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生的真相- 用科学证明佛教观(转载) ........转贴自/说不说

悲心可嘉的佛教素食观

作者:[FONT= ]文定[/FONT] 资料来源:[FONT= ]http://www.nttpcs.cn/csmb/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7[/FONT]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语系的佛教中,只有汉传佛教对素食的要求最严,到现在也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早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了。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很注重吃的艺术,但是有的人餐餐吃的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身体却依然是百病丛生;有的人虽然是粗茶淡饭,反而身体强健而且长寿,前些日子我看到一本书叫《不生病的艺术》,是一位台湾的医学博士写的,他在文中提到普遍为人们关注的生死问题。他认为现在很多人的死亡原因,既不是老死,也不是病死的,其实就是胡吃海喝给整死的。人如果能够很好地注意营养结构的搭配,应该可以活的更长一些。很多营养学专家都认为素食更有利于健康,这似乎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素食的观念是佛教徒提倡的,其实不然。素食虽然是汉传佛教的特色,但它并非起源于佛教,也非佛教徒单独提倡。从古到今,世界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提倡素食。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毕达哥拉斯都强烈地鼓吹素食。近代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都是基于人道主义观点赞美素食。萧伯纳是有名的茹素者。中国古代孟子的“君子远庖厨”的思想,易经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真人深山修炼只吃水果的功夫,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儒道之徒所继承。因此素食的饮食习惯,在我国乃至世界有很深的渊源。我现在就佛教的观点,对素食作一些探讨。
 
一、素食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 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乃至对一切微细生命的充分尊重,是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大自然的蜎飞蠕动、一花一草,都有其生命的个体,任意伤害无辜生命,或是砍伐山林,浪费资源,都是一种对生命不够尊重的表现。

两千五百年前生长在印度的释迦牟尼根据慈悲和平的教义,由戒杀放生到主张不吃肉,此种教诚散见于佛教经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种经律论中,后世,佛教弟子,身体力行,其品格清净高尚,其行为淑世善民,化强暴者嚣悍之气,使世界人类倾向和平,则更成为佛教的独特的优良传统。

释迦牟尼佛做太的子时候,一次树下观农,见农夫犁土,掘出蚯蚓,鸟儿飞来啄食,引起他对众生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悲思。印度当时很多派崇拜梵天;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杀祭祀,一直为释迦所反对,释迦在说法时,于大乘的《楞严》、《华严》、《楞伽》、《涅槃》、《梵纲》诸经中,处处提倡禁绝肉食。具体如楞伽经,根据身体健康,三世因果,修养身心,慈悯众生等各种道理,指出肉食者有十八种过患,而素食者具足无量功德。

印度、中国历代宗派的祖师,都是淡泊自甘,粗衣蔬食的茹素者。三国时的曹操受佛教影响,据说自奉节俭,常常茹素,此举不能不对他的从属臣下及后世带来影响。南北朝时虔诚奉佛的梁武帝依《涅槃经》《四相品》等经文,制僧尼居士断酒肉,宗庙荐馐用疏果,颁发断酒肉文,详叙食肉的过失。如文中云:“经言:若食肉者断大慈种,何为断大慈种?凡大慈者皆令一切众生同得安乐,若食肉者一切众生皆为怨对同不安乐。若食肉者是远离声闻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菩萨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菩萨道,若食肉者是远离佛果,若食肉者是远离大涅槃,若食肉者障生六欲天,何况涅槃果。……”等等。
 
二、历代帝王名士推崇素食,奠定了佛教的素食基础。


中国汉传佛教并不是一开始就坚持素食的,而是经过相关经典的传播、僧人的自觉、帝王的提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共识。例如南粱时期的粱武帝,就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出家,在位时广修寺宇,度众无数。曾经亲自撰写《断酒肉文》并会合当时京都的僧尼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延请法师宣讲断酒肉经文,并于佛前宣誓断食酒肉,由于梁武帝的提倡,在其管辖的江南境内更使用政治力量推行,从江南到江北,乃至全中国的寺院都逐渐受其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汉传佛教寺院。

