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隆泰大超市集團最近在怎麼被人遺忘了

哈哈,当初不是有人保守估计营业额一年15个million吗?太萌了.
 
一个朋友听的可靠消息,说这个店不只是选址的问题,还有人的管理问题,不忙的时候就让员工下班,忙的时候就随便更改时间。还拖欠工资,听说是个国内人,是欺压自己人啊,老外的员工就不敢。简直是丢中国人的脸。
现在是要倒了,等着别人收购。说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新鲜肉卖,蔬菜水果也是不新鲜的,想买个鸡蛋,豆腐,都是过期的。。 也没什么新鲜面包,很多架子都是空着的
现在再去那边买东西,简直就是浪费油钱啊。。。。


拖欠工资都已不在是历史,在里面工作的人估计都被欺负惯了。
肉,根本不能买,1,2个星期进一次货。谁知道那天是进货的日子。
货架空了,不是生意好卖光了,是已经过期太久,没法再卖了。
 
那這樣一說
如果盛隆泰關門
周邊的人買東西不是又要跑長途了
但跑長途好過買垃圾
 
这个超市管理员,以前说自己从多伦多来,起这么个名字,发的话题很多关于盛隆泰超市,听说盛隆泰的管理层就是多伦多的,我看他就是盛隆泰的超市管理员吧。。^皿^
 
还是市场调查做的不够。Toronto的华人是这里10倍都不止,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区。随便在东区开个超市怎么都能赚钱。个体老板经营基本套路是:1.薄利多销(即使你是costco的价格,也很难比华人超市的低)。2.cash工,黑工(没有最低工资一说,labor市场太大,互相依赖,也不怕你告他)。3.破产换人(头几年基本都赚钱,经营不善就开始欠尾款,最后破产换名字,有的就是家族的人来接手,换个名字而已)。

Ottawa这里华人太少,相当一部分的人来加的时间都比较久,收入比较稳定,不会特别去强调一定要买到最便宜的。 而且对购物环境还是比较看重的。 虽然华人老板还是pay的低,但是labor市场跟Toronto没办法比,所以就算你给最低工资,人家还要挑一下干活的轻重。这就意味经营成本就要提高。虽然Orlean没有大的华人超市,但华人顾客的数量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至于更高深的管理,那都是很后面才要考虑的了。
 
生意不好做,华人生意更不好做........

这么大的店要很大的资金周转呢,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起的,TNT毕竟有强大的财团支撑着呢....
 
如果我是他哪管理员就好了
就是他快开张的时候我打电话见工不要我
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他
看他是请什么样的人来管理
看看他有多厉害
谁知道一开张店里还有一半是空的
不是说开张生意好买空
渥村的人如果开张那天有去看的话一定知道
 
倒了很可惜,鹅岭人民生活又不便了,也不利于村子亚洲商场的竞争。。。TNT有个对手对消费者是好的。。。
 
我记得熟人跟我说过业主脑子进水,找的是老外选址,能选对吗?
 
今天去了盛泰隆,还没有黄,特别是烤鸭,比T&T的好,我最喜欢了。
我其实挺不明白为什么那么人以看笑话的眼神等着这个店黄呢,作为一个顾客,不是店越多对我们越有利吗,他们之间竞争,我们坐收渔利,店越多,我们越方便,东西越便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