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鸢娓》

41
汪濡拉着行李箱昂首阔步地走出公寓的大楼,有种悲壮的感觉,象一个为了追逐光明而不惜跃入熊熊烈焰的人。这样的义无反顾在汪濡的一生中只有一次,后来汪濡想,那时的他真的很年轻,有勇气为了一个人与家庭,社会甚至整个世界为敌。对于曾经的疯狂,他会露出一丝笑意,他没有后悔过,或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该有那怕一次疯狂的爱情,那种不知轻重,不懂死活,哪怕是门不当户不对,哪怕是飞蛾扑火,却甘之如饴,无怨无悔的爱情。


汪濡虽然来加拿大有两年了,却基本上没有吃多少苦, 什么都是家里人给安排的好好的。这也导致了汪濡高估自己的能力,他认为自己可以轻松的搞定一切,却不知道像一个英雄一样宣战是容易的,但随之而来的艰苦生活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时的汪濡骨子里还是个想撒娇的孩子,根本经受不住最庸常的琐碎。他心怀侥幸希望妈妈会首先妥协,可是当他发现妈妈无意退让,骑虎难下的汪濡就这样被逼入死角。如果当年不那么倔强的抗争,结果会好一些吗?汪濡想,至少自己可以私下里帮着厦天度过那段日子,只到两个人都站加拿大站稳脚跟,那样的话厦天就不会死了吧?每次想到这些,汪濡都感到心口如被大锤击中。


很多年后,中年的汪濡独自坐在湖边别墅的露台上,任由自己在记忆的河流中漂流,那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可以随意的快进倒退,暂停或者从头开始,他的记忆像被过度磨损的光盘,慢慢的分不清那些是真的发生过的,那些只是想象的。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真实和虚妄就是硬币的两面。真实的人和事情一旦过去就变成了虚妄的记忆,而那些脑海中的幻觉和想象因为一直循环放映着反而成为了一种真实。无论怎样每个人的生命中不都有几个永远住在心中的人,即便年华老去,记忆中的人依旧青春夺目,甚至比起当年的他们更加鲜活,汪濡一直会想起厦天,好像不甘老去的灵魂不肯松手的最后一片爱恋,最后连汪濡自己也开始糊涂了,他一直去回忆和寻找的究竟是厦天还是他稍纵即逝的青春。


多年的历练已经让汪濡被焚烧锻造成一个喜怒不形于色,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人,那些年少轻狂已经如同色素沉淀,刻入额头眼角的皱纹。这时的他事业有成,有私人飞机,家族酒庄,公司业务涉及全球,报纸上经常会刊登他的巨幅照片,电视里也会有关于他的专访,他终于不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他有位门当户对的好太太,膝下一子一女,过着中规中举的日子。汪濡没有绯闻,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旅行,常常利用休假时间,抛家弃口独自远征,他去过乞力马扎罗攀岩,也去过冈仁波齐山转山,每年秋末春初都会花上三个星期的时间去北极圈看极光,每次都是独来独往。汪太太常常醋意横生地跟人抱怨说汪濡对老婆孩子只有亲情没有爱情,极光才是汪濡的亲密爱人,汪濡站在一边面无表情,不解释也不辩驳,究竟听见没有都很难说。


汪濡年纪越大,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口被废置在山顶的老钟,没有了那个懂得叩击他灵魂的人,他只能在沉默中氧化锈蚀。他的周围全是人,围着他讨生活的人和他必须攀交讨好的人,但这些人只能风一样经过他的,没有一个能像厦天那样钻进他的内心靠近他的灵魂,厦天死后,留在他心口一个大洞,他带着这个破洞,在白光中奔跑忙碌,象一个忘记了时间的陀螺。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令人绝望的孤独感会从那个心底的黑洞中咕咕地冒出来,毒药一样的将他淹没,他独自站在湖边别墅的露台上,露台外无风也无月,天地一片静默深沉,青黑色的天空凝望着他忧伤如眼,湖面上弥漫着若有若无的矢车菊蓝的雾气,烟尘悬浮在空中,飘渺而稀薄,时间好像就这样静止了。


身后黑着灯的屋子里妻子和孩子正睡得酣甜,如果房子是艘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载满世间欲望和虚荣的巨大邮轮,自己就是指挥着邮轮穿越夜海的船长,海面上的浮冰被硕大的船体挤成了碎片,无声无息的退避到迷一样的黑色海洋中。星星睡了,月亮也睡了,风睡了,声音也都睡去了,唯独汪濡站在甲板上,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醒着的人,他的心和浮冰一样无依无托,而他一直在黑海中寻找着,等待那个走散了的灵魂。


别墅依山而建,隐蔽在繁茂高大的树木之中,白天苍翠的山林到了晚上显得十分陌生而压抑,林子里的湿气黑蛇一样缠绕上来,凉丝丝的,肌肤一片湿冷。黑暗中所有腐烂的,发霉的,衰老的气味都搅拌在一起,混合着楼下院子里浓烈的花香,好像是在不得不应酬的宴会上喝到的发了馊的劣质葡萄酒,虽然闪着令人羡慕的玛瑙色光泽,但肠胃剧烈的抵抗着厌恶着。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人关心内心的真实感受了,为了面子,所有人依旧虚伪的微笑着,品评着,赞叹着。汪濡心底的大洞又开始无声的呐喊,可是它的呼救声已经没有人可以听得懂了.....


那一年,刚刚离开家的汪濡和厦天拖住行李站在花坛边,汪濡拿着手机发呆,这才发现自己在加拿大根本就没有几个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到了落难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忽然他想起今天晚上本来还要开PARTY呢,现在钱都没了只怕不得不取消了,汪濡看看厦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对不起,我没想到我妈会过来,你的生日PARTY也开不成了。”


厦天心里更不好受,道:“要说对不起的是我,都怪我,现在害得你无家可归了。”


汪濡故作轻松地耸耸肩:“我妈就是这样的,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不信她不心痛我,估计过几天就没事了.....到时候我给你补办一个更好的Party。”


“哎,就别说什么Party的事情了,我看你还是先抓紧时间取消定位,还要通知大家不要白跑一趟.....今天晚上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去找个酒店先住两天,等我妈消消气再说。”


“哼,你要住酒店的话,只怕我们根本就撑不了两天。”


汪濡问:“你这里有多少钱?”


