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影评系列

腊八粥

灵兮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14-04-06
消息
8,502
荣誉分数
16,484
声望点数
1,323
目录

1. 爱的美好在于接纳--评《幸福的黄手帕》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46
2.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红色小提琴》影评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47
3.《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影评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49
4 THE GREAT GATSBY by F. Scott Fitzgerald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0
5.看大陆禁片《Summer Palace》有感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1
6.《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2
7.《Call me by your name》-- 我不羡慕痛苦本身,但我羡慕你会痛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3
8.食物比时间更重要--评电影《钢琴家》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4
9.写在水上的句子--评电影《PATERSON》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82
10.评影片《生死朗诵》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84
11.当考试变成交易,谁能笑到最后--评《天才枪手》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209
12.人性本恶,你作恶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做--评《狗镇》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64487
13.你逃得过法网,却逃不过良心--评电影《催眠大师》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70900
14. 给AI恋人当备胎,也是醉了--评电影《HER》
 
爱的美好在于接纳--评《幸福的黄手帕》

《幸福的黄手帕》由山田洋次担任导演,影片上映以后,深受观众和电影界的好评,被选为1977年日本十大佳片的首位,连获五项奖——编剧奖、导演奖、男主角奖、男配角奖、女配角奖。

这部影片是根据美国专栏作家彼得·哈米尔在《纽约邮报》上发表的一篇小品文改编的。这篇小品文曾由美国“黎明社”把它编成一支脍炙人口的歌曲,题名为《幸福的黄绶带》。影片的故事情节据说与小品文基本上一样,只是地点和剧中人物完全日本化,这也是日本在改编外国作品时惯用的手法。



《幸福的黄手帕》的剧情简介

煤矿工人勇作(高仓健)失手将一名寻衅滋事的流氓打死后,被判刑入狱,在监狱里,他因害怕耽误妻子光枝(倍赏千惠子)的生活和前途,主动提出离婚,并真心实意地劝她改嫁。


刑满释放前,勇作给光枝写了一封信,说如果她还没有与他人结婚,仍在等待着他的归去,就在家门前的旗杆上挂上一块黄手帕,假如他看不到黄手帕,会就此远走他乡。归家途中,患得患失的勇作碰到一对驾车出行的年轻情侣阿钦和朱美(武田铁矢、桃井薰),搭乘他们的车一路同行,在他们的鼓励下鼓足勇气踏上了返乡之路。


575629



故事的主线是勇作出狱后返家路上纠结而又矛盾的心情,他一路上不断回忆着妻子光泽的样貌和声音,想象着她欢迎自己归来的各种场景,他即希望妻子能够温柔的说“你回来了”,又害怕妻子已经改嫁,自己希望落空不得不流落他乡。



影片的前半段,三个各带心事的人偶遇在北海道,他们谁都没有打算告诉对方自己的故事,只是萍水相逢搭一段车走一段路而已。红色的二手跑车在田园风光中行驶,一路上小麻烦小插曲小笑话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温情喜感冲淡了男主出狱后的沉闷感。画面的风格也显得明快诙谐。



如何让一个劳改犯获得观众的认同和理解呢?导演别具匠心,安插了故事的第二梯队,失恋离职的2B青年阿钦,单纯善良的女孩朱美。阿钦是个笑点不断的人物,他玩世不恭泡妞不果,却永不气馁,朱美是个爱哭的列车服务员,对阿钦由抗拒到接受,两人一路上吵架,抱怨,对掐,真真假假又颇为默契,有种打不散,拆不开的喜感。

阿钦几次要对朱美霸王强上弓都被勇作拦住。

勇作问:“你喜欢那个姑娘吗?”
阿钦:“怎么说呢?”
勇作:“如果是真心喜欢,那就应该很好地向她反复表示嘛!”
阿钦很难为情地说。“哎呀,谈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怎么说呢?也就是在一起玩玩罢了。”
勇作瞪他一眼,阿钦有些发慌。
阿钦:“我想对方对这点也是理解的,可是还要抵抗。再说长得也没啥了不起。当然,我自己也长得不怎么样,啊哈哈!”
勇作听到这话感到恶心:“你都说些什么呀,你这个蠢货!”
阿钦:“什么?”
勇作:“你也算是九州的人?你父亲是怎样教育你的!岁数也老大不小的了,还胡话连篇。”
阿钦膛目结舌。
勇作;“想过没有,朱美是一个女孩子。女孩子终归是弱小的。正象盛开的花朵那样很脆弱,很容易被毁掉。男人就应该去保护她,珍爱她。……喂,你听见没有!”
阿钦:“听着啦。”
勇作:“可是你今天都干了些什么?还算个男人!车子问题是因为你去解手引起的,你却大发牢骚。一会儿扯开嗓子跟人家吵,一会儿又象发情的狗一样去搂人家,九州的人能干出这种事吗?依我看,你就象一个不负责任的捧球捕手。你知道吗,你实在太不像话!应该用凉水浇浇头冷静地想一想。这个蠢货!”

阿钦被勇作斥责得哑口无言,蹒跚地站起来,关上电灯钻进被窝....



观众对勇作的好感不断增加,虽然是位怪大叔却也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导演渲染够了勇作的高大,镜头忽然一转,勇作因为没有驾照而被请入警察局,真相被揭开,小伙伴们被惊呆了,那么高大帅气有正义感的勇作竟然是个杀人犯.....当勇作讲述完自己的故事,说到他和妻子不得不离婚时,勇作的脸上流露出悲伤的神情,他以手抱头,痛苦地说:“为什么我生来就是流氓的性格。一生起气来,自己就控制不住自己,马上变成一个乱来的混人。正因为这样,一辈子都倒霉...” 阿钦和朱美哭作一团。

黄手绢,谁有黄手绢啊?真想买两条给递进屏幕去。



在阿钦和朱美的帮助下,勇作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返乡之路”。这是整部影片最为出彩的地方。这条路并不很长,但对勇作来说,每一次转弯、每一次上坡,都是那么扣人心弦、令人忐忑。正所谓近乡情更怯,音乐,对话,表情,路牌,地名,小店无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让人既期待又紧张。高仓健的表演实力也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小轿车最终停靠在他家附近之时,颇有男子气概的勇作此时却双目紧闭,胆怯地躲在车子里不肯出来。直至阿钦与朱美兴奋地拍打车窗时,他才微微睁开眼睛,看向迎风飘展的黄手绢,痛楚的眼神即刻转变为又惊又喜的眼泪,观众们也为之一振,喜悦,释然,感动。



故事在阿钦和朱美的甜蜜亲吻中结束: 阿钦依旧很难看,镜头突出了他不整齐的牙齿;朱美还是那个单纯普通的列车服务员;勇作的行李包又破又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他是一个劳改释放刚刚归来一无所有的中年男人,妻子光泽和过去一样,一样的发式,一样的围裙,却分明地比六年前憔悴苍老了许多....导演没有试图抹掉人物身上的不完美,恰恰是有这些不完美才显得真实可亲,和普通人没有距离。



现实中谁不是一身的毛病呢?我们不是没有看到对方身上的缺点,但是我们选择接纳,幸福的黄手绢在旗杆上烈烈生风,好像是一双双张开的臂膀正对人们说,来吧,到我怀里来,生活总在给我们重生的机会。

1977年的影片,40年过后回顾依旧动人心弦,不得不说《幸福的黄手帕》是一部经典的好影片。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红色小提琴》影评

578272



红色小提琴的剧情简介 ·


弗朗索•吉拉德导演的《红色小提琴》,影片描述意大利克里蒙纳一位制琴大师,太太因难产过世,悲恸之下他造就了一把独一无二,宛若幽灵附体的红色小提琴。这把琴在三百多年间辗转易手,从修道院的孤儿开始,到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间上海的一位音乐老师。曾被偷、被抢、被埋葬、被枪击,被弃置,被遗忘,她曾流落于城镇乡野,曾被藏在楼板暗层,曾被高悬在阴暗的阁楼上,她飘洋过海历经人世变迁,被典当,被赎回,被转赠,每一段际遇都是传奇,她的主人们命运叵测悲凉,大多带着未尽的愿望离开了人世....最终小提琴被作为爱的祝福由一位父亲送给了他的女儿。


578273


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无数人的命运紧紧相关联。要将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故事讲得形散神不散是需要非凡的叙述技巧的。这部影片集传奇,悬疑,音乐于一身,其有条不紊的电影叙述技巧让人印象深刻。


578274


影片通过两条主线将错综复杂的人世变迁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一条是倒叙,通过红色小提琴的拍卖现场,不断闪回,每次都添加新的人物和内涵,让观众对小提琴的最终归宿充满了期待;第二条线是制琴师太太在生产前的五张塔罗牌:每一张牌代表着小提琴的一段经历,琴师太太的魂魄就在红色的提琴中,仿佛拥有某种魔咒,让每个见到这把琴的人都为之痴迷疯狂。无论演奏者是否知道红色提琴的来历与真正价值,都逃不出拥有她的冲动。



578275


小提琴就好像一个魔咒,只有真正懂得她的人才能听出她的叹息与哭泣。终于,在鉴琴师的手中得以恢复真容,红色小提琴的秘密被现代科技揭开,原来让人惊艳的红色漆迹是300年前制琴师满怀悲恸将太太的鲜血溶入提琴涂料中一笔一笔地刷上琴身,红色小提琴本就是血和泪的产物,难怪拉出来的曲子也是如泣如诉动人心魄。



578276


从影片获奖的情况来看,《the Red Violin》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

影片音乐的主轴是被称为“Anna’s Theme”的一段旋律。这段旋律是造琴师太太安娜时常会哼起的曲调,旋律古老而神秘。Anna’s Theme第一次出现是画面从拍卖会现场转到300多年前,小提琴诞生的地方,在油画般静谧的光线下,安娜为腹中孩子吟唱着摇篮曲,由此揭开了红色小提琴的凄美故事。


578277


每当小提琴的身世被回忆或者塔罗牌的预言被应验,都会出现这段Anna’s Theme。如果说红色小提琴是故事的主体,是爱琴人的灵魂,那么Anna’s Theme就是贯穿影片始终的音乐灵魂。她直接参与了电影的表演。作为画面的补充和延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层的文化内涵。从爱中而来,到爱中而去。世事无常,人世苍凉,可是负载于小提琴中的灵魂和悲伤却从未消散。



578278


红色小提琴最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做工精巧,音色优美,更在于加驻于她之上的时间和命运的力量。她久经辗转,看尽潮起潮落,每一位听懂她的人都在心头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那是人类灵魂中的深深叹息,提起琴弓奏响小提琴的人们,总是在华丽深邃的音色中感受到短暂和永恒的碰撞。短暂的是人的生命,而永恒的是人类之间生生不息的爱和欣赏,父母对孩子的爱,师长对学生的爱,情人之间的爱,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知音者的怜悯和同情....


