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币升值议题看大陆经济变局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9月4日消息,联合报9月4日发表社论《从人民币升值议题看大陆经济变局》全文如下:


中国大陆与美国昨天达成让人民币最终将自由浮动的共识,让美国财政部长史诺的两天大陆行不致空手而回。但是,北京政府依然拒绝了华府加速自由化进程的要求。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汇率虽然终将由市场机制决定,但似乎不是现在。北京当局力挡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算是暂时有成,但大陆经济的挑战正要开始。


史诺亲访大陆,将四月以来国际间对中共施加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汇聚到最高峰,在预期心理下流入大陆套利的热钱急速增加,金融市场也随之起舞,多种人民币避险商品价格飙涨。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催升人民币压力,北京政府亦是有备而来,采行了一连串放宽外汇管制措施,以平衡国际收支,塑造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环境。例如简化企业在国外投资、开展业务的手续及汇出程序、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提高大陆居民携带外币出境的限额,并开放上海等几个城市民众赴港澳旅游等。


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天更罕见地以媒体专访方式,完整叙述了中共应继续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主要是:亚洲金融风暴尚未确定已彻底过去,人民币此时扩大浮动,将带来新的不安;中国大陆的经常帐顺差预测,可能被高估了,因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大陆市场已逐渐步向开放;人民币汇率水准是否合适,须视多边贸易的平衡情况而定,绝非取决于双边贸易关系;中国大陆尚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夸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此外,更不能让因预期人民币升值而流入的套利「热钱」得到鼓励。


这些行动与言论,都在说明北京政府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政策立场;而中共态度会如此坚决,除了上述冠冕堂皇的理由及绝不屈从外部的压力,大陆经济近来出现的不稳定征兆,才是北京当局阻升人民币的难言之隐。


其实,汇率一直有如刀之两刃,升值有利进口、不利出口,有利提升国民购买力、不利投资成本,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须视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势而定。中共当局亦深知,做为WTO成员,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人民币终须走向自由兑换,只是,现在不是激活人民币自由化进程的时机。


许多迹象显示,当前大陆经济有过热之虞,为不稳定之源。


人民银行最近宣布调高大陆地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率,大举收回强力货币,是一九九○年代中期以来中共首次紧缩信用,主因即是今年以来货币供给额成长过速,远高于经济成长率,金融机构贷款亦高速扩张,为近六年最大,并同步制造了更多金融坏帐。濒临失控的超额货币供给,迫使中共祭出宏观调控大旗,并释放了强烈的政策讯息,即当前大陆首要经济课题是因应金融过热所可能吹起的经济泡沫,全力预防总体经济失衡。


此外,这个有十三亿人口、经济规模已逾兆美元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在享有连续多年高经济成长后,正浮现愈来愈多的新经济难题,让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难题包括:城镇失业率攀高,愈来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国营事业下岗问题未解;住房改革及信用扩张,掀起房地产投机炒作风潮;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间存在的经济差距,正在制造新的社会冲突;地方过度招商戕害财政的后遗症,已一一显现。


不稳定的大陆经济,代表的是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固然给予身处其间的台商更多的机会,但经营风险也相对升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做为世界重要市场及最大生产基地,不稳定的大陆经济,也将破坏世界经济的稳定。因此,让「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是值得努力的目标,但现阶段的大陆经济及周边经济,似乎需要一个稳定的人民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