厦天拍拍自己身上的背包:“大概有2000加元吧,还是你上次帮我存的,还有一张信用卡。”厦天没有说自己带来的1000加元,那是他的救命钱,不到非不得已是绝对不能拿出来用的。


两个人最后商量了半天决定先找一家家庭小旅馆住下来,家庭小旅馆的信息在网上很多,他们比较了半天,最后选中了性价比最好的一家,地理位置相对也算方便,打电话过去,老板说家具被褥一应俱全,按每天计费,一天20元就可以住一个小单间,两个人都觉得合适,抄下地址,准备入住。汪濡感到莫名的兴奋,好像离家出走也是一种很刺激很过瘾的人生体验。他提议先去星巴克买杯咖啡relax一下,厦天一掌劈在他的背心:“你没有钱了还舍得喝咖啡?忍忍吧!”


家庭旅馆里一天20加元的小单间只有6平米大小,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再放不下什么多余的东西。这个房间是一个三房一厅的大套间中的一间,另外两间都有住户,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汪濡和厦天没有心情做饭,把东西放下,跟房东签了为期一周的租房协议,然后出门觅食。走了将近两公里才找了一家越南餐馆,买了两碗越南米粉吃,一想到好好的生日party最后变成了如此低廉的两大碗汤汤水水,两个人都吃的很沉默。


吃完饭,两人回到旅馆休息,汪濡抱怨浴室的水管有问题,出水少,热水不热,而且还噪音太大。刚躺到床上,汪濡又发现席梦思太老了,里面的弹簧有一边陷进去了,另外一边又拱出来,感觉就像睡在晾衣服的铁架子上。


午夜11点,隔壁人家的男人下班回来,女人开锅造饭,大炒特炒,煎炸爆炒,一时间满屋子的油烟菜味,锅铲相撞,夫妻寒暄,老旧的水管嚣叫不绝,哗哗的流水声,孩子哭闹声....汪濡这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最初离家的兴奋,愁闷地坐在黑暗中,厦天也坐起身,好言安慰他说:“就坚持两天,没准你妈很快就叫你回去了,忍忍吧!”


但两个人被这么一闹都睡不着了,厦天上网查租房信息,汪濡打游戏,一直熬到3点多才勉强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另一家人的两个孩子不知为什么天刚亮就哭闹起来,时嚎哭犹如丧父,时尖叫犹如警笛,门外咚咚的脚步声,小孩子敲东摸西哐哐不绝,厦天和汪濡就是把头埋进被子里也没用,汪濡倒吸了一口冷气,不过才一天不到,他已经出离地想家了。


中年的汪濡一直记得当年的家庭旅馆,他离开加拿大的时候心里全是懊悔和痛苦,甚至无法在临走前回去看一次,拍张怀旧的照片。只到他在40岁那年看见了极光,心中压抑多年的思念才得以释放,他特意回去寻找那个小旅馆,可是没有了,那栋暗灰色裸着水泥墙壁的普通三层楼不见了,汪濡手里拿着GPS在横平竖直的街区里走了好几个小时,他记得小旅馆前有一个开阔的的三叉路口,屋顶是斜坡似的,上面有阁楼,阁楼的窗口站在一个头大如斗眼睛凸出的猫头鹰木头雕像,样貌极其丑陋,小旅馆后是一个小教堂,教堂外还有一个小巧的花坛。但是汪濡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如此这般的一个地方,他一连问了好几个路过的人,大家都摇摇头,表示没有印象。汪濡一度以为真的是自己的记忆出错了,难道他和厦天的故事只是一场梦,一觉醒来,他还是他,但是厦天却被留在了梦境的深渊。


汪濡默默地吸了口烟,双手撑在露台的栏杆上,在青霭的雾气中,他侧耳倾听,希望能听到期待的声音,哪怕是幻觉呢,但是一切都是死寂死寂的,墨黑色的湖面凄凉阴沉如同一座荒废的坟场。世间的人们来了又走了,没有人再提起他们,没有人记得他们,他们真的存在过吗?厦天呢,谁还记得厦天?他真的来过吗?虽然世上再没有人提起厦天,就连汪濡也从来不在人前提起这个名字,但是他知道厦天确实来过,他对厦天的感情随着岁月流逝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浓烈了。时间过了这么久,他依旧守护着这份感情,在寂静冷清的夜晚,独自祭奠。


如果时光倒流,汪濡可以回到23岁那年的小旅馆,他一定不会像当年那样对生活毫无战斗力,他觉得自己像个没有做好准备的跳水运动员,因为入水的姿势不好,撞击之下,彻底发懵了。


本来在他眼里小女人一样的厦天首先站了出来,开始积极的寻找出路。厦天跟汪濡商量说:“我觉得我应该出去找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挣点钱补贴家用。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绝对不能再旷课了,先把学习搞好,这样你妈妈才更有可能原谅你,她一高兴没准就肯让你回家了,我们的事可以慢慢再说,你一定不能被学校勒令退学啊!”


汪濡点点头,没有说话。


厦天接着说: “我呢,就想办法去赚钱,过去是你养我,现在让我来养你!”


“可是你能做什么呢,你是短期签证,总不至于打黑工吧?不如我也学瞿陌松去帮人家停车赚外快。”


厦天说:“其实我已经有办法了,我学了8年的小提琴,虽然天赋一般,不能成名成家,但是拉两个曲子还是可以的。我这些天看见天车站有人在拉琴,弹吉他,打鼓,经过的行人都会多多少少给些钱,不如我先去试几天看看,能赚点儿就赚点,解决我们俩吃饭应该没有问题。”


“去天车站拉琴,那多丢人啊,不行,不行,那太委屈你了。”


“不委屈啊.....我一直觉得街头艺人特有范儿。在国外,很多音乐大师都曾经在街头表演的,这些天我每次都经过天车站,看见音乐家们都很受尊敬的,人们会对他们点头微笑,还将钱轻轻地放在表演者面前的琴盒子里,感觉挺好的。”


“你要去试一试也行,要不今天我们先去买一把小提琴?”


