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佛法的标准:三法印

ichingtrad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13-08-18
消息
61
荣誉分数
25
声望点数
28
三法印(梵文:Tri-drsti-namitta-mudrā),佛教术语,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项标准,大乘佛教认为可以用这三项标准来验证教说是否属于佛教正法,有如世间印信。
 
打着佛教旗号的附法外道学了很多佛教名词,唯独不学佛法的三法印。所以不要因为某人自称自己说的是佛法而轻易接受,先要用三法印来印证一下。
先说三法印中的第三个涅槃寂静。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健康?为家人平安?为事业顺利财源广进?
是打打坐让自己静心长寿?是练练瑜伽让身材苗条?
如果把这些当作学佛的目标,那么显然是不符合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
这一条说,佛教的目标是让众生从烦恼痛苦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让生死轮回彻底的熄灭,达到涅槃的彼岸。
如果某人说自己是学佛,但你问他为什么学佛?他说是为养生为健康为长寿,那么显然这不符合佛教三法印,学的就不是佛法。
这一条判断起来简单易行,大部分附法外道相似佛法就被排除。
 
末法时期的附法外道不是说面目狰狞看着吓人。讲相似佛法的往往都披着善的外衣。
往往这些说相似法的你指出他不是佛教,他还振振有词,还为自己辩解,我说的也是让人行善啊。
是的,孔子也让人行善,但他不是佛教。
共产党还号召大家学雷锋呢,也没说鼓励大家作恶,对吧。
是不是让人行善的就是佛教、就是佛法啊?当然不是。
如果以是否鼓励人行善为标准,世界上恐怕没什么不是佛教了。
学佛的目标是趋向解脱趋向涅槃。
 
再说打坐练瑜伽是不是学佛。
有人说,我打坐练瑜伽,我有气功有气感,治病长寿。
是的,佛教里面有不少打坐的功夫,练上了虽然不一定解脱,但可能气色红润神清气爽,对身体的确有延寿的作用。
但这跟涅槃有关系吗?
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苦,活着就是苦,能早一天涅槃绝不等第二天。不能今天涅槃是没本事,能涅槃绝不赖着不走。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是不鼓励长寿的。
当然众生对这个身体贪著,希望能够长寿,不排除有一些菩萨为了随顺众生的愿望,也讲一些方便长寿的法。
但从根本上讲,佛教的目标就是涅槃,是解脱这个生死轮回,赖在轮回里面不走肯定是贪著。
除非是发心再来的菩萨,为众生解脱,但前提也是这个菩萨具备了想走随时可以走的能力。
以此来印证,很多气功法门就不是佛教。
 
那还有一些讲相似佛法的说了,我也是成佛啊,我也是涅槃,好了,目标好像一致,怎么判断?就要问他,你怎么解脱,你怎么涅槃?
这就是三法印第二条的大用处了。
说,佛法让众生解脱让众生涅槃是通过什么途径呢?
是传个眼神?传个咒子?还是给个什么信物印证一下?还是让老师摸摸脑袋加持一下?
或者更牛逼一点,佛是不是直接拉我们去极乐世界就是解脱,是不是一挥手我们就涅槃了?
佛说,我们之所以不能解脱,是因为我们有根深蒂固的颠倒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把本来“无我”当作有我。
也就是说,一切法本来都是无我的,那么我们不能认识到无我,颠倒执着,就有种种烦恼痛苦。
解脱的途径就是认识到“无我”,证得“无我”。
看,佛教的解脱观就这么特别。
不是靠神的力量,不是靠其他别的什么,解脱是靠我们自己对“无我”真理的彻底认识。
佛就是觉悟了的人,彻底圆满的觉悟了的人。他把觉悟的道理讲出来,让众生都跟着他一起觉悟。
为什么要觉悟?因为只有觉悟了,才能够解脱。
如果有人说自己的方法能够成佛,但又不讲“无我”的道理,你就小心了。
无我这东西是个啥?
这就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佛翻来覆去其实讲的就是无我,当然理解起来有不同的途径。
简单说,就是佛教不承认有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东西,就是无我。
深入阐发就需要很多篇幅慢慢来谈,作为判断是否佛法的角度,问问自称学佛的,怎么成佛啊?悟无我。
 
