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今日上午闭幕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97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人民政协顺利完成又一次新老交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11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同时选出23位全国政协副主席。

选举结果宣读前,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大会会场,对新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即将产生表示祝贺。当会议主持人宣布俞正声当选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后,贾庆林与俞正声热烈握手,全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大会选举23位副主席

会议选出的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杜青林、令计划、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苏荣、陈元、卢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

会议选举张庆黎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并选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299名。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

会议于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的执行主席是杜青林、万钢、林文漪,会议由杜青林主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共2237人,今天实到委员2194人,符合选举的法定人数。

选举开始前,会议主持人首先请工作人员宣读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总监票人、监票人随即就位,监票人检查了全场23个票箱情况。两名总监票人环视监票人检查票箱后向会议报告了检查结果。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分发选票。选票分为两张,金红色的是选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的选票,粉红色的是选举常务委员的选票。

根据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办法,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采用等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全体委员的半数为当选。工作人员宣读填写选票的要求后,委员们开始写票。下午3时40分,投票开始,总监票人、监票人就位并先投票,委员们按座区分别到指定票箱投票。整个投票过程持续了约26分钟。

当工作人员计算完回收选票后,总监票人向会议主持人递交投票结果报告单。会议主持人宣布:选举有效。

计票完毕,工作人员宣读选举计票结果。选举结果表明,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共323名候选人得票均超过全体委员总数的半数,全部当选。

副主席中少数民族人士4名

新当选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平均年龄为63.7岁,副主席中,中共党员11名,非中共人士12名,少数民族人士4名,女性2名。新当选的常务委员平均年龄为59.4岁,其中非中共人士195名,占65.2%;少数民族人士38名;女性36名。

全场委员以热烈掌声祝贺新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诞生。

两会今日日程

政协

上午举行闭幕会,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

人大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休会。大会主席团召开第三次会议。

新政协领导如何产生?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办法透视

“通过!”

11日上午,全国政协机关会议楼二层的常委会议厅内,会议主持人俞正声郑重宣布。

在这里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本次大会选举办法。下午,依照这个选举办法,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经选举产生。

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的选举产生过程,为世人瞩目。酝酿过程体现出协商民主的哪些特色?选举程序如何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细微之处怎样保障委员充分行使权利?

人选:经过充分酝酿

这是一个充分酝酿、民主协商的过程:

――人选建议名单:2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等。

――建议人选名单:3月9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审议了选举办法(草案)、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建议人选名单(草案)。随后举行的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下午,全体委员进行了小组讨论。

――候选人名单:11日上午,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和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举行,大会主席团根据多数委员意见,通过了候选人名单、选举办法等。

程序:采用等额选举办法

据大会秘书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办法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三十四条规定,在政协十一届选举办法的基础上修订的。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和等额选举的办法。参加选举的委员人数必须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选举。候选人得赞成票超过全体委员总数的半数,即为当选。

大会设监票人制度,对选举过程全程监督。监票人由每个委员小组推选1人,共58名,大会主席团从中指定两名总监票人。已提名的候选人不得担任监票人。

投票结束后,由总监票人将电子选举系统统计的收回选票张数报告大会执行主席。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选举计票结果在大会现场口头宣布与大屏幕显示同步进行。

细节:会场设23个票箱

选举大会会场共设23个票箱,委员按照座区和指定的路线分别到票箱投票。那么,谁将投下第一张选票?监票人将最先投票,随后其他委员按工作人员引导依次投票。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代表性,2237人当中,有258名少数民族委员,我国56个民族都有代表性人士进入全国政协。

对于使用少数民族语的委员来说,他们领到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票上,印有候选人汉字姓名和数字编码。常委候选人选票因票面所限只印有数字编码,因此,在大会选举时,印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七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候选人姓名编码对照表,与选票同时发给委员,供委员对照使用。

不能写选票的委员,可以委托他人代写,但被委托人必须为非候选人。对于行动不便不能在主会场投票的委员,大会安排他们在大会堂四川厅的票箱投票。大会选举不设流动票箱,请假的委员不能参加投票。

俞正声简历

俞正声,男,汉族,1945年4月生,浙江绍兴人,1963年8月参加工作,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

1963-1968年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学习

1968-1971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无线电六厂技术员

1971-1975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无线电厂技术员、负责人

1975-1981年 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

1981-1982年 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1982-1984年 电子工业部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系统二处处长、副总工程师兼微型机管理部主任、电子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

1984-1985年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人、副理事长、党组成员(其间:1984.12明确正司局级,1985.01-1985.03康华实业公司代总经理)

1985-1987年 山东省烟台市委副书记

1987-1989年 山东省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9-1992年 山东省青岛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

1992-1994年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

1994-1997年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1997-1998年 建设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1998-2001年 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1-2002年 湖北省委书记

2002-2003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3-2007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

2007-2008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2008-2011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执行委员会主任

2011-2012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2012-201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上海市委书记(至2012年11月)

2013- 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