厦天一听到汪濡又要花钱,气不打一处来:“你现在不再是土豪了,还是赶快改掉视金钱如粪土的习惯,没有钱就省着点儿,不要动不动就买这买那的....找你的同学借一把琴先用一用不就可以了?要不就先买个二手的,等我们有钱了再买新的。”


汪濡皱着眉头想了老半天,才说:“我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艾媛媛表演过小提琴独奏,估计她应该有琴,我给你问问...”


厦天一听来了精神:“那太好了,我认识艾媛媛,还是我来她说吧,还可以顺便问她些事....你就老老实实的去学校,坐公车过去要1个小时,你还是早点儿出门吧,下午我去买点菜,晚上给你做麻辣鸡翅....”


“你打电话的时候不要跟艾媛媛说太多啊,我们的事不想让别人知道....”


“知道你爱面子,我什么都不说好吧,就说想赚点儿外快,总可以了吧?”


“就是,就是,还有那个啥麻辣鸡翅能不能换一换,没有啤酒,不想吃辣的。”


“好好好,听你的,要不咱们吃凉面吧,手撕鸡加凉面,啤酒就先省了吧....”


“为什么说来说去都是鸡?不想吃鸡肉....”


“那不行,我观察了,鸡肉是所有肉类中最便宜,我们现在是非常时期,你就忍忍吧!”


两天后,厦天从艾媛媛那里借来了小提琴,来到了市中心的地铁站,在一棵珊瑚红的枫树下找到了一块不算大的空地,将斜背在肩头的琴盒子放在地上,拿出乐谱和小提琴。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把硬币,哗啦啦地倒进黑色空荡的琴盒子里,随手呼啦了几下,硬币被铺开成一大片,阳光正好从树隙间落下,将一个个硬币照得闪闪发亮,这些钱被厦天称为钱引子,应该颇能吸引一些目光了,说起来这一招还是上次经过家门口的天车站跟一个拉风琴的矮个子俄罗斯乐手学的,厦天喜欢这个聪明的小伎俩,艺术家也是人,需要提醒路过的人们要记得用金钱赞助一下贫困潦倒的音乐家们。



汪濡一直记得站在地铁站口拉小提琴的厦天,中长的头发遮住了他半边脸,身材是东方男孩才有的纤细笔直,他将小提琴架在肩头,右手琴弓端举,左手5指灵活抡动,眼神柔和而专注,不得不承认,20岁的厦天很漂亮。照片中的厦天虽然是一样的轮廓,可是对于汪濡来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总是显得那么遥远,不够鲜活。


40岁那年,汪濡意外的看到了极光,从此极光成为了汪濡心中的秘密,好像受到召唤一样,每年的冬天,汪濡不辞万里感到YELLOW KNIFE的小镇,为了遇到极光他常常耐心地等待一两个星期甚至更久。午夜,他沿着公路穿过阴深的丛林,去寻找那抹可遇不可求的檀香。每次都是在漫长的等待后,忽然一天,透过喇叭形状的车大灯,他可以清楚的看见紫丁香般的一阵阵烟雾。本来清澈干净的天空上不知何时浮现出一片绚丽的蓝绿色,薄如轻纱,幻如尘缘。长长的青纱帐高悬,看不见的风将它时而拉的长长的,时而压得弯弯的,时而折成Z字形的波浪,最后终于紫的,红的,蓝的,绿的,黄的薄如蝉翼的柔情蜜意徐徐展开悬挂在藏青色的夜空上。

神奇的极光,海潮般壮丽,云雾般轻盈,梦境般迷幻,灵魂般神秘,印第安原住民始终认为,极光是逝者的灵魂。当极光出现在汪濡的头顶之上,汪濡一直模糊的记忆忽然清晰起来,在天空那片迷离的光带中,他恍然见到那个20岁时厦天,在如诗如幻的翡翠绿的光芒中,那个少年眉眼的轮廓仍然十分清秀,嘴唇柔微微带着浅紫,很平静,像月光下睡熟了的天鹅,极光映照在他白皙的皮肤上,泛起如芒的青辉,他的眼睛闪着光,难以形容的柔美,他微笑着,一点也没有痛苦的痕迹,有如神曲般圣洁。
 
最后编辑:
这家伙怪不得到处溜达,手还真快,不错,表扬一下!:)
本来想假传圣旨,把八小姐押回绣楼呢:)
 
这家伙怪不得到处溜达,手还真快,不错,表扬一下!:)
本来想假传圣旨,把八小姐押回绣楼呢:)
绣啥,要绣啥啊?要不绣双草鞋吧,你绣左脚的,我绣右脚,也不知道八戒喜不喜欢....
 
41
一些穿越時空的內容放在這裡近似劇透,讀者也許會大叫 "哇,愛滋病!"
但也許這正是作者想要的效果,為接下來的 plot twist 準備。
遙遠未來的東西要不要考慮在完成之後放到結局去,(也許讓其他角色加入),
個人覺得效果會更好。

汪中年對夏的感情竟然還變強了,似乎是反人性的事情... 大概是一遍一遍翻出來又更強烈了。
這幾天讀網發現一句話供參考(一下子找不到出處,大概是這樣):會忘記一個人的相貌,但不會忘記那個人帶來的一個感覺。(這樣算不算是刻板印象呢,人都是挺複雜的)

另外作者似乎想在汪身上 (與作品一些其他地方) 表達出的一種現代(廣義)信仰缺失的中國青年的虛無主義糾結,自己覺得這挺讓人鬱悶。
我覺得可以作為作品的特性展現以外,能順便做一些反思批判也好。
譬如汪正嫌隔壁的寶寶哭爸哭么,卻發現人家的爸爸媽媽甜蜜微笑地照顧著孩子,然後不太好意思。
不一定要他們立志作大事投身無產階級大革命什麼的,但有意無意地拉回真實或許會帶來一些溫暖與幽默,算得上是散播正能量吧。
 
