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欣赏&讨论: 探春理家 -- 贾府的帕累托改进

刘心武的东西,我印象中就是秦可卿那段,比较扯。后来LD提醒,说刘心武后来又讲了每一个主要人物,于是随便看了几段,觉得还行,敢情刘心武这家伙其实心里明白得很,某些惊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为了抓眼球;)

不一定要带入,不过带入着读也是个读法,就像资深讲的,小时候这么读的多,我也就是好奇:)

最近看了刘心武关于秦可卿那段,个人感觉很靠脯:cool:
 
秦可卿 ---病和药方

诗后又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关于秦可卿,因为书里原文写得比较隐晦,又有脂批和红学家的各路考证,怎么讲的都有。我想还是先以书里的原文为线索,先还原一个基本情况,再说说我对其中某些环节的猜测。

秦可卿的来历:书里的交代明确而合理。父亲工部营缮司郎中正司级,和贾政的工部员外副司级门当户对,家里人丁稀少。这个非常符合贾府选媳的标准,于是秦氏成为长房重孙媳妇。

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不消多讲了,那么多证据,两个人肯定是有性关系的了,而且与秦可卿的死有直接联系。

秦可卿与贾蓉的关系:有些莫名其妙,一点亲密关系没有。可以解释为与贾珍关系的一种对比。
秦可卿与宝玉的关系:性幻想对象或是真的有过实际的性关系。

直接死因:天香楼上吊。不论根本原因是什么,她是自缢身亡这一条还是比较有共识的。

下面讲讲我对秦可卿看病和张大夫药方的看法。

秦可卿的病,尤氏这么介绍的:”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了,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有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下半日就懒怠动了,话也懒怠说,神也发涅…“金氏提醒道:”…如今听起大奶奶这个病来,定不得还是喜呢…”贾珍讲:”…我告诉他媳妇身子不大爽快,因为不得个好大夫,断不透是喜是病,又不知有妨碍没妨碍,所以我心里实在着急…”

王夫人说:“前日听见你大妹妹说,蓉哥媳妇身上有些不大好,到底是怎么样?”尤氏道:“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日以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了,又懒怠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邢夫人接着说道:“不要是喜罢?”

作者不厌其烦写了这么多遍,秦可卿高度疑似怀孕了

张大夫是怎么看病和开方的?
贾蓉于是同先生到外边屋里炕上坐了。一个婆子端了茶来,贾蓉道:“先生请茶。”茶毕,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先生说:“看得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今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应胁下痛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的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旁边一个贴身伏侍的婆子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说得这样真切。有的说道是喜,有的说道是病;这位说不相干,这位又说怕冬至前后:总没有个真著话儿。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

那先生说:“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众位耽搁了!要在初次行经的时候就用药治起,只怕此时已全愈了。如今既是把病耽误到这地位,也是应有此灾。依我看起来,病倒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这药看,若是夜间睡的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这婆子答道:“可不是!从没有缩过,或是长两日三日,以至十日不等,都长过的。”先生听道:“是了,这就是病源了。从前若能以养心调气之药服之,何至于此!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火旺的症候来。待我用药看。”于是写了方子,递与贾蓉,上写的是: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 醋柴胡八分 淮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大枣二枚

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了;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


但是各位给秦可卿看病的大夫,没人敢确诊,因为其实大夫们也会查言观色,他们发现确诊为喜脉是贾珍暗示不可的。可是明明就是喜脉,也只好胡治一气。张大夫一来,给了个不是喜脉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开了方子,于是皆大欢喜。

张大夫的方子,按药性上来讲,以补血益气为主,可治产后虚弱,秦可卿打胎?
 
如果按照秦可卿怀孕堕胎的逻辑分析下去,她的死因推断为:流产后抑郁+奸情败露的担心。结合书中尤二姐和鲍二家的这两个自杀动机,秦可卿的死因这么解释还算合理。
 
秦可卿怀孕堕胎这个情节,可以更好地解释书中关于秦可卿的细节与矛盾之处,如果只拿书里的描写来对照,是最能串起一个完整故事的重要环节。令我奇怪的是,红学家们有关秦可卿的解释,都是需要大量引入书外的其他文献,加上自己放大对书中某些细节的猜测,无视书内其他地方和他们的推测有诸多矛盾之处,脸皮不是一般地厚。我也厚一回脸,客串一下妇科老中医,给秦可卿的病情把把脉。

比如说,张友士看病之前,已经有不少医生看过了,无法确诊,是因为病情复杂或大夫水平差吗?张友士也只是个业余大夫,怎么就一下子找到贾珍们赞许的治疗方案?把这个解释成什么政治阴谋,实在太牵强了,下面从医理,药方和其他书中情节来分析这个治疗的合理性:

1. 表面上的病情,张友士的解释是过分焦虑导致停经,以前没诊断出来瞎治,所以耽误了。这个本身是有道理的,确实有过分焦虑导致经期延长的事,但是会有两个多月之久吗?从现在的医学案例看,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和怀孕的可能性比起来微不足道。何况还有其他的症状:犯懒,食欲不佳。极度的抑郁症也算一种概率低的解释,下面我还会有证据把这种情况排除掉。

2. 张友士开的方子,是中医常用于妇科之四物汤或八珍汤的改良。从具体药材和中医原理上讲,是补血补气为主的,或用于产后虚弱,或用于保胎。其中当归这味药材可分为归身和归尾,归身以补血为主,归尾以活血见长,张的方子用的是归身,如果治经期延长什么的,用归尾更合适。

