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IB新生录取结果放榜了!

@uglyducking 请鸭教授给你举个例。我只说一句,一个99%,80%,80%的成绩完全可能综合排名第一名。这个%不是分数,而是排名。
我上面回帖已经说了,理论上有可能,现实中这几个成绩的相对百分比都有相关性,相关性还很大。很难想象这么多人都大面积偏科,一个单科的99%,在另一科就到了70%, 75%了?

再给你说个BATTERY例子,我昨天还看到了一个好友孩子出色的成绩,BATTERY 是99%
6个单项有4个99%, 1个98%, 1一个96%。 这情况下,不管怎样加权,最后BATTERY 99%几乎是极大概率事件,几乎就是板上钉钉。

看看本楼那例子,6分项, 2个99%, 1个98, 1个92%, 1个89%, 1个82%, 这也是BATTERY 99%

想想吧,这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这基数应该是全体参加考试的人吧。
COLONEY BY 招160, 考试的有300
MERIVALE 招160, 考试的有400

...

今年报名/参加考试的人这么少?
 
别的不知道,但这个百分比是national percentage,是全国数据里排名,所以不代表99%就必然会在160人里,还是语言比较能拉开距离吧。


看一下小地主COPY过来的
"Total Battery i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otal Reading (40%), Total Writing Conventions (20%) and Total Math (40%)."

再看这村民贴的图中:
Total Reading 92
Total Writing Conventions 87
Total Math 99

如果按它IB说的,那就应该是: 92x40% + 87x20%+99x40% = 93.8% 而不是99%
如果不是这样算,那请坛中牛校毕业的给算计算计,这三个数,怎么加权能得出99%

另外它的PERCENTILE也有问题,这基数应该是全体参加考试的人吧。
COLONEY BY 招160, 考试的有300
MERIVALE 招160, 考试的有400

如果真正是PERCENTILE的概念,这村民的孩子是TOP 6%了,看看上面考试人数和实际招的人的比例,是否应该无争议的进去了?这PERCENTILE问题我去年的一个类似的贴中也提到,非常不准确。几乎是打太极或气功。看看正规PERCENTILE怎么弄的,随便翻出任何一个WATERLOO或CMS竞赛,袋鼠啥,都有类似PERCENTILE的数据,非常准确,把参赛人群拉开,根本没有任何异议。

这村民孩子被拒其实是好事,在个踏踏实实的评估环境发展吧。如果以后往理工方向混,就多在实实在在的环境,别在互相忽悠靠主观性的地方。文科需要些主观和模糊。比这村民孩子成绩还差的如果被接受进去了,以后还在理工类发展的,还真得掂量一下。
 
扬长弃短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承袭贵族教育的英美系统,还是面向平民教育的法俄系统,都采用这个原则。这个正是西方教育系统打造众多大师精英的关键。也正是中国系统没有摸到门道的地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做到 well rounded 的人, 通常没有一样是拔尖。 至于说到爬 corporate ladder的优势,你很难找到大数据支持。 IB 出身的成功相当有限。 小土豆是一个,不过没人会认为他是靠 IB成功的。
孩子到了9年级,未来的职业和兴趣大方向基本确立。很难通过补短来搞全才了。补短全面发展应该从小学开始。高中太晚了。
 
今年报名/参加考试的人这么少?
今年MH好像是三个考生录取一个,CB是两个考生录取一个。
 
老实说我平时就没关心过什么IB AP的细节 但是经过这个帖子

我感觉热狗老师比较适合卖牙膏一类的日用消费品, 中国话叫快消行业。
 
老实说我平时就没关心过什么IB AP的细节 但是经过这个帖子

我感觉热狗老师比较适合卖牙膏一类的日用消费品, 中国话叫快消行业。
你可真会说话。
有句话叫“大道至简”, 晓得伐?:buttrock:
 
你可真会说话。
有句话叫“大道至简”, 晓得伐?:buttrock:

It is all good. I don't think you are a bad person.
 
扬长弃短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承袭贵族教育的英美系统,还是面向平民教育的法俄系统,都采用这个原则。这个正是西方教育系统打造众多大师精英的关键。也正是中国系统没有摸到门道的地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做到 well rounded 的人, 通常没有一样是拔尖。至于说到爬 corporate ladder的优势,你很难找到大数据支持。 IB 出身的成功者相当有限。能找到的基本都是文科生。 小土豆是其中一个,不过没人会认为他是靠 IB成功的。
还真不知道小特鲁多是IB。。我说的是理工科出身的总督 Julie Payette,UWC,一个全部采用IB教程的国际教育联盟校(中国也有)中学毕业。。

因材施教看上去的确很美。。但是在实行progressive education的公立教育系统中已经dead了。。多少学生的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 IEP就是张废纸。。

渥太华的英语IB即使今年扩容将近一倍,仍然是selective的,而selective现在在公立系统中是一个差不多被禁用的词。。但是streaming/self selection无处不在,french immersion就是。。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热老师大张旗鼓推崇的学区房理论更是streaming,neighborhood streaming。。但是如此整齐的同龄high achviers密集集中的公立program,渥太华只有IB。。
 
最后编辑:
“COLONEY BY 招160, 考试的有300
MERIVALE 招160, 考试的有400”

