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选:看看中国官方通讯社关于部分华裔竞选人的报道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c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ccc

难得糊涂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3-04-13
消息
241,265
荣誉分数
37,894
声望点数
1,393

记者观察:加拿大议会大选中的华人面孔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保东 发表时间:2015-10-07 14:35

  新华网渥太华10月9日电(记者李保东)虽然距离10月19日投票日还有半个多月,但加拿大第42届议会选举,早已进行白热化状态。多项民调显示,保守党、新民主党和自由党三党选民支持率相差无几,这种情况在加拿大历史实属罕见。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加拿大实行参众两院制,众议员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每4年选一次,众议院第一大党为执政党,党魁出任总理。参议员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领土辽阔的加拿大,人口3500万,每10万人为一个选区。本次大选,全国10省3区将选出338众议员。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移民加拿大的人越来越多,华人已达150万,成为加拿大第三大族裔。为亲身感受加拿大大选,考察加拿大华人的参政情况,记者采访了三位参选华人候选人,零距离见闻了在加拿大华人参政的点点滴滴。

128299974_14443563939201n.jpg


图为余昌涛和对手迪翁的竞选广告。

  挑战超强政敌的余昌涛

  今年48岁的余昌涛是加拿大保守党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圣劳伦选区的候选人。

  13岁时,余昌涛随父母从广州移民蒙特利尔。刚移民到蒙特利尔时,余昌涛人生地不熟,既不懂法语也不懂英语,只好勤学苦练法语和英语。为了学 费,他曾长期在餐馆当洗碗工,吃了不少苦头。通过艰苦的学习和打拼,余昌涛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创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余昌涛所在的圣劳伦选区是自由党的铁票区,竞选对手是在加拿大家喻户晓的迪昂。迪昂曾任自由党党魁、政府事务部长、环境部长和加拿大枢密院院长,已连续3届当选该区的自由党议员。

128299974_14443564478051n.jpg


图为余昌涛拜票。

  面对强敌,问及竞选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余昌涛坦言是钱的问题。圣劳伦选区有3万多户人家,但余昌涛竞选经费不足,不能大量做广告,只好在重要的交通要道挂竞选广告。

  除在商场和公园等人较多的地方拜票,余昌涛和他的竞选团队还利用晚上或周末等选民下班在家的时间,挨家挨户拜票。拜票过程中,遇到中国人,余昌涛说普通话或粤语,遇到其他族裔的人,余昌涛就讲法语或英语。

  喜欢保守党的选民会对余昌涛说“我支持你们保守党”或“我会去投你的票”等支持性的语言;不支持保守党的人,会微笑地摇摇手说:“对不起!今年 不再是哈珀先生,祝你好运”。也有因感动而投票的人。有位中年男性白人说:“我在这里住了10多年,第一次有候选人来拜访,我一定会去投保守党的票”。有 位华人一开始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然而,当余昌涛竞选团队的人离开几分钟后,他追上来表示:“到时我会去投你们的票”。

128299974_14443565052891n.jpg


图为余昌涛的支持者,中间着西服者为加拿大国防部长兼多元文化部长肯尼。

  余昌涛参选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维护加拿大华人和自己选区的其他族裔的利益,表达他们述求。“华人在各行各业的努力和成就,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华人参政少,在政治生活中没有话语权,我若当选议员,一定会更多把华人的声音及时地传递出去。”

  二是希望当选后,积极推动中加关系向前发展。余昌涛说:“作为加拿大华人,有利于加拿大而不利于中国的事,我不会干;有利于中国而不利于加拿大的事,我也不会干。只有对加中两国都有利的事,我才会做。”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是多元文化的社会,加拿大属于每一个在这里打拼的人的,我们华人不是过客,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余昌涛说。


128300084_14443574844841n.jpg


图为刘舒云。

  华人的骄傲刘舒云:打一场艰苦的议席保卫战

  “年青人从政,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加拿大新民主党蒙特利尔市千岛湖选区候选人刘舒云说。

  刘舒云被称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会议员。2011年,年仅21岁的刘舒云曾当选第41届加拿大议会众议员,被认为是加拿大年轻一代华人踏入主流社会、走上政治前台的标杆性人物。