578279


有人评论道:“一部小提琴是用生命铸造的,她的童年体弱多病,少女时代遇到的是一位英俊的少年,成年之后接受了世俗的挑剔,最终回到的是一个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音乐不分国界,热爱音乐的人又如此相似,为小提琴而疯狂,为音乐而奉献。没有什么比她回到一个温暖的家更好的结局了。或许故事还在继续,只是默默地讲,不再波澜壮阔,惊天动地了~”


578280


我很喜欢那一句“没有什么比她回到一个温暖的家更好的结局”。几百年来,随着塔罗牌一张张地解开谜底,附着血和爱的故事继续着,当红色小提琴的乐音响起,让听者颦眉低首的是那些绵绵不尽的生死离别。可是每一个倾注,每一段不舍,每一次的珍爱,哪怕最终是失望是破碎是遗憾,依旧在短暂中勾勒出永恒的轮廓:那是人类对音乐的爱,对美的爱,对人类自身的爱,生生不息,绵绵无绝,犹如野草繁花般的顽强。



哪怕历经沧桑,她依旧故我,红色代表着不息的生命力和温暖。

红色小提琴带给人不是绝望和悲伤,反而是永不熄灭的希望。

578281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影评

597716


这年头时间宝贵,看电影要么看获奖的,要么看兴趣相投的人推荐的,否则谁能忍受几个小时被白白消耗掉的失落感。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获得了第6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单单看名字就让人好奇,蓝色是冷色调,看见蓝色,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平静的,深邃的,神秘的,但唯独不会想到“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推荐这部片子的人写道:“在IMDB 上被将近九万名观众评为7.8分,算是相当高的了,因为 "Titanic" 这样的爱情片大制作也不过才7.7分而已。电影很长,有整整三个小时。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如此长的影片,居然可以给人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的感觉。”


女主Adele是个极其普通的女孩,15岁的时候有过一个高中男友,他们约会亲吻做爱完成一切恋人应该做的事情,但Adele始终表现得犹豫而迷茫,好像她和男友是被周围的同学们推到一起的,而她从这段关系中完全体会不出爱情。


第一次在街头偶遇Emma,她有着一头耀眼的蓝色短发,细长而眯缝的眼睛,白皙的皮肤,纤弱中带着一点点邪气,Adele的目光久久地追随着Emma,大概那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魔性。再次遇到Emma是在同性恋酒吧,从天而降Emma打开了Adele的心灵大门,电影拍得细腻写实,Emma是艺术系的学生喜欢画油画,而当时的Adele是梦想毕业后当小学老师的高中生,相对于喜欢哲学和艺术的Emma, Adele显得懵懂无知,不过爱情在最初阶段是意识不到这种精神差距的,两人之间瞬间点燃了蓝色的爱火,她们从微微的尴尬到小心的试探,从顾左右而言它到亲密的接触,被彼此强大的磁力吸引最终合二为一。


可以说Adele 和 Emma 的爱情是基于纯粹的欲望。这部电影对欲望的展示和描写,超过了绝大多数爱情片的尺度。影片中长达十几分钟的性爱场面完全没有任何配乐,最直观的方法去呈现。对观众的视觉冲击远远超出了同类型的影片,《断背山》和《色戒》与这部片子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有人评论说“很少有一部电影,在一部三个小时的长度里,前两个小时居然几乎用的都是大特写的镜头,拍主角上课,吃饭,睡觉,自慰,做爱,洗澡,调情,但是却不让观影者对此手法心生厌烦,没有任何的被侵略感。这种手法的运用给人的感觉极其震撼。”

两人在性爱上无比般配,但是内心的距离却不断增加,她们在阶层,思想和社交圈,家庭背景上的迥然不同都成为了爱情的阻力。整个电影的转折点,被导演很巧妙地安排在Adele辛苦帮Emma筹备朋友的聚会。而这个聚会上,Adele在Emma的艺术家圈子里感到孤独,对于Emma从事的绘画她也感到迷惑不解,或许是为了缓解这种内心的不安全感,Adele背着Emma开始和男同事交往....Adele和Emma从邂逅,熟知,相爱,生活在一起,然后又不可避免的出现隔阂,出轨,分手,失恋。这个过程被如此细致入微的展现在屏幕上。

Emma发现Adele出轨感到愤怒异常,分手的过程很直接,无论Adele如何痛哭乞求都无济于事。Adele在白天的工作中强作欢颜,晚上痛哭流涕,失恋的过程漫长而痛楚,好不容易Adele熬过了一段时间,在咖啡馆里她尝试着与Emma复合,一身灰衣的Emma显得很纠结,面对Adele的欲望,已经有了稳定伴侣的Emma最后非常艰难的拒绝了她....


时隔多年两人再见面的时候是在Emma的画展上,Adele被邀请去了Emma的画展,她们热恋时的画作被挂在墙上,Adele的躯体在画面上依旧无比美艳,但是Adele在这样的场合中依旧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最后她选择默默的离开,没有告别....影片在Adele孤独远去的背影中结束,不过导演显然没有打算制造多愁善感的气氛,相反此时的Adele不再是那个迷茫困惑的青春期女孩,她在失败的爱情中成熟了长大了。


总的来说还是很喜欢这部影片的,拍摄手法很写实很贴近生活,过去我常常以为法国人的情爱观是非常随兴的,但是这部影片中表达出来的爱情却相当纯粹而专一。回到影片的名字“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我依旧感到费解,Emma专注于绘画情感稳定后,她头发不再染成蓝色,衣着有质感但是很中性,评论家评论她的画作中表现出内心沉静的力量。相反Adele失恋后喜欢穿蓝色的连衣裙,尤其是在白黑色调为主的画展上给人一种忧伤而妖媚的诱惑,这也使她在画展上更加显得格格不入,独来独往。

不过,蓝色毕竟是美丽的颜色,虽然落落寡合却也如此炫目诱人,Adele会再次遇到她的宿命,或许导演想说明的是蓝色是爱情的颜色,带着神秘的吸引力,但要保持爱情的吸引,只有肉体的诱惑还是不够的....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被翻译成为《阿黛尔的生活》,一部讲女同的片子,但是感觉上选择女同的爱情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只是为了更加方便表达爱情中情和欲的纯粹和复杂。
 
THE GREAT GATSBY by F. Scott Fitzgerald

651809



来自路易斯维尔肯塔基州的富家女Daisy年青貌美,早在家乡初露头角就颇受附近驻守军官的欢迎和爱慕,家境贫困的盖茨比也在其列。盖茨比为了获得Daisy的爱,谎称自己来自富裕家庭,在盖茨比的眼中,Daisy是完美的典范 - 她富有,有教养,优雅,有着贵族气质,极具魅力。盖茨比在幼年时就渴望成为一个这样的贵族,这种梦想使盖茨比无比迷恋渴望着Daisy。在盖茨比上战场前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成为了爱侣,黛西答应等待盖茨比归来,可是5年后,当盖茨比从战场归来,Daisy已经与贵族家庭的汤姆.布坎南结婚,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为了赢回Daisy的心,盖茨比不择手段通过走私操控股票等非法的途径一夜暴富,他一掷千金在Daisy家的河对面买下大豪宅,每周六都在处所开party, 夜夜欢歌,宾客如云,而离奇的是宾客们都不知道这位年青多金,慷慨好客的大帅哥究竟是何方神圣。



终于盖茨比的奢华生活获得了Daisy的注意,他们盖茨比的安排下在尼克家重逢,随后盖茨比带着Daisy参观自己的豪宅,向她展示自己的财富和成就,他邀请Daisy和Tom参加party, 介绍自己认识的达官贵人们....果然盖茨比又一次获得了Daisy的喜爱。



行文至此,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纯情的爱情故事,痴情的盖茨比确实疯狂地爱着Daisy, 为了赢回她而不惜一切代价,但事实证明这些只是盖茨比的一厢情愿....盖茨比直面Tom将剧情推向高潮,然而当Daisy知道盖茨比的财富来得并不光彩,她开始动摇退缩,在回家的途中,情绪激动的Daisy开车不慎撞死了Tom的情人,这一幕非常戏剧化,现实中绝无可能发生的巧合,却提升了小说的深度,让人拍案叫绝。盖茨比和Daisy的命运又一次走上歧路,当盖茨比挺身而出为Daisy承担罪责,Daisy和汤姆这两个真正的罪犯却远走高飞搬离了此地。盖茨比死后,过去在他豪宅中欢歌艳舞的宾客们一个都没来,报纸上通篇都是荒谬的谎言,盖茨比死前依旧满怀憧憬地等待Daisy的电话,依旧期盼着那个高高在上的阶层的认同和接纳....



故事的叙述者尼克将Daisy描绘为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往往用钱来收拾残局。她喜欢金钱,轻松的生活和物质奢侈,也喜欢感情游戏(她似乎真的喜欢尼克,偶尔似乎真诚地爱上了盖茨比)。却对自己的女儿漠不关心,也从来不讨论她。在故事结尾Daisy选择汤姆而非盖茨比;她驾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却让盖茨比承担罪责;盖茨比死后,Daisy甚至都没有去参加他的葬礼,而是和汤姆匆忙的搬走,都揭露了Daisy的本质:她虽然美丽迷人,却轻浮空虚,自私自利,远远不能达到盖茨比的理想。在20世纪20年代作者菲茨杰拉德对美国的概念中,Daisy代表了当时富裕阶层的价值观。



很多人为盖茨比叫屈,为什么他会无怨无悔地爱上一个不值得他爱的女人? 但是细想之下,盖茨比其实就算不爱Daisy, 也一定会爱上和Daisy类似身份地位的人,所以与其说盖茨比爱的是Daisy这个女人,不如说盖茨比爱上的是Daisy所代表的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这是他童年的梦想,摆脱贫困的家庭,离开自己的阶层,进入上流社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佩。Daisy对于盖茨比就如同河对岸的绿色灯火,美好,遥远,充满魅力。盖茨比渴望Daisy能接受他,得到Daisy的认可,也就是获得了Daisy所归属的贵族阶层的认可,盖茨比坚持要Daisy跟Tom说,自己从未爱过Tom, 这也是盖茨比要证明自己的一部分,证明自己确实打败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富家子弟,抹去5年前留下的遗憾。




651810



让我们回到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伟大在哪里?

盖茨比的伟大绝不能局限在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勇于牺牲上,为Daisy顶黑锅的这个桥段其实是一种颇为戏剧化的手法,目的是为了揭示盖茨比和Daisy本质上的不同,盖茨比勇敢真挚,Daisy自私怯弱,盖茨在对Daisy的不懈追求中,展现出了一种出众的将梦想和希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这种改变人生重建自我的能力是盖茨比的伟大之处。



盖茨比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竭尽全力去追求自己梦想、并甘愿付出。或者说他沉浸在梦想中,为了梦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梦想倾尽全力,是一个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仍保有“初心”的人....豆瓣上有一句评论一针见血:“他是那个物质主义年代里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虽然Daisy并不值得盖茨比倾尽生命的爱慕,虽然财富转瞬即逝,虽然人世间的繁华有如过眼云烟,但是这世间多少人好像盖茨比一样依旧无怨无悔地凝望着远方河流上黑色迷雾中那朵晶莹剔透的绿色光芒,伟大的盖茨比即便被现实击倒,他依旧完成了大写的“人”字,他留给人们的是那个无所畏惧的逆流而上的勇者形象。



电影The Great Gatsby 拍得很好看,这部影片囊获了第86届奥斯卡的最佳美术指导的奖项。影片的视觉效果的确新颖独特,可谓当之无愧。 Leonardo DiCaprio演绎的盖茨比极为传神,在与Daisy重逢的戏段,Leonardo将盖茨比的紧张,困窘又兴奋的心理表现的极富喜剧效果,让人又是好笑又是同情,然而Leo却未能因为盖茨比这个角色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实在让人遗憾。


651603


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TIME AND PLACE WRITTEN · 1923–1924, America and France

DATE OF FIRST PUBLICATION · 1925

PUBLISHER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ARRATOR · Nick Carraway; Carraway not only narrates the story but implies that he is the book’s author

POINT OF VIEW · Nick Carraway narrates in both first and third person, presenting only what he himself observes. Nick alternates sections where he presents events objectively, as they appeared to him at the time, with sections where he gives his ow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tory’s meaning and of the motivations of the other characters.

