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马非马”看中文的逻辑性[教学]

最初由 einsteins_ghost 发布

快了。不过您的演讲挺有启发性的。:wall:

您再这么撞下去, 就真的要倒了.
 
最初由 过客 发布
且不论神舟5号上天的意义, 仅凭这一事实就可证明中文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不比任何 西方语言差, 要知道, 那里面所有的技术信息都是用中文描述的.

愚以为恰恰相反, 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唯一的无需借用外来词汇便可生动, 精确 , 简洁地描述社会和自然界任何现象, 概念, 思想和感情的语言, 是最独特的语言, 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中文两千多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想必大屁股兄那犀利的文笔, 清晰的条理总不会是用英文思维的结果吧?

中文中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写诗词散文,当然美妙无比,但是用来描述严谨的科学概念和大量出现的现代科技新生事物,则力不从心了。在国内,你看你能不能一个英文字都不用地做一个计算机方面的presentation?
 
最初由 qlgc 发布


中文中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写诗词散文,当然美妙无比,但是用来描述严谨的科学概念和大量出现的现代科技新生事物,则力不从心了。在国内,你看你能不能一个英文字都不用地做一个计算机方面的presentation?
不是在讨论逻辑性吗??
 
最初由 qlgc 发布


中文中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写诗词散文,当然美妙无比,但是用来描述严谨的科学概念和大量出现的现代科技新生事物,则力不从心了。在国内,你看你能不能一个英文字都不用地做一个计算机方面的presentation?

证伪往往比证实容易, 那就麻烦Q 兄举一个反例, 看看计算机技术方面是否有(哪怕是一个) 中文无法简洁描述出来的术语.
 
大屁股怎么消失了?

还有他那一伙走狗呢?
 
最初由 过客 发布


证伪往往比证实容易, 那就麻烦Q 兄举一个反例, 看看计算机技术方面是否有(哪怕是一个) 中文无法简洁描述出来的术语.

Cookie, Managed code, Collaboration Platform, XML Web Service, Schema (Oracle, XML/SGML) ActiveX, Handler/Processor, Commit/Rollback ......

不象其它拼音文字,如法文德文什么的,他们可以直接把英文字放进去,自然而然也成为他们的语言的一部分,中文如果不采用类似的处理方式,将来越来越多的术语将无法处理。采用意译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些词大家理解不同,就会由不同的翻译版本,两岸三地对49年后发生的新事物翻译就大部相同。另外,英文中不同的词,可能中文只有一个词对应,造成中文一样,英文不一样的问题。
 
最初由 qlgc 发布


Cookie, Managed code, Collaboration Platform, XML Web Service, Schema (Oracle, XML/SGML) ActiveX, Handler/Processor, Commit/Rollback ......

不象其它拼音文字,如法文德文什么的,他们可以直接把英文字放进去,自然而然也成为他们的语言的一部分,中文如果不采用类似的处理方式,将来越来越多的术语将无法处理。采用意译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些词大家理解不同,就会由不同的翻译版本,两岸三地对49年后发生的新事物翻译就大部相同。另外,英文中不同的词,可能中文只有一个词对应,造成中文一样,英文不一样的问题。

法德英文是一条根上来的,甚至有些词都是一个写法,中文就是想学也学不了。意译和音译实在没有哪个是必然强的,关键要看在什么地方用谁更合适。两岸三地的翻译差别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为的政治纠纷对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伤害,所以统一势在必行。一旦中国统一,你所说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你们好象都是搞电脑的, 该知道混合编程序的概念, 大东西没有用一种语言从头写到尾的, 总体可以是一种语言来写, 关键部分要用汇编语言什么的优化一下.

既然现在没有人在数学里坚持用中文的"一二三四.."来代替所谓阿拉伯数字"1234",或者勉强用中文的"大于","小于"来代替">","<"符号, 来实现一个"纯中文环境".

那为什么不可以把不好翻译的英文词原样放上?
 
