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日本杂议一百则 [zt]

  之二十九:表里

  我来日本后的第一份短工,确切地说是和色情业相关的。
  同学介绍了一个上海人阿平,他交给我1000张色情录像 带的宣传单,让我挨家挨户的信箱投递,报酬是4000日元。这1000张全部发放完毕,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我发了三天后,因为担心违法决定辞职,但没有 拿到工钱,那家伙也联系不到了。当年我步行奔波过的街市,恰好是十年后的居所,回忆起往事总有万千感慨。
  这些宣传单之所以违法,是由于上面推 销的全部叫做“裏ビデオ”(里录像带)。与“裏ビデオ”相对应的,还有所谓市面常见的“表ビデオ”。两者都是色情录像带,区别在于性器官的直接暴露与否, 以及前者违法后者合法。我给别人家里发宣传品,自己家的信箱里每天也都要被塞进几张。在那个网络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今人所说的“无码”作品需要这种直销 手段。
  表和里的对应,一度是日本社会的一大热门议题。除了“裏ビデオ”,还有“裏本”,就是性器官完全暴露的色情画册。日本社会那些年曾有持 续的论战,或可称之为“阴毛之争”。伊恩•布鲁玛把这当作日本人表里不一的虚伪道德观念的展现:“在大众娱乐方面,强暴、虐待狂、酷 刑,所有这些都是许可的,但是官方的底线则画在阴毛的暴露上。这更令人回忆起学校老师测量学生那一头乱发的长度,而不是指点其深刻的道德信念。”
  确实,我当时也对此深感不解,反正是色情片,难道在男女性器官上加上一团马赛克就会降低败坏社会风气的危险么?一位日本友人的解释是,马赛克增加了朦胧和含蓄的气氛,符合日本的美学观念。这个说法听起来满有道理,但后来我发现他也收藏了一些“裏本”和“裏ビデオ”。
   “裏ビデオ”、“裏本”的全盛时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发宣传品的时候大概是最后的辉煌。日本各界、包括部分知识分子为了这团马赛克和官方斗争,换来了 官方将马赛克的方块数量减少5%的“退让”。这具有一种日本式的滑稽色彩,依据什么算出了5%的数字?5%会保证公共道德的安全么?正如伊 恩•布鲁玛所说,日本的色情音像制品中有很多比那团马赛克更具威胁的东西,可那似有若无的法律就是盯着一小团马赛克。去年,李安的 《色,戒》在日本公映,被定为成人限制级。有华人同事满怀期待去了电影院,后来懊恼地说:“日本怎么这样呢?居然还打马赛克!”
  与色情音像制 品上的表里不一类似的,是日本的色情服务业。日本法律规定不允许卖淫,一般的色情店铺禁止提供“本番”(性交)服务,可曾因“土耳其浴室”诨名引起外交纠 纷的“ソープランド”却可以公开营业。“ソープランド”被日本警方称作“特殊的业务形态……容易成为卖淫的温床”,可谁都清楚,那里的“本番”是不折不扣 的卖淫,何以就不违法呢?这就是表里的学问。事实上,“裏ビデオ”、“裏本”虽然名义上违法,繁华街头却经常能看到贩卖的店铺,并没有见到警方严加取缔。 那些塞入住户信箱的宣传品标明了电话号码,如果警察想抓贩卖者易如反掌,而我对违法的担心仅仅是因为外国人的身份。
  “裏ビデオ”、“裏本”的 退潮,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是DVD的普及,使得出版者得以利用高清晰的像素实现“薄马赛克”的境界,中文称之为“薄码”,比起过去录像带的视觉效果 有了欲盖弥彰的效果,更出现了“裏DVD”;另一个是网络的传输,出版者在日本以外通过网络传播“无修正”(无码)影像作品,国外发送和日本国内接收都不 违法,造成了“事实合法”的状态。
  “裏DVD”或“无修正”作品的网络贩卖公司,多数把据点放在了美国的夏威夷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好玩的是其中两家著名的厂标,一个叫“虎!虎!虎!”,一个叫“神风”,搞得好像要二次进攻美国似的,可他们不远万里,不过是为了“出口转内销”罢了。
 
  之三十:两面
  
  高明士在《东亚的政治与教育》中说,日本对隋唐帝国的称呼有两面性,在国内用“邻国”(藩国之意)指称,与隋唐打交道时则称“大国”,俨然自甘居小。高明士称之为“两面性礼仪”。
  两面性。这可能是日本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
   说到日本武士,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死忠,这的确是武士形象极有代表性的一面。来日本这些年,电视经常放映著名的《忠臣藏》,里面的四十七位武士为了“尽忠 ”已死的主公,拿别人的自己的生命全不在乎。片子故事极为简单,却不断被翻拍,版本多达数十个,比咱们的第五代导演狂恋秦始皇还厉害(但我认为后者的精神 世界更加畸形)。然而,前面也说到本尼迪克特举的例子,日军俘虏转身就能变成配合盟军的模范,甚至反戈一击,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样貌。
  人发明 的棋类游戏能够折射文化内涵,日本将棋(象棋)就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则:对手被吃掉的棋子可以作为己方的兵力,再次投入棋盘之上(名为“持子”)。表面上 看,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西洋象棋的阵式没太大分别,但这一招“敌为我用”却非常独特。中国与西洋象棋的死子都完全退出战场,可日本将棋的“持子”竟然能 归来与旧主厮杀。它很精辟地从侧面说明,日本文化在对“忠”的大力渲染之外,实际上还有着另一面的价值规范。
  在日本生活略久,两面性的人事种 种,可以说司空见惯。应该说,不仅是日本人,任何人类的身上都带有程度不等的两面性,即所谓双重人格;而人类的各个文明里,也都存在表面现象和真实本质之 间有所差距的状况。只是,没有哪个社会像日本这样,抽离了对两面性的道德判断,并且为这个两面性设置了极大的阐释与转圜空间,似乎是故意地在维护它的两面 性。所以,我们看到:一面是法律明文禁止公开卖淫,一面又允许“ソープランド”打广告揽客;一面是根深蒂固的男性威权,一面是寄生般压榨男人的另类女权; 一面是风花雪月,触景生情的闲情逸致,一面是血光迸现、残忍好杀的漫画电影;一面讲究“礼仪正しい”和社会公德,一面又在街头随地小便,在车厢里脱鞋晾 脚……
  两面性的日本,对于外来的观客而言,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外来客匆匆一行,通常看到的是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浮现 于表层的一面,另一面则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发觉或遭遇。这当然怪不得观光者,就好像游记这个体裁之所以不好写,是因为除了单纯地描绘风景人物,要想深入揣摩 当地的状态绝非易事。但也怪不得日本人。听过有些外国人抱怨日本人“虚伪、阴险、两面三刀”,可不少情况下,日本人并没有刻意地去隐瞒、欺骗、诡诈,只是 不加说明而已。按照日本人对两面性的习惯,他们或许压根儿没觉得有说明的必要,是外来者自己想当然而已。尤其是那些对自己出身的国家、文化满腹牢骚的,极 容易把个人感情投射到他们所接触的某一面当中去,误判也就应运而生。由此而怪罪日本的话,我倒有些要替日本委屈了。
  外国人和日本人打交道,可 能会对其两面性感到些许困惑:摸不透。这恐怕正乃日本人之所欲也,如同他们不大愿意见到外国人日语过于流利一样:太容易被你摸透岂不就显不出咱们大和民族 的独特了?而且,一个外国人即便意识到了日本的两面性,他还要去琢磨究竟哪一面真哪一面伪,哪一面多哪一面寡,委实大有难度。其实呢,根本就不必去区分什 么真伪多寡,任何一面都是日本人、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或可以说,日本就建立在这个两面、双重的基础之上。
  回到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无论是称赞的还是批判的,常常各自抓住一面滔滔不绝,仿佛真相在手,实则以偏概全。这种现象由来久矣,估计也还会继续下去。
 