TONE · Nick’s attitudes toward Gatsby and Gatsby’s story are ambivalent and contradictory. At times he seems to disapprove of Gatsby’s excesses and breaches of manners and ethics, but he also romanticizes and admires Gatsby, describing the events of the novel in a nostalgic and elegiac tone.

TENSE · Past

SETTING (TIME) · Summer 1922

SETTINGS (PLACE) · Long Island and New York City

PROTAGONIST · Gatsby and/or Nick

MAJOR CONFLICT · Gatsby has amassed a vast fortune in order to win the affections of the upper-class Daisy Buchanan, but his mysterious past stands in the way of his being accepted by her.

RISING ACTION · Gatsby’s lavish parties, Gatsby’s arrangement of a meeting with Daisy at Nick’s

CLIMAX · There are two possible climaxes: Gatsby’s reunion with Daisy in Chapters 5–6;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Gatsby and Tom in the Plaza Hotel in Chapter 7.

FALLING ACTION · Daisy’s rejection of Gatsby, Myrtle’s death, Gatsby’s murder

THEMES ·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dream, the spirit of the 1920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cial classes, the role of symbols in the human conception of meaning, the role of the past in dreams of the future

MOTIFS ·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vents and weath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social values, images of time, extravagant parties, the quest for wealth

SYMBOLS · The green light on Daisy’s dock, the eyes of Doctor T. J. Eckleburg, the valley of ashes, Gatsby’s parties, East Egg, West Egg

FORESHADOWING · The car wreck after Gatsby’s party in Chapter 3, Owl Eyes’s comments about the theatricality of Gatsby’s life, the mysterious telephone calls Gatsby receives from Chicago and Philadelphia
 
看大陆禁片《Summer Palace》有感


在图书馆的电影架上看到《Summer Palace》的字样,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颐和园三个字,有了种莫名的亲切感,觉得会是一个文艺片。将碟片拿出来仔细端详,封面上是一个斜着眼睛看着远处的漂亮女人,微卷的烫发,好像哭过的样子,眼睛和鼻头都有些微微泛红,饱满好看的嘴唇抿着,嘴角妩媚地翘起一道弧线,让人感觉这也是个悲伤又有些风尘的女人。在封面的灰白背景中有两个握着枪带着钢盔的军人的背影,在右手下方的位置有Cannes Film Festival的标识,而封面最下方是一行英文字“Bann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我的好奇心嗒嗒地发出指令,能在嘎纳电影节获奖的禁片肯定是值得一看的啊!二话不说赶紧借回家去。

我看电影都是喜欢先上网看看相关评论,多少先有个大致的印象。虽然是禁片,神通广大的中国影迷们依旧通过各种渠道看了这部片子,评论褒贬两级分化非常严重,有人说就好像是在写自己,有人说女主“就算是个婊子我也爱她”。长篇都是洋洋洒洒地夸,短评懒洋洋地踩着,也有很多困惑的不理解的,比如这个,直接把我看笑了。

668991


真是太有意思了,行了,还是自己看吧。

669021


电影从80年代后期女主收到去北京某著名大学入学通知书开始,不过请注意这不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意思是一个意思,青春终究是要留下伤口和遗憾的。但是《颐和园》中的青春j将更加撕裂和痛楚,完全没有一点点的励志,或许文艺片要的就是用颓废和无力搭建起来的美感,所以基调就奔着迷茫,空虚,失落,不安,放纵....策马而去。


女主人公余虹(郝蕾饰演)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什么是典型呢?我定义一下,主要是指那种无所事事,喜欢对着空气发呆流眼泪的美丽的爱幻想爱写字的女生,不符合上述条件者,都不够典型:evil::evil:)余虹的母亲早逝,跟着父亲长大,这或许也是她和当时中国主流的同龄女孩不一样的地方,她的思想中没有一点点保守和传统的顾及,处事毫无禁忌,任性自由,她认定“身体是最诚实的,是不会说谎的”,在奔赴大学的前夜把自己的童贞交给了高中恋人——一个当地的邮递员小伙,小伙子教会了余虹抽烟,之后少女余虹带着满脸的忧伤去北京念书了。

入学后不久,她就成为了同学们关注的对象,因为她嫌寝室人多地方太窄小,常常喜欢独自靠在寝室门口抽烟,那抽烟的姿势是相当的优雅,而且颓废引发了同学们的猜测,有人说她失恋了,有人说她心残了,余虹只是笑笑很少解释。余虹的与众不同很快吸引了跟她同类型的文艺女同学李缇的注意,进而认识了李缇在德国留学的男朋友和男友的同学周伟(郭晓冬饰演)。余虹和周伟在舞厅里隔着人群看了一眼,两眼,三眼,四眼,五眼....终于抱在一起开始跳舞,荷尔蒙迅速发挥化学反应

668950


年青的爱情都是美好和绚烂的,他们非常养眼的爱着:一起骑车出游,一起划船,一起在宿舍里激情做爱....直到有一天文艺女青年用典型地文艺腔对周伟说“我要和你分手了,因为我离不开你了”。我赶紧暂停了碟片,因为真没看懂这个逻辑,想了又想还是不懂,只好哈的一笑,心说这大概就是No zuo no die吧?

余虹这么一作之后,和周伟就开始拧巴了,相互爱着又相互伤害着,彼此渴望着惦记着,却又不肯好好过,整天上演那种分手不舍得,复合又抽耳光的纠结状态。我看着郁闷,起身去喝水,忽然觉得很奇怪,这个片子里的大学生怎么都不读书啊,就看见他们在压马路和寝室里忙活健身操了,怎么都没看见过他们好好上课学习呢?

这个时候六四运动到来了,学生们你拉我的手,我拽着你的胳膊,挥舞着红旗,攀上了大卡车,导演没有用一个天安门广场的镜头就到了晚上,周伟带着余虹和李缇看完游行欢欣地走在回校的路上,回学校后,周伟和暗恋自己已久的李缇上床,在宿舍里被学校保安当然捉住。学校通报要给予行政处分。余虹立刻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天崩地裂,文艺女欲哭无泪。很好笑地说原来导演拍了许多混乱的场面,学生的狂热,而所有的用途就是为男主的劈腿制造契机呀?!:cool::cool:

因为六四动荡的时局,余虹的高中情人赶来北京,到余虹的宿舍找到了她,余虹大哭不已。六四的混乱继续中,导演又安排了烧军车的一幕,场景很真实,但是没有做任何有政治观点的表达,向军车不断丢砖头的普通民众看见对空开枪的士兵赶来,做鸟兽散,封面上军人的背影出现在这个镜头里,驱散围观群众后带着枪的士兵守在被点燃的军车边....周伟出现在现场,但是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在奔跑的人群中周伟没有找到余虹,也失去了最后一次挽回余虹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为了报复渣男,文艺女青年余虹忽然退学了,她跟着高中情人回去了家乡。余虹的室友哭着一路小跑去告诉周伟这个消息,周伟一脸茫然。


故事到这里背景音乐响起时黑豹乐队的那首《Don't break my heart》,在铿锵的音乐中,生活如高速行驶的列车,余虹和周伟从此天涯两分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渐行渐远。

余虹在家乡待了两年,又带着满心的伤痛辗转来到深圳,她的青春被消耗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和各色男人的身上。她依旧是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干着不着边际的事情,写着文艺范儿的日记,一遍遍的絮叨着:“每当这个时候,都会用身体来怀念自己曾经的爱人周伟。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她相信他一直是爱她的,而她,当然,刻骨铭心地爱着他。”

与此同时,周伟和李缇在李定居德国男友的帮助下去了德国。乡愁总是困扰着海外的游子们,也增强了周伟对余虹的思念。李缇一直保持和周伟地下情人的关系。直到有一天,做爱后李缇困惑地问:“我们这是什么关系呢?”周伟说:”我还爱着余虹我要回国去找她。“ 于是文艺女李缇面无表情的崩溃了,在周伟回国前,李缇在聚会中一直安静地坐在高楼天台上,忽然她望着周伟笑了笑,身体后仰直接从高楼坠落,用自杀来表白自己对于爱情和人生的绝望。


自杀的这一幕很突然,让人情绪一下子冲到了顶端,然后又迅速黯然回落。我有点儿反应不过来,这都是啥事儿啊?按了暂停键,屋子里走了两圈,可怜的文艺女青年,第二次我又想到了那句No zuo no die。:crying::crying::crying::crying:


周伟依旧按计划回国,很快事业有所发展。一次跟同事出游偶然遇到过去的大学同学,听说余虹两年前结婚了。这个地方很奇怪,不是周伟说回国是来找余虹的么?怎么不在第一时间去找?后来我想可能是李缇的死发挥了作用,她得不到周伟,余虹也得不到了。

在彼此分离十年后,周伟终于还是通过email联系到了余虹,他们开车去了海边,在海风中站了一天直到暮色降临,谁也没说话,或许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许是不甘心,当夜晚来临,周伟和余虹去了旅馆,进入房间后,曾经如胶似漆的两个人却感到无爱可做了。过去的热烈的纠结情感经过十年世间的纷扰已经失去颜色,现在的那个人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人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切都已经消失。而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中间还隔着一个死去的李缇!两个人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生分和尴尬,这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668958


不得不说影片看到这里我才觉出这个片子的精彩,那种在时间和记忆的碾压下一切都变得陌生的失望感,那种在想象中的永不忘记的爱情原来早已面目全非....余虹假装说去买酒,其实是打算着偷偷离开,她来到加油站,过马路的时候恰好看见周伟的吉普车从面前急驶而过,很快消失在夜色中。余虹露出一丝苦笑,他们依旧是默契的,就算分手也都选择了不告而别的方式。从此江湖不再有孜孜念念永远守望的两个人。再无念想,一切都已经完结。

网上的很多评论都是谈论余虹的,最常见的评论是感叹这样一个标准到极致的文艺女青年,把自己本可以好好的生活搞得混乱不堪,支离破碎。有人引用用罗曼罗兰著名的一句话:“大半人只活到二十岁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不过变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不过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我对余虹和李缇感到遗憾,女人需要自我,需要爱情,但是如果活得过于自我,活得只要爱情,她们的世界是不是就只剩下矫情的迷惘,变得空虚又迷茫而毫无重量了呢?影片总体来说还是拍的不错的,人体美,色调也美,但是就是有种违和感,觉得90年代后的中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时代,余虹,李缇这种女文青病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和历史中的很多大拐点大纪事一样,身在其中的普通人并不见得能有多少参与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余虹,周伟,李缇对于六四这样的大事件并没有多少切身的认识和关联也说得过去,不过作为电影模糊了六四的背景多少也消弱了影片的现实意义。

这部影片被禁我感觉主要原因还是片中相当大胆的身体暴露和性观念的开放,而非政治观点的原因。这部影片能在嘎纳电影节获奖,也可能主要是因为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把影片中对青春时期的性、思绪的迷惘和混乱的学生运动当做是被浓缩了的中国特色。这部影片演员都不错,演技也值得称道,背景音乐很棒,除了有些三观不正,应该算是不错的文艺片。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731511



还是小女孩时候的松子,漂亮又懂事,乖巧又可爱,她喜欢穿着一双红色的小皮鞋,扑闪着黑黑亮亮的大眼睛,一边唱歌一边摇晃着小皮鞋打着节拍,如果你认为松子是个幸福又快乐的小姑娘,那么你错了。

