多。)毕竟,个人血型与性格、气质的理论首倡者即为日本学者古川竹 二。这个与西方星相学比肩的理论之风靡程度,让战前的日军领导层竟一度想搜集全军官兵的血型,推断每个人的个性与能力,进而重新编组他所属的军兵种,亦可 见日本人心目中“型”之观念的重要。
  “型”的顾名思义,含有模式化、精确化和门类化的三大特点。日本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迅速成长,离不开“ 型文化”的影响。在日本多年,每次搬家总要置办一些家具和用品,但购买时在规格上一般不用费什么脑筋,因为有周密的“日本工业规格”的规范在。比如去商场 买一台燃气灶,你不用担心厨房那个凹处的长宽能否容纳,它的“型”一定会恰恰好。而“日本工业规格”就建立在对“型”的强调基础上,它使得工业制品具有统 一而精良的品质,也给市场树立了讲求秩序的规范。前面说到的血型性格论,实际上是想把对工业制品的要求推广到人身上,若能依照血型把人分门别类,就会减少 人与人之间的龃龉矛盾,打造成一个内耗低、行动效率高的集团。不过,人到底是人,不是机器部件,所以,日军那个“血型部队”的“伟大理想”没几年就被放弃 了。但今日乘坐电车或地铁,车厢内的液晶屏幕上还是会不断放映不同血型、星座者的当天运气好坏,偶尔和自己对照一下,倒也不失为路途中的一项小小派遣。
   因为讲求“型”文化,于是,在“金型”上自然就要投注心力精益求精。大金指出格力的缺陷,毋宁说是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两国之间工业水平差距 的一个根本要素。中国人或许至今仍未充分认识到,这种小部件的生产其实才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日本的“金型”制造者们并非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90%是 工作人员在20人以下的小厂,称之为作坊大概也不为过。大企业的光鲜,要靠这些小厂的支撑。而小厂当中的佼佼者,也会成长为巨无霸,如同本田当年只是为丰 田供应活塞环的小分包商。中国企业界流行的是“把蛋糕做大”,“打进五百强”,可与其有一堆大而无当的“伪巨头”,不如出现一批日本式的中小企业,以坚强 的技术能力和品质保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日本著名电影《清兵卫的黄昏》故事背景是江户时代贫瘠的山形县,至今仍然是比较偏远的农业县,但 那里有一家生产电源线圈的小公司,其产品占据日本市场的40%,60名员工年销售额30亿日元,是索尼、松下、三菱电机的供货商。该公司的社长上野说,他 们也曾把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大连、广东等地,还包括监狱,但这种转移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成本,进一步加强技术开发,确立未来的优势。该公司目前正投入大笔资 金,研发世界第一的自动卷线机,已经持续了六年。上野说,鉴于中国制品的品质和付货日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制造业的回归日本将是历史的必然。”这句话 对那些美滋滋于招商引资、出卖廉价劳动力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一种警醒。
 
  之二十七:文士与武士

  和某些日本友人聊天,他们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已经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明治天皇时期,政府采取渐进手 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一部分高级武士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战败,1947年麦克 阿瑟宪法颁布,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今天在书店里还能看到介绍华族世系的书,某家后人现在是谁做什么,可见日本民众也很八卦。不过,别说华族,皇族中也 有混得不怎么样的。有皇族远支凭借身份,办个某某功劳奖,只要花钱就能买得到,还颇受部分在日中国人企业经营者的欢迎。
  在九年前的住所附近,一户住宅的门口立着块石碑,上书“幕末剑士某某习武之地”。我初次经过时停步注视了片刻,脑海中想象着百多年前那位日本武士的样子。
   士的概念当然出自中国。许倬云在《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中说:“士的身份为大夫的家臣和武士……强调忠诚,地位介乎于统治集团和被统治者之间。”士的 六艺中,射、御和军事有关,书、数代表要学习文化知识,礼、乐则要求严格遵守礼仪。显然,这个概念与后来日本的武士有诸多接近。
  日本武士的产 生是在平安时代,一些地方领主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 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特权统治阶级。据1872年统计,日本共有士族 425872人,连家属合计1941286人,他们每年的俸禄消耗了日本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从体 制、职能上看,变得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中国差异明显。
  这个差异是理解中日两国发展道路的一个节点。或许可以说,当士分成了文士和武士……
   日本的中学世界教科书中提到中国的宋代,称之为“文治主义”。这或许是士的概念在中国经过漫长演变,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清末学者汪士铎批判宋儒及理 学,有一段观点颇值注意:“儒者得志者少,而不得志多,故宗孔子多宗其言仁言礼,而略其经世之说。又以军旅未学而讳言兵,由是儒遂为无用之学。”他提到能 辅助孔子之道的,分别是申不害、韩非、孙武、吴起,后两者都是军人。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单纯依靠中国式的文士,没有法家兵家的辅弼,不足以令国家富强。
   中国的士变成文士,与武士的脱节,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变化。特别是宋代以降,文士因掌握行政权力,压抑武人的地位,形成文臣和武将之间长期的难以调和 的冲突。双方互相排斥贬低,造成严重内耗。而反观日本则似乎不存在这种情况,武士“文武合一”,既是作战时冲锋陷阵的职业军人,也是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人 员。武士被要求学习文化,欣赏艺术,哪怕是附庸风雅。“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出身倒数第二级的下层武士,年轻时为了贴补家用,还兼做代人抄写的零工。或 可以说,日本早在古代起就是一个“军人政权”了。
  文士与武士,眼界和看法自然不同。清末,日本学者冈千仞来华游历了数月,说了解了中国的病根 在于“经毒”和“烟毒”。所谓“经毒”,自然是指中国文士对经书的沉湎。在和那时中国知识分子中眼界最为开阔者之一王韬的交谈中,他说:“世谓战危事,兵 凶器。此特言用兵之害耳,若就其神功施与天下者而论之,安知危事凶器非即祥云庆星也?”这段话鼓吹暴力手段的积极意义,已经显露出日本未来国策的端倪。
  王韬对此持反对意见,称之为“日本儒士一孔之见”,因为“苟必以战斗为练兵之具,是残民以逞而已,非治国家之道也。”王韬的说法也没有错,日本后来确实因暴力倾向失控而滑向了残民以逞的地步。可是,王韬那一刻没有想到的是,十年之后,中国成了日本暴力的第一个受害者。
 
