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三乱,怎么办

focus on today

资深人士
注册
2009-02-03
消息
4,673
荣誉分数
668
声望点数
223
best.gif
三江,三乱,怎么办

2014-04-29 13:54:11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298ff0101rzvb.html [查看原文]
.....
摘录
教会怎么办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有部小说叫《怎么办》,书名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人微言轻怎谈中国怎么办,但眼下教会不得不面对怎么办。

有弟兄说这是上帝的管教,教会 都不知道要建筑合法,该反省认罪,该根据圣经顺服政府……有没有上帝的管教和其中的美意呢?当然有。浙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早,也甚兴盛的地方,信仰热忱, 经济支撑,谁不想把教堂建大建漂亮呢?何况信徒在几何倍数的加增。各种发展建设多是上了再说,教堂建设为何不可呢。加上浙江教会的特色:三自和家庭不像其 他地方截然相分,籍着政府名下“更好发展”。尤其温州教会,不少教会长老既是重要同工,又是政协委员,又是工商联主席或副主席。这种思想既是现实使然和 “中国特色的文化体征”,更有不合真理、顺从世界和人意的部分。三江教堂的被拆无疑有上帝的提醒:想这样几面讨好的“混”下去,“混”不去了!主耶稣说得 清楚: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

。。。。

豫西南华美 说:
若没有这样的拆迁,多少的基督徒还在某些人鼓吹的“现在已经信仰自由”的泡沫中憧憬!愿这样的拆迁,能够成为一种震撼——去掉幻想,合一事奉,专一仰望神,才是对教会的祝福!
2014-04-29 15:19:31
那日子那时辰 说:

痛心!基督徒要学一门功课,即使在宽松的环境,也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无可指摘。一点疏忽轻率,可能成为日后的隐患。
想起一位来华传教士的话:可怜的ZG,她将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食其果。希望这不是反基运动的开始··
 
疯狂”的三千万
2014-05-04 18:03:40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1upze.html [查看原文]
--三江教堂被拆的警钟(2)
三 江教堂被拆一周过去了,教会内漫延着保‘领导’及批‘领导’两派。笔者认为,无论是‘保’是‘批’必须认识问题的根源性,不然保与批都是错误的建设,终究 面临再一次的被拆除。就如地质灾难过后的重建,选址是最关健的,只有建在稳固的地基上,无论是(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太7:25 )。本文想从教会理财的角度来看三江教堂被拆给当代教会所带来的警钟。

耶稣说:“太6:21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财宝好像一个检验器,能清楚的检验出你的心在哪里。钱财就像一把标准尺能测验一个教会(基督徒)的信仰。从客观的角度看,教会使用钱财的比例就能反应出教 会所注重的是什么?以三江教会为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本会投入三千多万建一幢教堂,其它教会事工:福音事工、周济穷人、神学教育、牧师薪金(教牧)、教 堂维护等投入多少呢?具体数据笔者不得而知,教牧是零这是肯定的,本会无全职传道人服侍。在三江事件发生后,笔者听到一位执事说:“牧区如果继续这样下 去,分散是迟早的事。”为什么会分散呢?这位执事继续说:“牧区用几千万购买办公楼,将这笔钱分摊给本牧区管辖的40多 个堂点。”可见,三江教会建堂与牧区在金钱的使用上有他的共通性存在。中国有句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区会误导地方堂会的结果。这五年之内,区会 是如何使用金钱呢?传福音、神学教育、教牧等总和有投入三千多万吗?把钱财这把标准尺来测验温州教会的信仰,能看出温州教会所信的是什么?听一位牧师说 起,在几个月前有一位牧师评价温州基督徒的信仰是教堂。四月份这句话在三江得到了验证。笔者也听到一些信徒说,只有在大教堂里聚会才是合法的,是受到ZF保护的;那些在家庭里聚会的是非法的,随时都会被ZF打击。言下之意教会的正统性:大教堂、ZF保护。事实也验证了这句话就是他们的信仰,那些去三江保教堂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去保护他们的神(教堂)。三江教堂被拆除了,苏醒吧!神的儿女。我们所信的神不是教堂,不要留恋大希律为我们所造的圣殿。