无我有时候也称为无常无我。
三法印第一条诸行无常跟第二条诸法无我是有区别的。
一切法都是无我,但不是一切法都是无常。
能把无常和无我区别开的,估计早就不会受相似佛法的当了。
这里指出无常和无我是有区别就行了,深入探讨是后话。
判别是否佛教其实不难。
每每看到很多人学佛很虔诚,但走错路,学的不是正法是相似法,真的忍不住要讲相似法的害处。
我们说一个人此生得到人身是非常不易的,能发心学佛也是往昔不知道多少累劫累积的善根,但遇到的是相似法,走错了,非常可惜。
但现实是什么?相似法遍地都是啊。
作为三宝弟子,看到这些不能沉默。
正法能否振兴就是在于三宝弟子是否发大愿另正法久住。
以上即为我写这个帖子的初衷。
 
继续聊聊三法印啊。
其实很多佛教词汇已经成为汉语的一部分了,无常就是一个。
你看版面好多帖子,里面也说无常啊,无自性啊,佛教词汇一点不少,但你深入看看全文的意思呢,说的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对无常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人死了。说一个人死了啊,这个人无常了啊,死的隐晦说法。
说这个通俗,显然就是老百姓都能理解的,但这是无常的本意吗?非也。
佛教说无常也是对应无我,无就是没有,常就是不变,你看无常挺好理解的吗,就是总是变,没有不变的事物吗。是这样吗?
你看有人说,你不要执着,不要取舍,为什么啊,因为无常啊,这个东西总是变的吗,灭了就灭了吗,你想留也留不住啊。
听着好像是那么回事啊,跟常识也不违背啊,我看学佛也没什么难的吗,怎么就非要用三法印印证了,我自己就印证了啊。
对不起,听着是那么回事,看着词儿用的也是佛教的词,但他说的就不是佛教。为什么?
无常不是说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变了叫无常,灭了叫无常。无常说的是这个东西压根不存在,这才是无常本意。
这不是我说的,我有证据啊。
 
我先引述一段经文,然后解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 第五會》卷558《經典品》:

佛言:“憍尸迦!於當來世有諸苾芻愚癡顛倒,雖欲宣說真實般若波羅蜜多,而顛倒説相似般若波羅蜜多。云何苾芻顛倒宣説相似般若波羅蜜多?

謂彼苾芻爲發無上菩提心者説:“色壞故名爲無常,非常無故名爲無常。説:“受、想、行、識壞故名為無常,非常無故名為無常。”復作是説:“若如是求,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憍尸迦!如是名爲顛倒宣説相似般若波羅蜜多。

憍尸迦!不應以色壞故觀色無常,不應以受、想、行、識壞故觀受、想、行、識無常,但應以常無故觀色乃至識爲無常。
(CBETA, T.7, no. 220, 879b)

这一段说的什么意思呢?
说,佛说来世有一些愚痴颠倒的比丘虽然想讲真实的般若,但因为愚痴讲了相似的般若。说他们说了什么呢?色法(物质,有质碍作用)会变坏所以是无常,不是完全没有,就是上文所说,他们说有一个东西,承认这个事物是存在的,但这个东西呢,它会变坏,所以这就是无常。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挺顺耳啊。大家不都这么讲的吗?有问题吗?
没问题我干嘛罗哩罗嗦说这么一大堆啊。
佛说,这样宣说无常的是颠倒宣说相似般若,就是说的是相似佛法啊。严重了,多少人在宣说相似般若呢?以前我也是这么理解无常的啊,忏悔啊。
佛说,不应以色坏故观色无常,但应以常无故观色无常。常无就是总是没有,也就是说,无常的前提就是无我,就是这个东西压根就没有,所以就是无常。
再换个角度来说。
如果我们说一切事物因条件而生起,那么生起以后就要变化,这个时间间隔允许事物停留那么一点点不变吗?不允许。
事物生起需要条件,但事物在生起的当口,生起必须不能有一点点的停留,必须生起的当下立刻就灭了。
这在佛教说叫做,当生即灭灭不待因。这才是佛教说的无常。
 