128300084_14443575204511n.jpg


图为刘舒云竞选办公室。

  刘舒云父母1989年从中国广州移居到加拿大。一年后,刘舒云在加拿大出生。2009年,考入素有加拿大哈佛之称的麦基尔大学后,聪明活泼的刘舒云出任新民主党青年团联合主席,其时,她还创办小区电台并做兼职记者等工作。

128300084_14443575474521n.jpg


图为刘舒云竞选办公室。

  2011年大选时,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刘舒云作为新民主党千岛湖选区的候选人,被认为“充数候选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身高不足1.6米、瘦 小的刘舒云为了竞选,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在选区内,挨家挨户地拜票,常常要到深夜。这对一个未满21岁的姑娘身心是一个巨大的磨练。

  家庭教育和父母勤奋的特性,潜移默化给了她,使刘舒云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在刘舒云获胜后,当时的加拿大媒体发出“女孩可畏”、“凡事皆有可能”、“为什么没有想到是她”的感叹。

128300084_14443575763321n.jpg


图为蒙特利尔报关于刘舒云的报道。

  刘舒云还是一个感恩的人。她告诉记者,她特别感念已故新民主党党魁林顿。林顿夫妇长期担任加拿大议员,他们在刘舒云的从政路上给予她很多鼓励和指导,是她的恩师。刘舒云说自己之所以投身新民主党,是在一次集会上,被林顿的领袖风采、一针见血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摄住。

  刘舒云能说粤语,但整个采访过程中,刘舒云一直讲英文。她讲话逻辑清晰,有问必答,不回避问题,不饶弯子,相当自信。她的语气和手势,干净利落,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她的表达方式是典型加拿大人的。

  提到华人年轻人参政问题时,刘舒云说,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为了让下一代享有较好的生活,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谋生上面。另外,华人父母大多不爱出头露面,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要他们谨慎谦虚,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从而导致华人参政不足,社会地位不高。

  从自己从政的经历,刘舒云谈了3点体会。第一,父母从她上学开始,就鼓励她立足学校,投身社会,放眼世界,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培养了她喜欢 与人交往,乐于助人,乐观进取的精神;第二,华人从政,缺少学习的榜样。她比较幸运的是遇到了林顿这样的既是伯乐又是榜样的政治家。第三,加拿大是一个多 元的社会,年轻人要多参加义工和社会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加拿大。

  谈到目前正在进行的选举,刘舒云说,目前距离投票日还有一段时间,当地大多数选民都摇摆不定,所以她每天挨家挨户拜访选民,希望继续支持她。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魁北克省选民以理智出名,他们不会无条件地只忠于某个政党,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今天是你,明天就未必”。这意味着在本次大选中,刘舒云为了连任,必须打一场艰苦的议席保卫战。


128300084_14443579283871n.jpg


图为寇鸿久和支持者合影。

  14年打拼出奇迹的华人寇鸿久

  “我若当选国会议员,将加强加拿大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比如要求加拿大加入亚投行,融入国际社会。”寇鸿久说。

  今年46岁的寇鸿久创造了一个奇迹。2001年,32岁的寇鸿久从中国兰州移民到加拿大。2015年,他被加拿大自由党推选为京士威区的国会候选人,参选第42届加拿大国会议员。

128300084_14443579702101n.jpg


图为寇鸿久和助选团队。

  眼界、意志和勤学成就了寇鸿久。2001年底,寇鸿久一家3口到温哥华时,他没有像绝大多新移民那样,来后立马找工作,养家糊口,反而选择了重 返大学。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的寇鸿久,2002年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本科。32岁读本科,所学专业与以前在中国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关联。寇 鸿久靠加拿大政府的学生贷款和打两份校园工,完成了学业,拿到了经济学学位。期间,寇鸿久克服了语言和心理等各种障碍,其中困苦可想而知。

  谈到这段艰辛时,寇鸿久却用非常感恩的口吻说,“非常感谢加拿大政府的学生贷款,让我完成学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先苦后甜。2005年一毕业,36岁的寇鸿久就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执照,并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做税务财会工作。2010年,寇鸿 久受邀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担任董事。2012年底,寇鸿久辞去银行董事职位,创建了自己的财富管理公司。不足10年,寇鸿久在财税行业脱颖而出, 成为加拿大小有名气的税务专家。