最后编辑:
41


汪中年對夏的感情竟然還變強了,似乎是反人性的事情... 大概是一遍一遍翻出來又更強烈了。
這幾天讀網發現一句話供參考(一下子找不到出處,大概是這樣):會忘記一個人的相貌,但不會忘記那個人帶來的一個感覺。(這樣算不算是刻板印象呢,人都是挺複雜的)
一段美好的感情戛然而止,常常给当事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惆怅,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强化了美好的成分,而选择性的忽略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加之对青春的向往和留恋,所以汪濡对厦天的感情越来越强烈,似乎厦天就是世上唯一可以懂得他的人.....如果厦天没死,并且经常见面,反而可能让虚幻的感情回归现实,两个人慢慢淡化了也说不定。
 
一段美好的感情戛然而止,常常给当事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惆怅,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强化了美好的成分,而选择性的忽略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加之对青春的向往和留恋,所以汪濡对厦天的感情越来越强烈,似乎厦天就是世上唯一可以懂得他的人.....如果厦天没死,并且经常见面,反而可能让虚幻的感情回归现实,两个人慢慢淡化了也说不定。
突然想到前陣子說到後會無期: "道別一定要用力一點"。
因為意外而結束在高點的感情,賣點似乎在人們的想像力,類似於留白、虛寫的情況:
賣了股票,也不知道是不是賣在高點,想像著未來還能漲得更高;
如果已經跌了幾隻停板 (加拿大有這個嗎?不清楚) 再賣,高點已過,就沒有這麼多想像了。:p
另外前陣子又提到李敖的文章 "奇情與俗情" 裡面有一種人為地結束在高點的感情,
還記得作者不喜歡那樣,那似乎是把人生當成小說來活了,很藝術。不知道該說是犯賤還是高檔。
 
41
汪濡拉着行李箱昂首阔步地走出公寓的大楼,有种悲壮的感觉,象一个为了追逐光明而不惜跃入熊熊烈焰的人。这样的义无反顾在汪濡的一生中只有一次,后来汪濡想,那时的他真的很年轻,有勇气为了一个人与家庭,社会甚至整个世界为敌。对于曾经的疯狂,他会露出一丝笑意,他没有后悔过,或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该有那怕一次疯狂的爱情,那种不知轻重,不懂死活,哪怕是门不当户不对,哪怕是飞蛾扑火,却甘之如饴,无怨无悔的爱情。


汪濡虽然来加拿大有两年了,却基本上没有吃多少苦, 什么都是家里人给安排的好好的。这也导致了汪濡高估自己的能力,他认为自己可以轻松的搞定一切,却不知道像一个英雄一样宣战是容易的,但随之而来的艰苦生活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时的汪濡骨子里还是个想撒娇的孩子,根本经受不住最庸常的琐碎。他心怀侥幸希望妈妈会首先妥协,可是当他发现妈妈无意退让,骑虎难下的汪濡就这样被逼入死角。如果当年不那么倔强的抗争,结果会好一些吗?汪濡想,至少自己可以私下里帮着厦天度过那段日子,只到两个人都站加拿大站稳脚跟,那样的话厦天就不会死了吧?每次想到这些,汪濡都感到心口如被大锤击中。


很多年后,中年的汪濡独自坐在湖边别墅的露台上,任由自己在记忆的河流中漂流,那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可以随意的快进倒退,暂停或者从头开始,他的记忆像被过度磨损的光盘,慢慢的分不清那些是真的发生过的,那些只是想象的。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真实和虚妄就是硬币的两面。真实的人和事情一旦过去就变成了虚妄的记忆,而那些脑海中的幻觉和想象因为一直循环放映着反而成为了一种真实。无论怎样每个人的生命中不都有几个永远住在心中的人,即便年华老去,记忆中的人依旧青春夺目,甚至比起当年的他们更加鲜活,汪濡一直会想起厦天,好像不甘老去的灵魂不肯松手的最后一片爱恋,最后连汪濡自己也开始糊涂了,他一直去回忆和寻找的究竟是厦天还是他稍纵即逝的青春。


多年的历练已经让汪濡被焚烧锻造成一个喜怒不形于色,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人,那些年少轻狂已经如同色素沉淀,刻入额头眼角的皱纹。这时的他事业有成,有私人飞机,家族酒庄,公司业务涉及全球,报纸上经常会刊登他的巨幅照片,电视里也会有关于他的专访,他终于不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他有位门当户对的好太太,膝下一子一女,过着中规中举的日子。汪濡没有绯闻,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旅行,常常利用休假时间,抛家弃口独自远征,他去过乞力马扎罗攀岩,也去过冈仁波齐山转山,每年秋末春初都会花上三个星期的时间去北极圈看极光,每次都是独来独往。汪太太常常醋意横生地跟人抱怨说汪濡对老婆孩子只有亲情没有爱情,极光才是汪濡的亲密爱人,汪濡站在一边面无表情,不解释也不辩驳,究竟听见没有都很难说。


汪濡年纪越大,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口被废置在山顶的老钟,没有了那个懂得叩击他灵魂的人,他只能在沉默中氧化锈蚀。他的周围全是人,围着他讨生活的人和他必须攀交讨好的人,但这些人只能风一样经过他的,没有一个能像厦天那样钻进他的内心靠近他的灵魂,厦天死后,留在他心口一个大洞,他带着这个破洞,在白光中奔跑忙碌,象一个忘记了时间的陀螺。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令人绝望的孤独感会从那个心底的黑洞中咕咕地冒出来,毒药一样的将他淹没,他独自站在湖边别墅的露台上,露台外无风也无月,天地一片静默深沉,青黑色的天空凝望着他忧伤如眼,湖面上弥漫着若有若无的矢车菊蓝的雾气,烟尘悬浮在空中,飘渺而稀薄,时间好像就这样静止了。


