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3-10
- 消息
- 1,422
- 荣誉分数
- 1,083
- 声望点数
- 323
我把《玫红色的艾玛》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前言自序贴一下。
精神的流浪汉
-----《玫红色的艾玛》自序
回瞻写作生涯,我的首篇小说是《胖丫》,一个留学北欧的大陆留学生形成了我首位文学形象,她稚嫩地在小说里展示异国他乡对她年轻生命的历练和再塑造。那时,小说是什么,我不懂。确切地说,文学是什么,我不懂。我粗糙地把胖丫用文字制造出来,真实和想象的结合非常原始,没有事先的构思和任何写作目的,流水一样她就走完了她的河。我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写完它就像走过一处短期度假的风景,无论怎样享受过它的清风朗月,回到现实生活,它便成为一个和自己无关的遥远所在。那时刚刚定居渥太华,人生定位模糊,大家都转行去学性价比最高的计算机,我便也去学,同时专注于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职责。我不快乐,一直在寻找,找着一件我自己也没有见过的宝贝,这件宝贝会给生命灌注意义。时常,我觉得我豢养着一个精神的流浪汉,他用反世俗的目光四处游走,破衣烂衫地满足于观看天空和绿草,他冷笑着看着面前走过的夹着公文包的靓男俊女,整个世界的虚伪做作与拜金主义被他的目光坚决地否定,他感觉自己站在山顶,一览众生皆小。
流浪汉随着生活的前进改变着模样。那年受伤,停了工作,身体的局限放大了大脑的活跃度,几篇随笔散文随便投给报纸,便发表了。当抽象的念想变成了可以触摸和观看的纸张,有一种力量钻进了我的身体,好像路边的花香不经意地飘进鼻孔,由不得会驻足花前,深深一吸。自此,断续零星地写了起来。流浪汉渐渐规矩了,衣着变得整洁,看世界的目光变得柔和温暖,他的流浪虽然还在持续,却从冰天雪地的严冬走进了生机盎然的春季。二零零六年,我终于发现我一直要寻找的东西原来近在咫尺,就藏在我的文字里,这些文字载着我认识自己、走进人心,让我有力量抓住生活里珍贵的点滴,给我能力感受时代的脉搏,最终完善生命的意义。写完每篇文字,都会有一条幸福的小河顺着枝枝蔓蔓的毛细血管欢快地流遍全身每个角落。流浪汉微笑了,他请求说:主人,我想在你的文字里安家,我厌倦了居无定所的流浪,是时候了。
规律的写作成就着报纸上一周一次的杜杜专栏,精神的愉悦和幸福感,在那些蝌蚪文字里以草的姿态旺盛地绿着。散文和诗歌是最早涉足的文体,散文的纪实性使我在忠实于自己和社会的同时,学习坦白和乐观。诗歌的节奏感让音乐进入文字,它可以是小夜曲的悠扬,可以是交响乐的复杂共鸣,可以是摇滚乐的豪放不羁,也可以是民谣的絮叨温暖。我在散文和诗歌的陪伴下行走在文字的丛林中,从一个不谙文学世事的婴儿,学会了牙牙学语,学会如何在荆棘中走路,学习如何直面暴风骤雨,如何珍惜晴朗艳阳,如何在文字的丛林中与各种动植物和平共处。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散文的纪实性体验和诗歌的灵活乐感都不足以让我放开越来越结实的双腿去放肆地奔跑,小说,开始严肃地进入我的写作日程。我需要小说的虚构性和更加宽容的篇幅来承载思想的重量、联想的空间和创造的鲜活力,让它们一同建构我对世界和人性的思考和认知。我需要大大小小的篇幅让许多人和事、过去和现在、真实和虚幻挤在不同的小说里说出它们想要说的话、做出他们想要做的事。他们会爱、会恨,会疲惫、会无奈,会赞美、也会抱怨,他们生活的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希望、也有失望,他们会哭、也会笑。这个世界和构成世界的人类从来就不完美,小说的虚构性,能让我有限的头脑冲破纪实文体的束缚,奔向创造和联想的无限世界,把缺陷写出来,把痛苦写出来,把希望的完美也写出来。
