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3-02
- 消息
- 7,270
- 荣誉分数
- 883
- 声望点数
- 273
还是斗地主容易凑齐人。华人老人去国会山,去练法轮工,或者去反法轮功,对加拿大的医疗基本没影响。但加拿大本地老人,有因孤单寂寞,去看家庭医生就是为了与人说说话的,这就有影响了。这些老人也是可怜,除了养养猫狗,或爬窗户上看看外面,基本与世隔绝的样子。即使开车去公园,老人们彼此也没有聊天或打牌的。
建议加拿大在老年退休人中推广中国麻将。
还是斗地主容易凑齐人。华人老人去国会山,去练法轮工,或者去反法轮功,对加拿大的医疗基本没影响。但加拿大本地老人,有因孤单寂寞,去看家庭医生就是为了与人说说话的,这就有影响了。这些老人也是可怜,除了养养猫狗,或爬窗户上看看外面,基本与世隔绝的样子。即使开车去公园,老人们彼此也没有聊天或打牌的。
建议加拿大在老年退休人中推广中国麻将。
现在的医疗体系是有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如果进行改革,应该以提高效率和保证低收入者甚至没有收入的人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为目标。
记得那个时候,到中药房的零食是甘草,红枣,黑枣和山楂,西药房是钙片和酵母片。![]()
not exactly, unless you don't have children, your tax is also spent on your children...
也就是说,你在加拿大交的税需要用在你父母,你自己以及你的子女身上
你的子女交的税则是用在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子女身上
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差别在哪里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一年1000多亿,人均5600,结果看病却是这么麻烦,问题不是钱少,也不是收钱的方式,问题是花钱的方式,花钱的效率
医疗改革如何改,俺们这些小民说不上话,也提不了建议,甚至村里连个华人的议员也没有,不过对于村长医疗自费,或者自费保险的想法还是想泼泼冷水
首先是现在人均5600一年全是在税收里面收的,如果完全自费化也就是说人均至少需要买5600的保险才能覆盖,...。
人均医疗开支为每年近6000元,忒可怕了!
出路在于:取消OHIP premium,收使用费(加以区分,部分医疗免费、大部医疗象征性收医疗费用、其他医疗个人另行买医疗保险(如同我们现在买牙医保险一样))。
否则,等现在的纳税人最需要医疗服务的时候,这个医疗体系已消亡了。
...!
出路在于:取消OHIP premium,收使用费(加以区分,部分医疗免费、大部医疗象征性收医疗费用、其他医疗个人另行买医疗保险(如同我们现在买牙医保险一样))。
否则,等现在的纳税人最需要医疗服务的时候,这个医疗体系已消亡了。
中国的“医疗改革”也可引以为戒:“社会主义大锅饭(城市/单位免费医疗)”、“农民无医疗”和“医疗向钱看(所谓的医保)”都是失败的。
回到主题。
加拿大的医疗制度,需要完善、必须改革。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只有死路一条,最后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
在完善现有医疗制度的同时:
一,实施user fee。
二,OHIP premium是省医疗保险费,为什么按工资收入缴纳?取缔OHIP premium或者OHIP premium按人头交纳。
汽车保险,如果是自愿去买,不可想象会是个什么样子,有多少人会去买、大家会买多高。
OHIP 医疗保险一样。如果是法定必须买的话,凡是开得起车的人,也就都能买得起医疗保险。就按现在OHIP premium的最低标准缴纳好了,每人每年300刀,不多吧。
还有个浪费资源问题。去个医院的急诊室看看,都是什么病人在那里;如果每次看医生收$20,家庭医生马上就不忙了,找家庭医生也就不难了;如果住院吃饭每天收$15,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浪费了。
记得国内吃药不花钱的时候,单位的人家家户户每年都仍掉很多药。好在这里药费自理或保险费包了大部分,否则吃药不花钱也将是同样下场。
收10刀也成,也会产生效应。
大锅饭绝对不是个办法。
记得多年前荷兰一市长访华,发现中国骑自行车的人那么多。回国后,在其城市免费提供了几百辆自行车,设了很多自行车点,供市民取车、停放自行车。事隔不到两年,所有自行车失踪的失踪、破损的破损,没有几辆完好的了。
我老的时候当然还是会由我交的税来负担的啦
年轻的时候交的多用的少,年老的时候交得少用的多,几十年下来总体平衡
其实你的这个想法和我以前的想法一样,用user fee遏制滥用公费医疗。后来我发现其实这东西没用,为什么呢?你没有看全我那些零碎的意见,或者我没有说明白。我从来没有说不要现在这个医疗制度,我是在鼓吹改良、改革、完善而已。
我说的,不是“医疗自费”,而是仅仅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良/改革,部分收取费用(user fee),换句话说是象征性的;保险费也不是你说的这么个保法,而是政府(税收)扛大头,个人按人头交纳等同于现在OHIP premium那部分保险。
...
第三:收user fee了,自己觉得没啥大毛病不去看,结果耽误了,成了大毛病,花的钱更多。
...
实际上在加拿大这样的地方,只能通过减少环节而不是增加环节来提高效率。任何人为增加环节,其结果是花更多的钱办更少的事。
这就正是我指出的一个关键:正常情况下每代人交的税负责自己以及养育年幼子女
这些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为什么找牙医从来不是个问题,找家庭医生就很难呢?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能回答很多不同观点
当然,我对医保现在改不改是无所谓的。我估计真的大改起码要10年20年后
这个恐怕也不能说欠,很多父母在经济上并不需要子女的援助,不过其他方面还是有需要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