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寝在北京房山金陵遗址发现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宣布,经初步考证,在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北的九龙山主峰下大宝顶前约15米处,一个原本被当地农民当做普通蓄水池的大石坑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发掘和清理,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金陵遗址,已经在房山区的大房山麓初现端倪,面积达60平方公里。

  蓄水池竟是金太祖陵墓

  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金陵遗址考古队队长黄秀纯介绍,发现完颜阿骨打的墓纯属偶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考古专家就开始调查金陵遗址,当时就发现,在主陵区内距现存清代大宝顶遗迹前约15米处,有一巨型石坑,定名为祭祀坑。后来当地村民为搞绿化,曾将该坑用作蓄水池。

  2002年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祭祀坑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发现这个大石坑非常奇怪,里面堆了200多块大石头,每块都有一吨重,好像是为掩藏什么。考古专家们把这些石头搬开后,果然发现了一处石椁墓。经过一年多发掘,迄今已从该墓中出土四具石椁,其中的雕龙纹、凤纹的汉白玉石椁为国内首次发现,应为皇室专用。根据史书及有关文献记载,金陵主陵区内应埋葬五代帝王,即太祖、太宗、德宗、睿宗、世宗。由于该墓坑位于整个金陵遗址中轴线上,专家初步判定该墓坑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

  发现800年前金丝凤冠

  发现龙凤石椁的墓坑为一竖穴石圹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9.2米至9.5米,深5.2米至3.6米。该坑用黄土从墓底夯筑,夯层总厚2.5米,以石椁顶板为准,其上平铺200余块巨型花岗岩石块。坑内发现的汉白玉雕凤纹石椁,椁盖、椁身均为整块石雕凿而成。椁盖呈长方形顶式,雕刻缠枝忍冬纹,四角刻卷云纹,中间为双凤纹填金。

  石椁内放置木棺一具,木棺外壁为红漆,漆外饰银片鎏金錾刻凤鸟纹。给黄秀纯队长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打开木棺,在棺内头骨处发现随葬有一件金丝凤冠,不仅纹饰非常精美,保存得也十分完整,800多年了,仍然闪烁着黄金亮晶晶的光芒。在棺内头骨处,除有这件金丝凤冠外,还有一件雕凤鸟纹玉饰件。

  陵墓旁有五座陪葬墓

  专家们还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西南第四块台地,发现5座陪葬墓,其中有2座未被扰动的墓室。墓室四壁石条垒砌,外壁涂抹白灰,室内底部放置石棺床,木棺已朽,肢骨散乱。出土铜把铁剑、石枕、磁州窑龙凤罐及金“泰和”铜钱等遗物。

另外,文物工作者还采集到了大量的文物遗存,包括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双龙石栏板、雕花纹石台阶、汉白玉斗拱、高大的石座龙,还有龙首鸱吻、迦楞频伽、妙音鸟等珍贵文物。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的发掘和清理,不仅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大量金代陵寝制度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丰富了今人对金代帝陵陵寝结构和平面布局形制的认识。此次金陵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金代帝王陵寝制度、女真族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国历史都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北京市文物局的专家表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放在进一步确定其他陵墓的范围和位置,并做好已发掘文物的保护和再利用。

  北京最古老的帝王陵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比明代的皇家陵寝十三陵还要早。经过金海陵王(完颜亮)、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五世60年的营建,形成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大型皇家陵寝。调查发现,金陵主陵区在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北的九龙山,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陵区以神道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由石桥、神道、石踏道、台址(鹊台、乳台)、东西大殿、陵墙、陵寝等结构组成。

  ■相关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1068年―1123年),亦称完颜?,即金太祖,金朝的创建者。辽天庆三年(1113年),接替兄长乌雅束为都勃烈极(部落联盟长)开始“力农积谷,练兵牧马),扩充军队,增强女真的军事实力。翌年,被辽授予节度使。逐步统一邻近部落,势力渐盛。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率部揭竿而起,开始反辽民族战争。不到一年时间,就占领了辽王朝在东北黑吉辽地区的许多重要城镇和据点。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初一,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称帝,国号大金。

  1115年9月,攻占黄龙府城(今吉林农安)。12月,以2万兵大败辽70万军于护步答冈。次年攻下辽西地区。金天辅四年(1120年),攻陷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天辅六年,取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同年底,攻陷燕京(今北京)。天辅七年八月,在北返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附近)途中病死。

  阿骨打一生驰骋于疆场,完成建国与灭辽两件大事,为女真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 女真勃兴于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1115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势力迅速壮大。女真在消灭辽朝和北宋后,统一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并与南宋长期对峙。金朝后期,统治集团极其腐朽,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同时又受到蒙古军队的不断打击,终于亡国。
 
探秘北京金太祖陵寝:面积超十三陵地宫埋着两个谜


  一个发现:雕龙刻凤石椁国内首次出土
  两个谜团:陪葬两妃是谁 为何一具火葬

  昨天,惟一被获准进入房山金陵探秘采访的晨报记者,来到距京41公里的金陵遗址地区,对这处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包括有太祖、太宗、德宗、睿宗、世宗五世陵寝在内的金代帝王陵寝发掘现场进行采访,并进入第一个被发现的王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寝地宫内,与四具石椁进行近距离接触。
  无人带路 金陵难寻