流浪的血液在我的身体里奔腾,流浪汉时而长了翅膀,离开地面,奔向天际,与云儿亲热,与鸟儿合唱。时而,他长了鱼鳃,扎个猛子进入深不见底的海洋,与鱼美人玩耍,与蓝鲸共舞。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流浪,拥有无限的自由。我不必再在自己的小生活、小圈子里打转,目光扇形地打开、圆形地打开,我惊奇地目睹着三百六十五度圆周里充满精彩美丽也充满心酸苦累的过往行人与风景。跨文化、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的经历,让我更宽容地面对一切差异,去懂得肯定个体存在的现实意义,去学习避免用既定俗成的观点去判断人物和事务。我邀请男女老少来到我的篇章中做客,不管皮肤的颜色,不管信仰的差别,不管国籍。
这部小说集含括了过去十余年里我的主要微小说和短篇小说。年代跨度较大,很多小说渗透着时代印记,比如《废墟上行走的猫》《探亲》《H1N1》等。时代飞速发展,再次阅读这些旧作,虽然只有十年跨度,却似乎看着一幅幅废墟隔墙矮、青苔上阶绿的黑白照,像在回忆一种久远和模糊的情愫。我对这些旧小说采取了保持原样的态度,算是给自己的创作生涯一个老实的回顾性记录。个别作品如《胖丫》《糖花生》等除外,整本小说集基本按照创作时间顺序编排。
在短篇小说的蹒跚学步过程中,我悲观的文学态度非常明显,很多小说以死亡和无奈的忧伤为结尾。这些潜意识的悲剧意义的制作,显示了我思考的断档和笔力的虚弱。很多小说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就省事儿地让死亡这个终极点来画了句号。显然,探索人性走向的创作过程中,我经常处在单薄乏力的状态,像一个瘸腿的跋涉者,仰望山巅云起云落,心中充满向往,却不得不咬着牙一步一蹒跚地缓慢上行。人一生的经历和世界观从未停止发展和变化,作品的氛围也随之流出不同质地的感觉和滋味。在整理稿件时,我不得不逼着自己把一些明亮的作品穿插在那些密集的阴冷作品之间,略作调剂。近年的作品,在努力摆脱阴翳,追求积极的人文走向,好像熬过了阵痛期的母亲,看着婴孩不依不饶哇哇啼哭,心烦的同时会抑制不住满心喜悦,尽管婴孩长大成人的慢慢之旅仍然步履艰辛前路未卜,作品里却闪烁出点滴希望之光。
生活中能刺激写作欲望的素材点点滴滴、俯仰皆是。从来不会苦于没有写作素材,苦的是业余写作,时间有限,太多念头不得不被养家糊口柴米油盐的忙碌吞噬掩埋。“多愁善感”却似乎与我无缘,我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钟表,很认真地走着每一秒钟,脚踏实地地围着面前的生活,规律地旋转,庸俗而快乐。我的身体散发着不灭的热情,积极快乐的外表却掩盖着内心深处的悲天悯人和嫉恶如仇。我同情弱者,热爱正义,敬佩善良、宽容、奉献的人们。我厌恶虚伪,鄙视拜金的现世,讨厌人与人之间的阿谀奉承、哗众取宠,反感自私自利。对人类越来越膨胀的各种欲望,我深感不安。人与人之间的病态关系,人对人的不合理期望,在我的天平上,是很多不幸的发源地。不论在第一故乡中国大陆,还是在第二故乡加拿大,人性都在不可救药地沉沦着。对这种不幸和无奈的悲悯之情散布在这些小说的角角落落,《手套》《小径》《梦》《邮件》《豆豆你在哪儿》《邀请》等都可归入这个范畴。籍着这样的悲悯之情,我对身边的人类、动植物、自然和现实,充满救赎般的关心和热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所尊奉的。脚踏实地,更是我的人生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做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尚的、散播爱的人,早已成为我的人生目标。这种努力,却往往伴随着自虐式的苦行和困难的舍己。我想,上帝是给我一个文字的出口让我排放阴翳、疲累、忧愁的情绪,从而来平衡现实中这个他格外宠爱的小女子太过完美的追求和努力。感谢上帝!