笔者 在第一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建议,每个堂聘请全职传道人。其实在很多年前,笔者与牧区的一些同工去平阳教会考察,就发现平阳教会几乎每个堂都有驻堂先生(全职 传道人)。为什么在永嘉、在江北就如此困难?我们好像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里那群门徒,面对耶稣所说的,‘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门徒绝望地 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门徒就是告诉耶稣现在没有钱、没有人。这些话你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每当提起传福音、教牧、 神学教育、周济穷人等事工,我们都会回避说,教会没有钱,没有人。没有钱为何会有三千多万建教堂,没有钱为何会有几千万购买办公楼。可见,没有钱是假的, 是因为没有心在基督的大使命上,没有心在教会里牧会、没有心培养神学生、没有心怜悯穷人是真的。我现在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反思我们所信的是什么?所传的是 什么?所行的是什么?

教会如何理财(使用钱财),在各项的事工上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才是合乎圣经的原则?

1、如何使用十一奉献?这些奉献的钱财是给谁的呢?旧约很清楚教导我们,利末人在会幕里专职服侍神,十一奉献是给利末人的生活费。利末人献上十一给祭司当生活费。从这个原则来看,教牧费用应该占教会总支出的多少呢?全职传道人工资的标准是多少呢?保罗说:“提前5:17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地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这里的加倍地敬奉是指多少呢?从目前温州地区的标准工资来看,一个全职传道人应该领受多少工资呢?从十一奉献使用的原则及保罗的加倍地敬奉来看,全职传道人应该是一个高薪的人。在教会总支出的比例里应该占很高的数额。笔者从事建筑行业,一个工程的预算书里,人工费及管理费大约占35-40%左右。教会是否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来执行。

2、 传福音、神学教育等是基督给教会的大使命,教会应该投入多少钱财来作这项事工呢?圣经没有明确的教导,我们可以从一个国家军队的投入来参考。另外一方面, 这是教会的大使命,按照耶稣所说的,钱财在哪里,心也在里哪里这个原则;教会就应该投入更加的钱财表明我们是忠于基督的使命。笔者认为这里应该投入35-45%。

3、周济穷人、帮补圣徒的缺乏应该投入多少呢?保罗在林后8:1-4 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 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狂热的爱》本书的作者认为教会应该投入50%帮助别人。作者当时也面临建新教堂考验:我 们渴望爱人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我们正要兴建新楼的计划。最初我们的计划是盖一个簇新华丽的会堂,花费数千万美金。现在,我们正在等许可,计划建造一个户外 露天剧场,同样可以容纳很多人,但可以为我们节省2000万美金。我很肯定,有时候遇到坏天气,在户外一定会不舒服,但是想到我们坐在寒冷中是为了让其他 人有一条温暖的毛毯,我们就会感到喜乐满满。故此,笔者不是完全否认建教堂,应该是理性、合乎圣经的原则来使用钱财。

“疯狂”的三千万建造一幢“疯狂”的教堂又被“疯狂”的拆除。盼望在此事件后,我们会转变“疯狂”的三千万,使用在传福音、神学教育、(爱人如已)周济穷人、教牧传道上。


愿上帝复兴温州教会、江北教会。

本文是笔者的随想,望各位读者指正。2014-5-4主日
 
我从葛培理的专心看到什么?
sg_trans.gif
(2014-04-08 08:44:38)
sg_trans.gif
转载
标签:
葛培理
葛培理领导秘诀
文化

分类: 心灵的悸动
“野心是人心中如此强而有力的激情,以至于无论我们成就多高,我们永远不会满足。” -《君主论》作者马基雅维利




好大喜功是有能力的人最容易犯 的通病。谁不愿意让事业更成功一点?谁不愿意把对手彻底击败?谁不愿意更多占有市场?赢者通吃,这正是竞技场上的游戏规则。有钱的人更加有钱,贫穷的人更 加贫穷。从表面上看,连圣经也是这样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固然,圣经讲的是人的学习,这里讲的是人的野心和贪婪。


中国的谚语“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说到一个人如果不自量力,野心往往为失败埋下伏笔,造成灾难。至少,它耗掉了精力和资源,限制了正能量集中的发挥。历史上的隋炀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方,拿破仑和希特勒因为野心而失败的例子更是明显。