身后黑着灯的屋子里妻子和孩子正睡得酣甜,如果房子是艘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载满世间欲望和虚荣的巨大邮轮,自己就是指挥着邮轮穿越夜海的船长,海面上的浮冰被硕大的船体挤成了碎片,无声无息的退避到迷一样的黑色海洋中。星星睡了,月亮也睡了,风睡了,声音也都睡去了,唯独汪濡站在甲板上,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醒着的人,他的心和浮冰一样无依无托,而他一直在黑海中寻找着,等待那个走散了的灵魂。


别墅依山而建,隐蔽在繁茂高大的树木之中,白天苍翠的山林到了晚上显得十分陌生而压抑,林子里的湿气黑蛇一样缠绕上来,凉丝丝的,肌肤一片湿冷。黑暗中所有腐烂的,发霉的,衰老的气味都搅拌在一起,混合着楼下院子里浓烈的花香,好像是在不得不应酬的宴会上喝到的发了馊的劣质葡萄酒,虽然闪着令人羡慕的玛瑙色光泽,但肠胃剧烈的抵抗着厌恶着。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人关心内心的真实感受了,为了面子,所有人依旧虚伪的微笑着,品评着,赞叹着。汪濡心底的大洞又开始无声的呐喊,可是它的呼救声已经没有人可以听得懂了.....


那一年,刚刚离开家的汪濡和厦天拖住行李站在花坛边,汪濡拿着手机发呆,这才发现自己在加拿大根本就没有几个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到了落难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忽然他想起今天晚上本来还要开PARTY呢,现在钱都没了只怕不得不取消了,汪濡看看厦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对不起,我没想到我妈会过来,你的生日PARTY也开不成了。”


厦天心里更不好受,道:“要说对不起的是我,都怪我,现在害得你无家可归了。”


汪濡故作轻松地耸耸肩:“我妈就是这样的,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不信她不心痛我,估计过几天就没事了.....到时候我给你补办一个更好的Party。”


“哎,就别说什么Party的事情了,我看你还是先抓紧时间取消定位,还要通知大家不要白跑一趟.....今天晚上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去找个酒店先住两天,等我妈消消气再说。”


“哼,你要住酒店的话,只怕我们根本就撑不了两天。”


汪濡问:“你这里有多少钱?”


厦天拍拍自己身上的背包:“大概有2000加元吧,还是你上次帮我存的,还有一张信用卡。”厦天没有说自己带来的1000加元,那是他的救命钱,不到非不得已是绝对不能拿出来用的。


两个人最后商量了半天决定先找一家家庭小旅馆住下来,家庭小旅馆的信息在网上很多,他们比较了半天,最后选中了性价比最好的一家,地理位置相对也算方便,打电话过去,老板说家具被褥一应俱全,按每天计费,一天20元就可以住一个小单间,两个人都觉得合适,抄下地址,准备入住。汪濡感到莫名的兴奋,好像离家出走也是一种很刺激很过瘾的人生体验。他提议先去星巴克买杯咖啡relax一下,厦天一掌劈在他的背心:“你没有钱了还舍得喝咖啡?忍忍吧!”


家庭旅馆里一天20加元的小单间只有6平米大小,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再放不下什么多余的东西。这个房间是一个三房一厅的大套间中的一间,另外两间都有住户,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汪濡和厦天没有心情做饭,把东西放下,跟房东签了为期一周的租房协议,然后出门觅食。走了将近两公里才找了一家越南餐馆,买了两碗越南米粉吃,一想到好好的生日party最后变成了如此低廉的两大碗汤汤水水,两个人都吃的很沉默。


吃完饭,两人回到旅馆休息,汪濡抱怨浴室的水管有问题,出水少,热水不热,而且还噪音太大。刚躺到床上,汪濡又发现席梦思太老了,里面的弹簧有一边陷进去了,另外一边又拱出来,感觉就像睡在晾衣服的铁架子上。


午夜11点,隔壁人家的男人下班回来,女人开锅造饭,大炒特炒,煎炸爆炒,一时间满屋子的油烟菜味,锅铲相撞,夫妻寒暄,老旧的水管嚣叫不绝,哗哗的流水声,孩子哭闹声....汪濡这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最初离家的兴奋,愁闷地坐在黑暗中,厦天也坐起身,好言安慰他说:“就坚持两天,没准你妈很快就叫你回去了,忍忍吧!”


但两个人被这么一闹都睡不着了,厦天上网查租房信息,汪濡打游戏,一直熬到3点多才勉强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另一家人的两个孩子不知为什么天刚亮就哭闹起来,时嚎哭犹如丧父,时尖叫犹如警笛,门外咚咚的脚步声,小孩子敲东摸西哐哐不绝,厦天和汪濡就是把头埋进被子里也没用,汪濡倒吸了一口冷气,不过才一天不到,他已经出离地想家了。


中年的汪濡一直记得当年的家庭旅馆,他离开加拿大的时候心里全是懊悔和痛苦,甚至无法在临走前回去看一次,拍张怀旧的照片。只到他在40岁那年看见了极光,心中压抑多年的思念才得以释放,他特意回去寻找那个小旅馆,可是没有了,那栋暗灰色裸着水泥墙壁的普通三层楼不见了,汪濡手里拿着GPS在横平竖直的街区里走了好几个小时,他记得小旅馆前有一个开阔的的三叉路口,屋顶是斜坡似的,上面有阁楼,阁楼的窗口站在一个头大如斗眼睛凸出的猫头鹰木头雕像,样貌极其丑陋,小旅馆后是一个小教堂,教堂外还有一个小巧的花坛。但是汪濡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如此这般的一个地方,他一连问了好几个路过的人,大家都摇摇头,表示没有印象。汪濡一度以为真的是自己的记忆出错了,难道他和厦天的故事只是一场梦,一觉醒来,他还是他,但是厦天却被留在了梦境的深渊。