  之三十一:铁男铁子
  
  “铁男”不是石油工人,“铁子”也不是好朋友(东北方言,“铁”比喻关系亲密),他们是爱好迷恋铁道的男孩和女孩。
   最近日本媒体报道的一个现象是“铁子”的急剧增加。从普通年轻姑娘的嘴里,听到如数家珍的铁路站名、列车型号,实在教人有点吃惊。在刚刚结束的铁道知识 大赛中,1000道问题有九人全对,其中女性占据七席。事实上,日本人对铁道的无尽热爱,在书店、图书馆中和电视节目里都有体现,这是一个值得揣摩的现 象。
  来日本那年乘地铁,瞥见广告上说翌年是日本地铁开通七十周年,我想到祖国,很是感慨了一回。1927年啊。几年后的住处附近小公园里,有 一辆旧式蒸汽机车车头的实物,说明牌上写着那是早年东京至横滨的机车。夜里,我偶尔散步路过,会在它周围徘徊片刻,思忖它驶过了怎样的历史烟尘。
   来日后看到针对日本男中学生的调查,说孩子们长大后的第一志愿是电车(今日的列车基本已经电气化)的驾驶员,这也曾让我感到震撼。电车驾驶员的理想无疑 比做官发财更显温暖,虽然这个行业的收入也还不错,按去年统计平均年薪641万日元,在主要职业中排行第19位。不过,我想这么多男生,以及那么多女子对 铁道、列车充满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向往,原因肯定不止于此。在某种程度上,铁道和列车就代表了日本的现代史进程。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 啻真理。立志维新的明治政府最重要的公共工程首推铁路建设。日本第一条铁路由东京至横滨,1870年完工,1889年延伸到神户。政府还鼓励私人兴建铁 路,出现铁路投资热潮,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到1890年,日本已经拥有1400英里铁路,40%为政府投资经营,60%属于私人。而中国第一条铁路是 英国人1876年在上海建成,却被清廷赎回拆除。两相对照,夫复何言?历史此后再度重演。日本在二战战败后图谋恢复,还是把交通建设定为基础,故有新干线 的问世;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却长期忽略交通建设,公共交通运力不足的症结造成大量无畏损耗。
  铁路在人类历史上起到的划时代意义,是如何形容都 不过分的。它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距离观念乃至社会行为方式。安德鲁•戈登在《二十世纪日本:从德川时代到现代》中指出,日本人注 意到火车是按时间表行驶,因此需要精确的时间观念。直到20世纪初,关于日本铁路运营的投诉,还主要是误点和工作散漫,但是在慢慢地改善之下,带动了整个 社会遵守时间观念的形成。不要小看时间观念,它的变革反映了人的生存模式的演变。在日本,通过铁道,大致可以做到按时出发抵达,哪怕就是为了赴一次朋友的 小聚。而那种因阻塞而难以守时的交通状况,体现的是一种深层的失败。
  如今,日本拥有遍布全国的细密铁道网,每年输送人数比中国略少,是美英德 法四国总和的二倍,号称“铁道王国”。一个汽车工业极其发达的国家,却有如此之高的铁路载客量,中国人尤其应该深思缘由。本来,东北以辽宁沈阳为核心,在 日本殖民时期建成了中国密度仅见的铁道系统,可能发展出类似日本都市地带电车线路的运行体系。遗憾的是,这条正确的路非但没有走下去,反而被毁掉了,取而 代之的是一条条高速公路,和奔驰其间的流水般的“私家车”。
  将来某一天,我会离开日本,最令人怀念的两样事物之一,就是那铁道与列车组成的交 通网络。当然,也会有遗憾,即始终没能实现一次“青春十八”的远途旅行。顾名思义,“青春十八”饱含着青春的气息,它能让你凭借一张低廉的车票,以不断换 乘的方式实现从北海道到九州的自由游历。我曾多次想象:背着行囊的自己,走出空荡荡的车厢,踏上一个不知名小站清冷的月台,等候下一趟列车如约而来,带我 驶向未知的远方。
  吾欲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可惜,青春如梦。
 