葛培理的(缺乏)“野心”


葛培理的全名是小威廉·富兰克林·葛理翰(William Franklin Graham, Jr.),美国人喜欢称他:比利·葛理翰(Billy Graham),港台就称他葛理翰。


吴蔓玲翻译的《葛理翰的領導祕訣》读来叙事生动、亲切,让我几乎可以触摸到葛培理的灵魂,感觉受益匪浅。其中一个非常吸引我的叙述是关于葛培理的专心一志。他对自己要使命非常清楚,很少受到野心的干扰。这点非常难能可贵。


容我在此举几个书中的例子


格雷迪·威尔逊(Grady Wilson)描述在1960年代,有一回,葛培理与詹森总统在大卫营一起游泳,总统当著许多采访记者说:“在我这一任结束之後,我想你必须出来竞选下一任总统。要是你肯出来,我会让我整个组织团队支持你。”葛培理笑了一笑,说:“总统先生,我不认为我能够胜任你的工作。”


总统回答:“比利,我知道你以为我在说笑,不过,我是认真的。你是一个可能会使这个国家转向的人。”


後来,葛培理透露尼克森总统要给他大使的职位、内阁阁员,或是“任何我要的职位”。在1952 年早期,德州亿万富豪杭特(H. L. Hunt)说,倘若葛培理愿意出来竞选总统的话,他要给他六百万美金。儘管这些机会是那麽吸引人,葛培理深知这些选择与他的使命无关。他对每个邀请都回答:“上帝呼召我是去佈道,只要我还活著,我不想作其他的事情。”


做总统大约是美国人最高的梦想。葛培理虽然一度有点心动,却因夫人的劝说而没有下海,实属不易。最重要地,因为这不是上帝赋予他的使命。


第二个例子


葛培理不断地专注於核心事工,不过,这一点在1960年代末期受到严重的考验。那时,许多人要求他协助建立一所基督教大学。许多强烈的呼声力劝他要考虑建立一所授予学位的大学,具有坚固的基督教信念,并且在学术上能够与哈佛大学或耶鲁大学相抗衡。然而,这应该是葛培理的事工之一吗?1966年,他对一名记者说:“要是有人愿意投资一千万美金,我就愿 意考虑。”


一年後,果真有人愿意投资一千万美金,所以他必须好好考虑─并且作了一个极为痛苦困难的决定。这机会成真,一位保险业金融家约翰·麦克阿瑟(John D. MacArthur)提供了位於棕榈滩花园的一块约一千英亩的地,并且也下保證会奉献几百万来开展这个计画。当其他人一听说葛培理会参与这项计画,又有些人奉献了几百万元,预备开始筹画兴建葛培理大学。不过,为了要实践这计画,葛培理布道团也要付上相当高的代价 ─前五年约一千万,然後接下来的五年,每年要三百万。


葛培理整个人在利弊的挣扎中,说:“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决定。”显然,葛培理十分关心教育。他支持其他人,提供高品质的基督徒教育─最显著的是,透过伊利诺州惠顿学院葛培理中心,以及担任麻州戈登·康维尔神学院和加州富勒神学院董事会董事的事奉。他重视心智生活的重要性。


最後,在与同工及董事会长时间讨论之後,他认为兴建大学会使自己在福音佈道的主要使命上分散掉许多的精力和经费。於是他决定退出这个计画。这惹怒了麦克阿瑟,并且导致管理他资源的基金会负责人与他疏远。


不过,这个决定使得葛培理能够进行许多重大的计画,其中包括:1983年、1986年、2000年历史性的洛桑会议,凝聚了全世界福音界的人脉和方向,并且把资源和精力投注到全世界的福音性佈道会上面。这是他专心一志所付上的代价和成果。任何一个冀望增添自己名气的人都会选择成立一个以自己命名的一流大学,使自己“永垂千古”。


因此,明尼阿波里斯市贝索大学(Bethel University)校长乔治·布拉雪伯(George Brushaber)表示,他认为,葛培理的专注是他领导力的要素之一。


“葛培理一生专注的热忱吸引他的会众。即使他们其中许多人比他年长,或是比他学历高,或是事业成功,他们都很景仰他。他有一种难以形容,上帝所膏抹的独特气质,整个人很透明,人们可以一眼看入他的灵魂 ─他对自己的使命是那么坚定,是那么清楚。他极其简单的行事日程是其中一项有力的因素。”