128300084_14443580017121n.jpg


图为寇鸿久和助选团队。

  在繁忙的工作中,寇鸿久积极参与和组织华人社团的活动。工作之余,寇鸿久根据自己给客户做的案例,出版了《加拿大移民与海外资产申报》、《加拿 大房地产投资与税务》和《小型商务与税务》3本书,这是加拿大第一套汉语税务专著,能帮助中国企业家和移民更快地适应当地环境或创业。

  寇鸿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引起了加拿大自由党的注意,力邀他作为该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的国会议员候选人。参选国会议员选举,寇鸿久表示 是为了感恩加拿大,回馈社会,他希望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及时地反映选民的心声,维护中低收入家庭利益,增进族裔间团结合作,促进国家间友好 交往。“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专长贡献出来,为加拿大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谈到华人参政热情不高原因时,寇鸿久认为,主要是受到语言限制,华人对加拿大政治不了解,所以热情不高。但寇鸿久相信情况会逐渐改变,每次选举,都能促进越来越多的华人投票,这样华人参政的热情会激活,对加拿大多元文化和政治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记者手记:加拿大华人参政意识增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华人候选人,无论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刘舒云还是从中国大陆移民寇鸿久和余昌涛,他们都说,对加拿大华人来说,人人都有一个适应 过程,绝大多数人都付出辛勤努力和巨大代价。其中也有不少人生活多年后,对加拿大的很多事情仍然陌生,没有归属感,感觉这里不属于自己。他们3人都认为这 主要是语言、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在记者看来,华人参政不是那么热情,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照成的。

  华人多且投票率的提升空间比其他族裔的大很多,因此力邀华人精英参政,早已成为加拿大各政党的“大政方针”。每逢中国春节,各党党魁都会到华人社区,给华人拜年。从最近几届的大选看,华人社群一直是各政党在摇摆区决胜的一级选民。

  记者在加拿大的华文媒体上浏览关于本次大选的评论和跟帖,尽管背景和观念不同,但多数华人是关心政治的,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政治,多发声,改变华人的弱势形象。

  大多数评论都说,华人社群最需要是主动发声,是团结,是通过每次大选投票,让各政党重视自己的诉求和利益。作为加拿大公民,合理的表达诉求,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莫谈国是,维护合法权益会遭到打压的事情,关键是自己的决心和服务社会的担当作为。

  就参政而言,过去累计有十多位华人当选国会议员,他们基本上是从港台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或出生在加拿大的华人。本次参加竞选的华人,来自中国大 陆移民来加拿大的华人明显增多。今年共有17位华人参选国会议员,其中7位是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2011年加拿大大选,有28位华人参选,但中国大陆背 景才3人。由此看来,来自中国大陆的加拿大华人参政的人选,明显大幅增加。

  最近30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已经逐步成为加拿大移民中人口最多的群体,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移民和国民部的数据显示,由 2000年起,来自中国的加拿大移民人口是比例最大的,每年约3万人移民到加拿大,占加拿大移民总人口大约15%。中国大陆移民数量已经使华人成为加拿大 第三大族裔。

  不少来自大陆的加拿大华人,经过多年奋斗,加上文化程度较高,他们明显比老华人,能更快地适应在加拿大社会,其中一批像余昌涛寇鸿久刘舒云这样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华人精英开始投身加拿大政坛,相信他们将会改变加拿大社会认为华人羞于从政(politics-shy)印象,激活更多华人的存在感和参 政的自信心。
 
最后编辑:
佩服余昌涛的勇气。
 
跟他间接打过交道
此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过你的理财顾问?:p

敢与Dion争一高低,还不能不服。
 
Dion那傻帽还在搞政治啊,那年选举,丫整个一喜剧明星啊。。。。

连任啊。呵

那是在魁北克。
 
连任啊。呵

那是在魁北克。
不可思议,不过人到是不坏,感觉不适合搞政治,感觉当时那帮推他出来选的自由党就是要开销他,看他笑话。。。
 
记者观察:加拿大议会大选中的华人面孔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保东 发表时间:2015-10-07 14:35

