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4-06
- 消息
- 8,521
- 荣誉分数
- 16,491
- 声望点数
- 1,323
8.
当然我的退学之举里面也许的确潜伏着想要离开某个伤心之地的因素,但我还没有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我的自信心的确因为此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还不至于丧失殆尽。不过无论如何,他的那一番话总算给我最初的那场情感划上了一个还算"温暖"的句号。我应约和他见了一面,我怀着一种好奇的想法体会一下多年前有过某种特殊关系的两个人再次面对的感觉。
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在东三环的Friday餐厅,我们面对面的坐着,我看着他已经微微发福的脸,竭力的想去发掘某些与多年前存在于我记忆里的那个已经模糊的影子相关联的痕迹。我听见他说:我一直没有忘记你。夏日黄昏的阳光从落地的玻璃投射到他的脸上,让我觉得很模糊,我顺着光线把视线转向窗外车水马龙的三环路,忽然想起这一带似乎就离我们当年相遇于那个阳台的地带不远,我仔细的回忆起来,最后确信那就是我现在视线所及马路斜对面,只不过因为东三环的拓宽那座楼已经消失了。我久久的注视着那个方向,终于明白其实我们只是在寻找我们的过去。而那种寻找是徒劳的。"我现在经常出去,以后可以多帮你带点唱片,也许能对你有些帮助",转过头来看着他,很友好的笑了笑,说:"不用了!"
我不恨他,因为我已经知道,谁也不能仅凭自己单方面的期待去认定事情的结果"凡事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努力"这真的是真理。如果你被眼前的失败打倒,那么你就永远的失去再次体会幸福的机会。我庆幸命运的一次次安排让我一次次认证了这些。
当然在八九年春天,我并不明白这些道理,甚至去年夏天,当我动笔写着往事的时候,我也仍旧困惑不已。这是一些我近来回头再看的时候加进的文字。因为当我的文章修改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听说了一位女歌手(筠子)自杀的消息。这类事情这两年来我已不是头一次听说了(去年是谢津和启笛),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自己生活中迄今为止的几个最低点,那些日子里,我似乎也在某个瞬间动过类似的念头,也有过那种绝望或者是失望的心情,只不过因为一些阴错阳差再加上我自己的“胆怯”,我承认我怕死,但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开始反思,我活下来了,所以我认为我是“勇敢的”,而避免了那种劫难。而一路走到今天,生活的起起落落忽然让我自然而然的明白了一点:人生难得“一帆风顺”,那只是一句吉祥的用来自欺欺人的祝愿而已。人生其实是“柳暗花明”然后再“花明柳暗”,然后再反反复复,但无论如何你要“留得青山”才能赏尽那一切景观。今天,我敢“夸下海口”说如果有一天你们听说了我自杀的消息,那一定是谣传或是“他杀”(真要是那样别忘了为我伸冤)。
我为她们惋惜,因为,她们永远的失去了再次体会幸福的机会,而她们却本来拥有着那年轻而健康的生命,拥有着因为未知所以具有吸引力的未来。其实我们都脆弱(需要温暖),我想说的是:我们只能坚强,我们应该坚强(对不起,我有点像在喊口号了)。
不过你们千万别误会。十八岁那年的春天我既没有那么绝望也没学会什么坚强。那个春天其实是这样的:他走后带来的忧伤在我还没有来得及“铭心刻骨”的情况下,生活就又向我展开了新的篇章。对于那时的我,那是绝对在瞬间就将我的魂魄全部吸引,以至于根本就无心再去咀嚼什么“忧伤”的“灵丹妙药”。那是一个闪亮的篇章,及至今天,对于这一章节中的许多处我仍就会凝神屏息并且无话可话。假如时光倒流,我仍就会一无返顾的走向那个起点即使再次承受那些伤痛。
那个开始是个谜。它至今存在悬念,因此我只能归结为命运。
那个春天,我收到两张自天而降的请柬,那是东四一家迪斯科舞厅开业的入场券(当年的迪厅可不象现在这么多,也不像现在这样满街拦着人发赠券,那时候能去那些地方玩儿的人都牛得很)。我清楚的记得某天晚上我回到宿舍,床上放着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面就是那两张赠券,问遍同宿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那是谁送来的,信封上也只字未写。
