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逃避现实还是直面人生?是消极避世还是智慧谋划?请师兄们各抒己见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ll-l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佛教是逃避现实还是直面人生?是消极避世还是智慧谋划?

说直面人生,佛法再确切不过。佛陀当年见生老病死而出家,无非是寻求离苦得乐的究竟之法。现实是无法逃避的,但却能够通过领悟而升华。

佛法在明了心性之后,也不会去刻意谋划。因为一切法尔如是。对于生活的态度是超脱而不是避世
 
  佛法引导众生看清生活的真相。从而走向超脱。


关于人间的所谓享乐,也是因人而异。

例如饮酒。爱喝酒的人认为饮酒是享受,所以,见到酒就欢喜。但是对于不会喝酒的人来说,见到酒就无动于衷,甚至反感。

证明酒不是真实的快乐。如果它本质是快乐,应该谁见到它的反应都是相似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酒的本质并不是快乐。
  
  轮回中的一切都没有确定性,包括我们的亲戚朋友,包括我们的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这就是轮回的痛苦之一。
  
  这样一观察,我们就应当不要执著于人间这一世的亲戚朋友,不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痛苦和快乐。


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是短暂的、流转的,不会一成不变,更无法永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
昨天 | 22:24
说不说
佛教是逃避现实还是直面人生?是消极避世还是智慧谋划?

佛法在明了心性之后,也不会去刻意谋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了心性是回归本然。是实相。

但是回归的过程需要有为法,就是药。有为法不是实相,是梦幻泡影。


智慧谋划是有为法,对治众生是必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

但是回归的过程需要有为法,就是药。有为法不是实相,是梦幻泡影。

智慧谋划是有为法,对治众生是必需的。



智慧谋划亦需随缘。通达以后,分别亦非意。当然还没有达到境界的时候,随缘就好。度众生也要随缘。
 
智慧谋划,即有攀缘,落攀缘者,无法出离。不落左,即落右,不如守中。
 
本来无一物是道,时时勤拂拭也是道。
 
起不起"意",在于个人的功力。



而有为法本身是有"意"的。





说不说兄可否赐教"一字"?



不敢不敢,只是在探讨佛经当中没有看到过用‘谋划’的,所以略说一下。其实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不必执着言语相。



阿弥陀佛!
 
"不执着于言语相"。


说不说师兄所言极是。



这个世界的真相本来是大梦套小梦。

不论说对说错,说多说少,醒来回想都是梦话,醒不过来就继续分别执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
今天 | 13:01
UssU
本来无一物是道,时时勤拂拭也是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来无一物"是实相,"时时勤拂拭"是有为法。

"时时勤拂拭"是回归"本来无一物"的阶段,是渐悟的过程。
 
感谢 ll-ll师兄的提问(不好意思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师兄,只好暂用符号代替了)

有师兄谈到用意的问题,就自己愚见补充一点。

其实个人理解,意就是有心了,也就是用心,也就是起心动念。古德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起心动念,已经不是实相之体了。(上句和下面一段都是引用净空老法师的原话)

真实义不在言语里头,同样的也不在文字里面。真实义必定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心里头不能想,一想又着了相,要一切都不执着才能悟入。真正的般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俺分享一下俺的金刚上师的授徒经历,请各位师兄帮俺定义一下。



首先解释一下说不说师兄的疑惑----佛经里没有谋划的词。


俺的金刚上师在授皈依的时候要求一切都要服从ta的安排,按计划次第修行,否则法脉连接不好,无法即身成就。


俺认为上师定的教学计划不同于世俗的计划,是脱离生死,出六道轮回,即身成佛的,所以俺在谋划前面用智慧限定了一下,这样智慧谋划就不同于谋划了。
 
上面是第一点。

第二点,每个弟子的学习成绩必须经过上师的认定。


对于高层次的弟子,上师直接在定中指导他们。


对于不能入定的弟子,要通过语言描述向上师汇报。但是上师规定不能用佛经里的语言,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梦幻泡影"等等,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否则上师概不受理。


所以俺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谈佛法。较少引用佛经。
 
第三点,俺读的佛经非常少。


上师要求只能读ta允许读的。

特别是对有文化的弟子,特别强调不要读额外的佛经。


上师强调滥读会产生所知障,很难破解。


所以俺确实不知道佛经里用没用过"智慧谋划"。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