海外中文媒体一直沿用繁体汉字,而大陆则使用简体。我成长在简体环境,出国后喜欢起繁体,一种更为复杂的精神品格在很多繁体字里可以清楚体现,比如“愛”。简体语境走进繁体语境,正好吻合了我们这些移民者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精神足迹。在编辑上本中长篇小说集《不吃土豆的日子》(Amazon购书搜索词“Dudu’s Anthology”,“Days without Potato”)时,三篇小说里两篇保留了繁体字,一篇却使用了简体,这是我和我的作品跨两岸身份特质的一个记号,是忠实于这些作品当初发表状态的一个态度。在编辑这本短篇小说集时,我在使用简体还是繁体字上产生了摇摆。五十余篇小说不可能搞忽而繁忽而简的文字切换游戏。一些大陆移民朋友抱怨看繁体字太费劲,陌生字太多会减弱阅读兴趣,希望我使用简体。考虑到近年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移民渐趋增长的趋势,我决定使用简体。随后还会有其他书将陆续出版,我不妨在未来的书里,公平地轮番尝试繁体和简体的汉字体验。
写作,是一种精神按摩。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位廉价的终身职业按摩师与我朝夕相处。他曾经流浪,如今心甘情愿地驻守在我所创造的各种文字中为我持久按摩。他还说话,对我,对他自己,对着风景,对着生命,说出令我流泪、也令我欢欣的话语。在他的陪伴下,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篇章会悄悄诞生。我快乐地被他降伏,心甘情愿。在文字里,我和他合二为一,我们可以尽情地借着没有穷尽的文字做永世的流浪,享尽无限的自由。
二零一八年二月十日
精神的流浪汉
-----《玫红色的艾玛》自序
回瞻写作生涯,我的首篇小说是《胖丫》,一个留学北欧的大陆留学生形成了我首位文学形象,她稚嫩地在小说里展示异国他乡对她年轻生命的历练和再塑造。那时,小说是什么,我不懂。确切地说,文学是什么,我不懂。我粗糙地把胖丫用文字制造出来,真实和想象的结合非常原始,没有事先的构思和任何写作目的,流水一样她就走完了她的河。我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写完它就像走过一处短期度假的风景,无论怎样享受过它的清风朗月,回到现实生活,它便成为一个和自己无关的遥远所在。那时刚刚定居渥太华,人生定位模糊,大家都转行去学性价比最高的计算机,我便也去学,同时专注于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职责。我不快乐,一直在寻找,找着一件我自己也没有见过的宝贝,这件宝贝会给生命灌注意义。时常,我觉得我豢养着一个精神的流浪汉,他用反世俗的目光四处游走,破衣烂衫地满足于观看天空和绿草,他冷笑着看着面前走过的夹着公文包的靓男俊女,整个世界的虚伪做作与拜金主义被他的目光坚决地否定,他感觉自己站在山顶,一览众生皆小。
流浪汉随着生活的前进改变着模样。那年受伤,停了工作,身体的局限放大了大脑的活跃度,几篇随笔散文随便投给报纸,便发表了。当抽象的念想变成了可以触摸和观看的纸张,有一种力量钻进了我的身体,好像路边的花香不经意地飘进鼻孔,由不得会驻足花前,深深一吸。自此,断续零星地写了起来。流浪汉渐渐规矩了,衣着变得整洁,看世界的目光变得柔和温暖,他的流浪虽然还在持续,却从冰天雪地的严冬走进了生机盎然的春季。二零零六年,我终于发现我一直要寻找的东西原来近在咫尺,就藏在我的文字里,这些文字载着我认识自己、走进人心,让我有力量抓住生活里珍贵的点滴,给我能力感受时代的脉搏,最终完善生命的意义。写完每篇文字,都会有一条幸福的小河顺着枝枝蔓蔓的毛细血管欢快地流遍全身每个角落。流浪汉微笑了,他请求说:主人,我想在你的文字里安家,我厌倦了居无定所的流浪,是时候了。