  新华网渥太华10月9日电(记者李保东)虽然距离10月19日投票日还有半个多月,但加拿大第42届议会选举,早已进行白热化状态。多项民调显示,保守党、新民主党和自由党三党选民支持率相差无几,这种情况在加拿大历史实属罕见。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加拿大实行参众两院制,众议员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每4年选一次,众议院第一大党为执政党,党魁出任总理。参议员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领土辽阔的加拿大,人口3500万,每10万人为一个选区。本次大选,全国10省3区将选出338众议员。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移民加拿大的人越来越多,华人已达150万,成为加拿大第三大族裔。为亲身感受加拿大大选,考察加拿大华人的参政情况,记者采访了三位参选华人候选人,零距离见闻了在加拿大华人参政的点点滴滴。

128299974_14443563939201n.jpg


图为余昌涛和对手迪翁的竞选广告。

  挑战超强政敌的余昌涛

  今年48岁的余昌涛是加拿大保守党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圣劳伦选区的候选人。

  13岁时,余昌涛随父母从广州移民蒙特利尔。刚移民到蒙特利尔时,余昌涛人生地不熟,既不懂法语也不懂英语,只好勤学苦练法语和英语。为了学 费,他曾长期在餐馆当洗碗工,吃了不少苦头。通过艰苦的学习和打拼,余昌涛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创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余昌涛所在的圣劳伦选区是自由党的铁票区,竞选对手是在加拿大家喻户晓的迪昂。迪昂曾任自由党党魁、政府事务部长、环境部长和加拿大枢密院院长,已连续3届当选该区的自由党议员。

128299974_14443564478051n.jpg


图为余昌涛拜票。

  面对强敌,问及竞选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余昌涛坦言是钱的问题。圣劳伦选区有3万多户人家,但余昌涛竞选经费不足,不能大量做广告,只好在重要的交通要道挂竞选广告。

  除在商场和公园等人较多的地方拜票,余昌涛和他的竞选团队还利用晚上或周末等选民下班在家的时间,挨家挨户拜票。拜票过程中,遇到中国人,余昌涛说普通话或粤语,遇到其他族裔的人,余昌涛就讲法语或英语。

  喜欢保守党的选民会对余昌涛说“我支持你们保守党”或“我会去投你的票”等支持性的语言;不支持保守党的人,会微笑地摇摇手说:“对不起!今年 不再是哈珀先生,祝你好运”。也有因感动而投票的人。有位中年男性白人说:“我在这里住了10多年,第一次有候选人来拜访,我一定会去投保守党的票”。有 位华人一开始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然而,当余昌涛竞选团队的人离开几分钟后,他追上来表示:“到时我会去投你们的票”。

128299974_14443565052891n.jpg


图为余昌涛的支持者,中间着西服者为加拿大国防部长兼多元文化部长肯尼。

  余昌涛参选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维护加拿大华人和自己选区的其他族裔的利益,表达他们述求。“华人在各行各业的努力和成就,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华人参政少,在政治生活中没有话语权,我若当选议员,一定会更多把华人的声音及时地传递出去。”

  二是希望当选后,积极推动中加关系向前发展。余昌涛说:“作为加拿大华人,有利于加拿大而不利于中国的事,我不会干;有利于中国而不利于加拿大的事,我也不会干。只有对加中两国都有利的事,我才会做。”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是多元文化的社会,加拿大属于每一个在这里打拼的人的,我们华人不是过客,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余昌涛说。


128300084_14443574844841n.jpg


图为刘舒云。

  华人的骄傲刘舒云:打一场艰苦的议席保卫战

  “年青人从政,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加拿大新民主党蒙特利尔市千岛湖选区候选人刘舒云说。

  刘舒云被称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会议员。2011年,年仅21岁的刘舒云曾当选第41届加拿大议会众议员,被认为是加拿大年轻一代华人踏入主流社会、走上政治前台的标杆性人物。

128300084_14443575204511n.jpg


图为刘舒云竞选办公室。

  刘舒云父母1989年从中国广州移居到加拿大。一年后,刘舒云在加拿大出生。2009年,考入素有加拿大哈佛之称的麦基尔大学后,聪明活泼的刘舒云出任新民主党青年团联合主席,其时,她还创办小区电台并做兼职记者等工作。

128300084_14443575474521n.jpg


图为刘舒云竞选办公室。

  2011年大选时,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刘舒云作为新民主党千岛湖选区的候选人,被认为“充数候选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身高不足1.6米、瘦 小的刘舒云为了竞选,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在选区内,挨家挨户地拜票,常常要到深夜。这对一个未满21岁的姑娘身心是一个巨大的磨练。