当生即灭灭不待因,生起需要条件,灭不需要条件,而且生的时候就灭了,怎么回事?
我们总是说因缘啊,缘分哪,这些词挂在嘴上,好像不说这些词就不是说佛法了。
的确,这些词本来就是来自佛教的,释迦牟尼在印度当年就被称为“说缘起者”。
同样说缘起,背后指向的可不一样啊,注意啊。
佛教说缘起是为了说“缘起无生”,缘起如果你认为还有一个东西生起了,这就不是佛法。
如果找个核心的东西来说佛教思想的特色,我认为就是缘起。
例如龙树大菩萨有下面颂子:
说缘起者牟尼王, 于彼我致恭敬礼。
由彼以此[缘起]理,断离生起与灭坏。 《六十颂》皈敬颂
在龙树菩萨的观点里面,缘起就是一种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说事物压根没有生起,所以缘起就等同于空性。
缘起无生的道理已经比较深入了,跟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不是整个相反吗?
我们明明看到有世界万物啊,怎么就无生了?龙树说,本来无生,你觉得有,那是你傻,是你愚痴。完了,一棒子直接打蒙。
为了向我们阐明这个道理,没办法,佛陀向我们妥协了,他先承认凡夫认为的有,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阐述缘起无生。
这种诠表方法,龙树总结为二谛,被后期佛教徒广泛用于解释佛说,功效巨大,赞叹龙树啊。
 
大乘佛教的修行终极目标是成佛,修行的具体方法是六度,好像这些跟三法印没什么关系吧?有必要反反复复强调三法印吗?直接修不就得了吗?
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佛教所谓的修广义上是包括闻思修证这四个部分,起点是从听闻正法建立正见开始的。为什么要听闻正法?好像我自己调整调整心态不执着,我放放生捐捐款做点善事,打打坐不就是修了吗?
注意,佛教说要解脱,但你知道佛说众生怎样才能解脱吗?是不是凡是说自己搞的也是解脱的事的都是佛教啊?
要知道,当年释迦曾经跟随外道学习,这些外道也是讲解脱的方法啊。但他们的方法,释迦经过亲身实践,最终的结论是不能达到解脱的目标。这些方法包括极端的苦行,包括修极深的禅定。现在很多打着佛教旗号的附佛外道也说解脱,相当迷惑人呢。
佛给众生指出解脱的道路是什么?这就是觉悟。众生是因为无明颠倒而轮回,这个根本的颠倒是把本来没有的“我”以为有“我”。
破除无明,彻底的证无我,这就是佛教的解脱途径。注意这一点,附佛外道们绝对不是这么说。
说彻底的无我,本来无我,这件事凡夫根本没认识,因此才要反复听闻佛法熏习,改变以为有我的错误认识。
如果行善的时候不能无我,这种善,佛教称为世间善法,能带来的是来世的善报,但能不能导向解脱导向涅槃呢?答案是不能的啊。
你说,听闻正法建立正见是不是重要啊?
有经文为证:
《金刚经》有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三法印要涅槃寂静,这一条法印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信仰佛教是有前提的,第一个前提是相信人死了没完,死了还要轮回,而且这种轮回里面无论哪种地方,都是苦。
这个轮回也被称为三世六道轮回,本来是人家印度人的文化生死观,但咱们中国人也因为佛教的传入慢慢接受了。
其实一门学问要成为宗教必须回答生死问题,特别是死了以后到底如何,这个是宗教区别于其他学问的基本特征。
解决生死问题,有不同的方案。归纳起来说,人类文化体系对生死可以概括为三种理解。
第一种类型叫一世说。相信生命只有一辈子的生命观就叫一世说的生命观。相信生命只有一辈子,就是从生到死一辈子。死以后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形态彻底的终结了。老百姓叫一了百了,叫人死如灯灭,这种生命观就叫一世说的生命观。各位心里就会想,这叫一世说,那现在我们中国人民受唯物主义、科学主义的教育,我们老百姓信的不都是这个吗?统计下来大概在我们中国的人群里边,现在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相信的就是这一世说。
第二个就是二世说,二世说就是相信人有两辈子。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两世说。基督教认为人死了没完,人死了没完在哪儿等?我没研究出来。反正是得先等着,等啊、等啊、等啊等,等到有那么一天,叫世界的末日,所有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通通的都要再生,要接受上帝的审判,上帝有可能把你判入天堂享福,也有可能把你判入地狱受苦。