从葛培理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接近“无己”的基督徒形象。在这点上,他更像他的主人耶稣基督。由于耶稣基督长期的感召,他比较不被野心蒙蔽,他也才能看得更清楚,集中精力,完成使命。
 
从高维理事件看人的自知
sg_trans.gif
(2014-04-01 13:28:07)
sg_trans.gif
转载
标签:
高维理
葛培理
文化

分类: 心灵的悸动
“失去財富,沒有損失。失去健康,有所損失。失去品格,一無所有。” -葛培理






高维理(Bill Gothard, Brother Bill)


维克多·克劳福德(Victor L. Crawford)是烟草业游说团的重量级战将,对击败诸多反吸烟法案“贡献”卓著。他从13岁起就开始抽烟。1994年时61岁,他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说,两年多前他被诊断患了喉癌。克劳福德是个精明干练的律师,心志坚定,事业成功。为什么竟然看不见抽烟对自己健康的危害呢?


“我为曾经替他们游说而感到惭愧。讽刺得很,这真是咎由自取。打心底我是知道好歹的,可是我把事情合理化,为了钱而自我蒙蔽。通过合理化我说服了自己,黑色并不一定太黑,它或许竟是白色、绿色、或是黄色的。不过,我心里明白,香烟盒子上的警告是真的,我想这些烟商也早已知道(不过为了钱昧着良心)。”(注1)


克劳福德在接受访问两年后因喉癌去世。他后来站出来,竭力反对吸烟,可惜对他自己来说,这一切已经太晚了。克劳福德的故事其实非常有代表性,很少人是存心作恶,但是,人们却往往为了维护成功、财富、名声而欺骗自己和他人。这种自欺的本领是惊人的。


两颗重磅炸弹


几个月前,世界最大的独立教会韩国汝矣岛纯福音教会,创办人赵镛基牧师被法院判“渎职”与“贪污”罪。原因是:教会领袖们2002年以高于市价3-4倍的价格购买牧师长子所开办公司的股票(注2)。


几乎同时间,著名“真善美讲座”的主持人,即“培基教育机构”(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的创办人高维理(Bill Gothard)被34位妇女告发,指证多年前遭到他的性骚扰与性侵(注3)。







“培基教育机构”所举办的各种生活讲座一直都是个高度成功的基督徒“励志”课程。对绝大多数跟随者来说,高维理不仅是主讲人,他更是个现代版“圣洁”运动的领航人和灯塔,以抗衡“世俗人文主义”著称(注4)。


这两件新闻就如两颗重磅弹,在基督教圈子里爆炸。人们困惑地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由于高维理的事件发生在美国,所以媒体的关注更多。我个人早年也参加过几次高维理亲授的课程,曾经与他的忠实跟随者有过多年深度的交往。经验告诉我,任何酝酿多年的事件,曝光的往往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根据报道,他的机构从70年代起就发生过层出不穷的事件(注5),包括滥权、徇私、侵占公款、性骚扰和性侵。可是由于问题一直被机构当局所捂住,所以大众一直被蒙在鼓里,间或有些传言也会被斥为谣言中伤,直到最近才被正式曝光。


高维理在跟随者眼中有绝对的权威。为了保持他个人的权威,他不断推陈出新,利用圣经经文,提出一组又一组新的生活守则。例如,他“引用”圣经反对蓄须,反对上大学,禁止年轻人“约会”,倡导丈夫是妻子的荣耀,把权威绝对化,等等。有与他同工过的人指出,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圣经经文之上,把他个人的智慧抬高到与上帝话语相等的权威。”长期观察后,他们发现高维理人生的最高需求就是保持事工的“不断成功”,成功重于一切。(注5)


绕过良心的蒙蔽


严格说,一个人的内心到底在想 什么,什么是他人生最大的驱动力,这是别人无法测度的。不过,我很难相信,一位自认为“侍奉上帝”的人,会长期选择做违背自己教训的事。我相信,为了上帝 的工作,高维理个人做过不少的牺牲。另一方面,根据许多当事人的证言,我也相信,其中绝大多数的指控都不是空穴来风。于是,我更倾向于认为,他的野心,以 及他不顾一切保护“成功”的心理,使得他像克劳福德一样,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了。