汪濡默默地吸了口烟,双手撑在露台的栏杆上,在青霭的雾气中,他侧耳倾听,希望能听到期待的声音,哪怕是幻觉呢,但是一切都是死寂死寂的,墨黑色的湖面凄凉阴沉如同一座荒废的坟场。世间的人们来了又走了,没有人再提起他们,没有人记得他们,他们真的存在过吗?厦天呢,谁还记得厦天?他真的来过吗?虽然世上再没有人提起厦天,就连汪濡也从来不在人前提起这个名字,但是他知道厦天确实来过,他对厦天的感情随着岁月流逝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浓烈了。时间过了这么久,他依旧守护着这份感情,在寂静冷清的夜晚,独自祭奠。


如果时光倒流,汪濡可以回到23岁那年的小旅馆,他一定不会像当年那样对生活毫无战斗力,他觉得自己像个没有做好准备的跳水运动员,因为入水的姿势不好,撞击之下,彻底发懵了。


本来在他眼里小女人一样的厦天首先站了出来,开始积极的寻找出路。厦天跟汪濡商量说:“我觉得我应该出去找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挣点钱补贴家用。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绝对不能再旷课了,先把学习搞好,这样你妈妈才更有可能原谅你,她一高兴没准就肯让你回家了,我们的事可以慢慢再说,你一定不能被学校勒令退学啊!”


汪濡点点头,没有说话。


厦天接着说: “我呢,就想办法去赚钱,过去是你养我,现在让我来养你!”


“可是你能做什么呢,你是短期签证,总不至于打黑工吧?不如我也学瞿陌松去帮人家停车赚外快。”


厦天说:“其实我已经有办法了,我学了8年的小提琴,虽然天赋一般,不能成名成家,但是拉两个曲子还是可以的。我这些天看见天车站有人在拉琴,弹吉他,打鼓,经过的行人都会多多少少给些钱,不如我先去试几天看看,能赚点儿就赚点,解决我们俩吃饭应该没有问题。”


“去天车站拉琴,那多丢人啊,不行,不行,那太委屈你了。”


“不委屈啊.....我一直觉得街头艺人特有范儿。在国外,很多音乐大师都曾经在街头表演的,这些天我每次都经过天车站,看见音乐家们都很受尊敬的,人们会对他们点头微笑,还将钱轻轻地放在表演者面前的琴盒子里,感觉挺好的。”


“你要去试一试也行,要不今天我们先去买一把小提琴?”


厦天一听到汪濡又要花钱,气不打一处来:“你现在不再是土豪了,还是赶快改掉视金钱如粪土的习惯,没有钱就省着点儿,不要动不动就买这买那的....找你的同学借一把琴先用一用不就可以了?要不就先买个二手的,等我们有钱了再买新的。”


汪濡皱着眉头想了老半天,才说:“我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艾媛媛表演过小提琴独奏,估计她应该有琴,我给你问问...”


厦天一听来了精神:“那太好了,我认识艾媛媛,还是我来她说吧,还可以顺便问她些事....你就老老实实的去学校,坐公车过去要1个小时,你还是早点儿出门吧,下午我去买点菜,晚上给你做麻辣鸡翅....”


“你打电话的时候不要跟艾媛媛说太多啊,我们的事不想让别人知道....”


“知道你爱面子,我什么都不说好吧,就说想赚点儿外快,总可以了吧?”


“就是,就是,还有那个啥麻辣鸡翅能不能换一换,没有啤酒,不想吃辣的。”


“好好好,听你的,要不咱们吃凉面吧,手撕鸡加凉面,啤酒就先省了吧....”


“为什么说来说去都是鸡?不想吃鸡肉....”


“那不行,我观察了,鸡肉是所有肉类中最便宜,我们现在是非常时期,你就忍忍吧!”


两天后,厦天从艾媛媛那里借来了小提琴,来到了市中心的地铁站,在一棵珊瑚红的枫树下找到了一块不算大的空地,将斜背在肩头的琴盒子放在地上,拿出乐谱和小提琴。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把硬币,哗啦啦地倒进黑色空荡的琴盒子里,随手呼啦了几下,硬币被铺开成一大片,阳光正好从树隙间落下,将一个个硬币照得闪闪发亮,这些钱被厦天称为钱引子,应该颇能吸引一些目光了,说起来这一招还是上次经过家门口的天车站跟一个拉风琴的矮个子俄罗斯乐手学的,厦天喜欢这个聪明的小伎俩,艺术家也是人,需要提醒路过的人们要记得用金钱赞助一下贫困潦倒的音乐家们。



汪濡一直记得站在地铁站口拉小提琴的厦天,中长的头发遮住了他半边脸,身材是东方男孩才有的纤细笔直,他将小提琴架在肩头,右手琴弓端举,左手5指灵活抡动,眼神柔和而专注,不得不承认,20岁的厦天很漂亮。汪濡一直后悔后来因为心痛而烧掉,删除了有关厦天的所有照片,厦天的样子在记忆中不断叠加和剪辑中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越努力反而越模糊。汪濡无数次在人群中寻找那份刻骨铭心的似曾相识,可是总也不能如愿。


40岁那年,汪濡意外的看到了极光,从此极光成为了汪濡心中的秘密,好像受到召唤一样,每年的冬天,汪濡不辞万里感到YELLOW KNIFE的小镇,为了遇到极光他常常耐心地等待一两个星期甚至更久。午夜,他沿着公路穿过阴深的丛林,去寻找那抹可遇不可求的檀香。每次都是在漫长的等待后,忽然一天,透过喇叭形状的车大灯,他可以清楚的看见紫丁香般的一阵阵烟雾。本来清澈干净的天空上不知何时浮现出一片绚丽的蓝绿色,薄如轻纱,幻如尘缘。长长的青纱帐高悬,看不见的风将它时而拉的长长的,时而压得弯弯的,时而折成Z字形的波浪,最后终于紫的,红的,蓝的,绿的,黄的薄如蝉翼的柔情蜜意徐徐展开悬挂在藏青色的夜空上。