上帝审判,那他老人家有点标准不?当然是有标准的,基督教著作里标准多的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三条。第一,就是在你活着的几十年人生当中,你相信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如果现在都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按基督教的教义说到世界末日,上帝对你一定不客气。

第二,不仅要相信有上帝,还要相信上帝曾经派他的儿子叫耶稣到这个世界上替众生受难来了。

第三,基督教对基督徒现世的行为有规范。你说你炼地沟油,眼前是多挣着钱了,按基督教义看,干这等伤天害理的事儿,日后天堂,那没戏了,肯定的。基督徒的现世行为就对上帝负责。

这三条都做的很好,上帝到时候派你去天堂,否则派你去地狱。上帝审判以后把你送到天堂或者地狱,基督教教义说你将在地狱那里永生了。永到什么长度叫永?基督教里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人间的几十年短的就如同天上打一闪电。所以基督徒一想,在短如闪电的一生当中对自己有所约束,换来的是未来天堂永久的幸福生活。所以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就宁愿现世约束自己。这是两世说,基督教的两世说,这种两世说对人就有约束了,大家意识到了吗?

再举第二个两世说的例子。中国古人是两世说,跟基督教两世说不一样。中国古人把现在生活的这个世间叫做阳间,认为还有一个镜像的世间叫阴间。中国古人的两世说认为人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肉体抛弃了精神,搬阴间去了,后面还有生命。

所以中国古人认为,我们的祖辈,祖宗、爷爷奶奶去世了都在阴间,等我们以后去世了搬到阴间去找祖宗。所以中国认为我们死了以后都要到阴间去,跟祖辈要团聚的。信仰这种生命观的中国古人,现世行为对祖宗负责。对我们这个血统的传承我们是特别的在意,这种生命观所决定的。那么这也塑造了我们中国人特点,比如中国人厚葬。

我们中国古人的这种两世说的生命观在我们现代的中国人的行为上有没有表现?比如说在清明,祭奠,我们中国人喜欢烧东西,就是借火的力量给阴间的祖辈送东西。

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基督教,一个中国古人。

印度人对生命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特有的观念。印度人认为,人的死亡确实不是生命的结束,但是印度人认为人死了以后肉体抛弃了,但是你的神识马上又投胎又回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回来了,回来以后他认为你的寿命还是有限的,活一阵子还还得死,死了以后你肉体抛弃了神识又经过投胎,又回这世界上来了,回来了,回来以后他认为你还得死,活一阵子又死了,死了以后你的神识又回来了。因此印度人的生命观生命是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无有穷尽。这就是印度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印度人的生命观从形态上讲是多世说,但为什么我们把它起名叫三呢?这三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印度人认为你有现在一辈子,你一定有过去一辈子,否则你怎么有现在一辈子呢?死了以后还有未来一辈子。等你到了未来一辈子,未来一辈子变成现在一辈子,现在一辈子变成过去一辈子,后面还有新的未来一辈子。你永远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当中不断的轮转。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世说。微博不断被删号又重新回来的,我们叫他们转世党,也是借用了印度佛教转世这个观念。

印度人说承载这个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这个生命形态,可不止是人这一种,他认为有几种?有六种之多。这六种从享的福最多到受的苦最多排个队:第一叫天,第二叫阿修罗。这两种这辈子都没看着,长什么样儿咱不知道。第三叫人,注意咱们人排老三。第四叫畜生,猫狗牛马。第五叫饿鬼。第六叫地狱。