  之三十二:从川端到三岛
  
  这可不是针对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两位作家的文学评论。
  《朝日新闻》头版报道,原来谷崎润一郎也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那年输给了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给谷崎写推荐信的包括他的竞争者三岛由纪夫,三岛自己也没获奖,窃以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大把大把的遗珠之一。
   没来日本之前,对日本文学的最强烈印象是川端康成。川端出身东京大学国文系,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出身法文系(京都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拿出了五 位诺贝尔得主说事儿,东京大学只有三位,但在文学奖上是东大一面倒),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面向:物哀传统和思辨洋风。不过,晦涩的大江令人知难而退(我 一直不敬地认为,大江获奖和高行健一样,唯独法国人最开心),川端却常常能抚慰我心。特别是生活在日本以后,重读川端会有更加真切地感受。有一次傍晚乘电 车,站在靠门的窗畔朝外望去,看到了玻璃上光影幢幢中浮现的一位陌生姑娘的脸庞。她就站在我的左近。心头一紧,想到了《雪国》中那段经典描写:
    “镜子的衬底,是流动着的黄昏景色。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 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特别是当寒山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 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这是美的一刻。在川端的作品中,此类珠玉片断不胜枚举,而这些珠玉之所以动人心魄者,在于它罕见的纤细微妙。后来去日本棋院的特别对局室,看到墙上悬挂的川端手书“深奥幽玄”,心底赞叹了良久。
   可是,随着在日生活和阅读的延续,越来越发现比起川端,三岛由纪夫给我的触动更深,感受更丰富。三岛后来居上,超越了川端。三岛的出身是东京大学法学 系。法学专业的文学家阵容已经足够强大,又多了一位重量级选手。不算同样法学专业的亲近感,三岛在我看来,可能是现代最能代表日本精神的作家了。
   大多数作家的写作总是暗中围绕他的生活。《春雪》中宫廷和公卿的繁文缛节,贵族学校学习院的规制情形,身体羸弱的清显与研习法学的本多,都可以在三岛的 个人履历中找到对应。和川端的破落家庭背景不同,三岛成长于官宦门第,中学读的是皇族和华族子弟学习院,这个经历对他日后的精神世界很有影响。贵族学校是 个有趣的地方,三岛在此间体会到了“所谓优雅就是触犯禁忌,而且是触犯至高的禁忌。这种观念第一次教会他肉感,这是长期以来抑压着的真正的肉感。”这让人 联想到去年自杀的AV女星麻生美由树,她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学习院系统。这位只有20年生命的女子,以及其张扬的方式宣称自己曾和几十名艺人的性爱经历, 叛逆行为之下可见心灵的高度扭曲。
  三岛的作品中洋溢着美,美是他的哲学,他的宗教,他的生命源泉。但他和川端不一样的,在于美发自“肉体与知 性的均衡即将被打破”又“难以打破的紧张之中”,因此,他的美是突发的、矛盾的、极端的。粗暴野蛮和优雅华丽被扭结在一起,形成了奇特的美感,而这种美感 是真正日本式的,它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文学艺术创作的领域,上升到了民族文化象征的高度。三岛(日本)式的美正是不带道德评断,在恶中追求美,甚至是愈堕落 愈美丽,最终成了一次极具破坏性的、暴烈的偏执探险。同样是选择自杀,川端是口含煤气管,三岛则是最残酷血腥的切腹。
  我国诗人北岛在诗作《单人房间》中曾写道:“他渴望看到血/自己的血/霞光般飞溅”三岛也说过渴望见血,他“一看到血,心里就痛快”(《午后曳航》)。结果,三岛确实用他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的期望。
 
  之三十三:吓住你

  那年去参加了汤姆•克鲁斯《最后的武士》的见面会。该片英文原名为《Last Samurai》, “Samurai”的日文汉字是“侍”,即武士。在各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中,几乎都涉及日本的“Bushido(武士道)”,特别是为何以美国人身份选择这 个题材。汤姆•克鲁斯和导演爱德华•兹维克都为“武士道”精神大唱赞歌,称他们历来对日本传统文化和武士精神钦 佩有加,更为此片研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汤姆•克鲁斯说他已可以就这个话题滔滔不绝地谈上几个小时,并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奉行武士的诚 实、忠诚、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
  虽然这些说辞不乏人在日本而着意客套的成分,但日本的武士道确实在西方有较大的影响。像Samurai等一些 专有名词,如harakiri(切腹),都由日语发音进入了英语词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日本以财力为后盾,加强对外文化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武士道 思想武装的日本军队在历次战争中的表现,得到了对手的敬畏。
  虽然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的相继胜利,为自己挣得了一个列强的席位,但在欧美列强的眼里,仍旧是难免遭到歧视的,并未被当做平等的对手。这个境遇在二战之后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因为欧美人被疯狂的日本人吓住了。
   被关押的中国沈阳集中营里的美国战俘罗依•威尔回忆,美国空军空袭那天,他看到一架受创的日本战斗机毅然撞向了一架B-29轰炸 机,爆炸的碎片由天而降,“简直是让我敬畏,这是唯一一句我所能用来形容的话,一种致命的敬畏感。”此后,面对连人带机一起俯冲下来的“神风特攻”,西方 军人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这可能远远大于它造成的物质与生命损失。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情报官员甚至提出了一个古怪的点子:把日本天皇的肖像画在盟军战舰的 船舷上,以此来避免特攻队的自杀袭击。当然,这个主意没有被付诸实施,却毫无疑问地表明他们被吓到了。所以,在东京审判期间,美军第八军司令官罗伯 特•艾克尔伯格中将说了一句或许是发自肺腑的话:“日本兵是军官们梦想拥有的士兵。”
  为日本兵的“名声”写下最后浓重一 笔的,是那位在菲律宾战斗到1974年的小野田宽郎,他的绰号就是“Last Samurai”。英国的朋克摇滚乐队Camel曾以他的经历为题材,发行过一张专辑。从军前小野田曾在中国生活过,会说一些中文。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关 于小野田事迹的记述中也提到中国网络上对他的评价以赞赏居多。这在日本人看来,大概是又一桩被“武士道精神”震慑的例子吧。
  对于战后美国对日 本的战争罪行未能彻底清算的原因,多数的观点是强调美国意图利用日本对抗苏联和中国,把它作为“反共桥头堡”。然而,单纯的政治理由还不够充分,不容忽视 的是内心对日本这个对手的“敬畏感”。人类社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丛林,不管涂抹了多少文明的粉饰。在自命不凡的话语霸权面前,曲意逢迎,和颜 悦色,可能换来的是被轻视,被羞辱。
  再来看小野田这个“最后的武士”。主持人窦文涛和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在谈论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时,称小野田 的行为体现了“近乎病态的职业精神”。我觉得“近乎”和“职业精神”几个字都可以去掉。事实上,小野田在这三十年中并没有中断对外部信息的获取,他通过收 听广播、阅读报刊等方式知道日本皇太子结婚、东京奥运,还把听赛马比赛当作唯一的娱乐,很难想象对战争的结束懵然无知。他说以为日本建立了美国操纵的傀儡 政权,流亡政府的战斗仍在继续,这在最初的几年内是可能的,但若说三十年始终没搞清楚,即便在日本社会里对此也有很多怀疑。
  三十年内,小野田 和几名先后或降或死的同伴发动过多次“作战”。这也和1972年在关岛被发现的残兵横井庄一、1974年底在印尼被发现的中村辉夫(台湾原住民)构成显著 差别,横井等人只是在密林中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而小野田的“作战”与其说是军事行动,不如说是一种可以随心所欲破坏的“いたずら(日文汉字:惡戯)”。
 
