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也要变脸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丁松泉(北京)

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对李鸿章的形象作了新的塑造,有的媒体称为变脸,引起各种议论。

电视剧从艺术角度去刻画历史人物,与历史学家自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李鸿章的脸应该变,变得更接近历史真实,更能反映特定历史时代。本人以为,不仅李鸿章要变脸,整个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都需要变脸,不仅要拂去革命史观和党派史观造成的不真实的脸谱,更要从人类普遍价值的角度重新估定中国近代史,寻求历史中的真理。

无论从中国近代史,还是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李鸿章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清朝的上谕中说他“匡济时艰,辑和中外,老成谋国,具有深衷”,这一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从历史的长时段看,对李鸿章需要关注和评论的,是他的洋务运动和外交活动,其他如剿灭太平天国等行为,都不值得多费笔墨。

李鸿章个人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页,是与曾国藩等人一起发起洋务运动。在整个清廷“众人皆醉”的艰难时刻,他觉悟到中国面临的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要求采取前所未有的变革。可以说,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人。他当时面临着传统思想和官僚体制的双重阻力,例如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就费了很大的劲。

洋务运动推动了当时的思想解放,建设了一些现代工业基础,也增强了国家的实力。没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特别是甲午海战谈都谈不上。有洋务运动,有北洋水师,才有甲午战争中海军的一拼。如果陆军也能有这样的战斗力和勇气,战争的结局就未必会如此的惨,《马关条约》的内容也可能不是这样。尽管洋务运动最后没有实现现代化,但它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随后的变革都在它的基础上发展。

李鸿章也是中国当时最有世界眼光的人,他在外交领域也一直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最具悲剧意义的是,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必须承担出让国家利益的责任,承担“卖国”的骂名。而事实上,没有他,还会有其他人做同样的事,甚至做得更糟。严格意义上说,他的行为不能被称为“卖国”,他只是在为国家接受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梁启超说:“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不得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李鸿章与汪精卫不同,汪在国民政府与日本进行战争的关键时刻,与日本人合作,那才真正是汉奸和卖国贼。

李鸿章有他的局限和问题,特别在内政治理、洋务管理、军队建设和改造等方面,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虽然他不是皇帝,没有足够的权力,但他作为重要官吏,应该有责任去推动。梁启超说他“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虽然有点苛求,但基本上符合事实。也就是说,李鸿章在这些方面应该负责。

梁启超拿李鸿章与历史上的一些人物进行了比较,而笔者则喜欢拿他与邓小平作比较。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时代从事改革开放的第一人,有超人的眼光,务实的作为。但是,洋务运动和李鸿章都失败了,邓小平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比较成功,主观、客观都值得比较。

从主观上来说,邓有比较长远的战略眼光,李鸿章虽然搞改革开放,但却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与他所处的政治地位有关,也与他自己的思想与学识有关。李与邓都不进行政治改革,但邓推动经济改革,推动体制改革,李鸿章与其他洋务派都没有思考和推动这些改革。没有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富裕,洋务运动就没有深厚的基础,一有风吹草动,就经受不住。

李鸿章最大的不幸在于他处在一个不幸的时代,除了他那时支持改革的力量不够强大外,最可悲的是他必须面对国家的危亡。如果没有对外战争的失败与外交上的困局,一心一意搞洋务,局面可能大不一样。

邓小平是幸运的,同时他也很有外交战略眼光的。他的韬光养晦战略为改革开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使他可以一心一意搞改革与发展。现在评论中国外交政策的人士,也应该从李鸿章的悲剧中有所觉悟。

从李鸿章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都需要变脸。革命史观下,看到的进步只是农民的造反与起义,看到的进步只是无产阶级的反抗与革命,看到的进步只是俄国十月革命与学习俄国,如此等等。殊不知,在近代,与洋务运动和李鸿章等洋务派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洪秀全等农民领袖,代表了落后和对历史的反动,他们的苦难值得同情,但真理不在情感中产生,真理只在理性中产生。

俄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学习,而斯大林主义对中国有什么样的意义,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在许多情况下,改良比革命更有价值,更能实质性地推动历史的进步。革命是社会前进的一种需要,但革命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和动态,而改良才是社会的常态,并不是人人应该革命、时时应该革命。

如此观之,则中国近现代历史就需要有新的面孔。至于党派史观,以党性统领历史,例如国民党说共产党不抗日,共产党说国民党片面抗战,那只是宣传,应该从真正的历史中排除出去。也许20年后,中国近现代史将会令今天的许多人感到陌生。
 
我觉得李鸿章不错,他和左中棠我都比较喜欢,对了,当然还有胡雪岩,呵呵
 
是啊,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确实需要新的面孔。历史的记载,自然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给后人以参考,启迪和警示。从这次对李鸿章的重新塑造,及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文化宣传和教育上的改革,可以看出中国正在飞速地进步。
 
看来社会只要变就好,不管是变成什么样子!
 
什么时候拍一些反映,抗日历史事实的影片(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这要看国家和政府的开明程度,敢不敢面对真正的历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