  家庭教育和父母勤奋的特性,潜移默化给了她,使刘舒云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在刘舒云获胜后,当时的加拿大媒体发出“女孩可畏”、“凡事皆有可能”、“为什么没有想到是她”的感叹。

128300084_14443575763321n.jpg


图为蒙特利尔报关于刘舒云的报道。

  刘舒云还是一个感恩的人。她告诉记者,她特别感念已故新民主党党魁林顿。林顿夫妇长期担任加拿大议员,他们在刘舒云的从政路上给予她很多鼓励和指导,是她的恩师。刘舒云说自己之所以投身新民主党,是在一次集会上,被林顿的领袖风采、一针见血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摄住。

  刘舒云能说粤语,但整个采访过程中,刘舒云一直讲英文。她讲话逻辑清晰,有问必答,不回避问题,不饶弯子,相当自信。她的语气和手势,干净利落,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她的表达方式是典型加拿大人的。

  提到华人年轻人参政问题时,刘舒云说,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为了让下一代享有较好的生活,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谋生上面。另外,华人父母大多不爱出头露面,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要他们谨慎谦虚,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从而导致华人参政不足,社会地位不高。

  从自己从政的经历,刘舒云谈了3点体会。第一,父母从她上学开始,就鼓励她立足学校,投身社会,放眼世界,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培养了她喜欢 与人交往,乐于助人,乐观进取的精神;第二,华人从政,缺少学习的榜样。她比较幸运的是遇到了林顿这样的既是伯乐又是榜样的政治家。第三,加拿大是一个多 元的社会,年轻人要多参加义工和社会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加拿大。

  谈到目前正在进行的选举,刘舒云说,目前距离投票日还有一段时间,当地大多数选民都摇摆不定,所以她每天挨家挨户拜访选民,希望继续支持她。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魁北克省选民以理智出名,他们不会无条件地只忠于某个政党,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今天是你,明天就未必”。这意味着在本次大选中,刘舒云为了连任,必须打一场艰苦的议席保卫战。


128300084_14443579283871n.jpg


图为寇鸿久和支持者合影。

  14年打拼出奇迹的华人寇鸿久

  “我若当选国会议员,将加强加拿大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比如要求加拿大加入亚投行,融入国际社会。”寇鸿久说。

  今年46岁的寇鸿久创造了一个奇迹。2001年,32岁的寇鸿久从中国兰州移民到加拿大。2015年,他被加拿大自由党推选为京士威区的国会候选人,参选第42届加拿大国会议员。

128300084_14443579702101n.jpg


图为寇鸿久和助选团队。

  眼界、意志和勤学成就了寇鸿久。2001年底,寇鸿久一家3口到温哥华时,他没有像绝大多新移民那样,来后立马找工作,养家糊口,反而选择了重 返大学。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的寇鸿久,2002年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本科。32岁读本科,所学专业与以前在中国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关联。寇 鸿久靠加拿大政府的学生贷款和打两份校园工,完成了学业,拿到了经济学学位。期间,寇鸿久克服了语言和心理等各种障碍,其中困苦可想而知。

  谈到这段艰辛时,寇鸿久却用非常感恩的口吻说,“非常感谢加拿大政府的学生贷款,让我完成学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先苦后甜。2005年一毕业,36岁的寇鸿久就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执照,并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做税务财会工作。2010年,寇鸿 久受邀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担任董事。2012年底,寇鸿久辞去银行董事职位,创建了自己的财富管理公司。不足10年,寇鸿久在财税行业脱颖而出, 成为加拿大小有名气的税务专家。

128300084_14443580017121n.jpg


图为寇鸿久和助选团队。

  在繁忙的工作中,寇鸿久积极参与和组织华人社团的活动。工作之余,寇鸿久根据自己给客户做的案例,出版了《加拿大移民与海外资产申报》、《加拿 大房地产投资与税务》和《小型商务与税务》3本书,这是加拿大第一套汉语税务专著,能帮助中国企业家和移民更快地适应当地环境或创业。