隋文帝杨坚登位,也是大力提倡佛教,每兴建法会,必沐浴斋戒,诫臣民不食荤辛。唐太宗李世民,为追荐于战争中死难的军民,在战场地区修建寺庙,并举行追荐法会,以香花水果供佛,以素斋供僧。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帝王,除少数辟佛者外,凡遇祭祀大典或修建法会,均提倡斋戒素食,从上到下养成了社会风气。

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刘禹锡.王维.苏东坡.王安石等均信佛。其中最突出的是诗人王维,平生茹素信佛,事母至孝。母亲崔氏是虔诚的佛教徒。师事神秀弟子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王维自幼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长而拜长安荐福寺道光禅师为师,断食肉酒。又善绘画,世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所作诗,多山林清逸之气。

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明代的莲池大师,都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在徒众中大力宣传戒杀放生和吃素的功德。莲池大师写有著名的《七笔勾》和“戒杀放生文”,其中析理精微,字字饱含慈悲感情,令人生动。

近代高僧如太虚.虚云.弘一.印光诸法师,都是身体力行的茹素者。其中虚云法师禅功很高,活到一百二十一岁。他平生爱护生物,在广东曹溪讲禅时,有老虎皈依,老狐受戒的传说。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曾有《护生画集》印行,宣传素食和戒杀放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三、素食在佛教经典的根据


(一)、基于健康理由

很多佛教的大德祖师,由于坚持吃素身体都很健康,寿命也长。一部分肉食者不易理解,认为出家人常年吃素,肯定营养不够,而在有科学大脑的医学家和营养家,则是较易理解的。

首先,吃素的僧侣们甘于淡泊生活,无嗜穿嗜味的习惯,清心寡欲,一心向道,所谓“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喜、怒、忧、悲、恐等七情不易动乎胸中,内心平静,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此中还包含有佛教的一套修心方法。佛经中指出:素食能使四大调和,诸根通利,气血流畅,定力增长,“饮食知量”,“少欲知足”,是成就禅定神通不可缺少的条件。素食中的豆制品和水果,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其中大豆的功能极高,含有蛋白质40%、脂肪及糖类20%,并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磷、钙等营养素。大豆的植物蛋白和脂肪。可以降低人的血清胆固醇,能降低高血压,避免动脉硬化等心脏疾病。所以素食者所食豆类、五谷杂粮、水果等,对于身体的营养料完全可以补充,增进健康。
 
(二)、基于慈悲理由

佛教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之心,是透过般若智慧产生的。学佛者由于了悟因缘生法的真理,而产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心肠,从而戒绝杀戮,根本五戒中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由不杀生而吃素,是戒杀的积极行为。

《大乘楞伽经》中,佛告弟子大慧菩萨说:“一切肉有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悯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都是自己的六亲眷属,朋友等,只由于隔世不识进行啖食,是可蠢可悲的。二.他身即我身,自他平等,应该体念他之苦乐即我之苦乐,不能因嗜口腹,贪美味,而置动物的被杀的痛苦于不顾,这是最残忍的。
 
(三)、基于因果理由


因果定律,是佛教的基本法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受福,作恶遭殃”,有因必有果,造何因得何果,是必然不易之理。基此理由,可知造杀就得杀报,食他的肉就应该还他的肉。所谓“吃半斤还八两”。各别造因,各别受报;大众造因,大众受报。世界各地年年不断的战争,许多人死于刀兵,慧眼观之,原因在此。《楞严经》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互来相啖”。说明三世因果循环的道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过去诸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因此对于众生不应轻慢,更不应残杀,残杀是违犯理性的。残杀者违背慈悲平等之理,必自食其果。
说不说, 2009-12-03 举报#12支持回复
 
(四)、基于修行理由

修行是佛教徒的修养功夫,由此修养功夫为因,达到完成佛果的目的。修行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三学。戒是约束行为,防非止恶,众善奉行,定是专注一境,息诸虚妄分别。慧是明因识果,通达真理。此中首要的是戒,守戒的作用是绝对禁止扰恼众生,破坏他人利益(包括生命财产),保持内心纯善清净,为修定慧打下基础。此戒定慧是三乘共通的修法。