我们永远不可低估人自我蒙蔽的能力。观察敏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里这样地描写自我蒙蔽:


“每个人都有一些回忆,他不会告诉大家,只会去跟他的朋友说。有些事他连朋友也不愿透露,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秘密。但最后还有其他的事,他甚至不敢告诉自己。每一个正直人,在心里都存储了一些这样的事情。我们几乎可以说,一个人越是正经,他心中存储这类的事情就越多。”


一个聪明的正经人如何绕过良心蒙蔽自己?他替自己找借口,“合理化”。极少人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察觉到自己真正崇拜的是什么。人们往往抱着良好的企图,却做出恶事来。


《莫德斯多宣言》


60多年来,葛培理布道团的清誉有目共睹。他的贡献远远超过布道团的事工。作为福音界的大家长,葛培理给人的印象是谦卑、真实、透明、坚定。


葛培理在布道团的初期就认识到人的不可靠,以及试探的可怕。布道团员常年在外旅行,与亲人远离,各种引诱更是很难抵挡。1948年,就在有名的“洛杉矶布道会”之前,葛培理与一批同工在加州的莫德斯多市讨论布道团的未来。面对前人们的失败,同工们归纳出四个行为准则(注6):


一、 谨慎处理钱财和奉献。

使用强力、透明的机制,把财务 上的危险“锁入”伦理的规范中。“有种试探是竭尽所能地要会众多奉献,有些佈道家会诉诸强烈的情感募款。在财务上,也几乎没有设立任何维护诚信的机制。我 们决定竭尽所能地避免滥用财物,也不在大会中收奉献,尽量倚靠当地委员会事先所筹募的捐款。”


二、 谨慎处理性试探,排除任何令人生疑行为的可能性。

出外佈道时,团队会一起旅行,订的旅馆房间都是彼此相邻。他们把试探减到最低。每位成员都承诺,除了自己的妻子以外,绝不与异性单独相处。


三、 心胸开阔,求同存异,尽量与各地教会和各种机构合作。

独立作业或许比较容易;但是,就长期而言,与其他人合作的效果更好,其事奉的果效会更持久。


四、 决不夸大成果。

信誉是珍贵的,缺了它,人们不再会跟从。当领袖在某方面夸大其辞时,跟随者会怀疑,他们是否在其他的领域也有不实的言论或作为。


这就是著名的《莫德斯多宣言》大致的内容。葛培理说:“在实质上,这个宣言对我们并不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过去总是持守这些原则。然而,这个宣言的确在我们的心思意念中永远生根了,诚实正直的决心是我们生命和事工的标记。”(注6)


深识自己的软弱


于是,葛培理建立了一个董事 会,选取一批广受尊敬的人士(而非崇拜者)作董事,并授权董事会,接受它的监督。努力持守彻底的诚实正直,变成布道团员的基因。并非因为葛培理牧师高人一 等,或是比他人圣洁。相反地,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于是事先设立行事原则和监督机制,让一批敢言的人环绕在自己身边,也让自己接受检查。显然地,葛培 理牧师不是一个控制狂。


因为他的名气,葛培理牧师所受 到的攻击也特别多。可是他对批评虚心接纳。他一向意志非常坚定,把方向看准了以后不会随便摇摆,所以这样做更不容易。他利用批评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学习,这 种虚心接纳的态度让他不容易自我蒙蔽,减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谓“甚至不敢告诉自己”的事。


在家里,他也同样尊重妻子路得的意见,完全不是个绝对权威。在50年代,他曾经严肃考虑参与总统竞选。当他把这个想法与路得分享的时候,路得认为这不是他当初从上帝所领受的使命,于是打电话给葛培理说:美国人不会投票给一位离婚的总统。如果他出来参选,那么,她肯定会提出离婚。葛培理从此再也不做此想。(注6)


葛培理与高维理的不同是,他事先把自我蒙蔽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尤斯提的故事


在《黎明行者号》(注7) 里有位任性的男孩尤斯提,他是埃德蒙和露西的表弟。不幸地,这位不合群的男孩在龙岛被变成了一条龙。那象征耶稣基督的狮王阿斯兰建议他去池子里洗涤,除去 污垢,帮助他还原,获得新生。不过,他首先得把“衣服脱下来”,也就是说,他得把那层龙皮给脱下来(他需要承认现实,并悔改)。