规律的写作成就着报纸上一周一次的杜杜专栏,精神的愉悦和幸福感,在那些蝌蚪文字里以草的姿态旺盛地绿着。散文和诗歌是最早涉足的文体,散文的纪实性使我在忠实于自己和社会的同时,学习坦白和乐观。诗歌的节奏感让音乐进入文字,它可以是小夜曲的悠扬,可以是交响乐的复杂共鸣,可以是摇滚乐的豪放不羁,也可以是民谣的絮叨温暖。我在散文和诗歌的陪伴下行走在文字的丛林中,从一个不谙文学世事的婴儿,学会了牙牙学语,学会如何在荆棘中走路,学习如何直面暴风骤雨,如何珍惜晴朗艳阳,如何在文字的丛林中与各种动植物和平共处。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散文的纪实性体验和诗歌的灵活乐感都不足以让我放开越来越结实的双腿去放肆地奔跑,小说,开始严肃地进入我的写作日程。我需要小说的虚构性和更加宽容的篇幅来承载思想的重量、联想的空间和创造的鲜活力,让它们一同建构我对世界和人性的思考和认知。我需要大大小小的篇幅让许多人和事、过去和现在、真实和虚幻挤在不同的小说里说出它们想要说的话、做出他们想要做的事。他们会爱、会恨,会疲惫、会无奈,会赞美、也会抱怨,他们生活的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希望、也有失望,他们会哭、也会笑。这个世界和构成世界的人类从来就不完美,小说的虚构性,能让我有限的头脑冲破纪实文体的束缚,奔向创造和联想的无限世界,把缺陷写出来,把痛苦写出来,把希望的完美也写出来。
流浪的血液在我的身体里奔腾,流浪汉时而长了翅膀,离开地面,奔向天际,与云儿亲热,与鸟儿合唱。时而,他长了鱼鳃,扎个猛子进入深不见底的海洋,与鱼美人玩耍,与蓝鲸共舞。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流浪,拥有无限的自由。我不必再在自己的小生活、小圈子里打转,目光扇形地打开、圆形地打开,我惊奇地目睹着三百六十五度圆周里充满精彩美丽也充满心酸苦累的过往行人与风景。跨文化、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的经历,让我更宽容地面对一切差异,去懂得肯定个体存在的现实意义,去学习避免用既定俗成的观点去判断人物和事务。我邀请男女老少来到我的篇章中做客,不管皮肤的颜色,不管信仰的差别,不管国籍。
这部小说集含括了过去十余年里我的主要微小说和短篇小说。年代跨度较大,很多小说渗透着时代印记,比如《废墟上行走的猫》《探亲》《H1N1》等。时代飞速发展,再次阅读这些旧作,虽然只有十年跨度,却似乎看着一幅幅废墟隔墙矮、青苔上阶绿的黑白照,像在回忆一种久远和模糊的情愫。我对这些旧小说采取了保持原样的态度,算是给自己的创作生涯一个老实的回顾性记录。个别作品如《胖丫》《糖花生》等除外,整本小说集基本按照创作时间顺序编排。
在短篇小说的蹒跚学步过程中,我悲观的文学态度非常明显,很多小说以死亡和无奈的忧伤为结尾。这些潜意识的悲剧意义的制作,显示了我思考的断档和笔力的虚弱。很多小说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就省事儿地让死亡这个终极点来画了句号。显然,探索人性走向的创作过程中,我经常处在单薄乏力的状态,像一个瘸腿的跋涉者,仰望山巅云起云落,心中充满向往,却不得不咬着牙一步一蹒跚地缓慢上行。人一生的经历和世界观从未停止发展和变化,作品的氛围也随之流出不同质地的感觉和滋味。在整理稿件时,我不得不逼着自己把一些明亮的作品穿插在那些密集的阴冷作品之间,略作调剂。近年的作品,在努力摆脱阴翳,追求积极的人文走向,好像熬过了阵痛期的母亲,看着婴孩不依不饶哇哇啼哭,心烦的同时会抑制不住满心喜悦,尽管婴孩长大成人的慢慢之旅仍然步履艰辛前路未卜,作品里却闪烁出点滴希望之光。
