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103页-《天眼》完全重写版本开始连载

赵颖非常细心,事先又给白山市刑警队打了一次电话,确认了去夹沟屯的确切行程,而且,临行之前,我们带上了祖父的那一本笔记。九月三十日晚上,我们背上事先准备好的行李,三个人异常兴奋的踏上了开往吉林的列车。

火车于第二天早上到达吉林省白山市,下车后倒了一班慢车,翻山越岭,一直坐到靖宇县,到了这里再往夹沟屯走就不再有火车,又换上长途车,在群山之中穿行了几个小时,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旅行坐车所能够到达的终点,挂甲屯。再往前,就不再有任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们需要步行。

按照地图上所标,这里离夹沟屯要翻过三座大山,一共六十多里的山路,一般要走上两天,没有公路,只能步行。我们在挂甲屯唯一的一个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天色刚亮,我们就背上行李,动身前往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夹沟屯,也就是原来的崔家屯。

上山之前,我仔细地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果然就象祖父记录中所载,这里山势异常陡峭、风景秀丽,山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而这条小道,很可能就是六十多年前的那个晚上,祖父骑着摩托车,带着崔二胯子曾经走过的路。

山路异常难走,但好在我和高阳平日里都不乏锻炼,在北京的时候,我们每周末都会去爬香山,我的纪录是二十四分五十一秒,高阳比我还厉害,二十三分四十秒,而赵颖虽然是女孩子,但是我们两个人都比不了,不到二十二分钟。

但是这里没有台阶,再加上我们都背着沉重的行李,所以走得比平日爬山要慢,估计最多一个小时只能走上四五里山路。中午的时候,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头,吃罢午饭,稍事休息,我们继续赶路,当天晚上,我们翻过了第二道山梁。找了一处比较背风的地方,我们将帐篷支上,再点上一堆篝火。

这次我们出来,因为知道要露宿,所以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带的是一应俱全,赵颖给我们做了一顿晚饭,劳累了一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真是异常的受用。吃罢晚饭,我们将篝火拨亮,围坐在篝火旁边闲聊了起来。

这片群山应该就是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殉难的地方。于是我们从杨靖宇聊到抗联,从抗联聊到崔二胯子,从崔二胯子聊到祖父,最后由不自觉地聊到了我们这次出行的目的,寻找崔二胯子的后人。

说到这里,高阳突然说道:“不知为什么,这些天我一直是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我一愣,问道:“你是指什么?”

高阳道:“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但是我总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我们这次的寻访,不一定非常的顺利?”

我抬头看了看赵颖,赵颖也在注视着高阳,只听高阳继续说道:“又或者是,即便顺利找到了崔二胯子的后人,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有机会在进入到皇陵之中。”

赵颖接口道:“你莫非是指崔二胯子的后人很可能已经将盗墓的第二入口堵上了?”

高阳使劲地点点头,表示肯定,然后说道:“不错,当年崔二胯子所交给后人的事情,应该是有两件,第一,将皇太极的尸骨重新安葬,第二,就是堵上洞口!”

赵颖点了点头,道:“很有这种可能,如果是这样,确实就麻烦了!”

赵颖说得不错,如果崔二胯子的后人在几十年前就将洞口已经堵上,我们现在再将洞口掘开的可能性就将是微乎其微,原因很简单,昭陵已经不再像原来那样,是一片荒地,现在的昭陵已经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再想在那里大兴土木,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高阳继续说道:“当然了,还有很大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崔二胯子的后人根本没有将洞口堵住,这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个第二洞口根本不可能堵得上,并且洞口设计的异常隐秘,也根本不需要去堵。”

我叹了口气,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我们的运气了!”

谈到了这里,我们几个人的心情都有点沉重,于是没有再继续往下聊什么。看看天色已晚,况且我们又是爬了整整一天的山,都已经很是疲倦。熄了篝火,我们一起钻进了帐篷,早早休息。

高阳借来的帐篷睡袋都是专业野外生存所用,所以异常的舒服保暖。这一觉我们睡得酣畅淋漓,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昨天一天的疲倦一扫而空,吃罢早饭,我们一鼓作气,下午两点半钟的时候,我们翻过了第三座山梁,经过了将近两天的辛苦跋涉,终于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崔家屯。

按照祖父的记载,在屯口应该是有一座独木桥,但这时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座新修好了的木桥,虽然不算太宽,但是并排走两个人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压制住心头的激动,在桥边吃罢午餐,然后收拾好行李,下午三点整,我们进入了崔家屯。
 
吹毛求疵:

