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欣赏&讨论: 探春理家 -- 贾府的帕累托改进

切不消,这种低级8挂问题还要借我得到名头,你肯定没看过原著。:D

哈哈,就是为了把你招出来问高级八卦问题呀,目的达到咯。
 
宝玉的婚事,贾母和王夫人一直是明争暗斗。王夫人想扩大王家在贾家的势力,贾母一是心疼自己的外孙女,二是暗里弹压王夫人。不过王夫人有元妃做后台,贾母也奈何不得。

贾政是一家之主,对儿子的婚姻有当然有话语权。不过上面还有娘娘,他也不敢擅自做主。

元妃之于宝玉,名为姐弟,情如母子。她借端午节的赏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元妃不仅决定了宝玉的婚姻大事,也影响着贾家的兴衰荣辱。

这个确是反方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各方角力中元妃是重要的一方,在某种程度上最重要。但是在宝玉婚事上,她不能直接指婚而只能通过送礼来暗示自己的态度。元妃政治成熟,当知和薛家联姻并不怎么有利,她当时倾向宝钗一方应是因为王夫人的影响。贾母和王夫人都可以每月进宫探视一次,这个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薛家的不利信息,贾母的想法,元妃早晚都会知道。元妃在这个事情上再也没有表过态,就算她的立场没有逆转,起码是不再挺钗了。

送礼事件发生在书中比较早的时期,没多久许多迹象表明宝钗的中选希望急转直下。贾府上下宝黛配的舆论突然多了起来,当面开玩笑或背地议论都认为宝玉黛玉会在一起,贾母也通过张道士和宝琴暗示了自己的态度。

另外,元妃是暴亡的,宝玉的婚事如果在她死之后,就更不会有什么影响。
 
小吃同学有没有研究过,红楼梦那些女孩子们如果放现在会是什么样?



这个事需要研究吗?都好。你要么发挥发挥,看看哪个会当小三?
 
老赖的红楼我也喜欢,有什么心得一起讨论:D

那个属于大众文化,扒起来容易。:p
 
梦红楼
 

附件

  • 12291636_551n.jpg
    12291636_551n.jpg
    23.8 KB · 查看: 335
  • 12291636_181n.jpg
    12291636_181n.jpg
    34.8 KB · 查看: 334
  • 12291636_261n.jpg
    12291636_261n.jpg
    34.9 KB · 查看: 336
  • 12291636_331n.jpg
    12291636_331n.jpg
    28 KB · 查看: 334
  • S_2010091515004240286.jpg
    S_2010091515004240286.jpg
    54.9 KB · 查看: 332
关于王夫人的貌,没有确实的证据,只有推测。一个推测是:元妃和宝玉的妈,子女如此,按遗传应该漂亮。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王夫人姿色算是不错,但和大观园的女孩甚至赵姨娘比,颇有不足。曹雪芹笔下的女孩是注重灵气的,像王夫人这样木木的,容貌就归为二流了,在和其他女孩与媳妇们比的时候,相对较差。

我讲貌差,和讲尤氏邢夫人家境差有点类似。那个家境差是和贾府其他人的背景对比而言,其实尤氏邢夫人也都是正经富贵家,邢夫人有陪房的丫头王善保家的,家里怎么着也还可以的。
 
赵姨娘是书里极少的只坏不好的人物,但是贾政老是和她在一起,在王夫人那里只是官样文章。书中她的兄弟赵国基都已经正常去世,她自己也说在这屋里熬油似地熬到这么大年纪,生了探春贾环,当时应该年纪很大了,依然能抓住贾政,至少那时候在色方面比王夫人更能打动贾政。
 
有关王熙凤妇德的问题: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强调当时女子应该对德有所侧重的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大家理解的现实中的妇德,应指顺从丈夫,不吃醋,孝敬公婆,和其他男人保持距离,举止矜持之类。王熙凤占贾琏的上风,公开吃醋,对邢夫人冷淡,和贾蓉关系暧昧,举止轻浮(比如踩门槛,大说市井话),这个应算是妇德不佳了。书中也写到这些性格在做女孩时都表现出来,大家看在眼里。
 
新问题来了:;)

"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些奶奶们都是谁啊?:confused:
 
新问题来了:;)

"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些奶奶们都是谁啊?:confused:
这题也太难了,:p:blowzy:

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段是写小红的伶俐能干,7大姑8大姨都明白,还说得绕口令似的,口齿清楚。

5奶奶和舅奶奶就是亲戚吧,具体是谁重要么?:p

要不,你说说,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等,你喜欢谁,;)
 
这个确是反方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各方角力中元妃是重要的一方,在某种程度上最重要。但是在宝玉婚事上,她不能直接指婚而只能通过送礼来暗示自己的态度。元妃政治成熟,当知和薛家联姻并不怎么有利,她当时倾向宝钗一方应是因为王夫人的影响。贾母和王夫人都可以每月进宫探视一次,这个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薛家的不利信息,贾母的想法,元妃早晚都会知道。元妃在这个事情上再也没有表过态,就算她的立场没有逆转,起码是不再挺钗了。

送礼事件发生在书中比较早的时期,没多久许多迹象表明宝钗的中选希望急转直下。贾府上下宝黛配的舆论突然多了起来,当面开玩笑或背地议论都认为宝玉黛玉会在一起,贾母也通过张道士和宝琴暗示了自己的态度。

另外,元妃是暴亡的,宝玉的婚事如果在她死之后,就更不会有什么影响。
还有一点,元春是自幼由贾母教养的,所以她对贾母的感情应该也很深。

着几家里,王家大概是不鼓励小姐学习的,王夫人,王西风都不擅诗词。:D:D: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