生活中能刺激写作欲望的素材点点滴滴、俯仰皆是。从来不会苦于没有写作素材,苦的是业余写作,时间有限,太多念头不得不被养家糊口柴米油盐的忙碌吞噬掩埋。“多愁善感”却似乎与我无缘,我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钟表,很认真地走着每一秒钟,脚踏实地地围着面前的生活,规律地旋转,庸俗而快乐。我的身体散发着不灭的热情,积极快乐的外表却掩盖着内心深处的悲天悯人和嫉恶如仇。我同情弱者,热爱正义,敬佩善良、宽容、奉献的人们。我厌恶虚伪,鄙视拜金的现世,讨厌人与人之间的阿谀奉承、哗众取宠,反感自私自利。对人类越来越膨胀的各种欲望,我深感不安。人与人之间的病态关系,人对人的不合理期望,在我的天平上,是很多不幸的发源地。不论在第一故乡中国大陆,还是在第二故乡加拿大,人性都在不可救药地沉沦着。对这种不幸和无奈的悲悯之情散布在这些小说的角角落落,《手套》《小径》《梦》《邮件》《豆豆你在哪儿》《邀请》等都可归入这个范畴。籍着这样的悲悯之情,我对身边的人类、动植物、自然和现实,充满救赎般的关心和热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所尊奉的。脚踏实地,更是我的人生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做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尚的、散播爱的人,早已成为我的人生目标。这种努力,却往往伴随着自虐式的苦行和困难的舍己。我想,上帝是给我一个文字的出口让我排放阴翳、疲累、忧愁的情绪,从而来平衡现实中这个他格外宠爱的小女子太过完美的追求和努力。感谢上帝!
海外中文媒体一直沿用繁体汉字,而大陆则使用简体。我成长在简体环境,出国后喜欢起繁体,一种更为复杂的精神品格在很多繁体字里可以清楚体现,比如“愛”。简体语境走进繁体语境,正好吻合了我们这些移民者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精神足迹。在编辑上本中长篇小说集《不吃土豆的日子》(Amazon购书搜索词“Dudu’s Anthology”,“Days without Potato”)时,三篇小说里两篇保留了繁体字,一篇却使用了简体,这是我和我的作品跨两岸身份特质的一个记号,是忠实于这些作品当初发表状态的一个态度。在编辑这本短篇小说集时,我在使用简体还是繁体字上产生了摇摆。五十余篇小说不可能搞忽而繁忽而简的文字切换游戏。一些大陆移民朋友抱怨看繁体字太费劲,陌生字太多会减弱阅读兴趣,希望我使用简体。考虑到近年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移民渐趋增长的趋势,我决定使用简体。随后还会有其他书将陆续出版,我不妨在未来的书里,公平地轮番尝试繁体和简体的汉字体验。
写作,是一种精神按摩。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位廉价的终身职业按摩师与我朝夕相处。他曾经流浪,如今心甘情愿地驻守在我所创造的各种文字中为我持久按摩。他还说话,对我,对他自己,对着风景,对着生命,说出令我流泪、也令我欢欣的话语。在他的陪伴下,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篇章会悄悄诞生。我快乐地被他降伏,心甘情愿。在文字里,我和他合二为一,我们可以尽情地借着没有穷尽的文字做永世的流浪,享尽无限的自由。
二零一八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