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4-13
- 消息
- 241,022
- 荣誉分数
- 37,876
- 声望点数
- 1,393
老芦发了篇《方励之轻狂死了》,大概可以算不拔高的了,几乎和鱼四水平一致。鱼四转的老马文章,老马可以算是芦粉,方去世后海外华人出现了不少纪念的文章,粗略一读,却又感叹那个时代的人,不管是嘴里心里喊反共或者拥共,其实骨子里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脸谱化,拔高到圣人的高度,等等等等,都深深打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中国的希望不在那代人身上,他们身上那个时代的枷锁限制了他们的思维.80,90,00后才是希望所在.
指望这些人,那得等300年。![]()
gingerale
![]()
1>. 倚小卖小难道就一定对么?
2>. 要认真说,就同一个人而言,年轻的时候涉世不深。。。政见之类要40岁才定型吧,如果不是更晚。
3>. 所以,如果等80后40岁时,比当是时的70/60/50/40后有见地,更比的70/60/50/40后40岁时有见地,概率上说我同意。
4>. 但要说现在最大不过32的80后比70/60/50/40后有见地,我不同意。
老芦发了篇《方励之轻狂死了》,大概可以算不拔高的了,几乎和鱼四水平一致。鱼四转的老马文章,老马可以算是芦粉,。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19352
但我其实对这篇不以为然,倒不是为逝者讳,而是觉得老芦对方先生不公平,太苛求了。方固然是缺乏勇气,老芦原话是“完全吓掉了魂”。方的确不是英雄,但英雄这标准窃以为应该用以自律,而非要求别人。
当年老芦因为老马(马悲鸣)无意中透露了他真实姓名的姓,惊恐至极,怕TG找到他,用英文粗话大骂老马,。具体哪年的事忘了,但一定是89后了。这比方先生当年的勇气又如何呢?
另外我觉得老芦文章文革气太重,远不如润涛阎,
。
======================================
即使方氏夫妇早就在通缉令上,被共党抓起来了,那又便如何?根本就不会丧命,无非是关押一段时间罢了,反倒成全了他“中国萨哈罗夫”的英名。为六四坐牢的人多的是,也没见谁被枪毙。据土匪司令王希哲说,坐共产党的牢其实是拿学位。这话其实也不错。我早就在旧作中指出,毛共与后毛共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党的威望(=欺骗蛊惑力)空前跌落。因此,在毛时代“反党”,不但要被枪决,而且还要被全民全心全意地声讨,真个成了死有余辜,遗臭万年;而在后毛时代“反党”,不但不会被枪决,还立即就成了人民心目中的勇士与英雄。若是方教授当时不是被完全吓掉了魂,彻底丧失了理智,实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教导“不怕坐牢”,那后来的诺贝尔奖也就绝对轮不到当时籍籍无名的刘晓波了。
老芦发了篇《方励之轻狂死了》,大概可以算不拔高的了,几乎和鱼四水平一致。鱼四转的老马文章,老马可以算是芦粉,。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19352
但我其实对这篇不以为然,倒不是为逝者讳,而是觉得老芦对方先生不公平,太苛求了。方固然是缺乏勇气,老芦原话是“完全吓掉了魂”。方的确不是英雄,但英雄这标准窃以为应该用以自律,而非要求别人。
当年老芦因为老马(马悲鸣)无意中透露了他真实姓名的姓,惊恐至极,怕TG找到他,用英文粗话大骂老马,。具体哪年的事忘了,但一定是89后了。这比方先生当年的勇气又如何呢?