他不断地尝试,但是,每当他非常困难地撕下一层皮,一进到水里,底下就长出一层新皮来。最后,阿斯兰说:“你必须我来做”。尤斯提害怕阿斯兰的爪子会让他疼痛。可是,在绝望中,他只好躺下,让阿斯兰动手,终于脱去了龙皮。


尤斯提那原本自私、尖锐的个性,从此逐渐改变。阿斯兰的爱改变了一切,而不是他自己的奋斗。


如果我们也放手容让阿斯兰来做,或许也不至于永远活在龙皮(自我蒙蔽)之下吧?





1. 1. Roger Rosenblatt, “How Do Tobacco Executives Live With Themselves?” 1994-3-20, New York Times.

2. 2. Ruth Moon, “Founder of World's Largest Megachurch Convicted of Embezzling $12 Million,” 2014-2-24, Christianity Today.


“Scandals and corruption, Yoido mega-church pastor sentenced,” 韩国《亚洲新闻》,2014-2-22。


Luke Leung, “American, Taiwanese Pastors Disclose Insider Details Surrounding David Yonggi Cho's Indictment,” 2014-2-26, The Gospel Herald Ministries.


3. 3. Kate Tracy, “Bill Gothard Resigns Amid Sexual Harassment Investigation,” 2014-3-6, Christianity Today.


Sarah Pulliam Bailey, “Conservative leader Bill Gothard on leave following abuse allegations,” 2014-2-28, Washington Post.

Russell Chandler, “Moral, Morale Questions Rock Gothard Ministry,” 1982-4-5, Los Angeles Times.

4. 4. 参见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网站:http://iblp.org/,或中文网站“真善美講座”:http://chinese.iblp.org/SeminarOrg.htm,以及该机构各种出版物。

5. 5. The Gothard Files: http://www.recoveringgrace.org/gothardfiles/


Don Veinot, Joy Veinot, & Ron Henzel, “A Matter of Basic Principles: Bill Gothard & the Christian Life,” 21st Century Press, 2002.


“A Call for Discernment, A Closer Look at the Teachings of Bill Gothard,” 1998, Daniel W. Kirk, Teaching Pastor of Calvary Bible Church, Fort Worth, Tx.


6. 6. Harold Myra & Marshall Shelley, “The Leadership Secrets of Billy Graham,” 2005, Zonderzan. 中文翻译:吳蔓玲《葛理翰的领导秘诀》,2007,美国基石文化公司出版,道声出版社发行。

7. 7. 路易斯:《纳尼亚的传奇》第三集《黎明行者号》。


后记:本文将发表在《OC透事》电刊4月号,《OC海外校园》杂志六月
 
“银门”风波 --- NBA快艇队老板种族歧视的事件
2014-05-05 06:02:31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f0b1d70101j7gu.html [查看原文]



球场边的史特林和Stiviano女士


体育杂志TMZ网站4月25日发布了一段去年9月间的私人谈话,对话双方,一位是NBA洛杉矶快艇队80岁的老板唐纳德·史特林(Donald Sterling,犹太裔),一位是他30岁的女友V. Stiviano(拉美裔与非裔混血)。这段录音掀起了NBA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


史特林本姓Tokowitz,犹太裔的父母从东欧移民芝加哥。成年后,他把自己的姓改为Sterling,意思是“标准纯银”。他在南加州从事房地产生意而发达,成为大亨,拥有大约19亿美元的资产。80年代初,他以12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快听队。今天的市价,估计已经接近十亿美元。




002moOb5gy6ID44rkA7b7&690



在这段录音里,史特林对Stiviano女士贴在Instagram网站上,与魔术詹森的合照,很不满意。他警告她说:你私底下与黑人们乱来,我并不在乎。但是,在公开的场合,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与黑人连在一起。以后绝对不要带黑人来到我的球场看球赛。他并且说,在以色列境内(从非洲来)的黑种犹太人,被当作狗一般看待。