  之三十四:いたずら
  
  说实话,最近好一段日子没有被いたずら了,还有一点失落感呢。
  “いたずら”汉字写作“惡 戯”,直译就是恶作剧。但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含义也指代来自陌生人的骚扰,如“いたずら电话”。推销贩卖内容的电话虽然也令人生厌,但还不算“いたず ら”,那种骚扰电话多在深夜打来,有时只是沉默,有时则发出各种古怪声音或自说自话。一般这类电话很少显示号码,因为可以设定成隐藏号码的184模式(在 拨打号码前加上184),甚至有利用公用电话的。你固然能将电话设置为拒绝接受不显示号码和公用电话的来电,但会有万一耽误正事之虞,所以,且把被骚扰当 作电话的一个功能吧。
  我接过的骚扰电话多数是默不作声的,但也有例外,曾在午夜两点多接到一通,那端传来女人低沉的抽泣。挂断之后,我睡意全 无,走到窗前,想到这世上此刻有多少伤心人夜不能寐,对那位来电者已没有怨言。若真的能减轻一点她的苦恼,被骚扰一下倒也无妨。不过,某男性友人在夜深亦 曾被骚扰过,对方女子发出挑逗的呻吟声,被他身边团聚不久的发妻听到,掀起了一场无中生有的轩然大波。
  据媒体报道的案例,某夫妇在两年内接到 了50000余次骚扰电话,两人心理生理上都遭受严重伤害,骚扰者使用的是无需登录个人情报的卡式手机,导致警方调查进展缓慢。被逮捕后,与受害者相识的 骚扰者说她的动机无他,只是觉得对方冷淡了自己。这种骚扰是怨恨使然,但我们通常受到的应该源于孤独。想象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站在街头的公用电话亭里,投 下硬币,拨通不相识的号码,既花钱,又挨冻。为的是什么?孤独啊,孤独。我们在异国他乡的漂泊客,多少会理解这种心情。对方只要接了电话,旋即挂断也好, 破口大骂也罢,都是一种安慰。
  各类骚扰现象非日本所独有,但骚扰电话已成为日本社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报刊和网络上传授各种“击退法”,我估 计效果不彰。相识的国人里几乎人人都有过被骚扰经历,严重的如一位女留学生,对方听出她是外国女性后,一天拨打数十次,最后逼迫她花钱更换号码了事。实际 上,“いたずら电话”仅是骚扰之一种,尾随(ストーカー)、偷窥、窃取内衣等等都算在内。
  尾随就是被跟踪,据统计90%是男跟女,10%是女跟男,一半以上是出自“喜爱之情”。警方的案例数据是去年发生14567件,比前年增加一成。但这是警方立案的事件,大约是冰山一角,我认识的人当中被尾随过的不下十人,却只有一位报了案。
   陶渊明《闲情赋》中为了思慕的美人,“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这种情感我们能够理解。尾随者若就是想瞄着“美 人”(不论性别)的背影,踩着“美人”的脚步,那倒和陶渊明的理想差不多。然而,有的尾随事件最后发展成住所被探知,以及偷窥、盗窃等暴力犯罪。因此,尽 管很多尾随者似乎满足于默默地亦步亦趋,可是对被跟踪的人来讲,当然是很不愉快乃至惊恐的体验。
  尾随者的心理状态被称作“执拗”,但它和“いたずら电话”一样,验证着人的孤独和对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感。在电话或跟踪给对方造成的不快里,和陌生人发生了联系,因此获得了“我骚扰故我在”的自我认知。
   骚扰可能违法,可还有合法骚扰者。两位相貌不错的女性朋友曾遭受过日本警察的“合法骚扰”:一位忘记带外国人登录证,虽有学生证为凭,而且离住处不远可 以回家去取,就是不容她分辩;一位明明带着护照,偏被怀疑伪造。她们都被几名警察大张旗鼓地带回警署,装模作样地调查一番,等她们错过了本有的约定或被气 哭,再宣布无事释放。这种变相的“いたずら”固然等而下之,可还真的拿他没办法。
 
  之三十五:拉面王之死
  
  意大利男足有一年来日本比赛,托蒂在下榻的酒店吃了一碗日本拉面,花了1000多日元,大呼太贵。以他 的收入来看,这抱怨颇令人不齿。不过,日本饮食中,拉面确实算性价比比较差的:一碗面很难吃得饱(对成年男子而言),成本又极其低廉(售价通常700日元 上下)。但是在日本的吹嘘和包装之下,拉面的名声的确响亮得很。一些中国来客吃过之后,也大赞日本拉面如何了得,甚至有乐不思蜀之感,可那喜悦我想大概一 半是出于新鲜,一半是对“日本”的膜拜。
  偶尔也会去吃碗拉面,谈不上有特殊爱好,仅仅为了换个口味或贪图简便。但在生活中,拉面的身影可谓无 所不在:电视里播放着各地“名物”拉面,拉面大赛;书店里排列着拉面辞典、拉面全书;超市内各式各样的拉面商品琳琅满目;网络上有人气旺盛的拉面爱好者组 织、研究会、讲习所(就差没组党了);每一处商店街都少不了拉面店,每一家都自诩风味独特、用心良苦(常见的写着“魂入り”)……当然,人愿意吃什么是他 的自由,我感兴趣的日本拉面文化体现出的一个特征:过度阐释。
  吃食物,是人作为生物的本能,但在人类社会中,吃什么,怎么吃,从来就被赋予了 浓厚的文化意义。罗兰•巴特来日本兜了一圈,写下著名的《符号帝国》,26条随笔里多则和吃有关。近年来,由于日本人平均寿命长,日 本饮食跟着沾光,似乎成了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因,颇受好评。但是,我总觉得这有点夸张,与遗传基因、自然环境、食品卫生、文化传统、保健医疗、社会体制等等 相比,人的寿命和饮食习惯的关系究竟有多大?
  去年,日本拉面界的旗帜性人物武内伸因肝硬化逝世,享年48岁。他曾获第二届“拉面王”大赛冠 军,担任日本拉面协会副会长和横滨拉面博物馆的宣传负责人,经常在媒体上品评拉面,号称权威拉面专家。在他生前出版的《百吃不厌的百家拉面店》一书封面 上,赫然写着他“吃过4000碗拉面”的业绩。媒体报道大多没有明说他的病因与拉面的关联,声势浩大拉面业界可不好对付,但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一日三 餐皆拉面”的过量油脂摄取,是他肝脏机能崩溃的罪魁祸首。病故前两年,武内伸去看医生,医生便问:“你平时吃什么?”武内伸说是拉面,医生警告他不许再 吃,他回答“我是职业拉面评论家”,令医生哑口无言。以身殉拉面,武内伸或许算是死得其所吧。
  世人多以为日本饮食口味清淡,实际上绝大多数拉面既咸且油;世人多说日本文化以简约为特色,拉面文化却极其鼓吹种类繁复之能。
   拉面的面多半很便宜,一碗分量的便宜者不过几十日元,其要点在于汤。一般而言,拉面的汤多以猪骨、鸡骨大火长时间熬制,最受推崇的是乳白色的浓汤,所谓 “浓厚豚こつ”。每家店都强调自己的汤与面如何别具一格,但原材料的高度同一性决定了结果的大同小异。在那些介绍拉面的书籍里,“独特”的拉面简直如日本 的神祇(“八百万神”之说),教人眼花缭乱。我没有武内伸阅面无数的资历,仅就个人经验来说,对此颇不以为然。
  日本人承认拉面源于中国,但已 经被改造成了彻底的日本式食品,这话没错。可要把它上升到天花乱坠的“道”的境界(有“面道”一词),就有点儿滑稽。面道和花道、茶道等等一样,都是过度 阐释出来的空洞理论。用大剂量的褒美之辞,佐以琐细的门类流派划分,加上自己信以为真的虔诚,就成了“道”。惊鸿一瞥般的罗兰•巴特 对日本文化缺乏了解,却有敏锐的直觉,他的随感中论述日本饮食的两则,题目分别是《没有中心的菜肴》和《空洞》。拉面的唯一功能就是暂时填补我们肠胃的空 洞,可坦率地说,每当我中午吃过拉面,往往临近黄昏就再次感到了空洞的存在。
 