欲达佛乘,必须进一步修大乘菩萨行。菩萨行包括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其精神主要是大悲大愿,不舍众生,更不能损害众生。因此,不管大乘小乘戒杀是主要的。由怜悯众生,爱护众生生命,进而不食众生肉,这是必然的实际行动。大乘诸经论中,多处谈到杀生和吃肉,都是断掉慈悲种子。慈悲是学佛的根本,此根本一断,即不能发菩提心,也不能证得佛果,可见戒杀和素食,在佛教教义中的重要。
 
四、素食包括酒以及五辛

许多不谙佛法的人认为,素食就是不吃动物的肉,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素食还包括了不食用包括韭菜、大蒜、等在内的五种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以及一切的富含酒精刺激的饮品。佛教戒酒的理由是因为饮酒容易乱性,如《楞严经》中说到:“如彼贪欲过,障碍圣解脱,酒肉葱韭蒜,悉为障碍道”。《梵网经》对酒戒也有很严格的规定,即使自己不喝,包括酤酒和教人喝酒都属于犯戒行为。因为卖酒的行为是引导他人走入心神颠倒乱性害人的境地去的,因此是波罗夷罪,也就是极重罪。
至于佛教禁绝韭菜、蒜、兴渠、葱等五辛,是基于食用五辛秽浊的气味,容易增长人们的欲心,辛烈的感觉又会增加人们的嗔怒,即使宣扬佛法,十方龙天护法也会因为嫌其臭秽,悉皆远离,于是此人的福德因缘日渐消薄,道业也难以成就。正如《楞严经》所说“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食,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嗔”。因此人们如要清心寡欲,驱除乖戾的气息,除了戒食酒肉外,同时还要戒食五辛。

总之,就佛教而言,为了护生,为了健康,为了培养慈悲的胸怀,也为了成就道业,素食是我们长期保持的一种饮食习惯。但是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并不完全是佛教的,世间很多素食主义者。他们有的吃素是为了保养身体,有的人吃素是为了医疗健康的需要,有的人是发愿茹素,甚至有的人吃素是从小与生俱来的习惯。可以说素食的情况因人而异,千差万别。素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锅碗瓢盆是否洗的干净,吃素时是否吉时良辰,素食完全在于心意,如果秉持着慈悲喜舍的善心,心中有“素”,如此则一切善法都包含在其中了!
 
[In Life After Life Raymond Moody investigates more than one hundred case studies of people who experienced "clinical death" and were subsequently revived. First published in 1975, this classic exploration of life after death started a revolution in popular attitudes about the afterlife and established Dr. Moody as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y in the field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Life after Life forever changed the way we understand both death — and life — selling millions of copies to a world hungry for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ysterious phenomenon.
The extraordinary stories presented her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re is life after physical death, as Moody recounts the testimonies of those who have been to the "other side" and back — all bearing striking similarities of an overwelming positive nature. These moving and inspiring accounts give us a glimpse of the peace and unconditional love that await us all。
 
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by Dr. Ian Stevenson, Praeger Publishers, Westport, CT, 1997

Summary

(From book cover) Children who claim to remember a previous life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the Buddhist and Hindu countries of South Asia, among the Shiite peoples of Lebanon and Turkey, the tribes of West Africa, and the American northwest.

Stevenson has collected over 2,600 reported cases of past-life memories of which 65 detailed reports have been published. Specific information from the children's memories has been collec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data of their former identity, family, residence, and manner of death. Birthmarks or other phys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have been found to relate to experiences of the remembered past life, particularly violent death. Writing as a specialist in psychiatry and as a world-renowned scientific investigator of reported paranormal events, Stevenson asks us to suspend our Western tendencies to disbelieve in "reincarnation" and consider the reality of the burgeoning record of cases now available. This book summarizes Stevenson's findings which are presented in full in the multi-volume work entitled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A Contribution to the Etiology of Birthmarks and Birth Defects, also published by Praeger.

