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维理事件看人的自知
(2014-04-01 13:28:07)
转载
▼
标签:
高维理
葛培理
文化
分类:
心灵的悸动
“失去財富,沒有損失。失去健康,有所損失。失去品格,一無所有。” -葛培理
高维理(Bill Gothard, Brother Bill)
维克多·克劳福德(Victor L. Crawford)是烟草业游说团的重量级战将,对击败诸多反吸烟法案“贡献”卓著。他从13岁起就开始抽烟。1994年时61岁,他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说,两年多前他被诊断患了喉癌。克劳福德是个精明干练的律师,心志坚定,事业成功。为什么竟然看不见抽烟对自己健康的危害呢?
“我为曾经替他们游说而感到惭愧。讽刺得很,这真是咎由自取。打心底我是知道好歹的,可是我把事情合理化,为了钱而自我蒙蔽。通过合理化我说服了自己,黑色并不一定太黑,它或许竟是白色、绿色、或是黄色的。不过,我心里明白,香烟盒子上的警告是真的,我想这些烟商也早已知道(不过为了钱昧着良心)。”(注1)
克劳福德在接受访问两年后因喉癌去世。他后来站出来,竭力反对吸烟,可惜对他自己来说,这一切已经太晚了。克劳福德的故事其实非常有代表性,很少人是存心作恶,但是,人们却往往为了维护成功、财富、名声而欺骗自己和他人。这种自欺的本领是惊人的。
两颗重磅炸弹
几个月前,世界最大的独立教会韩国汝矣岛纯福音教会,创办人赵镛基牧师被法院判“渎职”与“贪污”罪。原因是:教会领袖们2002年以高于市价3-4倍的价格购买牧师长子所开办公司的股票(注2)。
几乎同时间,著名“真善美讲座”的主持人,即“培基教育机构”(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的创办人高维理(Bill Gothard)被34位妇女告发,指证多年前遭到他的性骚扰与性侵(注3)。
“培基教育机构”所举办的各种生活讲座一直都是个高度成功的基督徒“励志”课程。对绝大多数跟随者来说,高维理不仅是主讲人,他更是个现代版“圣洁”运动的领航人和灯塔,以抗衡“世俗人文主义”著称(注4)。
这两件新闻就如两颗重磅弹,在基督教圈子里爆炸。人们困惑地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由于高维理的事件发生在美国,所以媒体的关注更多。我个人早年也参加过几次高维理亲授的课程,曾经与他的忠实跟随者有过多年深度的交往。经验告诉我,任何酝酿多年的事件,曝光的往往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根据报道,他的机构从70年代起就发生过层出不穷的事件(注5),包括滥权、徇私、侵占公款、性骚扰和性侵。可是由于问题一直被机构当局所捂住,所以大众一直被蒙在鼓里,间或有些传言也会被斥为谣言中伤,直到最近才被正式曝光。
高维理在跟随者眼中有绝对的权威。为了保持他个人的权威,他不断推陈出新,利用圣经经文,提出一组又一组新的生活守则。例如,他“引用”圣经反对蓄须,反对上大学,禁止年轻人“约会”,倡导丈夫是妻子的荣耀,把权威绝对化,等等。有与他同工过的人指出,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圣经经文之上,把他个人的智慧抬高到与上帝话语相等的权威。”长期观察后,他们发现高维理人生的最高需求就是保持事工的“不断成功”,成功重于一切。(注5)
绕过良心的蒙蔽
严格说,一个人的内心到底在想 什么,什么是他人生最大的驱动力,这是别人无法测度的。不过,我很难相信,一位自认为“侍奉上帝”的人,会长期选择做违背自己教训的事。我相信,为了上帝 的工作,高维理个人做过不少的牺牲。另一方面,根据许多当事人的证言,我也相信,其中绝大多数的指控都不是空穴来风。于是,我更倾向于认为,他的野心,以 及他不顾一切保护“成功”的心理,使得他像克劳福德一样,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了。
我们永远不可低估人自我蒙蔽的能力。观察敏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里这样地描写自我蒙蔽:
“每个人都有一些回忆,他不会告诉大家,只会去跟他的朋友说。有些事他连朋友也不愿透露,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秘密。但最后还有其他的事,他甚至不敢告诉自己。每一个正直人,在心里都存储了一些这样的事情。我们几乎可以说,一个人越是正经,他心中存储这类的事情就越多。”
一个聪明的正经人如何绕过良心蒙蔽自己?他替自己找借口,“合理化”。极少人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察觉到自己真正崇拜的是什么。人们往往抱着良好的企图,却做出恶事来。
《莫德斯多宣言》
60多年来,葛培理布道团的清誉有目共睹。他的贡献远远超过布道团的事工。作为福音界的大家长,葛培理给人的印象是谦卑、真实、透明、坚定。
葛培理在布道团的初期就认识到人的不可靠,以及试探的可怕。布道团员常年在外旅行,与亲人远离,各种引诱更是很难抵挡。1948年,就在有名的“洛杉矶布道会”之前,葛培理与一批同工在加州的莫德斯多市讨论布道团的未来。面对前人们的失败,同工们归纳出四个行为准则(注6):
一、 谨慎处理钱财和奉献。
使用强力、透明的机制,把财务 上的危险“锁入”伦理的规范中。“有种试探是竭尽所能地要会众多奉献,有些佈道家会诉诸强烈的情感募款。在财务上,也几乎没有设立任何维护诚信的机制。我 们决定竭尽所能地避免滥用财物,也不在大会中收奉献,尽量倚靠当地委员会事先所筹募的捐款。”
二、 谨慎处理性试探,排除任何令人生疑行为的可能性。
出外佈道时,团队会一起旅行,订的旅馆房间都是彼此相邻。他们把试探减到最低。每位成员都承诺,除了自己的妻子以外,绝不与异性单独相处。
三、 心胸开阔,求同存异,尽量与各地教会和各种机构合作。
独立作业或许比较容易;但是,就长期而言,与其他人合作的效果更好,其事奉的果效会更持久。
四、 决不夸大成果。
