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谁?你是听人家乱喷还是听自己大脑思考的?人专家都说补助的是富人,到你那里又变成补助奋斗者了。
补助的是什么样的富人?
马工男挣10万8万,老婆在家带孩子part time干低收入工的,这样的家庭算你的富人吗?
人家是谁?你是听人家乱喷还是听自己大脑思考的?人专家都说补助的是富人,到你那里又变成补助奋斗者了。
人家是谁?你是听人家乱喷还是听自己大脑思考的?
补助的是什么样的富人?
马工男挣10万8万,老婆在家带孩子part time干低收入工的,这样的家庭算你的富人吗?
是的~像我这样现在是全职妈妈,这次政策能照顾到是非常高兴的,把孩子带好,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再学习学习,争取自己能有收入不是更好吗? 其实那2000也只是个安慰而已,但全职妈妈们会觉得很温暖的,会如数花在孩子身上的
我从来没有否定15%,一再强调就是补助这15%(如果15%数据可靠)华人受益者有限
推行家庭收入夫妇分开报税,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收入较高又子女较多的一人工作家庭,而华人中的这个群体最少,所以受惠者寥寥。
有特许会计师表示,推行家庭收入夫妇分开报税是保守党政府为了拉拢中产阶层选票而推出的政策,此政策一经宣布就引起很大争论。因为按照原来的设计,对 那些高收入人士确实非常有利,按照分开报税政策的原意,在实行家庭收入分开申报所得税后,允许家中有未满18岁儿女的双亲家庭中高收入一方每年将5万元的 收入转移给配偶。
比如以安省为例,夫妻中一方没有工作收入,而另一方年收入超过13万,这个时候每年将5万元的收入转移给配偶报税节省金额非常可观,因为年收入超过 13万边际税率就达到45%,转移5万后高收入一方的净收入降低,而得到这部分收入的配偶的总收入仍属于低税率的区间,所以配偶也不需要交很高的税,从而 达到双重节税的目的。
分开报税的另一个好处是,原本没有收入的一方现在也有了收入,就可以开始交纳退休金以及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帮助两人建立一个更舒适的退休生活。
该会计师说,华人中大多数都是夫妻都有工作,如果夫妻收入差距不大,就享受不到这个优惠政策了。对于家庭收入5万以下的华人来说这个政策也毫无意义。
got it?
一方收入很高,一方收入很低,还有18岁以下的孩子,15percent有说错吗。
老公在英国和美国分别读了硕士,又在美国读了一个博士,接着又一个博士后,前后大约10年光阴,找到工作时是要孩子的年龄了,结果每月要从不多的工资里面拿出相当一部分来交税,孩子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不去呢,只是在家跟妈妈玩我觉得不行,孩子要有自己的社交圈的你这样的家庭在年轻人中不少,不是不想工作,是在为加拿大养育未来的纳税人,一个在努力工作一个在培养孩子, 政府这次补助的就是这样的家庭。你们算富人吗?
至于懒惰的家庭, 拿救济的家庭, 这次没有考虑他们
上限2000一年,有很多公务员例如本村的城市房价更加会一句不振,损失远远超过2000一年。老公在英国和美国分别读了硕士,又在美国读了一个博士,接着又一个博士后,前后大约10年光阴,找到工作时是要孩子的年龄了,结果每月要从不多的工资里面拿出相当一部分来交税,孩子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不去呢,只是在家跟妈妈玩我觉得不行,孩子要有自己的社交圈的
所以现在的感觉跟富有根本沾不上边,但是算了一下这次的政策确实能让我们拿回不少银子
不是和你争。。。只是看问题角度不同,我认为有积极的一面,表示支持。那你要跟我争啥,一个只对15percent家庭有帮助的计划值得叫好吗,而且不是对石油企业加税来搞这25亿,而是cut spending,意味是更多的fed 公务员将失去工作。
在投资这一块我没发言权。。。属于底下读你帖子认真理解你分析的那个群体,有时候被其他人发言搞乱了思路,很困惑。嗯,我也支持,15percent的人拿2000一年,大哥你房子掉价2万,我很支持。
假如你认为ottawa房价同这政策没有一毛钱关系,那我只能说,哎,还是不说了
你们这样的家庭在移民中有很大代表性,是为加拿大提供正能量创造财富的家庭。。。过几年孩子大了就好了,加油!老公在英国和美国分别读了硕士,又在美国读了一个博士,接着又一个博士后,前后大约10年光阴,找到工作时是要孩子的年龄了,结果每月要从不多的工资里面拿出相当一部分来交税,孩子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不去呢,只是在家跟妈妈玩我觉得不行,孩子要有自己的社交圈的
所以现在的感觉跟富有根本沾不上边,但是算了一下这次的政策确实能让我们拿回不少银子
话说移民十年了,孩子一个快三岁,一个才四个月,要孩子前那七年我一直在上班来着,现在想上班也不现实,小的四个月咋去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