  之三十六:性虐
  
  2006年文仁亲王(明仁天皇次子)的妻子诞下日本皇室四十一年来首位男丁那天,我和友人约在上野附近吃饭,店主贴出半价的告示,因为皇室男嗣后继乏人的难题终于暂时得到了解决,不用为是否拥立女天皇而头疼了。
   日本历史上曾有代理性的女天皇,但近代以来天皇制国家意识的确立,使得女天皇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虽已不再是“现人神”,天皇传统上还担负着祭司的职 责,目前每年仍要主持祭祀活动,而女性因为经血缘故被认为是不洁的,所以难以从事此职务。说这些并非为了谈论天皇制,而是意在探讨对女性的视点,由此谈谈 日本的性虐待影像作品。
  音像出租店内,都有一个用布帘隔开的单间,专门摆放AV(色情电影);软色情电影则可以和普通影片同列,但要表明限制级别。两类作品中,大抵都有SM专栏,即性虐待题材。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所谓“绳缚”,照片上的裸体或半裸女子被绳索捆绑成各种姿态。
   粗略而言,日本性虐待作品的暴力残酷程度并不太突出,通过肉体的剧烈痛苦换取快感也算不上主流,它更看重的是唤起观者心理上的愉悦和释放,或者是“安 心”。比如说“绳缚”,几乎是每部SM片子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以至于有“紧缚师”的职业和“绳缚美学”,但它并不是以刺激肉体痛感为目的的。这就涉及到 女性性征的文化意义。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女性摆脱不了一种“恶”的特质。她的生殖力,她的激情和诱惑,对男人来说是邪恶、神秘而可畏的,男人 可能会被耗尽精力或摆布命运,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和恐惧。这种针对女性的看法存在于很多文明之中。在中国,韩书瑞《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中提 到守城者面对叛军,“呼妓女上城,解其亵衣,以阴对之”,朝城下撒尿或扔染有经血的污物,使叛军的炮火失准。类似的说法,直到1900年的义和团之变尚且 流传甚广。现代日本的AV中,对女性的性虐待实际上是焦虑与恐惧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五花大绑的捆缚,似乎是要拘束女性身体内部的“恶灵”,而鞭打(一般 下手并不重)、滴蜡、剃毛等刑罚更像一个“净化”(日本人称之为“调教”)的仪式。值得一提的是,音像制品架子上与性虐待相伴的栏目常常是强奸。强奸是性 的暴力,但在此题材影片中,仿佛着重强调的是女性放弃了抵抗,反而显现出对性和暴力侵犯的需求。她的面部表情是痛苦的,不过与其说痛苦来自被强迫的性,不 如说在力不从心地抵御自己身体内部的“恶灵”,当然最后免不了失败。同样,男性的性暴力得逞的意义,与其说是对女性肉体的征服,不如说是通过侵略性的“反 击”验证了女性的“危险”。
  (插一段题外话。对于日本SM的“绳缚”,有人称源自日本古典“紧缚术”,是“日本多种高深的精神修习方式中的一 种,被视为一门艺术,是对束缚肉体,解放灵魂的精神寄托。用麻绳将身体紧紧捆绑,以此寻求思维和冥想的开阔和无穷。”这是又一个日本式过度阐释的例子。假 如要为这种行为寻找源流的话,应该指向原始宗教中自我折磨伤毁的忏仪。)
  谈性虐待,还有一类精神上的略加补充。这类片子的主题包括女性在公众 场合裸身或性事,在亲友(多属表演性)面前媾合等等。不论女性是否自愿,它的暴力是精神层面的,是以对“耻感”的打破来取悦观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再次 验证了前述的观点:女人能够为了身体内部潜伏的欲望,出卖自己的羞耻之心。
  “绳缚”、“拘束”之类的行为被称作“ソフトSM”(轻度性虐 待),在一般的娱乐性报刊杂志上并不少见,可见其普及程度。而有关“SM美学”的论述与表现,首推官能文学作家团鬼六,其近年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花与蛇》 系列,或可作为欲窥门道者的参考。但是,在观看的时候,不妨想想伊恩•布鲁玛的一个提问:“在这样的娱乐中,谁是真正的受害者?”
 