This book distills 112 cases of the 225 which are contained in the large parent monograph.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children who have recalled past lives and who have birthmarks or birth defects. Most birthmarks are hairless areas of puckered, scarlike tissue, often raised above surrounding tissues or depressed below them. The deaths recalled by these children are for the most part violent. The key evidence found i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e of wounds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previous personality and the presence of birthmarks at the same location on the child who recalls this previous life and how it ended.
Key Results
A set of cases are described whose strong evidence for reincarnation exceeds previous cases reported by Dr. Stevenson.
When birthmarks and wounds experienced in claimed past lives are correlated, the evidence is generally found in the memories of the past life means of death, or through other informants who knowledge of those wounds, or, in the strongest cases, through medical records made at the time of death.
Six cases are described where birthmarks in two places on the child correlate with the entrance and exit wounds associated with the death of the previous personality.
The incorporation of physical biological factors (birthmarks and birth defects) into the set of evidence for reincarnation practically eliminates any possibiliity that fraud, cross-family communication, or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se cases.
A fatal wound occurring shortly before death facilitates its later appearance as a birthmark.
Humans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to create changes in their own body, as in the case of stigmata or certain hypnotically-induced phenomena.
About 35% of the cases demonstrate a phobia which is almost always related to the mode of death in the previous life.
A quote by Dr. Stevenson indicates a stronger belief in reincarnation than was found in his earlier works: "Reincarnation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for many cases".
 
史蒂芬森教授他在研究這幾千個關於輪迴轉世的案例當中發現有這樣一個規律,他發現人身上都有一些胎記是與生俱來的,一出生身上就有這些疤痕。現在醫學能夠解釋胎記的理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遺傳學,認為胎記是遺傳的,第二種是出生的時候嬰兒可能身體上受了損傷,所以留下了胎記。這兩種醫學的理論只能解釋胎記這種現象百分之六十,其中百分之四十的胎記沒有辦法解釋。結果史蒂芬森教授就提出一個新的理論,他說人身上的胎記很多很可能都跟前世有關,是他前世一些傷口遺留下來的。這種理論發表在他的一部著作裡,叫做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就是《輪迴學與生物學的融匯》這本書裡。


  我們來看看他所謂胎記的理論是怎麼樣?首先給大家講一講他的一個案例,這個案例是美國的一個例子,在美國有一個家庭,夫婦兩個人有兩個女兒,小的女兒叫溫妮,結果溫妮在一九六一年不幸在一次車禍中喪生,車從她身後撞上來把她撞死,當時死的時候她(溫妮)只有六歲。當溫妮死了以後全家都沉浸於悲痛當中,溫妮的姐姐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的妹妹在夢中告訴她,說我準備要回家跟家人團聚,夢醒之後就覺得很真實,完了沒多久她的媽媽就懷孕了。懷孕以後這個媽媽也夢到自己過世的女兒溫妮回來告訴她,說她準備要回家裡來。後來就生產,在產房門口父親清清楚楚的聽到自己過世的女兒溫妮的聲音,他不是在夢中,就是這樣聽得很清楚,聽到這個聲音告訴他,說「爸爸,我現在要回來了」,之後就生了一個女兒,這女兒的名字叫蘇珊。


  結果蘇珊大概兩歲多的時候就能開始講關於溫妮前生的事情,說她自己就是溫妮再來的。很多的這些情況,比如說蘇珊她經常會說當我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都愛在學校後院子裡盪鞦韆。當時蘇珊還沒有到上學的年齡,沒有上過學,可是她所說的情況是符合溫妮的情況,溫妮在死前六歲了,真的上學了,而且確實很喜歡在學校後院裡頭盪鞦韆。蘇珊很喜歡溫妮留下來的這些東西,一些玩具,還拿著溫妮的這些相片,指著相片裡的人說「她就是我」,完了一張相片掛在床頭,一張相片還自己揣在懷裡很寶貝。

