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06-05
- 消息
- 5,695
- 荣誉分数
- 1,411
- 声望点数
- 373
我知道是真的啊,我昨天就看到了。请注意中间那几段。明摆着是在为公安局保驾护航吗!~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遗憾地说,SB。我今天一字没有插嘴。还受人民日报鼓舞,看到这个,真是忍不住了。都什么脑袋啊!?
村长怎么死脑筋。网民欢呼的是日人民报在压力下被迫回应朱令这件事。不是期望他说什么。19年来它一直是哑口无视。现在被逼得现身了。他的内容可能是更臭的一着棋。走着瞧吧。它说公开,透明。那就把一切都公开好了。
日人民报想说的重点
公安机关不是万能的。接报案时,案发已时过数月,关键证据已经灭失,从法律的视角审视朱令案,我们可以期待的司法跟进其实非常有限。对此,办案机构的思想负担可以理解,担心回应舆情会招致过高社会期待的焦虑,也有现实根由。但唯其复杂繁难,才更需以翔实的信息披露和负责任的回应廓清疑云,定分止争。
受制于侦办条件、认识手段和能力水平等因素,少数案件破不了、抓不到、诉不了、判不了的情形客观存在,苛求“命案必破”会给司法公正埋下隐患,热衷“舆论审判”更会给社会公义种下祸根。但及时通报相关侦查结果,让受害方获知完整案件信息,无疑也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朱令案之所以引发各种猜想,正在于有关方面一度对案情讳莫如深、对过程语焉不详、与其家人沟通有限。
村长,你的军人的不是,战术地不懂。
D报和网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以前D报根本不尿网民说什么,要求什么。这次在网民的要求下,公安局出面了,D报也被逼出来护航。至少在这个层次,网民和D报打个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