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佛陀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3-08-30
- 消息
- 4,516
- 荣誉分数
- 1,090
- 声望点数
- 223
【心淨國土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現在很多人之所以做事不擇手段,說到底就是因為不相信有來世。假如真的相信這一點,許多惡業自然就不敢造了,就如同明明知道是毒藥,自己再渴也不敢喝。為什麼呢?因為造了惡業以後,下一輩子肯定要受苦。
敬錄自 智悲佛網微博
http://e.weibo.com/zhibeifw
---------------------------------------------
簡介
智悲佛網,索達吉堪布的官方網站,提供100多部堪布的譯作、著作和講座及近千節五部大論等視頻課程在線瀏覽和下載……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qianshijsl/default.php
前世今生論
慈誠羅珠堪布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ymxxxxdcs/04.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9.pdf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第四品 業因果
全知無垢光尊者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03-05.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因果不虛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敬錄自《中觀寶鬘論廣釋》 喇拉秋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24.pdf
子三、正見與邪見之差別:
如果有人說:倘若涅槃也無有自性,難道不成了斷見嗎?
簡而言之,認為三寶、四諦、業果的關聯等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即是無見(即斷見),聲稱善等業及業果不存在的誹謗是不善業,在因位時,稱為非福德之業,在果位時,能令投生惡趣,故而稱為惡趣因。為此經中說:“此即是妄執甚至名言中也不存在之邪見。”
正見,略而言之,對於僅在名言中業果等存在的見解誠信不疑,稱為有見,說業果存在的觀點是善業,也是福德業,它的等流果為善趣等,能結出豐滿的果實,經中稱之為正見。如頌云:“世間大正見,誰者已擁有,彼於千劫中,亦不往惡趣。”意思是說,如果具備這種正見,則成辦善業。
---------------------------------------------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敬錄自 智悲佛網微博
http://e.weibo.com/zhibeifw
---------------------------------------------
簡介
智悲佛網,索達吉堪布的官方網站,提供100多部堪布的譯作、著作和講座及近千節五部大論等視頻課程在線瀏覽和下載……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qianshijsl/default.php
前世今生論
慈誠羅珠堪布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ymxxxxdcs/04.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9.pdf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第四品 業因果
全知無垢光尊者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03-05.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因果不虛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敬錄自《中觀寶鬘論廣釋》 喇拉秋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24.pdf
子三、正見與邪見之差別:
簡言無見者,謂無業之果,
非福惡趣因,稱之為邪見。
略攝有見者,說有業之果,
福德善趣因,稱之為正見。
非福惡趣因,稱之為邪見。
略攝有見者,說有業之果,
福德善趣因,稱之為正見。
如果有人說:倘若涅槃也無有自性,難道不成了斷見嗎?
簡而言之,認為三寶、四諦、業果的關聯等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即是無見(即斷見),聲稱善等業及業果不存在的誹謗是不善業,在因位時,稱為非福德之業,在果位時,能令投生惡趣,故而稱為惡趣因。為此經中說:“此即是妄執甚至名言中也不存在之邪見。”
正見,略而言之,對於僅在名言中業果等存在的見解誠信不疑,稱為有見,說業果存在的觀點是善業,也是福德業,它的等流果為善趣等,能結出豐滿的果實,經中稱之為正見。如頌云:“世間大正見,誰者已擁有,彼於千劫中,亦不往惡趣。”意思是說,如果具備這種正見,則成辦善業。
---------------------------------------------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