原来,史特林的夫人罗切尔·史特林正在对Stiviano女士提告,因为根据加州的法律,一切财产属夫妻共同拥有。因此,史特林送给该女士数百万元的房产、汽车和零用金,其中有一半的钱是罗切尔的,她要该女士把钱归还。Stiviano女士曾经提出威胁,如果讼案不撤销,她将报复。这段录音显然是个预谋的偷录。看样子,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尽管私底下种族歧视的事层出不穷,但是在21世纪的公共领域,这样露骨的歧视是绝对政治不正确的。果不其然,这段私人谈话经媒体曝光后,全美爆发了公愤。然而,这不是史特林第一次种族歧视的表现。史特林虽然对韩国人特别友好,但是却拒绝把公寓租给拉美裔与非裔。他曾经吃上官司,并且败诉、罚款。


他早年雇用的快艇队经理,退休的NBA明星埃尔金·贝勒(Elgin Baylor)也曾告他歧视。贝勒在法庭作证说:史特林交待他:“从南方找些穷苦的黑人做球员,然后找一位白人教练。”不但如此,大胡子球员拜伦·戴维斯曾经常受到他在场边的奚落,哭笑不得。


NBA正在季后赛的峰期。第二天周六(26日),NBA新上任的总裁亚当·席佛(Adam Silver)发表声明,要调查这段录音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它会立即采取行动。他并且要求史特林本人暂时不要出席球赛。


002moOb5gy6ID44AfStcd&690




罗切尔·史特林与女儿27日在“甲骨文球馆”看球


周日,无心恋战的快艇队惨败,以21分的差距输给了金州勇士队。


到了周一(28日),打开电视,几乎所有的新闻节目都在讨论这件事。一片群情激昂,众人争相表态,举国谴责史特林。连正在亚洲访问的奥巴马总统都参加了意见。除了少数富人如川普(Donald Trump)出来替史特林缓颊以外,这大概是历年来美国公共舆论最团结一致的时刻。


让 我感觉有点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批评他荒唐的私生活。或许因为这种事在美国社会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史特林既然不是公仆,那么他的私生活就 不是别人置喙的所在,特别是针对那批住在洛杉矶附近比弗利山的富人们。换个场景,假如史特林是美国南方小镇的一个中富,他种族歧视的言论或许不会引起太多 的注意,可是他的私生活反倒会受到众人的诟病!


NBA大约有80%的球员是非裔,听到这种侮辱性的言辞当然无法接受。球员们酝酿集体杯葛球赛。赞助快艇队的大企业主更是纷纷宣布取消合同,划清界限,避免受到杯葛。


002moOb5gy6ID44JbWT87&690




NBA总裁亚当·席佛宣布决定


到了周二, NBA总裁席佛证实,录音上的确是史特林的声音。在万方瞩目下,他宣布三条处置决定:第一、史特林终生从NBA排除,不得参与任何NBA官方支持的活动。第二、以NBA宪章允许的最大额,罚款250万美元。第三、席佛将用一切力量把快艇队从史特林手中夺走。NBA一共有30个队。按照宪章,如果有四分之三的球队老板同意,席佛就可以强迫史特林把球队卖掉。


席佛这个决定真是让“举国欢欣”,新官上任就显出魄力与手腕,他因此在舆论界大受好评。其实照规章,NBA的总裁是替各球队的老板服务的,并代表老板们的利益,与球员工会接洽。他这个决定其实风险很大。他事先只与少数老板沟通过,也特别跟关键球员沟通过,但是,他并没有征求所有30位老板的意见。这样做,他显然希望借重舆论的压力来迫使自己的老板群体就范。


这段偷制的录音本来是违法的,它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但这并挡不住舆论上的一面倒。如今NBA老板间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是因为集体的利益,驱除案很可能会一致通过。不过,史特林已经放话,不肯出卖球队。史特林是律师出身,绝对不会善罢,很可能告上法庭,那就夜长梦多了。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整个闹剧背后也充满着幽默。不但史特林的姓代表“标准纯银”,席佛也是犹太裔,他的姓也是“银”(Silver),就是“亚当银”。NBA老板们需要考虑球迷以及赞助者杯葛的威胁,所以也是“金”钱在说话。这些都是富人间的争吵,所以金和银很多!这整个事件几乎可以称作是个“银门风波”了!