从小到大,松子努力地笑着,但无论她多么努力,父亲总是对她视而不见。松子喜欢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可惜父亲只会将目光投向她背后的妹妹,又难看又瘦弱的妹妹,什么也不会做,却夺走了父亲所有的关爱和陪伴,松子在父亲的冷落中一天天长大,偶然的一次,松子发现自己扮鬼脸的滑稽模样竟然让不苟言笑的父亲笑了一笑,从此扮鬼脸成为了松子取悦父亲的唯一方法,她不断地扭曲起自己漂亮的脸蛋去迎合每一个身边的人。

长大后的松子成为了一名中学女教师,她详详细细地把第一次约会的经过讲给病床上的妹妹听,妹妹是善良的,一脸羡慕地看着她,轻轻地说出自己的祝福,松子在妹妹的赞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但是父亲知道这件事情后却大声斥责松子不该不顾妹妹的感受炫耀自己的约会,因为在父亲的眼中,生病的妹妹的感受永远比健康着的松子的感受来得重要。多年的怨恨和不满让松子愤怒地将妹妹推到在地,然后摔门而出,从此再也没有回家。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的就是女主松子不断寻找爱却又不断被爱伤害的一生。


缺爱的童年在松子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松子53年的短暂人生中,一直飞蛾扑火般地寻求被爱,为了得到爱人的认可和接纳,她不惜付出一切,然而善良的松子对爱的执著与渴求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不断遇到渣男,一次次被伤害,被欺骗、被鄙视,被羞辱、被殴打,被抛弃,每当松子结束一段感情,她总会迫不及待地投入下一个男人怀抱,哪怕明知是火坑,松子依旧会不顾一切地跳进去,她一遍遍对自己说:没关系,总比孤零零一个人好。

命运不断地用铁拳击打着柔弱的松子,渐渐的,她由一个甜美的性感的女性变成了一个臃肿不堪的老妇人,亲人不理睬她,邻居厌恶她,孩子们嘲笑她,世间一切的人都在嫌弃她,松子一辈子都在为爱付出,从来没有伤害过谁,但是每一个她爱过的人都毫不留情地远离了她,松子一直到死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

临死前,她在墙上写下这样的遗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731513


这就是松子,善良得近乎愚蠢,她活在爱的饥渴中,想要的幸福总是那么遥远,与她同行的男人总是践踏着她的付出,然后一段段的将她切碎。但是松子依旧无奈地做着鬼脸,不断地取悦着别人,不断地幻梦着美好终将属于自己。这样的松子让人感到很无奈,很悲伤,她的人生似乎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判断。

故事的叙述者是松子的侄儿“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姑姑,笙的父亲是松子的哥哥,同样非常嫌弃松子,跟松子早已断绝了亲属关系,如果不是松子的意外死亡,哥哥也不会被警察叫来处理后事。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一边看着电影,一边会反思着明明是可怜又无害的松子,为什么又是让人嫌弃和厌恶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最终变成了一个无人关心的老乞婆,惨遭被一群孩子打死在球场上的厄运?


松子的悲剧或许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或许是一种性格的悲剧。松子是个不能忍受寂寞的女人,她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也分不清对和错,她只有要取悦一切人的心情,没有主见,没有自尊,缺乏独立生活的勇气,这一切都造成了松子的可悲。她的爱总是来得太快,总是不顾一切地投入,总是停留在感官上的肤浅的对男人的认识,总是依赖最简单最快捷最容易遇到的人去爱。人在精神上的惯性可以根深蒂固的,幼年的缺爱自始至终影响着松子的人生。或许松子也希望像别人一样自爱自尊,但她无力拜托内心的脆弱,不断将幻想寄望于他人。这是一场完全失控的人生,松子的爱那么无私,如同圣母一样,但没有底线的爱毕竟是廉价的,松子的爱无论多么惨烈和固执,终究没有得到珍惜和回报。


看完这部画面唯美的电影,心一直跟着松子的命运起起伏伏。可怜的松子一直以为父亲并不爱她,直到父亲死后才发现父亲在她离开家后,在每篇日记的结尾都会写到松子;被松子厌恶的妹妹,一直都爱着松子,无论何时都盼着松子回家,但妹妹病死后,松子的怨恨无处安置,无论如何妹妹只是一个弱者,而松子永远也无法“打败”她。在松子临死前的幻觉中她见到了妹妹,松子想象着自己为妹妹剪了一个漂亮的发型,在那一刻松子内心中对妹妹的妒忌和愤怒完全平息了,有什么怨恨能超越生和死的界限呢?松子爱过很多渣男,最后一个毁灭她的男人是当年的不良学生龙洋一,松子犹豫过,挣扎过,但是依旧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最不该爱的人,为了阿龙,她不惜跟闺蜜决裂,不惜放弃了理发店的工作,不惜被打得鼻青脸肿,她无怨无悔陪着阿龙去死,又心甘情愿地苦等着阿龙出狱。在漫天的大雪中,一身白衣的松子手捧鲜花迎接出狱的阿龙,却被惶恐不安的阿龙一拳打倒在地,松子最后一次为爱做出的挣扎和努力也付诸东流,从此,松子再也没有了爱上别人的勇气。


“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松子写出作家男友自杀前的最后一句话,或许她终于认识到生而为人实在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做人是需要勇气和坚持的,是需要尊严、事业、健康、和自我的,当一个人因为缺爱而放弃自己的时候,她固然爱得悲壮而痴迷,却也同样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自身的价值,甚至也失去了被尊重和被爱的理由。


在这部电影中,每当松子陷入绝境,导演都会设计出一个童话般的背景,反复出现的幼年时松子最爱的童谣,浅吟低唱就好像是在叹息着松子的命运。那些天真幸福的画面之外是松子一次又一次挤出的让人哭笑不得的鬼脸,却创造出一种悲剧般强烈的反差,让人唏嘘,让人感叹:真希望松子能够幸福,真希望松子能够好好的爱自己。她或许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好好地活过。

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松子喜欢坐在河边发呆,据说那条河像极了她家乡的那条大河,无人倾诉的松子对着粼粼的波光,或许能感到一些些的安宁和快乐,即便是一个被世人嫌弃的人,也总有一处能接纳她的地方,在那里藏着所有她对家乡的记忆,对爱的期待,和对幸福的向往。

我给这部电影打五星。
 
《Call me by your name》-- 我不羡慕痛苦本身,但我羡慕你会痛

744377


《Call me by your name》,这部电影先是看的小说版,然后看电影。很显然这是一部必须看过原著才能充分领会作者深邃用心的电影,如果不看《call me by your name》的原著,你会忽略很多细节,甚至看不懂,比如Elio对Olive的迷恋其实是从哪个美式的“later”开始,其中代表着一种桀骜不驯,一种特立独行,和一种难以琢磨,而在影片中只能感觉到Elio是被Olive的外貌吸引。此后的很多的心理戏也是非小说不能阐释清楚的,Elio为什么在渴望Olive的同时却更加迫切地与女友玛奇娅求欢,Elio在和Olive第一次发生了关系后,第二天为什么忽然变得冷淡和厌倦....


《断背山》的原著和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表现力都不需要互为补充,同样属于同性恋爱情题材,同样属于始于青春的激情之爱,同样是唯美的真爱和遗憾的结局,《call me by your name》和《断背山》却有着非常迥异的故事脉络和表达主旨,同性之爱也完全可以带入到异性恋中,小说作者和导演对于爱情的阐释打动了观众的心。



中文将《call me by your name》翻译为《恋人絮语》其实也很贴切,因为这个故事不单单讲述的是同性恋的故事,更好的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初恋。当片子结尾Elio趴在炉火前,默默饮泣,那忧伤的画面久久地刻印在我的心中。每一个失去都是一个刀口,它会在岁月中愈合,也会在阴雨绵绵的天气中带来阵阵隐痛。



摘抄几段原著中深得我心的段落:

“You had a beautiful friendship. Maybe more than a friendship. And I envy you. In my place, most parents would hope the whole thing goes away, or pray that their sons land on their feet soon enough. But I am not such a parent. In your place, if there is pain, nurse it, and if there is a flame, don’t snuff it out, don’t be brutal with it. Withdrawal can be a terrible thing when it keeps us awake at night, and watching others forget us sooner than we’d want to be forgotten is no better. We rip out so much of ourselves to be cured of things faster than we should that we go bankrupt by the age of thirty and have less to offer each time we start with someone new. But to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what a waste!”


你们的友谊是美好的。也许超越了友谊。我羡慕你。就我看来,大多数家长会希望此事就此了结,或者祈求他们的孩子能快点振作起来。而我不是这样的家长。现在的你,会去抚平伤痛,但如心中依旧存留火花,不要残忍的掐灭它。逃避不会让我们睡的安心。但相比之下,看到对方比预想的先忘记自己会更加糟糕。我们对自己如此摧残,只为让伤口更快愈合,以至于不到三十岁的我们就已经遍体鳞伤。每次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能付出的情感会剩的越来越少。为了避免再次受伤,而故作麻痹,这多可惜啊。


Right now there's sorrow. Pain.
Don't kill it and with it the joy you've felt.
现在你的会感到悲伤,痛苦。
但是不要忘记这痛苦,连同曾经的快乐。



“I may have come close, but I never had what you had. Something always held me back or stood in the way. How you live your life is your business. But remember, our hearts and our bodies are given to us only once. Most of us can’t help but live as though we’ve got two lives to live, one is the mockup, the other the finished version, and then there are all those versions in between. But there’s only one, and before you know it, your heart is worn out, and, as for your body, there comes a point when no one looks at it, much less wants to come near it.” - Novel


我们只能拥有一次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但很多人都期望尽可能的多拥有,一个是想象的生活,一个是现实的版本,还有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但无论怎样选择,我们终究只有一个人生,而在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我们的心就已经苍老了。至于身体,总有一天没有人愿意再看到,没有人愿意再靠近。现在我感到遗憾,我不羡慕痛苦本身,但我羡慕你会痛。
 
食物比时间更重要--评电影《钢琴家》

  • 豆瓣评分9.0, Rotten Tomato评分95%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电影奖 最佳影片
4e24d5c68325QL5aSx6Z.jpg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不可谓不是一部好电影。音乐好,立意好,故事好,演员也帅,在150分钟的时间里,导演将二战犹太人饱受欺侮迫害的血泪史通过波兰犹太钢琴师Szpilman辗转流亡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徐徐道来。



除了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好看的大鼻子,轮廓分明的五官和修长的手指,我为他扮演的波兰钢琴师Szpilman无比强烈的求生欲而震惊,至亲至爱的父母兄妹死了,帮助他逃离集中营的犹太朋友死了,在工厂秘密筹划反抗的犹太工友死了,给他安排藏匿住所的波兰地下党夫妇死了,为他筹款买食物的波兰电台技术人员被枪杀了,甚至连最后欣赏Szpilman的演奏并给他衣服食物的德国纳粹军官也死于俄国人的战俘营,而文弱的Szpilman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纵观全片,导演关于战争的视角异常冷峻和冷静:影片中不甚枚举的杀人场面,全部处理得干脆利索,让人不寒而栗。Szpilman曾是备受尊敬的多情又富于幽默感的音乐家,对于同胞的死亡,他曾经感到悲哀和痛惜,在犹太人隔离小区,当他看到走私食品的孩子被活活地打断脊梁死在他的怀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悲愤,禁不住放声痛哭。但是随着无数亲朋好友在各种方式下相继死去,Szpilman的眼中除了恐惧已经没有了多余的表情。为了活着他不惜一切代价,那是一种纯粹的求生欲望,这种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可以完全抛弃了任何形式的多愁善感,战争的残酷也不言而喻。