  溫妮身上有一處很明顯的胎記,在她的左臀上,左邊臀部上面有一處很明顯的胎記,那個胎記的形狀真的像車撞傷位置的傷口那種形狀。史蒂芬森教授根據家裡所描述的情況找到溫妮死前在搶救時候的那家醫院,在那間醫院裡找到溫妮屍體解剖的照片,拿著這個照片跟她這一生的胎記來一對照,發現前生屍體上的傷口跟她這一生的胎記完全吻合,所以他就提出這一生身上胎記的位置往往是前生受傷而死的傷口位置。
 
宇宙人生的真相 (8)
2009-01-04 16:42:06 作者:施归元 来源:(文集) 浏览次数:1983 文字大小:【大】【中】【小】

转载自: 叔同书院 http://www.stsy.sjtu.edu.cn/recommend/2009/0104/article_84.html


附录:其他名人谈佛教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恩格斯说: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孙中山说: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康有为: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章太炎: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谭嗣同: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梁启超: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地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无神论哲学家罗素:我觉得不论智慧或人格,释迦牟尼都远远超过其他宗教创始人。

沈家祯说:我本人是科学家,但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爱因斯坦论佛教:摘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2008-03-15 03:39:09)

标签:科学 宇宙 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 佛教 文化


此书在可在亚马逊网上邮购:
[ame="[url]http://www.amazon.com/Albert-Einstein-Human-Side/dp/0691023689[/url]"]http://www.amazon.com/Albert-Einstein-Human-Side/dp/0691023689[/ame]
1981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发行。


书评:
Scientific American : [This book] presents itself in such a modest and loving tone that it is fitting for the memory of the man it lets us hear. It is a fresh and delicious little anthology of citations from the body of Einstein's letters, journal entries and other written comment.... These varied, penetrating, warm and open remarks to queens and schoolchildren, friends and antagonists, philosophers and sophomores have been sensitively chosen by two old friends of Einstein's and well translated. The German originals are included.

科学美国人:(这本书)以一种如此谦虚而充满深情的语气展示它非常适合于纪念那个让我们倾听的人(爱因斯坦)。它是一部新鲜而美味的小文选,摘录自爱因斯坦的信件、日记和其它手稿......这些写给女王、学童、朋友和敌人、学者和大学生的丰富多彩、敏锐、热烈而开放的文字被爱因斯坦的两位老朋友作了仔细的选择和翻译。德语原文也被收录其中。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 [This book] compiled by two of his closest colleagues in later life,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n, aims to show what kind of a person Einstein was. By a series of quotations from letters, jottings and unpublished documents, for example, Dukas and Hoffmann demonstrate as clearly as anybody could expect that Einstein was a courteous, kindly, witty, fearless and lonely man.... It is a bedside book.

华盛顿邮报读书指南:(这本书)由他(爱因斯坦)晚年的两个亲密同事,Helen Dukas 和 Banesh Hoffmann 汇编完成,目的是显示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例如,编者用一系列从(爱因斯坦)信件、笔记和其它未公开出版资料中摘录的文字,以令任何人都感觉清晰的方式,证明了爱因斯坦是一个谦逊有礼、和善友好、机智诙谐、无畏而孤独的人......这是一本适合放在床头的书。


爱因斯坦关于佛教的看法: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Buddh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 religion for the future: 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 avoids dogmas and theology; it covers both the natural & spiritual, and it is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Albert Einstein

[1954, 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直译: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性的,佛教具有这种我们期待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点:它超越单一的人格化上帝,没有教条与神学;它既涵盖自然也包括精神,基于严谨的理性认知,而这种认知得自于对所有事物(自然的和精神的)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佛教符合这种描述,如果说有一种宗教可以满足现代科学所需,它就是佛教。——阿尔博特·爱因斯坦于1954年

摘自:《阿尔博特·爱因斯坦,你身边的人》,海伦·杜卡斯和拜尼什·霍夫曼编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太空物理学新发现的启示
引用地址:http://www.stsy.sjtu.edu.cn/recommend/2009/0104/article_84.html

澳洲昆士兰大学 钟茂森博士

<作者简介>

钟茂森博士,1973年出生于中国广州市,1995年毕业于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1997年获美国刘易斯安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1999年获金融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德州大学布朗斯威尔分校和肯萨斯州州立大学任金融助理教授,目前已经在美国和世界的金融、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12篇学术论文,在美国和世界金融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0篇论文,并两次荣获美国金融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现任于澳洲昆士兰大学。*