当然我的退学之举里面也许的确潜伏着想要离开某个伤心之地的因素,但我还没有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我的自信心的确因为此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还不至于丧失殆尽。不过无论如何,他的那一番话总算给我最初的那场情感划上了一个还算"温暖"的句号。我应约和他见了一面,我怀着一种好奇的想法体会一下多年前有过某种特殊关系的两个人再次面对的感觉。
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在东三环的Friday餐厅,我们面对面的坐着,我看着他已经微微发福的脸,竭力的想去发掘某些与多年前存在于我记忆里的那个已经模糊的影子相关联的痕迹。我听见他说:我一直没有忘记你。夏日黄昏的阳光从落地的玻璃投射到他的脸上,让我觉得很模糊,我顺着光线把视线转向窗外车水马龙的三环路,忽然想起这一带似乎就离我们当年相遇于那个阳台的地带不远,我仔细的回忆起来,最后确信那就是我现在视线所及马路斜对面,只不过因为东三环的拓宽那座楼已经消失了。我久久的注视着那个方向,终于明白其实我们只是在寻找我们的过去。而那种寻找是徒劳的。"我现在经常出去,以后可以多帮你带点唱片,也许能对你有些帮助",转过头来看着他,很友好的笑了笑,说:"不用了!"
我不恨他,因为我已经知道,谁也不能仅凭自己单方面的期待去认定事情的结果"凡事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努力"这真的是真理。如果你被眼前的失败打倒,那么你就永远的失去再次体会幸福的机会。我庆幸命运的一次次安排让我一次次认证了这些。
当然在八九年春天,我并不明白这些道理,甚至去年夏天,当我动笔写着往事的时候,我也仍旧困惑不已。这是一些我近来回头再看的时候加进的文字。因为当我的文章修改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听说了一位女歌手(筠子)自杀的消息。这类事情这两年来我已不是头一次听说了(去年是谢津和启笛),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自己生活中迄今为止的几个最低点,那些日子里,我似乎也在某个瞬间动过类似的念头,也有过那种绝望或者是失望的心情,只不过因为一些阴错阳差再加上我自己的“胆怯”,我承认我怕死,但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开始反思,我活下来了,所以我认为我是“勇敢的”,而避免了那种劫难。而一路走到今天,生活的起起落落忽然让我自然而然的明白了一点:人生难得“一帆风顺”,那只是一句吉祥的用来自欺欺人的祝愿而已。人生其实是“柳暗花明”然后再“花明柳暗”,然后再反反复复,但无论如何你要“留得青山”才能赏尽那一切景观。今天,我敢“夸下海口”说如果有一天你们听说了我自杀的消息,那一定是谣传或是“他杀”(真要是那样别忘了为我伸冤)。
我为她们惋惜,因为,她们永远的失去了再次体会幸福的机会,而她们却本来拥有着那年轻而健康的生命,拥有着因为未知所以具有吸引力的未来。其实我们都脆弱(需要温暖),我想说的是:我们只能坚强,我们应该坚强(对不起,我有点像在喊口号了)。
不过你们千万别误会。十八岁那年的春天我既没有那么绝望也没学会什么坚强。那个春天其实是这样的:他走后带来的忧伤在我还没有来得及“铭心刻骨”的情况下,生活就又向我展开了新的篇章。对于那时的我,那是绝对在瞬间就将我的魂魄全部吸引,以至于根本就无心再去咀嚼什么“忧伤”的“灵丹妙药”。那是一个闪亮的篇章,及至今天,对于这一章节中的许多处我仍就会凝神屏息并且无话可话。假如时光倒流,我仍就会一无返顾的走向那个起点即使再次承受那些伤痛。
那个开始是个谜。它至今存在悬念,因此我只能归结为命运。
那个春天,我收到两张自天而降的请柬,那是东四一家迪斯科舞厅开业的入场券(当年的迪厅可不象现在这么多,也不像现在这样满街拦着人发赠券,那时候能去那些地方玩儿的人都牛得很)。我清楚的记得某天晚上我回到宿舍,床上放着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面就是那两张赠券,问遍同宿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那是谁送来的,信封上也只字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