神奇的极光,海潮般壮丽,云雾般轻盈,梦境般迷幻,灵魂般神秘,印第安原住民始终认为,极光是逝者的灵魂。当极光出现在汪濡的头顶之上,汪濡一直模糊的记忆忽然清晰起来,在天空那片迷离的光带中,他恍然见到那个20岁时厦天,在如诗如幻的翡翠绿的光芒中,那个少年眉眼的轮廓仍然十分清秀,嘴唇柔微微带着浅紫,很平静,像月光下睡熟了的天鹅,极光映照在他白皙的皮肤上,泛起如芒的青辉,他的眼睛闪着光,难以形容的柔美,他微笑着,一点也没有痛苦的痕迹,有如神曲般圣洁。
这一节写汪濡离开母亲,觉得写得挺好的。汪濡今后若真有出息,那么是应该体现出一些自己的个性的。

极光描写得很漂亮,引人入胜,更让人联想到汪濡和厦天跟极光有关系,能让汪濡对极光情有独钟,每年能够花上三个星期的时间,去独自看极光。小旅馆那一段写得也好,把他们的落魄写的很真实。。

厦天这一节里没有那么多娘气了,像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去拉小提琴也很感人。

“汪濡一直后悔后来因为心痛而烧掉,删除了有关厦天的所有照片”,这个觉得似乎极端了一点。如果想忘记,把东西收起来,封起来就是了。

同性恋的人,觉得不应该跟异性结婚,那样其实是毁了一个异性。
 
这一节写汪濡离开母亲,觉得写得挺好的。汪濡今后若真有出息,那么是应该体现出一些自己的个性的。

极光描写得很漂亮,引人入胜,更让人联想到汪濡和厦天跟极光有关系,能让汪濡对极光情有独钟,每年能够花上三个星期的时间,去独自看极光。小旅馆那一段写得也好,把他们的落魄写的很真实。。

厦天这一节里没有那么多娘气了,像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去拉小提琴也很感人。

“汪濡一直后悔后来因为心痛而烧掉,删除了有关厦天的所有照片”,这个觉得似乎极端了一点。如果想忘记,把东西收起来,封起来就是了。

同性恋的人,觉得不应该跟异性结婚,那样其实是毁了一个异性。
也对啊,厦天那么多自拍照,不可能没有影像留下来,这里是需要FIX一下....谢谢老大
 
您在馬甲泛濫的本論壇使用本尊 ID 發表批評言論,相當有擔當。
但我已經重覆了無數次我是台灣人了。
讓我感到榮幸的是 (1) 您似乎把台灣人看得比國人高;(2) 我對當代中國文化的了解竟然能讓中國人以為我是中國人。
回答您的问题:
1。台湾人讲话比大陆人文明,人们普遍这么看。台湾人的平均经济水平也比大陆这边高很多。当年去台湾的国民党人员,有很多都是国民党上层人物,有地位,有经济基础,见过世面。他们的后代,也会有很多上代人的优点。只是,在一些文学作品里,或者一些电影里,一些电视作品里,不止一次地刻画了台湾这些后代们做的一些相当不道德的事情,让我对台湾人的好印象打了很大的折扣。客观说,哪里都有好人,也有坏人。台湾人的素质高,可是,我一直对大陆人有很深的感情,现在,大陆人变得文明很多。还需要继续改变。

2。您是个什么意思?我们不把您当成中国人,还会当成什么人?

3。
民主就是什麼樣的鬼話屁話都有人說,還都有人相信。習慣就好了。總比全部的人都說鬼話屁話,全部人都相信來得好。
这段引用是回答 格格上回的问题的。有的话,不论当事人怎么解释,对他的质疑依旧存在,而且不止是一个人的观点。可是,出于对某人的理解,在一个战壕里打过仗的战友的情谊,有的话,我就讲到这里。
 
42

为期两周的格兰湖岛美食节如期开幕,岛上的商家早已磨刀霍霍,把备用的收银机都搬出来,把店面柜台擦得锃亮,往事具备只等着收钞票发财。


岛上数十家餐厅酒吧都卯足了劲儿,美食节不但给他们带来人气,也是立口碑排名次的大好时机。各家各户纷纷拿出了看家的本领,比拼着谁家的花样儿多,更能吸引眼球:帅哥美女,鲜花彩旗,音乐舞蹈,免费赠券,试吃比赛,热气球广告,时尚表演....应有尽有,盛况空前。


从美食节的第一天开始,各家餐馆的门口从一开门就有人排队,慕名而来的吃货们,手里攥着在网上预定好了美食节优惠券,也是连日备战做足了功课,对各家的特点风格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只等着利用美食节的机会吃遍全岛美食,也好在亲戚朋友博客网友面前得瑟炫耀一番。


这样的热闹,老默当然不会错过,更何况他还有任务在身。原来这些日子,老默找工作的事情有了巨大的进展,多亏他平日人缘好,上至学校教授,本国使馆工作人员,下到三教九流清洁工,救世军收废旧衣服的卡车司机都热心结交。功夫不负有心人,恰好SAUDI使馆文化参赞和老默的现代金融学教授有交情,老教授感念老默平时无怨无悔地帮他带孩子遛狗陪老婆聊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荐老默,参赞不看僧面看佛面,果然给老默谋到一个SAUDI使馆见习生的职位,虽然只是个入门级别的行政工作,却对有心从政的老默意义重大。老默一改平时散漫悠闲的生活节奏,每天西装革履,从头到脚打扮得闪闪发亮地赶往使馆办事处上班。


是金子就会发光的,老默为人热情对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优点很快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平时正规非正规的来访接待工作都出现了老默的身影。恰好沙特艺术舞蹈团来加拿大巡回演出,途径温哥华,大使和参赞一起宴请了全团艺术家,期间舞蹈团团长询问起温哥华的特色餐饮,旅游景点,希望可以有一两天的时间给团员们在演出之余放松一下身心,享受一下加拿大的风情。参赞环顾一周,看见老默目光灼灼,热情迫切的眼神,说:“老默,这个接待工作就交给你了,这是沙特第一流的舞蹈团,都是知名的艺术家,备受国内外民众的关注,到时一定会有很多媒体随行前往,好好安排,别给搞砸了!”