百科全书词条:相对论,以及时间、空间、物质的定义
内容摘自《大美百科全书》,1993年台北出版。


佛法与科学常常是互相揭示、互相说明的。最近,我从太空物理学上又得到了一些启示。净公上人(净空老法师)曾在宣讲华严经时多次提到,佛陀教育是关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现代科学已在逐步证实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所讲的真相。净公上人的这些开示引发了我发掘太空物理学与佛法关系的兴趣。我最近浏览了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National Aeronau- 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简称NASA)的网络文献。美国NASA于1958年创建之后,成为世界领先的航天物理中心。我阅读了NASA科学家们的有关宇宙形成及发展的文献,很受启发,近代科学在宏观世界的研究中,证实了佛教《华严经》、《般若经》、《大乘无量寿经》所描述的许多真相。

现代太空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是我们这个宇宙的形成与发展。这门学科是建立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上的,许多的发现都是靠高深的数学推导出来的,普通没有数学和物理学背景的人可能很难去理解。不过,我们今天不必去钻研那些数学公式,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科学研究中去领悟一些讯息。下面我将详细为各位分析,这些现代的科学研究发现与释迦牟尼佛在大约三千年前所讲的宇宙真相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这里我将用平实的语言,尽量避免数学推导,着重在让大家理解其中的理念,并结合佛对宇宙真相的阐述做对照性的说明。我将论述以下三点:

1、时空是假相 
2、无中可生有 
3、宇宙之起源
 
时空是假相

在物理上要证明这个现象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我们在这里不过分去强调数学推导,然而要说明这个理念多少还是要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是上一世纪二十世纪初提出的关于在「非牛顿系统」中的匀速与加速度运动的理论。十七世纪中到十八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的物理学,适用于三度空间(三维空间)的物体运动,尤其是地球上小型缓慢物体的运动,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汽车、火车的运动,飞机的飞行等等。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牛顿理论中,空间和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空间、时间、质量、能量都是相对可变的。这个理论完全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为宇宙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本人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的伟人」。他被后人尊为「现代科学之父」。(注: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上是在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相对论在当时物理学界尚且有许多人所知晓和认同。)
相对论有两个层次的理论:特殊相对论(又称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适用于匀速运动的物体,而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加速运动的物体。爱因斯坦第一篇相对论的论文发表在1905年一个学术杂志[物理学年志]上。同一期中还刊载了他关于布朗式运动与光电效应的论文,使他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和其它几位学者,发现当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中,许多物理特性会改变,例如物体的长度、体积等。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来说明:


Lv是运动中物体的长度
Lo是静止时物体的长度
V是运动物体的速度
C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约30万公里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接近光速时),在我们的眼中,它的长度会缩减。
因此,当一个物体以光速运动时,那么V=C,→V∕C=1,则

我们此时会看到物体没有任何长度和体积(Lv=0)。也就是说,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推理,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状态下统统消失。打个比方说,在一定条件下,你看澳洲与美国之间没有距离。用另一个比喻看,在一定条件下,你可以同一时刻在地球与火星上出现,因为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在此条件下没有了!正如美国NASA的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顿沃博士讲的,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所以远近的距离不是绝对的,它是依赖观察者之状态而定。因此,绝对独立的空间和距离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错觉而已。

在观察者眼中,物体处于光速状态时,物体的体积、空间和长短、距离就突破了。如果观察者处于深度禅定状态,他眼中的空间和距离也突破了。据记载,中国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在禅定之中到达天上(兜率天内院),听弥勒菩萨讲经说法,这个真实的记载,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佳话。而自古至今,在禅定之中突破空间、距离者不乏其人。
佛与大菩萨们都有这种能力。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我以普贤行愿力故,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说「彼佛(阿弥陀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又说:(大菩萨)在「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突破空间、距离已不是神话,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状态,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可以解释。因此佛家讲「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