  之三十七:“美国养的狗”
  
  夏天去横须贺看海,登上了日本最早的西洋式灯塔:观音崎灯台。在顶层的平台上,能够眺望远处的东京湾入口处,两三艘巨轮正缓缓航行。旁边有一老一少日本人,老人正在讲述六十多年前的经历:“海面上全是美国人的战舰,有七八十艘呢……”
  他说的大概是1945年8月29日的历史现场,日本战败后,美国海军哈尔西上将率领第三舰队驶入东京湾,准备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那是日本历史上最重大的时刻之一。
  归途中没有靠近美军基地,也无从看到第七舰队的军容(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来日不久)。不过,街边的诸多英语招牌和美式店面,显示出这里浓郁的美国氛围。前首相小泉次子的竞选宣传车驶过,高音喇叭聒噪着,仿佛在提醒大家此地是日本。
  导演北野武的主业是电视明星,他在主持的一个节目里,率一干同胞和在日各国侨民大鸣大放,很有意思。这一集的主题恰好是日美关系,北野武请几位在日美国人先说说看不惯日本的地方,一位不知在东京大学留学还是授课的美国男子语出惊人:“日本就是美国养的一条狗!”
   这话似乎也只有美国人敢如此直说。北野武等日本人的脸上,霎那间有些挂不住。他问在座的其他外国人:“赞同的请举手。”结果,呼啦啦一片手臂的森林举 起,两三个伊朗人更是恨不得手脚并用。好在接下来“认为自己的国家也是美国养的狗”的问题,亦博得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侨民的认同,多少让日方挽回了一 点颜面。接下来,北野武等人展开讨论,一系列的论据拿到了桌面上,表明若依照现行国际法的定义,日本至少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主权独立国家。
   当年的日美安保条约规定,日本要向驻日美军支付一定的防务费,这有点像黑社会的保护费,只不过数额越来越大,去年涨到了2000亿日元。北野武不仅愤愤 然:这么多钱可以干多少事情啊。若说美军的正常活动开支倒也罢了,前几年一名澳洲妇女在日本被美军强奸,日本官方出面给了一笔“慰谢料”(赔偿金),连这 个钱也要代付委实离谱。在日美军强奸案多年来屡有发生,但日方很难对美军嫌疑人实施调查和逮捕,因为对方拥有治外法权。美军车辆行驶高速公路免费,车牌自 成体系,发生事故日本警察无权过问……据说美国政府每年向日本政府提交一份备忘录,详细列举要求日方“改善”的各种事项,甚至具体到手机更换签约公司后可 以免费保留原号码(过去不可以,需要缴费)。
  美日之间的这种不对等关系,虽然还谈不上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地步,但有点类似明帝国与朝鲜王国的宗 主国与藩属国架构。在明帝国建构的华夷秩序中,宗主国负责保证藩属国的国家安全,但并不深入干涉或全部包揽其内政外交,只要求藩属国“事大以诚”。日本今 天的境遇,乖乖掏钱买单,忍受治外法权,采纳被“建议”诸事,却维系着“盟友”的招牌,堪称一种实质性的“事大”。明治维新的豪杰们殚精竭虑,要让日本和 西方列强平起平坐,可惜一百多年后,仍不得不屈从于美国的强权。当然,这也算是咎由自取。
  不过,日本人既然常常表现出极强的“自尊”,为何在 美国人面前就可以放弃“自尊”?这是值得探究的现象。对此,评论家大宅壮一说:往好听里说,日本人是一个极富弹性的民族;说得难听些,日本人是没有骨头的 民族。其实,曾喊着要“一亿玉碎”的日本人倒并非没有骨头,只是非常现实而已。很多人在和日本人打交道后的一个印象是“欺软怕硬”,另一个是“翻脸无情 ”,都体现出了日本人的高度现实感。
  列出了一大堆在日美军的宗主特权,那么,日本到底是不是美国养的一条狗呢?屏幕的下方打出了制作人员的名单字母,节目就要结束,北野武和观众说了再见。
  有的问题不必说出答案。
 
  之三十八:欺软怕硬
  
  日本人的劣根性中,这一条或许是最令人生厌和鄙视的。
  某晚在车站,看到一辆出租车停下来,满 头白发的老司机下了车,打开后门,试图推醒一个西装革履的男青年乘客。老司机大声叫着:“客人先生,客人先生……”男子始终如同酒醉酣睡般没有反应。我猜 想他多半是装傻,就站下来看热闹。老司机连喊带推几十遍,只好回到驾驶席打电话报警。不出三四分钟,三名警察驾车赶到,老司机上前诉苦,一警察便走过来查 看。就在此刻,奇迹发生了------男子双目睁开,生龙活虎地从座位上站起下车,仿佛一下子回了魂。我不禁莞尔,也证实了自己没有看错。生活中多加留意 的话,类似故事或可一见,因为欺负弱者,畏惧强者,本来就是日本文化的特征。
  东京的池袋附近是在日中国人活动较多的地域,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前 些天在此举行反华集会,高呼:“支那人滚回去!”“支那人都是罪犯!”顺便,他们还抨击在日韩国人为主提出的争取外国人参政权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 在日美军强奸了多少日本妇女,他们绝不会到美军基地前喊“美国佬滚回去”和“美国兵都是强奸犯”。对于美军或美国人在日本享有的超出日本国民之上的特权, 他们也从未如此大张旗鼓地痛斥。看人下菜碟,莫过于此。
  今天的银座依然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灯红酒绿的繁华商业区,然而,六十多年前,这里曾竖 有一张巨型广告牌,上书“告新日本女性书”:“我们寻求新女性的率先协力,参加慰问进驻军的伟大事业。”实际上就是募集18-25岁的女性,为美国占领军 提供性服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8日,内务省就用密电通知各地警察机构,着手为占领军筹建“慰安设施”。这是教人哭笑不得的日本式效 率。尤其滑稽的是,这个官方性质的卖淫组织在皇居前的成立仪式上宣称:“我等并未有损气节或出卖灵魂,只不过尽不可免之礼仪,并履行条约中之我方义务(美 国与日本签订的条约中并无要求为军队提供性服务的条款),为社会之安宁作出贡献。”该机构名为R.A.A,每名日本女性每天约“接待”15-60名美国士 兵,直到美军因性病激增下令取缔。R.A.A的一大“成就”居然是为了治疗性病,美国首次将青霉素的专利卖给了日本公司。
  在人类的武装冲突历 史上,针对对方女性的性暴力是一种常态,近年来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中指出,在占领军“全体日本妇女都 是潜在的妓女”的观点下,原有的日本人“野蛮残暴”的印象,被柔顺逢迎的女性形象所替代,日本的“慰安政策”对日后的日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 像日本这样主动“献身”胜利者的做法,特别是在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以后,的确是最为独特的例子,或许只能从强者至上的文化角度来予以说明。
  强者 通吃,弱者受弃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是日本人拼搏精神的内在驱动力。可是,这种价值观极端化之后的另一面,就变成了欺软怕硬的恶习。今日的日本社会中存 在很多针对弱势群体的福利设施和政策,舆论也对弱者加以同情甚至讴歌,但在本质上,日本仍然是一个强弱迥然,强者崇拜的体系,体恤弱者只是为了装点其文明 程度。比如已经在日本中小学校园中常态化的“いじめ(恃强凌弱)”现象,文部省对之的定义是:“对比自己弱小的一方进行持续的心理、身体上的攻击,因对方 深刻的痛苦而感到快乐”。被欺负的弱者没别的错,就错在弱;而强者欺负别人也无需更多理由,皆因其弱。至于孰强孰弱,只是一个现实的判断。人要现实点没 错,整天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那是狂想症,但欺软怕硬又无疑现实得过了头,看似精明到家,却不知强弱总在变动之中,早晚免不了吃亏。
  和日本往来,不宜轻易示弱,指望同情和理解总有点冒险。当然,我也决非在呼唤愤青,没有什么比战斗意志大于战斗力的人更虚弱了。要想和日本这样的对手平等交流,没别的捷径,只要你不是弱者。
 