老默领命,脑海中第一个冒出的就是格兰湖岛,本来格兰湖岛就是旅游景点,外加美食节,还有可以顺便支持一下古澹的工作,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古澹听老默如此一说也十分高兴,不过他还是建议老默先去菊屋跟山下接洽一下。老默本来想偷个懒做个顺水人情,不过他也知道古澹说的不错,他自己就不喜欢吃生鱼片,难不成让艺术舞蹈团的人一起去吃日本面条吗?他不敢托大,只好说:“也对,还是做事严谨点儿的好,今天我就跟你一起去菊屋看看吧,看看日本老头有什么建议。”

古澹说:“本届山下菊屋的美食主题叫“郁金满园花菊黄”,店面布置突出菊花图案,高洁唯美的气质。并且要求所有来菊屋用餐的宾客必须在着装中有金色元素,可以是裙子,衣服,皮包,鞋...总之是要有金色。”


“这个难不倒我,我有金色的领带!”老默见古澹赞许地点点头,眼睛眨了眨说:“这个点子还挺好玩儿,让我想起惠斯勒上举办的白色晚宴。上千人白衣飘飘一起赴宴,堪为壮观。”


“老默,果然不愧是吃喝玩乐的大家,白色晚宴(Le Dîner en Blanc)的创意出自26年前,在巴黎举办了一场私人晚餐派对。主人要求前来参加的宾客必须着白衣,而且每一个参加的人也要带另一个朋友过来,大家根据白衣来认识对方。晚宴很成功,宾客们都想第二年能有更多的朋友来参加,Dîner en Blanc的概念也就由此而来了。现在巴黎的Dîner en Blanc每年能吸引超过10000人来参加。我们这个主题算是也借用一下白色晚宴的点子,但是也不是一味照抄,还是有很多变化,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由于美食节的缘故,格兰湖岛已经封街禁止汽车驶入,老默和古澹将车停在岛外的公共停车场,随着人流缓步而行,一路走走停停,岛上人流比起平时又要多了一倍有余,完全可以与中国的步行街相媲美。古澹虽然见惯了格兰湖岛人来人往的繁忙,可是看到这样摩肩擦踵的逛街还是颇不习惯,感觉好像忽然回到了上海的南京路一样。

到了山下菊屋门口,老远就看见几个身着和服的美女站在店门口迎宾,其中一个就是艾媛媛。

艾媛媛见到老默老远就打招呼:“什么风把沙特王子的亲戚都给吹来了,哎呀,蓬荜生辉啊!”


老默上下打量艾媛媛,只见她穿着的和服,莹白色的丝织布料上大朵大朵恣意妖娆的菊花,金灿灿的,配上一条天蓝色的宽幅腰带将腰身托得笔直。艾媛媛薄施粉黛,又细又黑的眉毛,红唇秀口,就连低头时露出的脖子也显得白生生的可爱,乌黑的头发挽成发髻,用金色的小扇子发簪固定住,给人一种端庄娴静的感觉,恍如贵妇一般。


老默看得眼睛发直,深情款款地对艾媛媛说:“我就说怎么从今天一大早我的心就在砰砰乱跳呢,原来是因为你啊,一想到要见到你了给激动的。现在真的见到你了,我太太太高兴了,心都不会跳了.....”


“真的吗?那我实在是荣幸之至了.....” 艾媛媛咯咯笑起来,虽然不信老默的鬼话,依旧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我们好像很久都没见面了,这两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叙叙旧?”


“哈哈,该不又是那家温哥华最容易邂逅单身女士的露天餐厅了吧,东西又贵又不好吃!”


“不是,不是,肯定不是,有了你这样的美女陪伴,我还要邂逅什么单身女士啊,这次让你点,你说去哪家,我们就去哪家!”


艾媛媛似笑非笑,飞一个媚眼儿,轻飘飘地道:“想请我吃饭的人太多了,都排不过来,轮到你可能都到明年了。”


老默被这一眼电得人都酥了,男女之间明推暗就的跳探戈最是撩人。他不但没有被艾媛媛的话击退,反而越发的嬉皮笑脸起来:“我们是老交情不是吗,给哥安排一下,插个队哈。”


艾媛媛扭着身子,咯咯娇笑,故意卖关子要吊吊老默的胃口。


说笑间,菊屋的侍应生MAYUKO跑了过来,风急火燎地说:“糟了,那边安田家今年竟然搞起了女体盛,这下我们完了,肯定斗不过那些喜欢猎奇看热闹的人。”


古澹听了,也不动声色,说:“那也未必,看吧,我们今年也很有特色的。”


古澹带着老默走进菊屋,径直走到SUSHI BAR,只见3个黑色衬衣,白色厨师帽的SUSHI师傅一字排开,正埋头工作,老默凑近前去,看见他们正在做一些花花绿绿的寿司卷。外表被黑紫色的海苔紧紧卷住的寿司卷用刀切开,横截面上出现了各种彩色图案,有埃及法老,有卡通人物,有菊花,有人脸....甚至还有《呐喊》画中抱着头尖叫的小人儿。


古澹胸有成竹地说:“这是名画寿司,将图画放进寿司卷,让食品变成艺术,怎么样,应该也很有卖点吧!其他餐馆吸引的都是情侣,年青人,而我们还可以吸引到带孩子的家庭,老少咸宜,即便 不能吃生鱼片的人也一定可以吃这样的艺术寿司卷.....”


老默大喜道:“我正想着怎么劝说舞蹈团的女演员们吃生鱼片呢,这下问题给解决了,艺术卷是没有问题的,太好了。到时候我再忽悠忽悠,让记者在阿拉伯社区多宣传宣传,把那些追星的,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都给叫上,口口相传,到时候我给你弄一帮子阿拉伯兄弟姐妹,让他们一起来菊屋捧场!”
 
最后编辑:
沙啊发!

这老默写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鲜活热情滴就要从文字中走出来了!
话说这个小岛暖风拂面,怎么感觉充满热带风情呢? 是老默太热情了,还是媛媛太火辣了?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