3. 按经验看秦可卿就是怀孕了,但贾珍父子不能接受她怀孕这个说法,原因是他们知道这个孩子是贾珍而不是贾蓉的,这个孩子不能生出来必须打掉(贾蓉到处胡搞在全书都没个一男半女,恐怕没有生育能力)。这需要医生确诊到其他合理的病来给贾府各方一个交待,并提出能够有利于善后的治疗方案,张友士这个提法,进可攻退可守,实在高明。之后打胎对秦可卿来说是个鬼门关,如果不治或能扛过去都有合理解释,开的药有利于她本人的流产后恢复,甚至如果秦氏决定保胎也可以用这个药。对贾珍这样的知情人来讲,张友士的一语双关中另外一层意思也很明确,比如说,如果初次行经时就用我的药何至于此,完全可以理解为应该早打胎早治疗。抑郁症什么的,晚两个月哪里能耽误到这种地步?

4. 流产在当时对妇女的生命威胁很大,流产后的状态一般都极差。王熙凤的一次自然流产,造成崩漏的症状,贾琏偷娶尤二姐以后有过等凤姐一死就扶正的说法, 鸳鸯也讲她的姐姐就是在这个病上死的。秦可卿服药之后,王熙凤探视完秦可卿,叫尤氏准备后事,贾母也听出大事不好。如果是抑郁症,决不至于短期发展到这种地步,也不会挂在脸上让人这么评价,而秦氏流产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些东西。张友士也讲了,到了明年春分,就可望痊愈了,就是说,扛过几个月没事就最后没事了,除了全力治,也要看运气。贾蓉也是明白人,就不再往下问了,说明他从自己知道的内情出发,认同了张对未来病情的可能性分析。贾珍也说,从来没一个大夫像张这样说的这么痛快。

5. 最后秦氏的死因却不是病死的,这个书里有许多细节交待。如果是病死,连凤姐贾母尤氏都知道准备后事,怎么也不至于合家感到奇怪和突然。事实是秦氏的病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但由此造成的抑郁和绝望使她最后自杀。尤二姐之后有过类似的抑郁和绝望,根本原因是她基本上没有再生孩子的希望了,而这对于她这个身份的人来讲和死了也差不多。秦可卿这边,她没有可能为贾蓉生孩子,生贾珍的孩子也不行,加上流产后的情绪,贾珍的继续纠缠,对奸情败露的担心,她的绝望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单是奸情败露而自杀,曹公浪费笔墨写这些病情就没什么大用处,那点抑郁也不会让王熙凤有需要料理后事的感觉。
 
提问, 为何曹公写秦可卿, 乳名兼美字可卿. 兼美, 评价怎么这么高?:blink: ;):D:D:D
 
提问, 为何曹公写秦可卿, 乳名兼美字可卿. 兼美, 评价怎么这么高?:blink: ;):D:D:D



秦可卿在外貌性格才能上,兼有黛玉宝钗之长,算是宝玉的梦中情人,潜意识里的完美女人?
 
秦可卿在外貌性格才能上,兼有黛玉宝钗之长,算是宝玉的梦中情人,潜意识里的完美女人?
:D:D:D
我觉得, 是因为这是第一个让他起了男女之心的女人吧? 启蒙? :p:D:D:D记忆里美化了?
 
秦可卿在外貌性格才能上,兼有黛玉宝钗之长,算是宝玉的梦中情人,潜意识里的完美女人?

:cool::cool::cool:

在我少年读红楼的时候,意识里秦可卿的性格比黛钗都要温柔可爱的
 
:cool:完全赞同。湘云的生存力极强。
我觉得中国传统上并不推崇此类女子, 比如林薛都不是能迁就的人. "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D:D:D

要不就是忍辱负重型, 比如王宝钏, 18年换来18天, 而且这个主要还是赞美她守妇德, 而不是推崇她生命力强.
 
:cool::cool::cool:



在我少年读红楼的时候,意识里秦可卿的性格比黛钗都要温柔可爱的



极是。最开始读红楼的时候,秦可卿的印象很好,没什么缺点,知道她自杀的结局和贾珍的事,很为她不值。就是结束得早,没怎么展开。
 
我觉得中国传统上并不推崇此类女子, 比如林薛都不是能迁就的人. "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D:D:D



要不就是忍辱负重型, 比如王宝钏, 18年换来18天, 而且这个主要还是赞美她守妇德, 而不是推崇她生命力强.



有道理。湘云是作为林薛之后的女儿来定位的,假小子气有点减分。当代女性新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这么看当代湘云能占上风:D
 
极是。最开始读红楼的时候,秦可卿的印象很好,没什么缺点,知道她自杀的结局和贾珍的事,很为她不值。就是结束得早,没怎么展开。

年少时读不懂那些事情,所以没有影响到可卿的美感:blowzy::D

到后来再读到那些事情,第一好印象已经形成,损害不了她的形象了
 
有道理。湘云是作为林薛之后的女儿来定位的,假小子气有点减分。当代女性新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这么看当代湘云能占上风:D

:D

最近比较忙,抽空来举牌表示一下!

:zhichi::zhichi::zhichi:
 
有道理。湘云是作为林薛之后的女儿来定位的,假小子气有点减分。当代女性新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这么看当代湘云能占上风:D

:cool::cool:

15岁时第一次看红楼,就喜欢上了史湘云:blowzy:唯一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