  之三十九:一瞬
  
  今天的日本各大报仍然保有属于诗歌的版面,刊登着读者投稿的俳 句与川柳。两者都只有短短的十七音,所以一登就是几十首,充分展示了民众极高的创作热情。我国大跃进时期曾有一场全民写诗热潮,据说有一人日书千篇的纪 录。相比之下,日本人每年创作的俳句恐怕也要有几百亿首。全国人民热心作诗,哪怕泰半是梨花体,也比“九亿麻”要风雅一点。
  王安石在诗中批评韩愈的平淮西碑,“欲编诗书播后嗣,笔墨虽巧终类俳”,“俳”显然是贬抑之辞。汉语中俳谐的意思是诙谐戏谑,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日本人把俳句发展成了日本诗歌的代表体裁,“俳”的本意已无足轻重了。
   对俳句的最初印象,自然是松尾芭蕉的名作:“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此后,就是美国诗人庞德那首据说深受俳句影响的《地铁车站》。 芭蕉的意境颇富禅机,庞德的意象韵味深远,但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而言,为俳句所倾倒似乎有点困难。中国文人费心创制的“汉俳”,我总觉得是那个崇日 年代的背景使然。要说短歌,我们的五绝不过二十字,词中《十六字令》更仅有十六字。俳句在西方的影响较大,窃以为有一个要素:语言里动词的时态。汉语动词 本身没有时态变化,因此,对俳句的接纳程度反而不如西方。
  不过,理解日本文化,俳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途径。罗兰-巴特在薄薄的小册子里不惜篇 幅地论述俳句,不是仅仅因为文学批评是他的本行,更因为对俳句的看法“也可以用来谈论人们在我称之为日本的那个国度旅行时碰到的每一件事。”事实上,看日 本民众们的作品,的确涉及广泛,生活中的一切皆可入“俳”。
  提到俳句,好像就一定要说起禅宗,这个话题稍后再议。若从字面来看,俳句,尤其是 很多古典俳句,是对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的迅速捕捉。借助于时态,这个瞬间仿佛被定格成了一幅小画,用罗兰-巴特的话说是一个“偶发事件”,用三岛由纪夫的 话说则是“时间结晶体的美丽的断面”。它表现出的,是日本式的时间和美学观念。
  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念,如果从计时刻度上讲,似乎有点粗 放,不知是不是大陆民族的生活环境所致。中国人眼中的美,大约也有一种绵延感,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 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对照来看,日本人可能一方面囿于狭仄的空间,一方面身处多突发灾害的自然,对时间有着更细致的感受。当你用愈细微的时间刻度去寻求 美的时候,就愈发容易感受到美的难以久驻,而愈是难以久驻,就更显示出美在须臾之间的魅力。春之樱花,夏之花火,秋之红叶,冬之初雪,日本人喜爱的四季风 物,皆有此一近似的特征。俳句本来应该是打油诗,却成了主旋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精短体裁最适合体现那不能过多定义或描述的一瞬。
  即便 在篇幅较长的叙事文学里,俳句式的特点还是屡屡出现。且看三岛在《春雪》中刻画的一个场景:聪子走过后院时,女侍在喂鸡。“有几根鸡毛白晃晃地飘落,快接 近地面了”。这是日本文学式的一瞬。着眼点并非散落在地上的鸡毛,甚至也不是正在飘落的过程,而是 “快接近地面”的刹那。
  人类的进化史,是 时间观念的进化史,其度量单位越来越细,如百米赛跑的计时要算到0.00秒。日本文化的瞬息之美的一闪,颇能打动很多现代人的心灵。但是,刻度变细微了, 长度的延续性毕竟还在。这就教人觉出日本人的一大不足,即局限于一瞬,忽略了长久。俳句纤巧,长诗却是短板;资料详密,论断却显局促……李宗仁所以称日本 人是优秀的战术家,但战略观有短视之嫌(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新登场的民主党政权创设了一个叫做“国家战略局”的机构)。
  最后开个玩笑。突然看到女诗人赵丽华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诗云: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正好十七个字。
 
