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7-10
- 消息
- 9,868
- 荣誉分数
- 440
- 声望点数
- 193
之五十五:日本人是谁?
已故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写过《我们是谁?》一书,当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日本人可能无时无刻不在问着类似的问题:“日本人是谁?”简单地说,这是一个98.5%由大和民族组成的国民群体。可身份容易确定,性情却很耐琢磨,因此,日本人似乎仍旧对自身充满了好奇。
在图书馆或书店里,都能看到不少论述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书籍,其中的一大门类叫做:“日本人论”(日语亦是专有名词)。其实,所谓“日本人论”的内容仍 是对日本文化的探讨,之所以不称作“日本文化论”,我的理解是它的焦点在于“人”。据我观察,在中国人的关于日本的著述中,一般是用“日本文化论”这样的 说法,当然,论述中很大的比例也属于艺术作品、生活环境、历史进程等等,人的色彩较淡。而日本人喜欢的“日本人论”说法,意味着对日本文化的阐释更立足于 “人”的角度。
“日本人论”的作者,不外两大类:日本人和外国人。日本人尤其对外国人的看法予以相当的重视,事实上,很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我 的这种性情本来就是一个日本文化的特质,就像他们强调不要“迷惑”别人一样。以他者的目光来界定自己,也许有点自信不足,但还需要些勇气。我以为,在这点 上值得中国人学习,不妨多看看外国人的“中国人论”。
日本人写的“日本人论”著作,最有名的大概是三本: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梅原猛的 《日本文化论》,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借用日本人的说法,算是名声上的“御三家”。至于在中国不大知名,内容却颇好看的“日本人 论”,我也有个“御三家”:河合隼雄、山本七平以及前面提过的土居健郎。河合隼雄在中国最近的声望,好像是沾了大红大紫的村上春树的光,不能不教人感慨, 也间接说明了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功夫欠缺到何等程度。
外国人(多数在日本生活过)的“日本人论”,《菊与刀》无疑要坐头一把交椅。《菊与刀》 是外国人“日本人论”第一波的代表,该阶段的时间跨度大概是明治末年到二战结束,即日本帝国崛起至衰落期间。以观点论,总的来说,批判色彩更强一些。第二 波是战后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实现了腾飞,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目光,也造就了又一轮“日本人论”热。观点上来讲,肯定甚至赞美的略多。野 村综合研究所在1978年曾做过一个调查,从1946年到1978年的32年间,被划入“日本人论”类别的出版物一共698册,有25%竟然集中于 1976-1978年的三年内。毫无疑问,“日本人论”是那几年的热点图书。按书籍的作者身份来区分的话,最大的群体是外国人(7%),其次是外国记者 (5.5%),超过了本应是主力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者(4.5%)和历史民俗学者(4.5%)。日本人对外国人究竟会怎么评价他们,的确甚感兴趣。
外国人的著作里,比较有名的如前苏联驻日记者奥甫琴科的《一枝樱》,日本学者米原万里说它是“凌驾《菊与刀》的日本人论佳作”。另外,如美国人阿列克斯 •科尔的《犬与鬼》,英国记者柯林•乔伊斯的《日本社会入门》,澳大利亚外交官格里高利•克拉克的《独特的日本人》,韩国前文化部长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 小意识》等等。
此前去神户旅行,在海边参观孙文纪念馆,看到了旧照片上为孙文担任翻译的戴季陶。在“日本人论”的书架中,通常唯一的中国人著 作就是他的《日本论》。我们对这个动辄许以“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的邻邦,是不是熟稔到了无需多说的地步呢?回国时也会看看中国书店里关于日本的书籍(作 者是中国人的),“日本文化论”为数着实不少,翻一翻则多半是翻译资料汇编或文艺评论,只能说有些遗憾。
不过,另一方面,我倒是更想看到中国人或外国人写的“中国人论”。因为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上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永远都不会过时。
已故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写过《我们是谁?》一书,当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日本人可能无时无刻不在问着类似的问题:“日本人是谁?”简单地说,这是一个98.5%由大和民族组成的国民群体。可身份容易确定,性情却很耐琢磨,因此,日本人似乎仍旧对自身充满了好奇。
在图书馆或书店里,都能看到不少论述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书籍,其中的一大门类叫做:“日本人论”(日语亦是专有名词)。其实,所谓“日本人论”的内容仍 是对日本文化的探讨,之所以不称作“日本文化论”,我的理解是它的焦点在于“人”。据我观察,在中国人的关于日本的著述中,一般是用“日本文化论”这样的 说法,当然,论述中很大的比例也属于艺术作品、生活环境、历史进程等等,人的色彩较淡。而日本人喜欢的“日本人论”说法,意味着对日本文化的阐释更立足于 “人”的角度。
“日本人论”的作者,不外两大类:日本人和外国人。日本人尤其对外国人的看法予以相当的重视,事实上,很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我 的这种性情本来就是一个日本文化的特质,就像他们强调不要“迷惑”别人一样。以他者的目光来界定自己,也许有点自信不足,但还需要些勇气。我以为,在这点 上值得中国人学习,不妨多看看外国人的“中国人论”。
日本人写的“日本人论”著作,最有名的大概是三本: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梅原猛的 《日本文化论》,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借用日本人的说法,算是名声上的“御三家”。至于在中国不大知名,内容却颇好看的“日本人 论”,我也有个“御三家”:河合隼雄、山本七平以及前面提过的土居健郎。河合隼雄在中国最近的声望,好像是沾了大红大紫的村上春树的光,不能不教人感慨, 也间接说明了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功夫欠缺到何等程度。
外国人(多数在日本生活过)的“日本人论”,《菊与刀》无疑要坐头一把交椅。《菊与刀》 是外国人“日本人论”第一波的代表,该阶段的时间跨度大概是明治末年到二战结束,即日本帝国崛起至衰落期间。以观点论,总的来说,批判色彩更强一些。第二 波是战后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实现了腾飞,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目光,也造就了又一轮“日本人论”热。观点上来讲,肯定甚至赞美的略多。野 村综合研究所在1978年曾做过一个调查,从1946年到1978年的32年间,被划入“日本人论”类别的出版物一共698册,有25%竟然集中于 1976-1978年的三年内。毫无疑问,“日本人论”是那几年的热点图书。按书籍的作者身份来区分的话,最大的群体是外国人(7%),其次是外国记者 (5.5%),超过了本应是主力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者(4.5%)和历史民俗学者(4.5%)。日本人对外国人究竟会怎么评价他们,的确甚感兴趣。
外国人的著作里,比较有名的如前苏联驻日记者奥甫琴科的《一枝樱》,日本学者米原万里说它是“凌驾《菊与刀》的日本人论佳作”。另外,如美国人阿列克斯 •科尔的《犬与鬼》,英国记者柯林•乔伊斯的《日本社会入门》,澳大利亚外交官格里高利•克拉克的《独特的日本人》,韩国前文化部长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 小意识》等等。
此前去神户旅行,在海边参观孙文纪念馆,看到了旧照片上为孙文担任翻译的戴季陶。在“日本人论”的书架中,通常唯一的中国人著 作就是他的《日本论》。我们对这个动辄许以“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的邻邦,是不是熟稔到了无需多说的地步呢?回国时也会看看中国书店里关于日本的书籍(作 者是中国人的),“日本文化论”为数着实不少,翻一翻则多半是翻译资料汇编或文艺评论,只能说有些遗憾。
不过,另一方面,我倒是更想看到中国人或外国人写的“中国人论”。因为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上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永远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