  寇鸿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引起了加拿大自由党的注意,力邀他作为该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的国会议员候选人。参选国会议员选举,寇鸿久表示 是为了感恩加拿大,回馈社会,他希望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及时地反映选民的心声,维护中低收入家庭利益,增进族裔间团结合作,促进国家间友好 交往。“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专长贡献出来,为加拿大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谈到华人参政热情不高原因时,寇鸿久认为,主要是受到语言限制,华人对加拿大政治不了解,所以热情不高。但寇鸿久相信情况会逐渐改变,每次选举,都能促进越来越多的华人投票,这样华人参政的热情会激活,对加拿大多元文化和政治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记者手记:加拿大华人参政意识增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华人候选人,无论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刘舒云还是从中国大陆移民寇鸿久和余昌涛,他们都说,对加拿大华人来说,人人都有一个适应 过程,绝大多数人都付出辛勤努力和巨大代价。其中也有不少人生活多年后,对加拿大的很多事情仍然陌生,没有归属感,感觉这里不属于自己。他们3人都认为这 主要是语言、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在记者看来,华人参政不是那么热情,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照成的。

  华人多且投票率的提升空间比其他族裔的大很多,因此力邀华人精英参政,早已成为加拿大各政党的“大政方针”。每逢中国春节,各党党魁都会到华人社区,给华人拜年。从最近几届的大选看,华人社群一直是各政党在摇摆区决胜的一级选民。

  记者在加拿大的华文媒体上浏览关于本次大选的评论和跟帖,尽管背景和观念不同,但多数华人是关心政治的,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政治,多发声,改变华人的弱势形象。

  大多数评论都说,华人社群最需要是主动发声,是团结,是通过每次大选投票,让各政党重视自己的诉求和利益。作为加拿大公民,合理的表达诉求,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莫谈国是,维护合法权益会遭到打压的事情,关键是自己的决心和服务社会的担当作为。

  就参政而言,过去累计有十多位华人当选国会议员,他们基本上是从港台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或出生在加拿大的华人。本次参加竞选的华人,来自中国大 陆移民来加拿大的华人明显增多。今年共有17位华人参选国会议员,其中7位是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2011年加拿大大选,有28位华人参选,但中国大陆背 景才3人。由此看来,来自中国大陆的加拿大华人参政的人选,明显大幅增加。

  最近30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已经逐步成为加拿大移民中人口最多的群体,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移民和国民部的数据显示,由 2000年起,来自中国的加拿大移民人口是比例最大的,每年约3万人移民到加拿大,占加拿大移民总人口大约15%。中国大陆移民数量已经使华人成为加拿大 第三大族裔。

  不少来自大陆的加拿大华人,经过多年奋斗,加上文化程度较高,他们明显比老华人,能更快地适应在加拿大社会,其中一批像余昌涛寇鸿久刘舒云这样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华人精英开始投身加拿大政坛,相信他们将会改变加拿大社会认为华人羞于从政(politics-shy)印象,激活更多华人的存在感和参 政的自信心。

新华社记者文字也不够严谨:导语中用“议会选举”,后面又“国会议员选举”。加拿大应该是议会。
“在记者看来,华人参政不是那么热情,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照成的。”,应该是造成的。
 
不可思议,不过人到是不坏,感觉不适合搞政治,感觉当时那帮推他出来选的自由党就是要开销他,看他笑话。。。

当个教授蛮适合他的。
 
没有 ANDY 的报道?
 
不可思议,不过人到是不坏,感觉不适合搞政治,感觉当时那帮推他出来选的自由党就是要开销他,看他笑话。。。
当年克里经提出清晰法案,限制魁北克公投独立的权利,用迪昂做笔杆子,写了三封公开信,论述独立公投不能简单多数就通过,联邦政府对魁独有决定权,对公投门槛和输赢判决有最后决定权。这个人像康生那样的人物,出来造舆论耍笔杆有一套,也对加拿大团结和主权完整,是有功的吧。
 
当年克里经提出清晰法案,限制魁北克公投独立的权利,用迪昂做笔杆子,写了三封公开信,论述独立公投不能简单多数就通过,联邦政府对魁独有决定权,对公投门槛和输赢判决有最后决定权。这个人像康生那样的人物,出来造舆论耍笔杆有一套,也对加拿大团结和主权完整,是有功的吧。
哦,真不知道这个。当时选举他一开口,大家都笑翻了,看来是书面厉害人物
 
哦,真不知道这个。当时选举他一开口,大家都笑翻了,看来是书面厉害人物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