印度人认为所谓人死了再来死了再来,在这六种形态当中再来。比如说一个人死了再来,他有可能还是人,当然也可能不是人了,去了那五种之一了,但是不管去了哪儿,你还得死,死了以后六种之中选其一,死了以后六种之中选其一,死了以后六种之中选其一,所以这种生命观老百姓也叫三世的六道轮回的生命观。

这种生命观的发明权是印度人的,只是后来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把印度人这种对生命的理解传到了中国,后来影响了中国人。那我们中国人受了这种影响以后,我们的很多对生死的理解就变了,比如我们中国古人相信三世说以后,你看在刑场上人家要砍头了,可这小子还大义凛然不怕死,说什么,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注意说这话的时候就相信三世说了,如果你相信两世说,你被砍头了就到阴间找爷爷去了。

印度人这种生命观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在这个生死的轮回当中死了再来轮回当中,是轮“人、阿修罗、天”,还是轮“畜、鬼、地狱”,是轮上三道还是轮下三道,那么要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现世的行为。你的善业多好事干的多,你下回还是善业。坏事干多,你炼地沟油,下辈子是两条腿的可能性几乎就没了,能好点的,基本就是饿鬼地狱了。

相信三世说的人,他的行为对轮回负责。相信两世说的人,他的行为对上帝负责。中国古人对祖宗负责。只有一世说的,对谁都不负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相信一世说,社会道德堕落。

讨论印度宗教,不仅仅是佛教,你讨论印度的其他宗教,都必须对这件事有所理解。包括讨论一系列其他话题,这是基点,印度的文化之所以有印度文化的文化特征,首先就体现在印度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上。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理解?我们活在这世上什么最重要?生命最重要。你说钱重要,钱肯定很重要,但是钱的重要性毕竟不能超越生命。生命是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对这种最重要生命的不同理解铸造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除了相信三世说之外,印度文化具有的强烈的厌世情节。什么叫厌世?觉得活得没劲,人生是苦。印度人说生就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人不想死还得死,而且有几个死之前舒舒服服死的,不是病魔缠身就是意外灾害,而且谁也不知道谁哪一天死,这死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惧感。所以说死是苦。

还有爱别离苦,释迦牟尼说这世界上你最喜欢谁了,给你的姻缘拆散了,爱就得别离。讨厌谁老碰着谁,怨憎会苦,这苦中国人叫冤家路窄。求不得苦,求什么得不着什么,就想当亿万富翁,就是当不上,就想当总理,怎么也干不上,求不得苦,求不得,人间就是求什么得不着什么,还有苦叫五蕴炽盛苦。这最不好讲了,五蕴炽盛苦,你眼前好像也没有爱别离,好像也没怨憎会,求什么眼前还得着了,你就不苦吗?你生命当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苦。所以你去体会,所以大家总是觉得我没钱,我真苦,你以为有钱人不苦吗,一样的苦,你说我没地位,那小副科长都骂我一顿,真没尊严,你以为到了锦涛近平这位置上就不苦吗?苦的很。

所以你晓得这世界不是金钱和地位所改变的,没钱确实有没钱人的苦,当你一但有了钱,这没钱人的苦确实没了,但有钱人的新的苦又来了。你没地位的时候确实苦,谁都可以骂你一顿,但你往上爬你当了很大的官,那么确实没地位的这种没尊严的苦没了,但是新的苦又来了,那有地位的苦又来了。所以释迦牟尼看人生都是苦。这是印度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特征。所以印度人认为人生是苦,那么要想不苦,就要解决一个问题,这就出现一个印度独有的问题,什么呢?