9601e1649604rWUIH8oi.jpg


电影《钢琴师》是根据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城市的毁灭》改编,小说于1998年问世。这部浸透着钢琴家生命体验的作品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迄今已被译成14种文字。当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也有幼年从集中营逃生的经历,母亲死在集中营)看到这部自传体小说时,书中 “客观到近乎冷酷和精确地步”的描写深深震撼了他。 2000年的一天,风烛残年的Szpilman出现在众多媒体的话筒和闪光灯前,道出他多年不肯触及的伤痛:“……每天清晨醒来,我都想起与家人永诀的那个火车站。我想念他们……如今他们在哪儿?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最后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而Szpilman这些令人心酸的疑问都没有在影片中表达出来,一个镜头也没有。

但无论如何Szpilman也是幸运的,他传奇般的活了下来,成就他的最后一个奇迹是同样爱好音乐的德国军官Wilm Hosenfeld。战争中敌对的双方,一个是逃亡者,一个是军官,却在废墟一角,在废弃的客厅里,在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中找到了共鸣和怜悯。在Hosenfeld的帮助下,Szpilman撑过了饥饿和战火,从残酷的战争中存活了下来。

9601e1649871SUPQ3gmG.jpg




真实的《钢琴师》:纳粹军官和波兰钢琴家的故事 (ZT)


他们相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是九死一生的波兰钢琴家,一个是对现实感到迷茫的纳粹德军上尉。多年以后,幸存的钢琴家把自己的故事公诸世人,引起轰动。

2002年,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又把它搬上银幕,斥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钢琴家》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获金棕榈奖之后,又一举夺得2002年度美国影评家协会四项大奖。这里回忆的,就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故事。



加入纳粹的德国青年

故事中的纳粹军官叫维尔姆·霍桑菲尔德(Wilm Hosenfeld),生于1895年,是个乡村小学教师的儿子。随着父亲工作的更动,维尔姆的童年迁徙于德国伦山一个个高原小村庄之间。后来读了师范学校,维尔姆自己也当了教师。 生就的浪漫气质,维尔姆从小就富于幻想。自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一个叫“流浪鸟”的青年组织。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1914年8月,爱国热情高涨的“流浪鸟”们上了前线。维尔姆作战英勇,三次负伤,自豪地回到祖国。然而像许多同胞一样,他把《凡尔赛条约》视为对德国的侮辱。

战后一年,在“流浪鸟”的一次集会上,维尔姆遇到了让她心仪的姑娘安娜玛丽·克鲁马赫尔。他们结了婚,1927在塔洛的一个小村庄安下家,安娜玛丽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一家人过得宁静而美满。

当希特勒赢得1933年大选时,维尔姆认为他的纲领接近“流浪鸟”所崇尚的平等思想——元首不是许诺说,所有德国人不论出身多么卑微,只要参加国家社会党(纳粹)都可以一展宏图吗?他参加了纳粹冲锋队,两年后又加入了纳粹党。年轻的维尔姆喜欢唱歌、郊游、森林、营火。他为能够参与祖国的复兴而心醉,根本没有想到第三帝国即将带来的灭顶之灾。

波兰犹太钢琴家 就在维尔姆投身纳粹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波兰钢琴家已是柏林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叫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 Law Szpilman),当时22岁。或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或许是后天的熏染,瓦迪斯瓦夫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一首曲谱,他只要读一遍,就能无懈可击地弹奏出来,而且能以任何调式即兴弹奏一些完整的作品。父母在私下里不胜欣喜:“将来这是又一个鲁宾斯基,又一个霍罗威茨!” 瓦迪斯瓦夫的父亲塞缪尔是卡托维兹歌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他一向仰慕德国的音乐文化,希望儿子将来在德国发展。“德国有300部歌剧,而波兰只有3部!” 他常对瓦迪斯瓦夫说。然而希特勒执政后开始迫害犹太人,父亲的希望破灭了。

年轻的钢琴家回到华沙,他创作的歌曲折服了许多音乐厅的经理,机遇向他微笑。他应聘到广播电台工作,不久就开始给老家汇款了。后来,他在斯利斯卡街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房,把父母和弟妹都接来同住,那是什皮尔曼一家最幸福的时光。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了。23日,瓦迪斯瓦夫正在电台播音室演奏肖邦,一群德国轰炸机飞向华沙。一小时后,首都的供电中心首先被炸毁,电台的播音嘎然中断。 “我感到羞耻” 1939年8月底,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应召入伍,这时他已44岁,被分配到后卫部队,没有直接参与入侵波兰。10月,他被派往波兰的帕比亚尼采,管理一个临时战俘营。 一天在战俘营外,一个女人上前用德语跟他搭话: “求求您,先生,我丈夫被关在这里,我现在怀着孕,他母亲快咽气了,只求临终前再见儿子一面,要是您能放他出来……求您了!”

这个叫佐菲亚·切齐奥洛娃的女人其实是编了个故事,她并没有怀孕,她的婆婆也没有病危,但是霍桑菲尔德相信了,答应帮她。三天后,波兰军士长斯坦尼斯拉夫·切齐奥拉获得了自由,心存感激的夫妇俩把德国军官请到家里,坦告真情。从那以后,他们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 这期间,维尔姆对德国军队在波兰的使命逐渐产生了怀疑。

1940年冬的一天,他看到一群德国兵毒打一个波兰孩子,因为怀疑他偷了干草。这件事又一次深深触动了他,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的所有热情都熄灭了。看到我们的人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德国军人,我感到羞耻。”从这时起,他开始写战时日记,通过军邮一篇一篇地寄给妻子。

1942年,维尔姆·霍桑菲尔德晋升上尉,负责管理华沙驻军的体育设施,组织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他在驻地开了波兰语课,让德国官兵学习波兰语,请来授课的安东尼·切齐奥拉神父就是佐菲亚丈夫的哥哥。

当德国人在战场上处于劣势时,神父对上尉说:“你们打败了,扔掉你的军装吧!我们会把你藏起来。”上尉拒绝了,他说:“我知道上帝在诅咒德国人,但我不能抛弃我的同胞。”



“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德军在华沙将犹太人圈禁在犹太人居住区。由于斯利斯卡街就在其中,什皮尔曼一家不能迁居他处。瓦迪斯瓦夫在下等小酒馆弹琴,挣的钱不够全家?口,他们不得不一点点变卖家产。到1940年底,一直舍不得卖的钢琴成了最后一件没有保住的家当。坏消息不断传来,听说一些小城市的犹太人居住区都被洗劫一空,但父亲仍然心存侥幸:“华沙是大都市,我们有将近50万人,他们不能那么做。”

灾祸还是降临了。1942年8月16日,什皮尔曼一家和数千犹太人一起被押送到Umschlagplatz车站,开往死亡营的列车即将从这里出发。人们在酷暑中挨了好几个小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饥渴难耐的什皮尔曼一家以天价买了一块点心,分成六份,这是全家人在一起的最后一顿午餐。 士兵们接到命令,开始把人群赶进臭气熏天的车厢。忽然,瓦迪斯瓦夫听见有人大叫:“瞧,这是什皮尔曼!”一个警察——可能是在小酒馆里听过瓦迪斯瓦夫的演奏——跑来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拽出队伍。眼看着弟弟妹妹扶着母亲上了车,父亲正四处张望着寻找他,瓦迪斯瓦夫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他高喊着,挣扎着,要和亲人在一起。士兵们把他推开了,其中一个冷冷地说:“你犯什么傻?还不赶紧逃自己的命去!” 瓦迪斯瓦夫一下子明白了等待着这些人的是什么,这些被强行塞进车皮的不幸的人!他转身拔腿飞奔……两三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梦见了弟弟,弟弟俯身对他说:“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1943年2 月,华沙犹太人区暴动的前两个月,一些朋友和广播电台的同事找到了瓦迪斯瓦夫,把他安顿在雅利安人居住区的普拉沃斯卡街。因为怕被抓住,他不敢出门,而且不得不一次次转移,更换住所。电台付重金让一个技术员照料他的生活。但是到了夏天,送饭突然中断了,瓦迪斯瓦夫困守藏身之所,无以果腹。几个星期后,当朋友们赶来时,钢琴家已奄奄一息。电台又为他另找到一个住所,房门从外面用挂锁锁上,瓦迪斯瓦夫在这里提心吊胆地躲了63天,直到1944年8月华沙起义。

漫长的63天中,他听到巷战的轰隆声和嘈杂声,然后是居民随着德军的推进而撤退。一天,他从窗口看到德国兵正在放火焚烧他藏身的这座公寓。与其被活活烧死或者跑出去被打死,他宁肯自杀。他吞下了30粒安眠药,默告家人:“我来了,和你们重聚来了。” “你要挺住!” 公寓的大火在烧到瓦迪斯瓦夫住的地方之前熄灭了,昏迷许久的钢琴家竟又苏醒了过来。他恍恍忽忽走到外面,踯躅在废墟中。环顾四周,战前有131万居民的华沙如今已是一座空城,他好像当年的鲁滨逊,漂流在孤岛上。

只是,不时还有德国兵巡逻,他只能找机会偷偷钻进废墟下的那些厨房,找一点食物充饥。他蓬头垢面,瘦得脱了形,在饥饿、孤独和惶悚中苦苦挣扎。

一天,他又摸进一个厨房,正埋头在撤离的主人没能带走的坛坛罐罐里聚精会神地翻找,没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突然一声德语问话,让他惊跳起来: “你在找什么?你不知道德军参谋部要驻扎到这里来吗?”

大难临头,衰弱不堪的瓦迪斯瓦夫已无力逃跑,他绝望了:“随你把我怎么处置吧!” “你是谁?” 军官又问,他正是维尔姆·霍桑菲尔德。 “一个钢琴家。” 维尔姆指了指隔壁屋里的一架钢琴:“弹吧!” 瓦迪斯瓦夫在钢琴前坐下,开始弹奏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飘荡在瓦砾堆上的优美旋律令上尉动容。 “我帮助你出城,送你到乡下一个小村子去,”维尔姆建议,“在那里就安全了。” “可是……我出不去。” 维尔姆猜到了:“你是犹太人?”

