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第一感觉很重要,现在的大多数听众的确听一耳朵的感觉,能去透视歌曲中的精华,需要静下心细品。随歌就是客气。给你的鲜花你就接着。
我说话比较直接,随歌的旋律和旋律能力均在我之上。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配乐,和制作。加上他音乐上的的习惯:和弦应用比较新颖,比较“怪”(随歌是靠脑子想旋律,完全不用乐器),分节过于自由散漫(估计长期写作不用节拍器和鼓点)。所以,明明是金蛋,却不那么容易被大众接受。闪光的旋律被一些次要因素遮盖。如果随歌是名人,无所谓,听众会努力穿过适应这种表面的怪和散漫,去欣赏它的旋律。但是,业余玩,没有机会让听众花精力去透视。听众听一耳朵,觉得不是很能接受,就很难回头再听。这也是现代流行乐的大问题,短平快,模式化,和表面化是多数流行音乐的归宿。因为听众没有时间和经历透视。你必须放弃自我,添大众。
作为朋友,我能做的想做的其实不过是帮助随歌把曲子通俗化一些,同时保持原旋律的骨架精华。能不能做到,要看合作双方的缘分诚心,和把握分寸的能力。有时候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