另外我觉得老芦文章文革气太重,远不如润涛阎,
。
======================================
即使方氏夫妇早就在通缉令上,被共党抓起来了,那又便如何?根本就不会丧命,无非是关押一段时间罢了,反倒成全了他“中国萨哈罗夫”的英名。为六四坐牢的人多的是,也没见谁被枪毙。据土匪司令王希哲说,坐共产党的牢其实是拿学位。这话其实也不错。我早就在旧作中指出,毛共与后毛共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党的威望(=欺骗蛊惑力)空前跌落。因此,在毛时代“反党”,不但要被枪决,而且还要被全民全心全意地声讨,真个成了死有余辜,遗臭万年;而在后毛时代“反党”,不但不会被枪决,还立即就成了人民心目中的勇士与英雄。若是方教授当时不是被完全吓掉了魂,彻底丧失了理智,实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教导“不怕坐牢”,那后来的诺贝尔奖也就绝对轮不到当时籍籍无名的刘晓波了。
但我其实对这篇不以为然,倒不是为逝者讳,而是觉得老芦对方先生不公平,太苛求了。方固然是缺乏勇气,老芦原话是“完全吓掉了魂”。方的确不是英雄,但英雄这标准窃以为应该用以自律,而非要求别人。
[/color]
![]()
![]()
![]()
![]()
1>. 今早起旋的时候,读到这个,还热的,就现买现卖吧。。。:blink: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
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
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
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 《读伊索寓言》
您老是想卖老还是敬老啊?![]()
![]()
![]()
2>. 岁数大才有定型的政见,跟屁股决定了言论的取向,都是时髦而文化人的说法。小朋友 却越来越觉得,是钱袋铸造了政见。
3>. 概率上说,"等80后40岁时,比当是时的70/60/50/40后有见地。。。" 上帝在这事上掷骰子了吗? 好像没有吧? 有吗?!![]()
![]()
![]()
![]()
4>. "最大不过32的80后"中,有挺多有见地的大哥大姊的啊。学无前后,达者为先嘛。
现在人们拥有的舞台,比往日的,大太多啦。上台发声发言,或唱歌起舞,或吆喝,或
者来个talent show,机会多多了。这回搞不定,下回再来呗。磨练机会多,见地也成
熟得快了。![]()
![]()
![]()
![]()
![]()
我的观点是人的见识与时代和个人都有关. 一般而言,时代在进步, 人在成长, 所以从概率看, 80后25岁比70后25岁时有见识,80后35岁比80后25岁时有见识,但同一年比如2012,25岁的80后比35岁的70后有见识吗?我倒觉得相反,2012年,35岁的70后比25岁的80后有见识.[/color]
![]()
![]()
![]()
![]()
我对方先生了解不多,但这次他去世,引起的讨论,我非常感慨,想起犬耕,想起《Lord of Ring》,想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现在时髦的“潇洒的”“世外高人式”的犬儒主义,各处其位,各司其职,等等等等。今天没空了,做个记号,下次接着写。俺觉得方不是缺乏勇气,而是对当时局势判断不明,徒死无意,跟学生领袖那时纷纷自己逃亡一样,是不愿意束手待毙。
方不像学生们那样可以潜逃,按说他有很多朋友和学生们都会愿意帮他,但是他恐怕也不愿意连累别人,所以进入大使馆避一阵难,在那个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对他来说是也许是不多的选择之中的最好的选择。
虽然事后看起来未必是最佳选择,但是人不能说,你看,当时留下来被抓起来的也没一个死的啊,反倒成了英雄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当时被抓住枪毙了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
士兵们才不管你是方励之还是学生,他们恐怕都不知到方励之是谁。他们一旦开枪,就不在乎多杀几个人。
而且王震不是早就扬言要把那几个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给毙了吗?
。。。
一九八七年初的时候本人正在国内读研究生,当时系里的辅导员动员大家积极向组织靠拢。与本科时期所遇到的辅导员不同,这位老兄还是很平易近人的,没有那么多空洞的说教。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听到了方先生被开除党籍的消息。本人虽然没有方先生的聪明才智,可脑后同样有反骨,对权威非常反感。与其将来被组织开除,还不如现在就敬而远之,因此彻底打消了向组织靠拢的念头。
。。。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111
吴鑫岩: 赤子冰心
最终入了吗?
我对方先生了解不多,但这次他去世,引起的讨论,我非常感慨,想起犬耕,想起《Lord of Ring》,想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现在时髦的“潇洒的”“世外高人式”的犬儒主义,各处其位,各司其职,等等等等。今天没空了,做个记号,下次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