钢琴家把自己的隐蔽处指给上尉。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维尔姆多次回来。给他带来面包和大衣。

一天,钢琴家问他苏联军队到了哪里。

“已经到了维斯瓦河东岸的普拉加,华沙的一个区。你一定要挺住!最多只有几个星期了,战争不会拖过春天。”

维尔姆最后一次回来是在1944年12月12日,带着面包和被子。道别前他告诉钢琴家: “我的部队要离开华沙了,俄国人随时可能过来。”

1945年1月17日,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苏联红军俘虏。



明斯克的囚徒

恢复和平以后,瓦迪斯瓦夫回到波兰广播电台工作,在第一次直播节目中,他又演奏了肖邦。

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的毁灭》。

40年代末,瓦迪斯瓦夫娶了医科大学的女学生哈利娜,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新的天伦之乐医治了心灵的创伤,他把对逝去亲人的痛苦思念埋藏进记忆的深处。

人们很久都没有维尔姆·霍桑菲尔德的消息。

直到1946年6月,一个从苏联明斯克战犯营获释的犯人给安娜玛丽带来一封信,那是维尔姆写的,他在那里干着挖渠和养猪的活儿。维尔姆把他帮助过的波兰人的名单写给了妻子,并嘱咐:“去找切齐奥拉,他还可能找到我帮助过的其他犹太人。”

安娜玛丽找到切齐奥拉神父,神父立即给明斯克战俘营的长官写了信,证明霍桑菲尔德在战争期间确实救助过一些波兰人和犹太人。但是上尉没有因此获释。 1947年7月,霍桑菲尔德在战犯营中风,两年后拖着病体接受审判;1950年被判处死刑,后减判为25年苦役。 直到1950年,什皮尔曼才得知霍桑菲尔德的悲惨命运,是另一个被上尉救助过的犹太人莱昂·沃姆写信告诉他的,信中说:“霍桑菲尔德在明斯克的战犯营,他被控犯有侵害波兰平民罪。”

瓦迪斯瓦夫立即向共产党政权的一位重要领导人请求帮助,不久获得答复:“如果他在波兰,我们可能给他自由。但是我们的苏联同志不愿释放他。” 判刑一年后,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中风,瘫痪在床;1952年死于狱中。

他宁愿谈巴赫

1957年,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的第一次国外音乐会在德国举办,他利用这个机会拜访了维尔姆的遗孀安娜玛丽·霍桑菲尔德。安娜玛丽给对钢琴家讲了丈夫的战时日记,还找出丈夫的照片。两年后她也离开了人世。

这时的瓦迪斯瓦夫已是华沙广播电台的音乐部主任,创作了1300多首歌曲,其中有些在当时的波兰家喻户晓。他很少提起战争,两个儿子读过他的回忆录,但这不是他们父子间的话题。劫后余生的钢琴家宁愿跟孩子们谈论他敬仰的巴赫,还有战前德国的300部歌剧。他说:“不能憎恨整个民族。”

1963年,他离开电台组建了华沙乐队,举办音乐会2000多场,大多是在国外。

80年代末,维尔姆的儿子赫尔穆特·霍桑菲尔德带着妻子和孩子们来到波兰,拜访了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抚今追昔,两家人涕泪交流。 钢琴家的小儿子安杰伊·什皮尔曼在汉堡开诊所时和霍桑菲尔德家也有了来往。1993年的一天,德国著名诗人沃尔夫·比尔曼(他的父亲也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来到安杰伊的诊所,二人一见如故。安杰伊对诗人讲起父亲的回忆录和上尉的日记,比尔曼说:“这应该出版。” 以什皮尔曼的回忆录为基础,又补充进霍桑菲尔德战时日记的一些内容,由卡琳·沃尔夫翻译的德文版自传体小说《钢琴家》于1998年问世。这部浸透着钢琴家生命体验的作品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迄今已被译成14种文字。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2000年7月6日辞世,享年89岁。
 
写在水上的句子--评电影《PATERSON》



电影《Paterson》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讲述的是公交车司机帕特森一个星期的生活,帕特森的生活简单而平凡,甚至可以说单调,但是他却每天在日常的琐碎中撰写诗歌:当他开着公交车沿着同一条路线穿过城市,城市的风景在挡风玻璃上幻化作了他脑海中的诗句,他也喜欢倾听着乘客们的只言片语,再将所见所闻用诗歌的语言写进自己的诗歌笔记本。


帕特森虽然是一位司机,却具备一种沉静内敛的哲人气质,在他的眼中,生活中的各种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被看作诗歌的一部分,每天吃过晚饭,帕特森会出门遛狗,他会在熟悉的酒吧小坐片刻,喝上一杯啤酒,同人们聊上两句,无论是自己也好,别人也罢,生活总是会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他只是这一切的旁观者和记录者。



与安静细腻的帕特森相比,帕特森的太太劳拉是个天马行空的艺术家,每天脑袋里都闪现着五花八门的古怪念头,她在窗帘、墙壁甚至自己的衣服上画各种黑白图腾,劳拉会烘焙糕点上街售卖,也会突发奇想抱起吉他要当歌手,劳拉对于做饭并不用心,但帕特森除了轻轻皱眉从来都没有抱怨过,再好的女人也总是有缺点的,就好像是好日子和坏日子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一样。

劳拉再三的劝说帕特森将诗集出版,帕特森却总是一拖再拖。有一天,帕特森和劳拉外出就餐,帕特森将写作诗歌的笔记本随手放在了沙发上,当他们回到家里,却惊讶地发现宠物狗竟将帕特森的诗歌笔记本撕成了碎片,帕特森多年来撰写的所有诗歌就此毁于一旦,望着满屋的碎纸片,帕特森伤心至极,劳拉也懊恼不已。但是为了安慰劳拉,帕特森故作轻描淡写地说:it is just words on the water。但如果诗歌只是写在水上的句子,一切都会稍纵即逝,诗歌终究只是徒劳,那么帕特森创作诗歌的意义何在呢?

失去了诗集的帕特森帕独自在街头漫步,苦苦思索着写诗的意义,当他坐在河岸边发呆的时候,很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日本来的诗人,日本诗人说他来这里是因为喜欢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诗歌,而这里正是威廉姆斯的故乡。帕特森惊喜地说他也很喜欢威廉姆斯的诗歌,两人一见如故越聊越开心。

帕特森对威廉姆斯的喜爱其实也代表了导演吉姆·贾木许个人对威廉姆斯的喜爱:“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一个重要的诗歌主张是“要事物,不要概念”。通俗点概括,他的创作特点包括有:坚持使用口语,把写诗当成说话,惯用松散短句,意象描述简明清晰,反对繁冗复杂的用词,抵制晦涩的象征体系。正是因为贾导对诗人的推崇备至,这部诗电影自然也会不可避免地沾染到类似气质,比如对日常的高度关注,冷眼旁观而又自得其乐的姿态。”由此可见 威廉姆斯的诗学和美学观念在影片中是始终如一的。

离别前,日本诗人送给了帕特森一个空白的本子,意味深长地说道:sometime,empty space has more possibilities....


诗歌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形,只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安静朴实的心灵才能在平凡琐细中看到诗意的无限可能。

这次偶遇让帕特森恢复了创作的信心,他依旧日复一日地上班,遛狗,吃着太太糟糕的pie,却也一如既往的爱着写诗,爱着这平凡单调却又处处暗藏奇迹的生活。
 
评影片《生死朗诵》

791467

电影《生死朗读》讲述的是十五岁少年米夏和三十六岁的女人汉娜之间的故事。少年米夏对汉娜的爱慕开始于情欲,始终也没有走出情欲,他表现得狂热专一而顺从,汉娜请求米夏在做爱之前必须为她朗读,十五岁的米夏没有拒绝,于是朗读成为了米夏和汉娜之间的纽带,让这段不容于世人的不伦之恋有了爱情的姿态。

夏天过去,汉娜不辞而别。汉娜的突然消失对米夏是毁灭性的,一段铭心刻骨的初恋嘎然而止,那种由性而主导的依赖也顷刻间烟消云散,从此米夏封闭了自己,也失去了再爱别人的能力,生活得孤独而压抑。

5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法庭上他意外地见到了汉娜。作为集中营看守的汉娜被宣判有罪,米夏本来可以作证为汉娜减刑,因为他知道汉娜不认识字,是不可能主使撰写纳粹报告的,但是米夏没有,于是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此时的米夏颓废地抽着烟,头发零乱,一副自顾不暇的模样。他结婚又离婚,影片中,米夏在回顾自己失败婚姻、疏远的父女关系时,对女儿说,“我不够坦诚,我对任何人都不曾完全坦诚”。

回家乡探亲的时候,米夏看到少年时给汉娜朗读过的书籍。米夏好像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夏天,他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朗读录制成磁带,邮寄给监狱里的汉娜。

791468


这也许是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情节,汉娜在监狱里收到了米夏寄来的录音机和磁带,里面是米夏日复一日为她朗诵的书籍,这些磁带不但唤醒了汉娜的回忆,也点燃了汉娜对生活的希望,她努力学习写字,给米夏写信,哪怕是写得歪歪扭扭的一句话都代表着她的感激,当然也有对爱情的渴望。汉娜在监狱的床头收集了很多小图片和小字条。其中有一张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照片,上面是一位老者同一名青年握手。向那老者鞠躬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米夏。

  汉娜在监狱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期盼米夏给她写信。每次邮件分发完了,她还在问:“没有我的信吗?”但故事走到这里却没有往情深不渝的套路发展下去,也许米夏给汉娜寄朗读磁带只是为了生活在美好的回忆中,他并不真的在乎汉娜的现状,每次米夏都草草地将汉娜的信收进储物箱,他从来都不肯回信,也从来不去看望汉娜。当二十年后汉娜终于服完了刑期,就要出狱的时候。米夏起先并没有打算去接她出狱,也没有打算照顾她的后半生的意愿,就算最后勉强去了监狱,面对白发苍苍的汉娜,他表现得冷淡而苛刻。

当汉娜从重逢的喜悦中冷静下来,面对米夏居高临下施舍般的安排,她傲然地说:“在我入狱之前,我从未反思过。现在我怎么想已不重要。死了的已经死了。” 汉娜没有等到米夏来接自己出狱的那一天,在狱间里,她脚踩着多年积攒的书籍,上吊自杀了。一周后当米夏捧着一束雪白的满天星来接汉娜,得到的却是汉娜的死讯。米夏有些不知所措,看着汉娜房间里的磁带和书,还有大量的剪报和抄写笔记,他也许会后悔没有早一点看到汉娜的深情吧。

当男人以为自己为女人付出很多时候,其实女人在背后为他付出的更多,女人的爱会更深情,更包容,当需要她做出牺牲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牺牲掉,或者把所有的情感隐藏起来。

汉娜对米夏不告而别也许有着她无法言说的罪恶感,对于集中营里死去的女人们她怀有深刻的愧疚,而当看见米夏为难的表情,她不愿意成为这个“孩子”的拖累,所以她决绝地选择了死亡。

791469


《生死朗读》将汉娜放在纳粹集中营看守的人物设定上,将一段不伦恋的前因后果渲染得更具戏剧性,尤其在刻画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方面层次非常丰富。汉娜这个角色亦正亦邪,始终带着刚毅的色彩,而米夏似乎总是表现得幼稚脆弱,做错误的判断,少年时他与汉娜发生不伦恋,成年后沉湎于过往不能自拔,家庭不幸福,婚姻不幸福,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又不能打开心扉坦诚地接受汉娜的回归。虽然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但是他早已不爱汉娜,他重复着朗读只是为了沉浸在往日的美好之中。

汉娜死后,集中营受害人的女儿接受汉娜的捐赠的茶盒表现出一种包容的情怀,回顾汉娜的一生,她很真实,她有欲望有私心,她爱上了不该爱的少年米夏,她做了不该做的监狱看守工作,她不认识字,也许智慧不足,但是在她的世界里依旧有爱有幻想有柔情,还有着强烈的羞耻心和愧疚心,无论被她伤害的人是否能够原谅和接受她,她无法让时间倒流,却有勇气选择以死谢罪。

一直到汉娜死后,米夏才渐渐走出了少年时代的感情创伤,他终于有了勇气说出当年的故事。米夏到底爱过汉娜吗?我想只怕米夏自己也说不清,一开始他曾经无比迷恋过汉娜美丽性感的躯体,而后他一直无法从被抛弃的怨恨中解脱出来。那么到底汉娜爱过米夏吗?我觉得她一直都深深爱着米夏,为了米夏,她可以决绝放手也可以平静的死去,这是女人的爱情,多少带着母性和奉献的色彩。
 
