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铃声(小小小说水水水楼)

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63174
胡适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取名祖望,次子思杜。他在《我的儿子》的文章里说:做父母的,对子女绝不可居功,绝不可示恩,千万不可把自己看作“放高利贷”的债 主,而要彻底解放孩子。所以,他一直主张让孩子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問題:
為什麼牛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看起來都牛,但他們這樣教出的孩子好像並不是怎樣的牛人呀?
恐怕是孩子都因人而异吧,比如胡适这位的教育方法,若是一个自觉的孩子就可能很好,若是赶上一个沉溺于游戏里的孩子可能就不灵了。
 
恐怕是孩子都因人而异吧,比如胡适这位的教育方法,若是一个自觉的孩子就可能很好,若是赶上一个沉溺于游戏里的孩子可能就不灵了。
胡適的教育思想是思想自由主義 Liberalism,對照權威主義 Authoritarianism。

如果能套用國內宣傳機器的理論,
自由民主要有一定的民眾素質才玩得起的,不然還是聽黨父母的計畫比較好。:p
 
最后编辑:
Vancouver 的 vandusen garden
维多利亚岛的布查特花园一定要去啊
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是座家族花园。从1904 年开始修建,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已经成为园艺艺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是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园,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50 多万游客。
 
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63174
胡适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取名祖望,次子思杜。他在《我的儿子》的文章里说:做父母的,对子女绝不可居功,绝不可示恩,千万不可把自己看作“放高利贷”的债 主,而要彻底解放孩子。所以,他一直主张让孩子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問題:
為什麼牛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看起來都牛,但他們這樣教出的孩子好像並不是怎樣的牛人呀?
名人的孩子都很郁闷,生活在长辈的名望之中,怎么做都无法超越,要想当“牛人”谈何容易....
胡适这话前半段我很赞成,做父母要不居功,不示恩,不能动不动就用情感要胁孩子,或者事无巨细的为孩子做安排。但‘彻底解放孩子’,什么都不管也是不行的,父母还是应该将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输送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不会玩物丧志,放任自流....
 
维多利亚岛的布查特花园一定要去啊
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是座家族花园。从1904 年开始修建,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已经成为园艺艺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是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园,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50 多万游客。
下一次去看看。
只是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随缘吧。
 
最后编辑:
恐怕是孩子都因人而异吧,比如胡适这位的教育方法,若是一个自觉的孩子就可能很好,若是赶上一个沉溺于游戏里的孩子可能就不灵了。
我覺得人在一生都會沉迷一些(適合自己當時才智與個性)的東西。
但不同的沉迷,讓自己提升成長的速度也不一樣。
現在的孩子喜歡玩電腦遊戲 (我自己也是) 應該是普及的文化了,
但電腦遊戲帶來的成長很快就會到頂,希望能有更值得做的事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吧。
 
父母还是应该将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输送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不会玩物丧志,放任自流....
就拿胡適的二兒子胡思杜先生來說吧。
以下來自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032.htm
胡思杜(1921—1957),胡适先生幼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生性好玩,喜交朋友,因不好读书,在美国八年转了两所大学也未毕业,1948年回国后被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胡思杜被派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中 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研究院去学习,学习会上他踊跃发言,表示要与父亲划清思想界线;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对我的父亲 ——胡适的批判》,言辞尖锐,锋芒直指胡适;此后,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文史,1957年“反右”期间,被定为“右派”分子,他不甘受辱, 自杀身亡。
***
以下來字香港文匯網: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62487
胡思杜從小思想活躍且進步,比較愛國。羅先生寫道:「他對老保姆楊媽、在他家做雜役的小二,親如家人」,一點也沒有 闊少的架子;天資聰慧,兩天能看完《水滸傳》,又唱得一口好京戲。羅先生甚至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他不是生在胡適家,說不定京戲舞台上會多一個藝術家。羅先 生還回憶起胡思杜曾告訴過他一件人們並不知道的故事:胡思杜非常熱愛、尊崇魯迅。那是1932年冬天,魯迅返北平探母,曾往胡宅訪問。胡家向來不絕高朋貴客,但少年胡思杜從來也沒有給哪位客人接大衣之類的恭敬,這回他卻「趕著去幫魯迅接大衣」了。
胡思杜堂兄胡恆立在回憶兒時的胡思杜時,說他的臉圓圓的,異常的活潑搞怪,常常妙語如珠,是大家的開心果。
...
1948年12月,解放軍包圍了北平,平津形勢危急。蔣介石親自打電話催促北京大學校長兼北平圖書館館長胡適飛來南京,並於12月14日派專機到北平「搶救」名流學者。胡適馬上聯繫輔仁大學校長陳垣、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以及著名學者陳寅恪等人。結果,不但陳垣不願意離開北平,就連胡適小兒子胡思杜也不願隨父母南行,他說:「我又沒有做什麼有害共產黨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麼樣的。」
***
如果您是胡適,您會努力帶小兒子去台灣嗎?

我看了之後有一個感覺,就是自由主義敵不過殘忍的現實。權威主義防得過殘忍的現實,但它本身其實也就是殘忍的現實。那樣為什麼世界上的自由主義還越來越威武呢?我想權威主義贏了以後他自己會慢慢轉型進步,慢慢進步到自由主義了。
 
對於家長引導風格的想法主要來自主壇這一帖: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364871

我本身是偏向自由主義 (放任孩子選擇志趣) 的,
因為我覺得家長(自己)本身的視野有限,自己一手策畫下的孩子不見得比他自主發展來得好。
這話說得挺好聽,其實我知道自己還是對孩子的生活重重干涉,每有機會就不遺餘力地洗腦。
讓他自主地走上我替他選擇的大方向 :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