最初由 talk 发布


法德英文是一条根上来的,甚至有些词都是一个写法,中文就是想学也学不了。意译和音译实在没有哪个是必然强的,关键要看在什么地方用谁更合适。两岸三地的翻译差别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为的政治纠纷对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伤害,所以统一势在必行。一旦中国统一,你所说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香港澳门不是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吗?!!!
你凭何在这里歪曲事实分裂中国,用文字翻译来干涉我国内政干涉我国主权?
你要道歉,要向中国人民和政府道歉,不对,你要认罪,因为如果你是老外道歉就可以了,
可你档次不够,那只有认罪而且是低头认罪!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你们好象都是搞电脑的, 该知道混合编程序的概念, 大东西没有用一种语言从头写到尾的, 总体可以是一种语言来写, 关键部分要用汇编语言什么的优化一下.

既然现在没有人在数学里坚持用中文的"一二三四.."来代替所谓阿拉伯数字"1234",或者勉强用中文的"大于","小于"来代替">","<"符号, 来实现一个"纯中文环境".

那为什么不可以把不好翻译的英文词原样放上?

帅哥就是帅。同意。汉语拼音的字母实际上就是英文字母。按照汉语拼音来给不好翻译的英文词发音就是少了个音调。相信受过教育的人,理解上都没有问题。如果完全不懂英语,把activeX照搬上去, 用汉语拼音发作"啊”“刺”“特““衣”“呜”“饿”“西”,也毫无问题。然后用汉字名词解释,给初学者讲明白意义就可以了。汉语绝对有解释清楚意义的能力。
再比如XML直接用在中文文件中,发音发做“西”“模”“乐”也完全可以。如果觉得别扭,那就还用英文字母发音就可以了。
其他的好翻译和能够统一意译的就还可以采用意译。比如镭射,梵啊铃,麦克风,就是很不错的意译和音译完美结合的例子,他们和激光,小提琴,受话器,构成了约定俗成的同意词。
汉语拼音就是汉语进入现代社会改革的一部分。汉语已经完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而且保留了全部古代的东西。其他的优点就不说了。该用什么的时候就用什么就行了。
 
最初由 过客 发布
且不论神舟5号上天的意义, 仅凭这一事实就可证明中文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不比任何 西方语言差, 要知道, 那里面所有的技术信息都是用中文描述的.

愚以为恰恰相反, 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唯一的无需借用外来词汇便可生动, 精确 , 简洁地描述社会和自然界任何现象, 概念, 思想和感情的语言, 是最独特的语言, 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中文两千多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想必大屁股兄那犀利的文笔, 清晰的条理总不会是用英文思维的结果吧?

过客老兄,好久不见了,最近可好?前几天出差数日,没能及时看到,还望老兄海涵,少罚兄弟几杯吧!

老兄提到“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语言”这点我不反对。我说中文逻辑性有问题,并不等于中文一无是处。实际上,恰恰是中文比较弱的逻辑性,使得中文在行文的时候可以使作者比较少地受到逻辑上的限制,而把中文的朦胧美发挥到极致。

语言这个东西,是表达思想用的,逻辑只是衡量一种语言优劣性的一个标准。人们之所以使用语言,就在于人还没有聪明到发明一种设备,两头插上电线就能把人脑袋瓜子里的想法原汁原味地灌输给别人。语言,其实就是一种协议,人们赖以表达共同思想的约定。但是,要命的是人们所要交流的思想跨度太为广泛,有时候需要严密无误,有时候需要启发性,有时候需要艺术性。语言,就是这么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既得会做公公喜欢吃的麻婆豆腐,有得会做婆婆离不开的大饼酱肉。难啊!