  之四十:寿司为什么这样红
  
  我不喜欢吃“生もの”(未经加热、盐渍的食品,主要指鱼、肉类),所以对其看法难免有个人好恶在内,爱好生食的朋友或有不同观点,我只是略抒己见而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食不同不相为仇。
   有人初来日本,就对生鱼虾牛马肉样样垂涎,而我在日本生活十几年,仍无法适应刺身(生鱼片)、寿司等食物,有时作陪国内来客勉强吃一点,肠胃总要造反。 或许是情绪上的抵触暗示了身体的反应,我总以为人类在进化中从茹毛饮血到用火加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必要非得逆流而上。其实,生鱼生肉咱们古人也 曾吃过,叫“脍”,后来因防疫等缘故而放弃。当然,基因中来自远祖的积淀,可能导致一些人对生食(本文用意皆不包括水果蔬菜)的偏爱,但要为之建构优越性 理论就难免牵强了。
  来日本那年夏天,关西地区爆出一个名叫O157的细菌食物中毒的大案,在学校食堂就餐的近万名学生中招,数人死亡。一时 间,日本举国的“生もの”生意遭受重创,我打工的店铺临时撤下了菜单上所有的生食。O157的病因就是未经充分加热,但近年来虽然时不时仍有病例,大规模 的集团感染少见了,舆论的关注程度也不热心。毕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人类的记性是很健忘的。
  生鱼片和寿司是日本人生食的代表,最大的危险应 该是寄生虫,所以进食时配以芥末和姜,据说为了消毒。但据我观察,日本人当中皮肤病比例颇高,怀疑和生食有关,后来读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里 希•施里曼一百多年前的《清国、日本游记》,发现他对日本人皮肤病和食用生鱼的关系有同样看法。一位日本朋友体毛比较丰盛,自嘲说刺 身和寿司吃得太多,可见他们自己也有感受。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寿司为首的日本料理在海外的流行。Sushi是英语中的专有名词,N多的好莱坞明星都说寿司是他们的最爱。寿司为什么这么红?
   任何一种人类的“民族料理”,都不仅仅意味着食用价值和味道、原材料、烹饪方式的差别,更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特别是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以来。波兰 学者J.Cwiertka曾留学日本,专门研究日本和韩国饮食,他指出,所谓日本料理的概念,是和日本的民族国家概念一同打造出来的。给菜肴安上国籍的同 时,也不可避免地附加了这个国家的印记。比如说纳米比亚料理,很容易有蛮荒色彩;而说日本料理,就产生了精致的印象。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开国之 后,到过日本的西方人对Japanese Food予以普遍恶评,简直到了“除非真的没东西吃,不会去碰那些难以忍受的食物”(英国军官亨利•诺里)的地步。然而,今天的日本 料理,尤其是寿司,成功地打入了“第一世界国家的美食界”,成为中产阶级以上民众喜爱的异国风味。在第三世界国家,日本料理也常常具有高档食肆的身份。事 实上,这个变化本身只能说明人类的非理性本质。
  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中确实有比较健康的一面,但把生食和日本人的人均寿命延长扯到一起,更多的成 分恐怕是商业噱头。很显然,生食和地球上其他长寿地域的居民并无必然联系。J.Cwiertka认为,寿司在日本以外最初的滥觞,是美国的加州。当地有为 数不少的日本裔居民,但更重要的是,寿司被赋予的自然、健康、反传统意义迎合了此间声势浩大的“雅皮士”运动。“雅皮士”代表食物寿司因而登堂入室,成了 高收入、高学历而又特立独行、热爱自然的“精英”们的宠爱。他们将这股时尚带到了欧洲,又进而影响了欧美的普通大众,以至于回转寿司的店铺如今遍布西方主 要城市,有的华人餐馆也像模像样地搞起了日本料理。
  在华人世界,日本料理的身价也比较高,连吉野家都跟着沾光,仿佛应了南宋哲人陆九渊那句话: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尽管那些生鱼虾牛马肉若出自纳米比亚人之手,很可能要被斥为“教化未开”。
 
  之四十一:跃进与沉沦
  
  1998年的东亚四强赛,世界杯首次出线的日本队在主场 0:2完败于未能出线的中国队,日本媒体把身体素质出众的中国队比作日本未来的小组对手阿根廷队,一片悲鸣。那是中日男足对抗中方的最后辉煌,此后十余年 内,中国队即便面对日本二队也只能期待勉强混个平局。之前的东亚男足格局中,中国水平在日本之上,所以才有迟尚斌、沈祥福那一代国脚都曾旅日的经验。 1993-94年间,两国差不多同时开始职业化进程,结局却是对比极其鲜明的跃进与沉沦。这当中的蕴意,已经超越了足球这个体育运动的范畴,具有更重大的 象征意义。我把它和19世纪后期的两国国运对比,得出惊人相似的结论。一个是蒸蒸日上的明治维新,一个是徒有其表的洋务运动,最后,后者成了前者刀俎上的 鱼肉,而原因很简单:自作孽。
  我来日的1996年,J联赛仍处于初始阶段,当时就发现了一个与中国甲A迥异之处。一直到1999年为止,J联 赛都没有平局的概念!两队交手,如果90分钟内战平,则延长30分钟,依旧战平的话点球决胜负,一定要分出输赢。需要提及的是,该段时间内也没有升降级制 度。这个罕见的制度对日本足球的根基打造,可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球员的体能和攻击意识得到了极大的锻造。96年的J联赛已有16支球队,则每支球 队每年理论上可能要打30场120分钟的比赛。要想不拖到加时赛或偶然因素很大的点球战,就要不断进攻,力求在90分钟内解决对手。于是,2002年世界 杯开幕前,特鲁西埃在国立竞技场山呼海啸的球迷呐喊声中承诺要进攻,“因为进攻是日本的文化”。其次,这种赛制对球员的心理素质锤炼有不容轻忽的巨大作 用,并形成了一个90分钟内精神高度集中的传统。随便举几个例子,2003年,日本队在客场第90分钟进球击败宿敌韩国队;2004年亚洲杯,日本队在第 85分钟被巴林队反超,随后在第90分、第93分进球逆转;2005年四强赛,日本队在第87分钟进球,战平中国;同年联合会杯,第88分钟进球战平巴 西;同年世界杯预选,在离终场还有20秒的情况下进球,击败朝鲜;2006年,在第94分钟进球,逼平波黑……我曾粗略统计过,近四五年来,日本队的扳平 和胜局中,最后一分钟进球的有多次,最后五分钟就更不必说。这说明了什么?决不仅仅是运气,运气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眷顾一支队伍。
  因为一项工 作的缘故,旁观过不下数十场日本队的比赛,也接触过一些日本足球界人士。以中田英寿、小野伸二等为代表的特鲁西埃那一批球员,成长过程和我的旅日生活正相 对应,颇有亲切感。中田一代完成了日本男足的亚洲霸业,但真正的功臣是前足协主席川渊三郎等领导者,他们制定了完备的发展战略并有效地付诸实践。他们是日 本足球界的伊藤博文、福泽谕吉,而中国足协连李鸿章、左宗棠也不可见。尽管中国舆论经常把矛头指向球员,但稍了解内情的人会强烈感受到,球员不过是恶劣环 境下的可悲牺牲者。日本雅典国奥主帅山本昌邦曾私下说,他若是能拥有曲波那一届的中国国奥球员,“有信心在奥运会上拿奖牌。”一言以蔽之:橘生淮南则为 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朱广沪还是深圳队主帅时,曾来日本想找几个外援,有六七十名日本青年球员报名,以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了一天的选秀。我一 直在他身边。他对两件事很感慨。第一是这些大多并不熟悉的球员被临时捏合组队,配合却非常默契,每个人在跑动中抬头保持观察,不认识就叫队友身上的号码来 交流。朱广沪说这体现了日本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础极为扎实,我告诉他日本全国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冠军决赛在国立竞技场举行,NHK电视台现场直播,现场观众 六万余人,他不禁摇头叹息。傍晚结束后,朱广沪和我站在体育场门口等车,落选的日本青年们一一经过,向朱广沪鞠躬致意:“您辛苦了。”他问明这句话的意思 后,又一次摇头叹息。
  中国足球的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希望?以某位日本足球界人士的话做结:“什么时候中国的足球彩票能像日本这样立足本国联赛,中国足球就会好起来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