当考试变成交易,谁能笑到最后--评《天才枪手》

111.jpg


《天才枪手》是介于犯罪片和青春片之间的电影,它比犯罪片更像青春片,又比青春片更像犯罪片。

111-1.jpg


111-2.jpg



琳是一名天才学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钢琴、游泳、数学样样精通。


琳有着冷静的气质和忧郁的眼神。在她不满二十年的人生中,母亲病逝,父亲穷苦,琳的唯一出路是努力读书,她清楚地知道只有保持住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她才有可能得到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对于天赋极高却家境贫困的她来说改变未来只有埋头苦读这一条路。


但很快她发现这条攀延的山路上还有很多天资不好,又不肯努力却又同样需要到底顶峰的同学们。家境殷实的他们愿意花钱求她带上一程。琳需要冒风险,但是口袋里会多出一大笔钱,要求做这趟顺风车的有好朋友格蕾丝,然后是格蕾丝的男朋友巴同学,还有巴同学的好哥们。琳默默地板着手指计算了一番,回报不是个小数目,琳拒绝不了。


为了安全有效的吸金,琳苦心琢磨作弊的方法,从最原始的传递小抄,到专门设计一套钢琴的指法当暗号,琳带着一群人跨过一道道分数防线。一切看起来都挺好,琳也很满意自己课外收入越来越丰厚,直到班克举报。

05211.jpg

班克和琳都来自贫困家庭,都是特招生,班克的成绩非常好,总是跟琳竞赛,班克的家庭背景甚至比琳家更艰难,每天放学后班克都要赶回家帮开洗衣服的母亲做工到很晚。也许是因为惺惺惜惺惺,琳看班克的眼神总是有些异样。


但是刚正不阿的班克在校长面前揭发了作弊事件,琳因此失去了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琳看着班克瘦弱挺拔的背影,感到了愤恨:为什么班克要假清高呢?为什么生活的困苦不能改变班克的正直?班克是个好青年,那么自己呢?自己算什么?


我们是一样的,琳想,当筹码足够大,班克你也不可能拒绝诱惑的!


很难说后来班克被打和错过得到奖学金机会的考试是否与琳有关,但是琳确实有着要拉班克下水的动机。琳对班克提出了一个更大的玩法,现在学校里有39名富家子弟,他们需要通过SAT的升学考试,他们必须进入美国大学完成父母的心愿,而他们迫切地需要天才枪手。班克依旧拒绝,琳望着他挨打后扭曲的脸庞,坚定地劝说,当你倒霉的时候命运从来没有帮过你,你为什么不肯帮帮自己呢?


走投无路的班克终于屈服了,只做这一次,他想。


两个天才达成了同盟,他们将利用亚洲和澳洲之间的考试时差,完成一场更加精密的作弊计划。他们约定好一人负责一半答题然后将答案输入手机发回泰国的巴同学,再由巴同学将答案做成条形码印刷到2B铅笔上,每个富家子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会得到一只这样铅笔。事后琳和班克会平分赃款,如果一切顺利,富家子弟们会进入心仪的大学,琳和班克也将摆脱贫困,皆大欢喜。琳温柔地看着班克,想象着他们经过这次合作后,也许可以相爱,从此拥有诗和远方的日子。


他们踏上了前往澳洲的旅程,心中反反复复地演练着计划的每一个环节。但是意外还是发生,班克因为去厕所的时间太长被监考官盯上,主考官带着保安破门而入,抓获了正在拼命往手机里输答案的班克。琳按计划装出呕吐的样子跑出了考场,经过办公室的时候,她看见了一脸苍白的班克,她愣在了原地,她的眼神中又一次浮现出温柔,此刻是该走进去自首与班克共同承担责任,还是.....


惊慌不安的琳逃走了,一边逃一边呕吐,脑海中全是班克最后愤怒绝望的目光.....

05212.jpg



《天才枪手》是根据2014年轰动一时的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总是会比完全故事的电影更有魅力,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



导演将“一浪高过一浪”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戏剧张力一直在增强,在剧情绝佳的同时又不至于让人觉得枯燥,电影的摄影、剪辑、配乐配合得非常之好,使得观众能一直保持紧张感.整部电影做到了艺术性和娱乐性的两者兼顾。


难怪这部电影当之无愧位列2017年亚洲电影十佳。



而故事的最后,琳和班克心态的变化更是神来之笔,直接让一部普通的悬疑片上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回到泰国琳毫发无损,39位作弊者如愿得到了大学入取通知书,纷纷在朋友圈里狂欢庆祝,而班克却从此被永远禁止参加SAT考试,也可以说班克的出国留学梦从此破灭。一天,当琳接到班克的电话,当她心情忐忑前去赴约,没想到班克彻底变了,这次他主动提出了一套新的作弊方案.....班克凶狠地说,如果琳不肯参加,他就去举报那39位作弊者,让大家倒霉。琳看着陌生的班克,看着自己深爱着的正直善良的大男孩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是她,毁掉了一个好青年。影片的最后,琳换上一件白色的衬衣,在父亲的陪同下去电视台自首,可以说这样的结局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电影,却具有比较正能量的含义。
 
最后编辑:
目录

1. 爱的美好在于接纳--评《幸福的黄手帕》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46
2.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红色小提琴》影评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47
3.《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影评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49
4 THE GREAT GATSBY by F. Scott Fitzgerald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0
5.看大陆禁片《Summer Palace》有感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1
6.《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2
7.《Call me by your name》-- 我不羡慕痛苦本身,但我羡慕你会痛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3
8.食物比时间更重要--评电影《钢琴家》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54
9.写在水上的句子--评电影《PATERSON》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82
10.评影片《生死朗诵》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184
11.当考试变成交易,谁能笑到最后--评《天才枪手》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73260/#post-11258209
写这么多影评了。 有机会一一拜读! :jiayou:
 
人性本恶,你作恶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做--评《狗镇》

111-3.jpg


我写作5分钟影评的初衷是因为深深感到时间的有限,5G时代即将到来,更多的音乐,文字,影视,美图,等等将在宽广的信息公路上自由驰骋。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创作再创作,与大家分享,5G时代的网络生活该是多么丰富和美好!但是人们也注定会有更多的烦恼,其中最大的烦恼也许就是是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终将被信息的海洋吃人不吐骨头。

为了节省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到有用的信息,我需要选择, 我也喜欢推荐。所以每次我看电影前都喜欢先看看豆瓣评分和评论,只要短短几分钟就能判断出一部电影是否值得奉献出我生命中的两个小时。关于下面要讨论的这部电影,也是无意中看到精彩的点评,评论是这样写的:

“看完片子,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导演应该枪毙。最好由我去执行死刑。拿枪的手,我不会让它有半点颤抖。就像电影里的女主人公枪杀她的男朋友一样,我也会这么干脆利落。但在枪毙他之前,我会趴在他的脚下,压肩耸臀,先磕九个响头。

磕头,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才华。枪毙,是因为他极具颠覆性的思想。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如果导演冯提尔不死,整个人类似乎都会在他赤裸裸的逼问下羞愧而死!据说《狗镇》只是他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接下来不知这个疯子还会执导出什么样的作品来?

电影是同事向我推荐的。理由是性学专家李银河都为电影写了评。可他自己却没看下去。嫌它是一部有点沉闷的舞台话剧。起初,我也认为用话剧的形式拍电影是导演为了省时省力,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正是导演最伟大的地方之一。除了这样,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形式能够如此完美地表现这部近似寓言的电影!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核 在这里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导演之所以没在一个真实的村庄展开故事,就是想让故事的发生地变得模糊而不确定。说到底,舞台“狗镇”其实就是一块人性的试验场,人物并不局限于“狗镇的村民”,而是谁都可以上场。”

原文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57367/

111.jpg



好吧,广告短片播放完毕,让我们一起看看《狗镇》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假设你生活的小镇,来了一个陌生人,请你设想一下这个人是

A,年轻力壮的男人,B,年轻漂亮的女人,C,疲惫的老人 D,能干的大妈


你有没有选B?反正我有。电影嘛,有颜值才有票房。


格蕾丝是个漂亮温顺的大美女,一天她慌慌张张地逃到了狗镇,医生的儿子汤姆在镇口遇到了她,汤姆带着格蕾丝走进小镇。他试图说服居民们同意让格蕾丝留下来。


情况是,小镇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居民会同意让不明来历的女孩留下来吗?

A, 无条件同意女孩留下

B,让女孩给每户人家轮流当女佣换取生活费

C, 坚决不同意女孩留下


没错儿,小镇居民虽然有同情心但是显然不会无偿接待一个无钱无势的孤女,他们选择了B,并且附加两个星期为限,如果所有人都对格蕾丝满意,那样她就能留下,但如果有一个人不不满意格蕾丝,她就必须走人。


格蕾丝非常希望能留在小镇,每天努力工作,竭力满足每个居民的要求,她是护士,也是教师,她是清洁工也是女佣.....,两个星期后居民们对格蕾丝都很满意,大家集体同意让她留下来。

111-1.jpg


从此格蕾丝过上了安定幸福的吗?当然不可能,编剧加油,还得多制造些悲剧才有收视率呀。


果然消息传来,格蕾丝是名逃犯,警察来到小镇贴告示通缉格蕾丝,居民们倍感不安,格蕾丝外面那么温顺美丽,没想到竟然是个罪犯,小镇居民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但是如何处理这只苍蝇呢?

A,不理睬警察的通缉令

B, 坚决把格蕾丝赶走,保证村子的安全

C.让格蕾丝加班加点加倍的劳动来补偿居民收留她的风险


格蕾丝有些为难,但是在汤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之下,格蕾丝还是接受提高工作量的苛刻要求。从此,她更加的起早贪黑,不辞辛苦的干活。

然而,居民们并不感激她的顺服,他们已经认定格蕾丝是走投无路,有的人开始骚扰她,试探她,格蕾丝想拒绝,这些人就会威胁她警告她。小镇上的男人和女人们都有了欺侮格蕾丝的理由,只要格蕾丝稍有反抗,他们就会摆出救命恩人的模样,男人骚扰她,女人则对格蕾丝毫不留情地责备和羞辱。无论格蕾丝是好言好语还是怒目相向都没有用,该来的还是来了,不久,格蕾丝在查理家干活的时候被被查理强奸了。查理的太太非常生气,带着几个女人来辱骂格蕾丝,更将格蕾丝心爱的陶艺玩偶统统砸烂....好像一切的错误都在格蕾丝身上。


编剧同学,你觉得格蕾丝这时该怎么做呢?

A,默默忍受

B,偷偷逃走

C,大声反抗


这次,格蕾丝不再想留下来,她想逃走。但是很不幸,格蕾丝的逃跑计划很快被人们发现了,格蕾丝被抓了回来,包里被翻出了汤姆为她偷来的一些钱。居民们经过严肃的讨论,一致同意给格蕾丝戴上狗项圈,并将她脖子上的铁链拴在一个沉重的废轮胎上,这样她再也无法逃跑,又不得不接受罪人的标识。


当罪人格蕾丝拖着笨重的轮胎在镇上走过,她是小镇里的公共奴隶,所以的男人都可以跟她睡觉,所以的女人都可以任性的使唤她。

111-2.jpg



编剧,你打算让这个可怜的女孩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A, 被村人一直虐待,最终折磨至死

B, 被某个男居民看上,娶回了家,终于被村子接纳

C, 被居民交给警察带走


A和B看起来是非常显然的结局,但好的故事实在应该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局,不是吗?