   之二十八:与地震同行

  最近在阅读英国学者托尼•麦克米切尔(Tony Mcmichael)的著作《人类浩劫:失衡生态的反噬》,其中提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物性、文化、健康与疾病模式的影响,我就想起日本的自然环境 之于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关系。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不妨说说地震。
  今年夏天的地震比较频繁,传说中的东海或关东大地震又成了舆论密集议论的话 题。根据手边一本昭文社出版的2007年版日本情势,未来30年内,东海地区里氏8级地震的发生概率为86%,关东地区里氏6.7-7.2级地震的发生概 率是70%,茨城县海域里氏6.8级地震的概率更是达到90%。近一段小震多发,类似数字便纷纷见诸媒体封面和头条,颇为吸引眼球。似乎谁说得越危言耸 听,谁就卖得越好,有点像恐怖电影。
  我已记不得来日本之后遇到第一次地震的确切日期,却记得因晃动并不算剧烈,没感到特别的惊恐,反而带一丝 新奇生出的快慰。后来的十几年里,经历过上百次的有感地震,最严重的是2005年新泻地震。当时我在东京电影节设置于六本木高层建筑49楼的新闻中心,感 到了如同乘船突遇风浪般的摇晃。在那一刻,很多欧美人士惊恐失色,有的甚至划起了十字祈祷,可日方人员大体上保持了淡定(暗示出一种因勇气而生的优越 感)。当天一共震了三次,时任首相小泉在开幕式上草草致辞就离开前往灾区。第三次时,我也有些慌了,问旁边的一位工作人员情况。他笑了笑:“没事。请放心 吧。”让我不禁为自己的怯懦而暗自惭愧。
  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中已经有地震的记载,并且描述了给当时人们生活造成的威胁。一个族群在相 对封闭的土地空间内,不断经受地震的考验,必然会深刻地影响这个族群的发展。托尼•麦克米切尔说人类自身为了因应周遭环境会持续地发 生着变异,他称之为“天择”。今天的日本人祖先主要是从东亚大陆经由朝鲜半岛而来的移民,他们在日本列岛上的生活历程和人类进化史相比虽然短暂太多,但可 以相信,“天择”必定也是在悄然进行的。
  在主要的破坏性自然灾害中,地震或许是来得最突然而无法预知的一种。地震对人类生物性的潜在触动可能 是极其漫长的,在心理层面却见效很快。以我个人的心态变化为例,除了第一次的好奇之外,最初的两年是恐惧,曾经有午夜遇震半裸着身子跑下二楼的“可耻”举 动。但当几年之内的地震都没伤到一丁点儿皮毛之后,会进入一段懈怠期,就是躺在床上继续大睡,爱怎么震就怎么震。这段懈怠期不知不觉地过去,一个新的阶段 来临了。我还不知道如何为之命名,它的感觉是有恐惧,但又有茫然。此后的变化,就是开始像很多日本人一样,买点应急物资已备不时之需,甚至在陌生的建筑里 去留意安全通道的指示。一种因为较长时间接受突发危险冲击的紧张感,渐渐演变成了本能性的戒惧反应。日本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几乎渗透到血液中的 防灾意识。
  几天前,一辆大阪开往东京迪斯尼乐园的长途客车在高速公路上骤然起火,满载的乘客以“镇静有序”的方式全部脱险,无一人伤亡。临变不惊的素养,得自从小就接受的防灾教育,也受益于生性俱来的警觉。
   如果和中国对照的话,我不禁想起历史学者佐藤慎一在《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中的一段论述:中国历史上太多的面临异族军事侵略导致的失败,使中国士 大夫们在最初的失利之际缺少应有的警觉。佐藤慎一说得很对。在西方列强挟船坚利炮之威闯入东亚世界时,中国人认识到此乃“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足足花了几 十年,在被人家零打碎敲中频频割地赔款以换得片刻苟安。失败太多,何以反倒消磨了警觉?而日本本土在近代之前唯一遭到的外来攻击就是元军未竟的远征,又为 何始终保持了对外患的高度警觉?
  关于地震为代表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给日本文化带来的特质,已有不少人论述过,比如生死观美学观等等。我以为,对外界事物和身处环境的警觉,或许是地震的另一个副产品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