周二晚上的球赛,快艇队大胜,击败了金州勇士队。场边观众手举的牌子上,我看到有一面特别传神:“Silver is golden, Sterling is history.”(字面:银如真金,纯银进入历史。)!


更幽默的是,因为史特林一向对“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捐款,他在2008年接受了NAACP颁发的“总统奖”,更在2009年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这里,NAACP是全美推动种族平等,反对种族歧视最有力的组织。再次可见,史特林公开经营出来的表现与他私下真正的想法,其间的距离巨大。事发后NAACP非常尴尬,只好严词谴责。


事情还在继续发酵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内华达州的丑闻


就在“银门风波”爆发前,4月中,内华达州也发生了一个事件。一位牧场主克莱文·邦迪(Cliven Bundy)因为长期在联邦政府的土地上放养牛群吃草,没有付费,于是与联邦土地管理局发生冲突。邦迪与支持者拿着枪支,准备跟联邦政府对着干。


这个事件涉及了政治上的敏感神经。共和党向来反对联邦权力过大,内州共和党的参议员称邦迪是“爱国者”,是伸张自由与人权的模范。相反地,民主党的参议员认为邦迪无法无天,是个“国内恐怖分子”。邦迪一下子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002moOb5gy6ID44RIhxc7&690



正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邦迪藉着新得到的知名度向《纽约时报》记者表示自己对黑人的看法。他认为黑人懒惰,成天依靠政府的救济金过活:“我经常在想,他们是作奴隶、采摘棉花和具有家庭生活更好呢?还是由政府补贴对他们更好?”


这种思想或许反映了内华达乡下的民情,可是却不能见容于全国的主流思想。不论左右,所有的政治和媒体人物都跟他划清界线。不过,邦迪是个小人物,在“银门风波”发生以后,他几乎就被人忘记了。


这两个彼此不相干的事件却有共同的交集,都在歧视黑人。邦迪是个牛仔,社交圈子大约都是些白人牧场主。他们知识不多,自食其力,看不起市内那些领取社会救济的贫民,认为穷人懒惰,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从从远距离作判断,视黑人为次等民族,以增加了自我感觉的良好。


相对而言,史特林是个有成就的企业家,来往于上流社会。作为房东,或许他看到市中心许多潦倒的非裔与拉美裔,于是就把所有的非裔与拉美裔定型为社会的渣滓,不齿为伍。


总 之,不论是贫富贵贱,人们很容易根据肤色、种族、性别、籍贯、出身、智商、体型、宗教派别、社会地位、财富、性取向、等等的不同,而歧视(甚至仇恨)非我 族类。人们总是从自己族群的立场和利益来考量他群。人们几乎不加思索地袒护我群(我国、我派、我乡),却看不见我群的歧视和偏见。这种现象并非某个族群的 专利,而是人类普遍的现象。例如,我就亲眼看过非裔排斥亚裔的行为,也同样见过亚裔歧视非裔的表现(虎妈的新作?)。


换 言之,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偏见,不会歧视,那么,我们就更应当小心,这很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而做的判断。我很相信,史特林与邦迪从来 就不认为自己是心存歧视,他们不过是讲些“经验谈”罢了。甚或,他们还会以为自己对真理和真相的把握远高于那些被他们歧视的族群。这种认知差距大约也是个 千年不变的道理吧?


有些人把上帝描绘成一个褊狭的 暴君,或是个宗派主义者,到处抓人的小辫子,或是向那些不信的人发怒、歧视他们。我想,上帝如果真带有歧视,看不起人类的龌龊和卑鄙,他就不会为人类预备 救恩。不像我们,上帝不能背乎自己的属性,所以他不能偏待人。他“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


我们呢?一个人如果能够承认自己的残缺,对待他人才会比较宽厚。使徒保罗就是一个比较认识自己的人,所以他能够说:“我凭着所赐给我的恩典,对你们各人说,不可自视太高,高于所当看的,反而应该照着上帝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适中。”(《罗马书》12:3,新译本)


这句话太好了。歧视他人的人大约都隐藏着某种自卑情结。


后记:本文由《举目》杂志网站刊登,网址:http://behold.oc.org/?p=2233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