信誉是珍贵的,缺了它,人们不再会跟从。当领袖在某方面夸大其辞时,跟随者会怀疑,他们是否在其他的领域也有不实的言论或作为。
这就是著名的《莫德斯多宣言》大致的内容。葛培理说:“在实质上,这个宣言对我们并不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过去总是持守这些原则。然而,这个宣言的确在我们的心思意念中永远生根了,诚实正直的决心是我们生命和事工的标记。”(注6)
深识自己的软弱
于是,葛培理建立了一个董事 会,选取一批广受尊敬的人士(而非崇拜者)作董事,并授权董事会,接受它的监督。努力持守彻底的诚实正直,变成布道团员的基因。并非因为葛培理牧师高人一 等,或是比他人圣洁。相反地,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于是事先设立行事原则和监督机制,让一批敢言的人环绕在自己身边,也让自己接受检查。显然地,葛培 理牧师不是一个控制狂。
因为他的名气,葛培理牧师所受 到的攻击也特别多。可是他对批评虚心接纳。他一向意志非常坚定,把方向看准了以后不会随便摇摆,所以这样做更不容易。他利用批评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学习,这 种虚心接纳的态度让他不容易自我蒙蔽,减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谓“甚至不敢告诉自己”的事。
在家里,他也同样尊重妻子路得的意见,完全不是个绝对权威。在50年代,他曾经严肃考虑参与总统竞选。当他把这个想法与路得分享的时候,路得认为这不是他当初从上帝所领受的使命,于是打电话给葛培理说:美国人不会投票给一位离婚的总统。如果他出来参选,那么,她肯定会提出离婚。葛培理从此再也不做此想。(注6)
葛培理与高维理的不同是,他事先把自我蒙蔽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尤斯提的故事
在《黎明行者号》(注7) 里有位任性的男孩尤斯提,他是埃德蒙和露西的表弟。不幸地,这位不合群的男孩在龙岛被变成了一条龙。那象征耶稣基督的狮王阿斯兰建议他去池子里洗涤,除去 污垢,帮助他还原,获得新生。不过,他首先得把“衣服脱下来”,也就是说,他得把那层龙皮给脱下来(他需要承认现实,并悔改)。
他不断地尝试,但是,每当他非常困难地撕下一层皮,一进到水里,底下就长出一层新皮来。最后,阿斯兰说:“你必须
让我来做”。尤斯提害怕阿斯兰的爪子会让他疼痛。可是,在绝望中,他只好躺下,让阿斯兰动手,终于脱去了龙皮。
尤斯提那原本自私、尖锐的个性,从此逐渐改变。阿斯兰的爱改变了一切,而不是他自己的奋斗。
如果我们也
放手,
容让阿斯兰来做,或许也不至于永远活在龙皮(自我蒙蔽)之下吧?
注:
1. 1. Roger Rosenblatt, “How Do Tobacco Executives Live With Themselves?” 1994-3-20, New York Times.
2. 2. Ruth Moon, “Founder of World's Largest Megachurch Convicted of Embezzling $12 Million,” 2014-2-24, Christianity Today.
“Scandals and corruption, Yoido mega-church pastor sentenced,” 韩国《亚洲新闻》,2014-2-22。
Luke Leung, “American, Taiwanese Pastors Disclose Insider Details Surrounding David Yonggi Cho's Indictment,” 2014-2-26, The Gospel Herald Ministries.
3. 3. Kate Tracy, “Bill Gothard Resigns Amid Sexual Harassment Investigation,” 2014-3-6, Christianity Today.
Sarah Pulliam Bailey, “Conservative leader Bill Gothard on leave following abuse allegations,” 2014-2-28, Washington Post.
Russell Chandler, “Moral, Morale Questions Rock Gothard Ministry,” 1982-4-5, Los Angeles Times.
4. 4. 参见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网站:
http://iblp.org/,或中文网站“真善美講座”:
http://chinese.iblp.org/SeminarOrg.htm,以及该机构各种出版物。
5. 5. The Gothard Files:
http://www.recoveringgrace.org/gothardfiles/
Don Veinot, Joy Veinot, & Ron Henzel, “A Matter of Basic Principles: Bill Gothard & the Christian Life,” 21st Century Press, 2002.
“A Call for Discernment, A Closer Look at the Teachings of Bill Gothard,” 1998, Daniel W. Kirk, Teaching Pastor of Calvary Bible Church, Fort Worth, Tx.
6. 6. Harold Myra & Marshall Shelley, “The Leadership Secrets of Billy Graham,” 2005, Zonderzan. 中文翻译:吳蔓玲《葛理翰的领导秘诀》,2007,美国基石文化公司出版,道声出版社发行。
7. 7. 路易斯:《纳尼亚的传奇》第三集《黎明行者号》。
后记:本文将发表在《OC透事》电刊4月号,《OC海外校园》杂志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