让我们回到汤姆的角色。汤姆是个理想主义者,喜欢写作,喜欢谈道德建设,喜欢在镇上搞民主和集会。每当格蕾丝感到疑惑和苦恼,汤姆陪伴在她身边,开导着她。但汤姆的帮助都是躲着居民偷偷进行的,在公开场合,“为了赢得镇民的信任”,他必须与格蕾丝疏远。为了爱情,格蕾丝并没有计较汤姆的虚伪和懦弱,真正让格蕾丝失望的是,当汤姆发现镇上所有的男人都睡过格蕾丝,他感到了愤愤不平,于是汤姆,这个唯一没有占有过格蕾丝的小镇男人,跟其他人一样强奸了格蕾丝。当格蕾丝冷冷地躺在床上,脖子上高高地竖着狗铃铛,她没有哭也没有叫喊,这是双目茫然地看着半空中,显得既绝望又迷茫。


如果你是格蕾丝,你会怎么做?

A, 默默忍受

B, 以死抗争

C,暴力对抗,毁掉小镇


对于弱者,死也许是个最方便最壮烈的选择,但是人的求生望很强,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狗镇》是一部寓意很强的影片,让我们梳理一下故事中的许多象征意义:格蕾丝应该代表的是善良和美好;汤姆代表的是理想主义;小镇居民们代表着人性的贪婪和自私。


当格蕾丝在集会上对着所有人说出自己遭受的委屈和欺凌,人性的丑恶再一次被刷新,因为每个小镇居民都参与恶行,为了合理化他们的不堪,大家一起诋毁格蕾丝,将责任全部推到她的身上。

经过集会上的交锋,小镇居民希望让格蕾丝立刻离开小镇,也许这样能将他们的兽行永远埋葬。


汤姆为了报复自己是最后一个得到格蕾丝的人,为了挽救自己受到伤害的自尊心,他亲自打电话举报了格蕾丝.....


5天后,远远的山路上竟然来了黑帮的车队,更加让人不可置信的是原来格蕾丝是黑帮大佬的女儿,因为不认同父亲残忍强权的处事方式,才逃出来,父亲为了能找到她发了假的通缉令。


当父女重逢,前嫌尽逝,曾经善良包容的格蕾丝决心以暴治暴,当美好不再,这世界上又多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格蕾丝让手下烧掉了小镇上的房屋,还要杀死每一个居民,就连孩子都不放过。为了报复查理太太曾经对自己的伤害,她让人先杀死孩子,再杀死母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母亲的痛苦更深。竟然善良美好的格蕾丝无法感动小镇,那么就用暴力和屠杀消灭掉黑暗的人性吧。

格蕾丝忽然注意到站在路边呆若木鸡地汤姆,她走下汽车轻蔑地举起了枪,汤姆模棱两可地喋喋不休着,也不知道是在忏悔,还是在示爱,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格蕾丝面无表情地扣动了扳机。也许此时她心里正在冷笑,为什么自己曾经爱过这样一个夸夸其他的空想家?她恨小镇上所有的人,尤其是懦弱自私的汤姆, 他骗取了格蕾丝的信任和爱,却又和所有人一样欺辱了她。



《狗镇》看完了,你有没有跟我一样感到脊背发凉?虽然电影的场景设计的如同一个舞台剧,但是生活细节刻画却非常写实,虽然狗镇是一个虚构地方,但是却分明讲述了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世界。人生来就会欺负弱小,持强凌弱,集体作恶。无论社会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独裁也好,民主也好,人性的暗黑面是最最真实的最最永恒的存在,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人性的恶可以几何倍发酵,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也将成为常态。

如果你认为狗镇是个过于夸张的人性试验田,那么看看我们身边的新闻吧,那些被欺凌侵犯的留守儿童,她们没有黑社会老大的父亲,往往只能被白白的侮辱而毫无反抗的能力。新闻里报道里,一个精神病女流浪来到中国北方的一个村庄,被一名老汉收养在家,不但做了自己的性奴,还强迫她去卖淫。结果这个村庄的一多半男性都成了嫖客。而流浪女十几年来生下的几个子女,都被老汉贩卖出去了。


回到那个古老的辩论话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善和恶是流动的,在不同的条件背景下,善和恶也许是角度的不同,而不是原则的不同。

人性是趋利避害,这才是共性。
 
你逃得过法网,却逃不过良心--评电影《催眠大师》

提到催眠,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静谧的房间里,催眠师对着昏昏欲睡的患者念动咒语。据说可以治疗很多用正常渠道无法疏导的心理疾病。书上写道:“催眠术最早出现于18世纪。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催眠可治疗忧郁症,治疗肥胖、协助戒烟、改善睡眠品质、解除心理压力,信心重建、治疗创伤症候群(如美国卫生部辅导的伊拉克战场士兵回国的创伤治疗计划)、恐惧症状克服(如:幽闭恐惧症、飞机恐惧症、讲演恐惧症)......”总之,催眠是很神秘两个字,感觉有点儿像招魂术,能唤醒人类的潜意识,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感觉。


2-1.jpg



将催眠主题与悬疑题材结合,国产片《催眠大师》讲述了一个高智商的心理治疗故事。影片中男女主都是业界知名的催眠师,可以用专业技能与病患进行心灵的沟通,但对于自己内心中的扭曲和疼痛却无能为力。故事最好看的莫过于男主徐瑞宁(徐峥饰)和女主任小妍(莫文蔚饰)之间的较量:医生和病患互换角色,两人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催眠和反催眠,互相引导或误导,层层递进,最终将一个两人都参与其中的谋杀案,由动机到后果抽丝剥茧---作为主治催眠师的徐同学长期以来一直在自虐自残,他才是需要被治疗的人。


催眠大师很神奇,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讲述造梦师的《盗梦空间》,催眠师和造梦师一样都是探索人类的潜意识世界并且施加影响力。但潜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的,梦境深奥隐晦玄着又玄,如何将潜意识中的罪恶感,伤痛感和隐性的怨念与现实生活中的恐惧,不安,病痛联系起来;如何在短短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把故事讲好,讲得逻辑清楚,条理分明,让观众看明白,这需要非常好叙述结构和铺陈能力,如何将陌生的概念逐步介绍给观众,是故事成败的关键,也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


以《盗梦空间》为例,为了让观众接受植入梦境的概念,剧情先设计了一个相对简单的盗梦任务,介绍盗梦的基本概念同时,制造悬念引发观众的兴趣,然后在科布真正接受任务后,思考如何在梦境中说服罗伯特解体家族企业的过程中,逐步介绍更多的细节,比如清醒梦境,梦境工程师,梦境中的自我意识的防御者,梦境的五个层次,梦境之间的时间差,梦境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注射大剂量的镇静剂侵入对方的梦中,如何从梦中醒来等等细节。所有的转折,悬念和紧张气氛都是源自于对游戏规则的有意和无意的破外,总体来看《盗梦空间》更像一个设定任务--完成任务的故事模式。


2-2.jpg


《催眠大师》中采用了心理治疗过程不断闪回和蒙太奇的方法讲故事。


徐同学擅长催眠治疗,深得业界的赞扬。他的老师方教授请他为一位来自香港的自称能看见“鬼”的女病人小任进行催眠治疗,徐瑞宁欣然同意,而他并不知道任小妍其实是来给他进行催眠治疗的。小任的出场伴随着惊悚和神秘,楼板上的敲击声,阴阳眼,还有室内的光线和怪诞的摆设都让观众感到莫测高深。她的来历和说话方式都令人好奇,可以说导演选择莫文蔚来饰演任小妍为这个角色添加神秘的魅力。


故事前半部是任小妍自己讲述两段阴阳眼的经历,徐作为治疗医生不断地记录下细节做出判断,并通过查阅任小妍的个人档案,试图寻找出任小妍内心隐疾的关键所在。虽然故事前半段闹鬼的情节有些俗套,但是看台词句句都有用,并无闲笔。这些鬼故事其实都是小任说出来暗示徐同学的,也属于深度催眠的手法。幸亏徐同学也不是省油的等,每次在半梦半醒中,也敬业的催眠小任,希望获得她的内心真相。


徐瑞宁在明处,任小妍在暗处,两人都是专业级别的催眠师,斗智斗法的对手戏很好看,徐同学不断地改变催眠方法希望解码任小妍的潜意识,自己却在毫无察觉地情况下被任小妍深度催眠,判断他已经被催眠的唯一证据就是他无法认出面前的任小妍是自己的师妹,也是方老师的得意门生。


影片多次运用了环境暗示,通过水流,声音、光线等,或是熟悉的词语(如影片中用到的“船长”),让对象不知不觉中产生联想和回忆,从而再进一步导入催眠,更加推动故事的发展。因为催眠的方式和诱导的过程可以千变万化,在这个过程中将直接催眠,联系催眠,反复加深催眠,间接催眠清醒催眠等等方法轮番使用,给故事带来了新奇感和张力。好多次徐认为已经成功地将任小妍带入了深沉催眠,却不断地发现自己出现幻觉,反而陷入了恐慌。无论是徐还是任都在催眠中,力图通过关键词去暗示和引导对方,从而挖掘出对方自己从未说出的真相,也许病人是故意封闭了内心,选择性的遗忘掉痛苦的记忆,但是在潜意识里,一切都和昨天一样鲜活,一切都没有被真正的忘记。

2.jpg


《催眠大师》的三条线:


1.通过催眠治疗,了解到小任被父母遗弃后,又被养父母遗弃,导致她是个害怕被抛弃的人。


2.通过催眠后徐对水流的异常的恐惧,逐步揭示出徐内心中的创伤:徐酒后驾车,导致车祸,女友和车上的任小妍的未婚夫都不幸淹死,从此徐内心充满愧疚,患上创伤后症后群,有着严重的自残行为,甚至被怀疑是否有资格继续当催眠师。方老师爱惜学生,所以特意安排小任以病患的身份接近徐同学,让他放下戒心,达到混乱催眠的效果。


3.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车祸而是一场有计划的谋杀--非常隐晦的第三层,大幅加深对人性的挖掘。

小任在被催眠后一直回避未婚夫的话题,为什么小任可以在催眠中掩盖自己内心对徐的酒驾有愤怒的表现呢?在潜意识的场景中,她看见未婚夫从棺木里站起来,问她为什么要杀他,她几乎就要说出真相,却被老师设计的唤醒按钮惊醒了。


虽然真相浮出水面,徐和任都真正面对了发生过的一切,但是了解真相又能如何?并不能够彻底治愈心中的伤痛和悔恨。


在影片中徐的愧疚如何被缓解的呢?因为他听到小任用见到“鬼”的方式,告诉他,女友是爱着他的,所以徐感到释怀。但这似乎改变不了女友因他而死的事实,如果徐参与了谋杀的计划,更可能会因为女友的深情而愧疚不安。


又何况从催眠状态中醒来,徐同学知道小任一直是在假扮病患,那么他对小任告诉他的话又有多少值得相信的呢?徐又如何能走出创伤呢?反正我深感疑惑。


《催眠大师》总体来说,故事逻辑严谨,情节推进环环相扣,节奏紧凑非常过瘾。从拍摄角度说,镜头的切换,叙事结构,剧本拿捏,表现技巧等方面都显得娴熟,在国产悬疑中当属上乘之作。比较遗憾的是结尾不够给力,不像《盗梦空间》有种梦中梦的怪诞感,但饶是如此,依旧瑕不掩瑜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