印度人相信三世说,印度人一旦认为人生是苦,这问题就严重了。严重在哪儿呢?如果你相信的是一世说,你认为人死如灯灭,你说哎呀,人活着真没劲,人生是苦,那你急啥呀,人生不过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忍着啊,忍忍也不过就几十年嘛,八十岁九十岁,一死,如果你相信一世说,人死如灯灭,我跟这讨厌的世界没任何关系了,我灭了,哎,就解决了。

如果你相信的是两世说,你讨厌这个世界也没有关系嘛,忍着,忍忍忍一死,相信基督的人那我就等上帝审判等着上天堂了,跟这讨厌的世界也没关系了。

如果你是中国古人两世说,人死到阴间找爷爷去了,跟这讨厌的世界也没有关系,死亡就意味着离开这个讨厌的世界了,解脱了。

可是印度人糟糕了,印度人相信三世说。当他厌世的时候,当他活着没劲的时候,他在这熬着几十年,好容易把这几十几等完了,一死,完了吗?轮回!又回来了!好不容易熬一辈子,一死,又回来了。

所以印度就出现一个非常独有的问题,这件事情就把印度人纠结了。印度人说这个世界的讨厌,还不在于这个世界的讨厌本身,更讨厌的是这世界我还离不开,走不了,死了又回来了,死了又回来了。在印度就出了一个独有的宗教观,就是在印度你在过去想当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宗教家,那你就必须面对老百姓给你提的问题。什么问题?
 
你是宗教家,你是思想家,你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我现在太讨厌这个世界了,你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死了就不回来了,怎么能死了不回来就成了印度最高的宗教话题。古代的印度,要想在印度当思想家,对这个问题不表态,在印度当不上思想家。印度人认为这事是天底下第一大事儿。

印度绝大多数思想家认为,人要想死了不来,能不能死了不来?绝大多数的思想家都是肯定的,可以!但是一旦你说可以,马上老百姓就会问你第二个问题。怎么做?怎么做我就能死了不来?告诉我。印度的很多思想家的著作里面,用大量的篇幅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人怎么做就能死了不来。

印度人把不经过修行,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这叫死。经过修行,死了不来了,这就不叫死了,这叫“涅槃”。这个名词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熄灭。熄灭,就是把死了再来死了再来,这个生生死死灭了,涅槃。所以印度宗教的最高境界是要涅槃。
 
所以说到这儿,什么是佛教?从这个角度可以对佛教做一个初级的定义。佛教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先生给出的他认为最有效的能让我们死了不来的方案。所以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涅槃。

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佛教传到中国以后,糟糕了,你说到寺院里去的千千万万佛教徒为什么?不信到那个寺门口儿,来了个烧香的,你问他,想涅槃吗?他肯定说,谁涅那玩意儿,涅他干嘛?

中国人干什么来了?求福来了。那老太婆在释迦牟尼像前捐五毛钱,释迦牟尼我给你捐了五毛钱了,保佑我老伴健康长寿,保佑我儿子发大财,保佑我孙子考上清华大学,在跟释迦牟尼做生意。这种文化,说的好听一点,用一个词,叫做祈福的文化。

其实佛教当然也不反对祈福,而且佛教认为在佛教里面祈福还是满灵的,佛教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你首先要知道前提,佛教不是祈福,是涅槃。信仰佛教的一个基本前提,第一,这三类生命观得相信第三种,三世说,相信三世六道轮回。第二,不想来了,涅槃。这两条都具备的,在佛教里叫具备了一个东西,出离心。学习佛教,出离心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这是要讨论的第一大话题,就是佛教到底要干什么?
 
学佛的目标是不是生活不圆满,想让生活圆满?
的确有些大德为了方便接引,也说一些世间善法,但这不是佛教的根本意趣。
学佛不是生活是否圆满的问题,学佛是认清人生、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心所变现,都是本来没有而误以为有的幻觉。
只有涅槃是学佛的根本目标,涅槃是烦恼无明的熄灭,是人生和生活的彻底终结。
当然,说如果还不打算马上涅槃,也没这个涅槃的能力,还得在世间继续如梦如幻的活着,那么学佛就要尽量下辈子去个轮回的好地方,至少保住人身。至少做个好梦吧。;)
知道、相信并从内心深处认可涅槃才是学佛目标,其实就具备基本的出离心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