所以,说某种语言的优劣其实并不恰当。我在任何贴子里都没说过中文比英文差劲儿的话。所谓“优劣”其实不过是在诸多衡量语言的dimension里做出trade off而已。中文选择了启发性,而英文选择了逻辑性。

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单直白地就把意境和作者的心情交待的一清二楚,要是用英文,恐怕得一、二百字才够用。简明的单音节字再加上独有的四声,使得中文具有独特的韵律美。的确如老兄所说,中文是“最独特的语言”,“ 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语言”。

不过,正是由于中文的单字功能太强,使得中国古代文人整日沉湎于小儿科式的文字游戏,唐诗、宋词以及现在还有人乐于浸淫其中的对联,盖无例外都是如此。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诗歌大国,任何一个国家的诗人都不会有中国那么多。然而,中国没有一个诗人能写得出《荷马史诗》那样的长河般的诗。这应该说是个遗憾。这与中国诗歌的特点和中文的文字特点应该很有关系。

还是由于单字功能太强,以及孤立语独有的语言劣势(不像粘著语那样可以有词跟、词缀),中文在表达细腻的逻辑概念上有点吃力。可能有人争辩说“白马非马”只是个特例,但是要命的是这个特例暴露出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意义。在国内的时候,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扰:读中文的译文往往还不如读英文原文效率高。这里边固然有翻译水平问题,但不可否认中文自身的问题。由于中文的文法逻辑性比较弱,使得中文在驾驭一个比较长的定于从句、名次从句的时候非常吃力。一般来讲,一个中文句子最好只有两个分句,一个做主句另一个做从句。如果从句太多,除非这几个从句是并列关系,否则一定会乱套。而英文,由于引导词非常灵活好用,引导复杂的逻辑概念完全易如反掌。

也就是说,用中文可以写出优美的变奏曲和回旋曲,但写不出复杂的奏鸣曲。而这却是英文的强项。

指出中文的逻辑性问题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逢中必辱”。指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由于中文的逻辑性比较弱,中文已经成为最不容易用机器来翻译的语言。“我吃饭了”可以做一个句子,而“他知道我吃饭了”居然也可以。同样的“我吃饭了”居然既可以做独立句子也可以做从句。这样的模糊性对于大活人来说可能还可以容忍,但仍给计算机程序就注定得晕菜。

所以,我非常支持一些中国学者提出的大规模改造中文的倡议。“结构化中文”也许是个不错的方案。
 
最初由 comefromchina9 发布
照你这么说,英文更没有逻辑, 比如:

dapigu says: i never tell truth.

is the statement TRUE or FALSE?

反对的声音里,除了过客老兄以外,也就这个还算上点档次。姑且回一贴。

你说的这个叫做“撒谎者悖论”,不但英语解决不了,连数学也解决不了。

数学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危机,第一次是由非欧几何带来的,第二次是集合论悖论带来的,第三次是哥德尔定理带来的。

“撒谎者悖论”是逻辑悖论的经典代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学派的数学精英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罗素和怀特海为代表的逻辑主义学派。这帮人抱定了这么一个信念,即逻辑是先验真理。承认逻辑是先验真理就等于承认了悖论一定能想办法解决,不能解决只能是人类认识水平还太有限。罗素据此想法在他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层次理论,解决了悖论问题。但罗素解决此问题的代价相当惨重:他提出应该避免使用一切“非断言定义”。按照这个倡议,连排中律都不能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悖论。

很多数学家于是纷纷抗议,说不让数学家使用排中律就像不让拳击手使用拳头。更要命的是,罗素的层次理论使得非常简单的数学概念陈述都要搞得极其复杂,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儿。

尽管罗素的理论没讨到什么好,但毕竟是个有益的尝试,很多人庆幸悖论毕竟是解决了。但是,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的“哥德尔定理”彻底粉碎了这个美梦。“哥德尔定理”指出,一个完备的数学体系,一定是不相容的。换句话说,悖论从理论上就是解决不了的。

所以,用“撒谎者悖论”质疑英语的逻辑性,实在是有点蛮不讲理的味道。
 
最初由 ray902 发布
大屁股怎么消失了?

还有他那一伙走狗呢?

最近不是有人要质问他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的事吗?

他当然得溜点几天.不过,你这一逼,就把他逼出来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