  金陵遗址位于北京西南约41.7公里的大房山麓,是经过金代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五世60年营建形成的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寝,整个陵区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1996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的主陵区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北山前台地,占地面积约65000平方米。

  金陵地处深山中,如果无人带领,一般人很难准确找到金陵所在位置。即便找到了大概方位,一般人也很难到达金陵的主陵区。而如果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即使到了金陵主陵区,也会被“关卡”拒之于山门以外。

  昨天,记者在得到北京市文物局、市文物研究所有关领导的特许后,终于顺利到达了金陵主陵区。

  当记者到达这里时发现,手机已没有信号显示,很难与外界进行联系。

  金陵面积超过十三陵

  昨天中午,记者在金陵考古队队长黄秀纯的带领下,顺利进入主陵区。

  在一个山谷的入口处,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道用青条石堆砌的石桥,石桥下是幽深的涵洞。

  穿过石桥就是神道,沿神道前行,就是金陵大殿基址。这处石桥则位于神道南端,西侧与排水暗沟相接,这是金陵的排水通道,主要起防洪作用。穿过石桥后,两处鹊台遗址在石桥与神道间。记者看到,金陵的神道已经被埋藏进地下,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方式。沿着神道前行,就到了大殿的基址,在用木板搭建的道路上行百余米,仰头可见一座巨大的“蒙古包”,黄队长说这里面就是完颜阿骨打陵寝的地宫。
  据介绍,金陵由坤后陵、皇帝陵和诸王兆狱(王爷墓葬)三部分组成,史书中记载这里共埋葬着五代金国皇帝,当年陵区的面积约有60平方公里,比十三陵陵区的面积要大。而完颜阿骨打陵寝是这里第一个被发现的皇陵。

  地宫内埋着两个谜

  进入地宫前,黄队长先带记者参观了左侧五六米处的一块石碑,在这块高约两米的龙首石碑上,镌刻着“金睿宗文武简肃皇帝之陵”字样,字体刚劲有力,虽然年代已久,但依稀可以看到上面的朱砂、贴金。这块石碑是1985年第一次对金陵进行调查时发现的,为汉白玉材质。
 
专家细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发现始末


  金陵缘何被毁? 北京初步揭开金代皇陵之谜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孙晓胜、李京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6日告诉记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的发现过程纯属一个偶然。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市考古专家对位于北京房山的金陵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在主陵区内距现存清代大宝顶遗迹前约15米处,有一个巨型石坑,当时被定名为祭祀坑。

  2002年春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祭祀坑遗址进行清理发掘时,这个大石坑已经变成了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村村民绿化用的蓄水池。

  清理过程中,考古专家发现大石坑中堆积了200多块重约1吨的巨石。如此之多的巨石之下会掩藏着什么秘密呢?随着这些巨石被考古工作者一块块搬开,谜底也越来越清晰可辨--坑底发现了一处石椁墓。

  经过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发掘,陆续从这个陵墓中出土4具石椁,其中的雕龙纹、凤纹的汉白玉石椁为国内首次发现,可以判定为皇室专用。

  据宋大川介绍,根据史书及有关文献记载,金陵主陵区内应埋葬五代帝王,即太祖、太宗、德宗、睿宗、世宗。而这座陵墓墓坑位于整个金陵遗址中轴线上,专家初步判定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

  陵墓打开后发现完颜阿骨打的龙椁已残毁,仅保留椁盖和东壁挡板,上面均刻有团龙纹及流云纹。凤椁保存较好,位于龙椁的北侧,为整块汉白玉石雕凿而成。盖顶及椁身刻有双凤纹,内填金粉,椁身四壁裹松香。石椁内放置着一具木棺,外壁涂红漆,四角及正中部位有菱形鎏金银饰,上錾刻凤鸟纹。在南北两侧的银饰件上对称铆有两个铁环。棺内残留有头骨及下肢骨,随葬有一件金丝凤冠,不仅纹饰非常精美,保存得也十分完整。历经800多年的岁月,仍然闪烁着淡淡幽光。在太祖陵西南,考古人员还发现了5座陪葬墓。

  宋大川表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的发掘和清理,不仅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大量金代陵寝制度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丰富了今人对金代帝陵陵寝结构和平面布局形制的认识。北京市文物局的专家表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放在进一步确定其他陵墓的范围和位置,并做好已发掘文物的保护和再利用。

  据史料记载,完颜阿骨打(1068年-1123年),亦称完颜?,即金太祖,金朝的创建者。辽天庆4年(1114年)9月,阿骨打率部揭竿而起,开始反辽民族战争。不到一年时间,就占领了辽王朝在东北黑吉辽地区的许多重要城镇和据点。天庆5年(1115年)正月初一,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称帝,国号大金。 阿骨打一生驰骋于疆场,完成建国与灭辽两件大事,为女真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