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to的又一谎言!

老闲,很难相信你居然相信你洋大人的话,洋大人放个屁你都觉得是香的,简直就中国人的败类啊!你这种行为会被深受洋大人折磨的飞飞骂的!!:crying::crying::crying:

:eek::eek:

你真是把调研的好手啊!:cool::D
 
:eek::eek:

你真是把调研的好手啊!:cool::D



夸奖了,其实我偷懒了,还有8,9页每页十几贴,我懒得转贴了。:D


您老早就给我定了性的,说我是专门挑事的,我这不是怕您老失望嘛
 
夸奖了,其实我偷懒了,还有8,9页每页十几贴,我懒得转贴了。:D


您老早就给我定了性的,说我是专门挑事的,我这不是怕您老失望嘛

你穿这身行头,不惹事儿才怪。:p:D:D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惩恶扬善,秉公执法。

你是否知道,最后这个BBB协调,BDW一方是否请有律师?
 
没有。

BDW没有律师,Minto有律师,BDW会不会吃亏?

我的理解,这样的协调,内容之一是让对方明白,拒绝协调的法律后果,这是律师的作用之一。

当然,Minto可能已经做过风险评估了,所以才不退让。
 
BDW没有律师,Minto有律师,BDW会不会吃亏?



我的理解,这样的协调,内容之一是让对方明白,拒绝协调的法律后果,这是律师的作用之一。



当然,Minto可能已经做过风险评估了,所以才不退让。



普通人请得起名律师吗?弄不好还遇到骗子,这就是个人对抗大公司的弱势与无奈。在这儿呼吁一下,想寻求点同胞的一点帮助,还被一干小人热嘲冷讽百般刁难



买房被骗,损失6万6;又被同胞伙同律师骗走5千,这么简单,清楚的事件,却在CFC上被不断曲解。看了这么久,实在看不下去了。都说国内道德沦丧,我看这里与国内有的一比。
 
普通人请得起名律师吗?弄不好还遇到骗子,这就是个人对抗大公司的弱势与无奈。在这儿呼吁一下,想寻求点同胞的一点帮助,还被一干小人热嘲冷讽百般刁难
如果你的道理+证据充分,有的是“好事”律师。和老怪一栋大楼的一姐们儿的儿子摊上一起刑事案,律师在看过材料后免费出庭替他打赢了官司。有些官司是扬名的,其收益远非几个小钱可以匹敌的。关键还是理由和证据是否过硬。

说“想寻求点同胞的一点帮助”有点儿失实,BDW开始在这儿吆喝摆明了是挑动华人的情绪和Minto叫板 。
 
如果你的道理+证据充分,有的是“好事”律师。和老怪一栋大楼的一姐们儿的儿子摊上一起刑事案,律师在看过材料后免费出庭替他打赢了官司。有些官司是扬名的,其收益远非几个小钱可以匹敌的。关键还是理由和证据是否过硬。

说“想寻求点同胞的一点帮助”有点儿失实,BDW开始在这儿吆喝摆明了是挑动华人的情绪和Minto叫板 。

BDW自己承认,曾经威胁Minto,要在中文媒体上,曝光Minto。然后就以“想寻求点同胞的一点帮助”的名义,在CFC上曝光了。
 
:cool::cool:

多说些就事论事的话,我也不必再与你瞎扯些无关的事情。:blowzy:

我以前转贴过一个文章,有关法律诉讼和仲裁调解的。文章建议能调解解决就调解解决,省时、省事、省钱。很多诉讼最终也经过仲裁厅外和解。

BBB仲裁是个难得的机会,为何没有结果,不得而知,也不愿多猜。无非双方差距太大,难以meet in the middle somewhere。本人觉得BDW未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非常可惜。

再次祝福BDW的case有个对她自己满意的结局。


BDW没有律师,Minto有律师,BDW会不会吃亏?

我的理解,这样的协调,内容之一是让对方明白,拒绝协调的法律后果,这是律师的作用之一。

当然,Minto可能已经做过风险评估了,所以才不退让。
 
BDW自己承认,曾经威胁Minto,要在中文媒体上,曝光Minto。然后就以“想寻求点同胞的一点帮助”的名义,在CFC上曝光了。

我也曾经zt过一位ottawa本地的real estate investor的文章,关于mortgage penalty的。贷款人相对与银行,时弱势人群,在银行要罚贷款人大额罚金时,贷款人可能寻求的方式求保,反击。最后一招就是诉诸媒体,寻求public的支持。

我不认为BDW在媒体上曝光Minto有何不妥。但时间早晚,在何处曝光,应事先考虑好,也不至于到此地步。马后炮,不说了。:blowzy:
 
我也曾经zt过一位ottawa本地的real estate investor的文章,关于mortgage penalty的。贷款人相对与银行,时弱势人群,在银行要罚贷款人大额罚金时,贷款人可能寻求的方式求保,反击。最后一招就是诉诸媒体,寻求public的支持。

我不认为BDW在媒体上曝光Minto有何不妥。但时间早晚,在何处曝光,应事先考虑好,也不至于到此地步。马后炮,不说了。:blowzy:


动用媒体,是最后手段,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发射以后。

太平战争开打之前,当时的日本和美国正在谈判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封锁,美国解除对日本的经济封锁的条件之一是,日本从中国撤军,日本不妥协,于是袭击珍珠港。日本人的想法是,给美国一个下马威,然后再谈判。就象当年中日甲午战争,日俄远东战争,谈判没有多久,就开打,然后再谈。但当时的中国和俄国都不是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日本从中获得了错误的信息。日本人的理解是:政治是战争的延续。但在西方,流行的理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旦开打,谈判的大门基本就关上了,就要打死对方,除非双方势均力敌,最后精疲力竭,谁也无法打败对方。

当时的日本军方,早就知道自己的势力,和美国根本不是势均力敌,即使袭击了珍珠港,也不是,日本根本不可能打败美国。但日本还是希望通过袭击了珍珠港,美国能够妥协,继续谈判。实际的结果是袭击了珍珠港,绝对优势的美国就没有停手地打击日本,直到打服。

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一样,那是代理人战争,而且属于“双方势均力敌,最后精疲力竭,谁也无法打败对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