百步大哥很喜欢用“异常”二字,最近的几段文字中“异常”出现得异常的多,有些地方用的并不太合适。

整整的一个下午,我们搜索的异常仔细。
整个被搜索之处,地面异常的平整。
看看天色已晚,我们也都是异常疲倦,
虽然知道此番沈阳之行并不会异常轻松,但是两天忙过之后,我们依旧是感觉异常沮丧。
得到这份资料异常辛苦,
如此繁多的村落,真是异常难找,
白山市的刑警异常帮忙,
几个人的情绪异常低落,
三个人异常兴奋的踏上了开往吉林的列车。
这里山势异常陡峭、风景秀丽
山路异常难走,但好在我和高阳平日里都不乏锻炼,
劳累了一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真是异常的受用
就是这个第二洞口根本不可能堵得上,并且洞口设计的异常隐秘,也根本不需要去堵
高阳借来的帐篷睡袋都是专业野外生存所用,所以异常的舒服保暖

异常是非同寻常之意,和“非常”,“特别”,“十分”在细微意义上应当是有所区别的,可能有些“异常”需要修改方妥。
 
不行,要出发了!

在祖父的记录之中,很可能是出自于对崔二胯子的怀念,在他的后文之中曾经用了大量的笔墨用来描写崔家屯的景致,但是出于篇幅的考虑,在前文之中我并没有过多地叙述。按照祖父文中的记载,崔家屯的村口之处应该是一处断崖,中间架有一座独木小桥,但这时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座新修好了的木桥,虽然不算太宽,但是并排走两个人没有太大的问题。我知道,我们辛苦找寻的答案,就在眼前了!强自压制住心头的激动,我们三人在桥边稍事休息,吃罢午餐,然后收拾好行李,下午三点整,我们进入了夹沟屯。

不出所料,我们进入的小村,几乎和祖父在笔记之中所记载的崔家屯一模一样,村口一株巨大的槐树,繁茂的枝叶,树下一副巨大的石磨,一条笔直的土路伸向前方,路的两边稀稀落落的十几处土坯的民房,安详、静谧。走在干净整齐的村头土路之上,我们三个人都仿佛被梦魇住了一般,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觉顿然间袭上心头,我们三个人在这一生之中从未来过此处,但是此情此景,又是如此之熟悉。

我闭上眼睛,伸手触摸大路两边的墙壁,这时我甚至可以清楚感觉到,只要绕过前面那一处土房,再拐两道弯,敲开前面那一处简陋的农家小院,我们就就马上可以看到崔二胯子那魁梧的身躯,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在这一刻,六十多年的历史突然停滞,时间和空间此时此刻也在我心头突然被高度浓缩,那种强烈的回到昨日的时空转换的感觉突然一下使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过了良久,我强定心情,睁开眼睛,用沙哑的嗓音对身后的高阳和赵颖说道:“我们终于找到了,就在这里!”

两个人听了我这句话,也是深深地点了点头。我拉过两个人的手,心情异常激动,大声说道:“走,我们去找崔二胯子崔爷!”

我们绕过了前面的土房,向右又走了十几米,再向左,路的尽头,一处简陋的农家小院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强自压抑住心头的激动,缓缓来到小院的门前。我们三人在门前站定,互相看了看,赵颖对我说道:“你来敲门?”我点点头,伸起右手,沉吟良久,终于轻轻地在门上敲了三下。

等了好久,屋里面才传出一声洪亮中透着嘶哑的声音,问道:“谁呀?”接着,门闩打开,一个身材魁梧,铁打一般的汉子站在了我们面前。我身材已经是不算太低,一米七八的身高,但是这人明显比我还要高了将近半个头,而且身材异常魁伟,只是眼里布满血丝,异常疲惫的样子。

赵颖简单地说明了来意,那人听罢一愣,连忙把我们让进屋里。走近屋中,只见几件简单的家具,房一个巨大的土炕,一个女人跪在床前,满脸焦虑的样子,正在将一条毛巾放在床上一个看来是刚刚周岁的小孩额头上,小孩满脸通红,昏睡在床上。

我们三人看到这光景,互相对视了一眼,赵颖快步走到床前,蹲下身来伸手向小孩的额头摸去,刚一碰到小孩的额头,赵颖向触了电一般,手腾地一下子就缩了回来,回过头来,一脸焦虑,对我道:“象是急性肺炎!”

我一愣,看了看那个男人,问道:“怎么不赶快送医院?”

那人叹了一口气,说道:“太远,而且俺们也没有钱!”
 
我是无意中发现这篇小说的开头,看了以后很觉得吸引人,然后找到了这里看完了这个贴子的所有回复,但还没有来得急看完到目前为止的小说,但我要说的是我会一址支持大哥的!100万字?!佩服!
我会经常中来加油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