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胡適的二兒子胡思杜先生來說吧。
以下來自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032.htm
胡思杜(1921—1957),胡适先生幼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生性好玩,喜交朋友,因不好读书,在美国八年转了两所大学也未毕业,1948年回国后被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胡思杜被派到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中 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研究院去学习,学习会上他踊跃发言,表示要与父亲划清思想界线;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对我的父亲 ——胡适的批判》,言辞尖锐,锋芒直指胡适;此后,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文史,1957年“反右”期间,被定为“右派”分子,他不甘受辱, 自杀身亡。
***
以下來字香港文匯網: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62487
胡思杜從小思想活躍且進步,比較愛國。羅先生寫道:「他對老保姆楊媽、在他家做雜役的小二,親如家人」,一點也沒有 闊少的架子;天資聰慧,兩天能看完《水滸傳》,又唱得一口好京戲。羅先生甚至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他不是生在胡適家,說不定京戲舞台上會多一個藝術家。羅先 生還回憶起胡思杜曾告訴過他一件人們並不知道的
故事:胡思杜非常熱愛、尊崇魯迅。那是1932年冬天,魯迅返北平探母,曾往胡宅訪問。胡家向來不絕高朋貴客,但少年胡思杜從來也沒有給哪位客人接大衣之類的恭敬,這回他卻「趕著去幫魯迅接大衣」了。
胡思杜堂兄胡恆立在回憶兒時的胡思杜時,說他的臉圓圓的,異常的活潑搞怪,常常妙語如珠,是大家的開心果。
...
1948年12月,解放軍包圍了北平,平津形勢危急。蔣介石親自打電話催促北京大學校長兼北平圖書館館長胡適飛來南京,並於12月14日派專機到北平「搶救」名流學者。胡適馬上聯繫輔仁大學校長陳垣、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以及著名學者陳寅恪等人。結果,不但陳垣不願意離開北平,就連
胡適小兒子胡思杜也不願隨父母南行,他說:「我又沒有做什麼有害共產黨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麼樣的。」
***
如果您是胡適,您會努力帶小兒子去台灣嗎?
我看了之後有一個感覺,就是自由主義敵不過殘忍的現實。權威主義防得過殘忍的現實,但它本身其實也就是殘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