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热老师这四个数据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文字功底强并不等于文科强(或者理科不强),高水平的文字非常考验逻辑思考能力,更不要说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于主题思想,难道只有文科好的人才有深刻而有价值的思想?而且文字就是表达想法的工具,可以用来表达莎士比亚,可以用来表达贝多芬,现实中普通人可能更多地是用来满足工作需要,这个工作呢,当然可以是理工科。

事实不事实,还是多了解一下实际情况比较好,比如说IB的宗旨、课程设置、选人标准等等。如果凭着自己的感觉或者少数几个样本下结论,自己孩子不去倒没关系,但可能会误导别的家长孩子。IB并非不注重课外活动,CAS了解一下?它希望学生课内课外一样好,那自然任务就重一些,压力就大一些,要求的时间管理能力就要强一些,学习和活动效率就要高一些。它还希望培养学生的贯通思维能力,TOK继续了解一下?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平衡发展(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平衡、文理的平衡、课内课外的平衡)等等。

不过至于上不上IB,这是个人选择,没有对与错。而且也并不是IB就比别的项目有什么更了不起的,它有长处也有短处(比如说选课的自由度小一些),一切还是得看孩子自己的努力。听说过普通学校出来有大出息的,也听说过很多IB或CGP出来以后上大学一样struggle的。其实各种学习项目也只是工具,关键看孩子怎么用好这个工具,从中得到有益的成长,好的大学其实看的也是这些东西,所以essay会那么重要。如果essay重要,你说笔头重要不重要?:p
 
今年MH好像是三个考生录取一个,CB是两个考生录取一个。

再多两个学校设IBDP的话,考试都可以取消了。:D
 
“COLONEY BY 招160, 考试的有300
MERIVALE 招160, 考试的有400”

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热老师这四个数据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您这话就言重了吧。
看看我们金老师说的,
["金陵, "]今年MH好像是三个考生录取一个,CB是两个考生录取一个。[]
2:1 , 3:1 就是一位数,如果终究,她的误差级别应该比我高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我不会去责问她是否误导,因为大的方面是正确的。 这回COLONEL BY录取率明显比MERIVALE高很多,这就是我的数据和她的共同之处,如果你想继续就COLONEL BY 和MERIVALE录取率谁高谁低再深究,我们可以打个现金的赌:)

至于具体两校招生具体人数,在官网现在已经不能查到,我参照的是在几次坛中积极人士各时期数据。
录取人数
COLONEL BY 160,140, 195
MERIVALE 140, 160, 130

考试人数:
COLONEL BY 300 (至少3各来源),350
MERIVALE 400, 450, 500

如果你能“负责任“的说出具体准确数字,那就请讲吧,我不会因为你部分数据的出入而把你打进现行反革命的队列的。:cool:

你那说对我的”误导“指控更是无稽之谈,我误导谁了,这贴中谈到MERIVALE IB和EOM, 对每个学校我都没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清楚的摆明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得失。何来误导之说? 我既不是教育系统公职人员,也不是政府或学校,我就是发表个人观点而已。我说的MERIVALE IB有些是我认为是值得去的,有些我认为不合算,,,如果谁任何举措肯定有满意的,有不满意的,欧。还要找我理论??? 让我负责? 算了吧, 洗洗睡吧。。。。你可以说IB打遍天下无对手,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的摇篮,,,,,我不会和你急。:) 不过话说回来,,,, 明年FRASER 排名,我估计COLONEL BY够呛,前三 99%可能没戏, 前5可以争一下。。。。 个人观点啊, 您别生气啊。:eek:
 
最后编辑:
您这话就言重了吧,多少有点文革文风了吧。
看看我们金老师说的,
["金陵, "]今年MH好像是三个考生录取一个,CB是两个考生录取一个。[]
2:1 , 3:1 就是一位数,如果终究,她的误差级别应该比我高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我不会去责问她是否误导,因为大的方面是正确的。 这回COLONEL BY录取率明显比MERIVALE高很多,这就是我的数据和她的共同之处,如果你想继续就COLONEL BY 和MERIVALE录取率谁高谁低再深究,我们可以打个现金的赌:)

至于具体两校招生具体人数,在官网现在已经不能查到,我参照的是在几次坛中积极人士各时期数据。
录取人数
COLONEL BY 160,140, 195
MERIVALE 140, 160, 130

考试人数:
COLONEL BY 300 (至少3各来源),350
MERIVALE 400, 450, 500

如果你能“负责任“的说出具体准确数字,那就请讲吧,我不会因为你部分数据的出入而把你打进现行反革命的队列的。:cool:

你那说对我的”误导“指控更是无稽之谈,我误导谁了,这贴中谈到MERIVALE IB和EOM, 对每个学校我都没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清楚的摆明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得失。何来误导之说? 我既不是教育系统公职人员,也不是政府或学校,我就是发表个人观点而已。我说的MERIVALE IB有些是我认为是值得去的,有些我认为不合算,,,如果谁任何举措肯定有满意的,有不满意的,欧。还要找我理论??? 让我负责? 算了吧, 洗洗睡吧。。。。你可以说IB打遍天下无对手,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的摇篮,,,,,我不会和你急。:) 不过话说回来,,,, 明年FRASER 排名,我估计COLONEL BY够呛,前三 99%可能没戏, 前5可以争一下。。。。 个人观点啊,您可以说CB明年继续是老大,那是你的自由。:eek:
热老师,这有个网页可以参考。
https://ocdsb.ca/cms/One.aspx?portalId=55478&pageId=10119144

Merivale的容量是140, CB去年招了196。
去年一共大概有700人报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