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学录取线进一步水涨船高

不知道是不是从小生长环境太舒适,动不动就自杀,动不动就stress了:(即使ib比普通学校忙些,也真不至于到自杀的份儿:(我觉得,孩子首先应该有同龄的朋友,有一项自己热爱并且能调节或者减压的兴趣爱好:(还是性格培养方面出了问题:(
Peer pressure 对有些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我娃就很想得开,比他利害的他就说因为别人太聪明。
 
Peer pressure 对有些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我娃就很想得开,比他利害的他就说因为别人太聪明。
一门心思学理工的、学医的,可以去靠轮败,孩子们互相较着劲儿,学习氛围也浓。我为什么佩服老热狗,他的很多判断和我不谋而合,做为学商科的、法律的、其他文理专业的、艺术的、设计的,根本就不能够把大量时间花在什么滑铁卢数学竞赛上,花在ib课程上,花在暑假提前刷题上。具体花在哪了?绝对亮出来就得秒杀你的:evil:
 
一门心思学理工的、学医的,可以去靠轮败,孩子们互相较着劲儿,学习氛围也浓。我为什么佩服老热狗,他的很多判断和我不谋而合,做为学商科的、法律的、其他文理专业的、艺术的、设计的,根本就不能够把大量时间花在什么滑铁卢数学竞赛上,花在ib课程上,花在暑假提前刷题上。具体花在哪了?绝对亮出来就得秒杀你的:evil:

学习还是靠自己吧,较劲多了怕也能较出花来:p
 
学习还是靠自己吧,较劲多了怕也能较出花来:p
学习这块的经验,别让我这第五段位的虎妈说,得您来说:zhichi::jiayou:@理工类推爸推妈@挣扎帮家长,全体起立,夹道欢迎,别问我为什么,带头坐等笔记:jiayou:
 
我这两天一直在内疚!
我们一直说要让孩子选他有兴趣的。但是,孩子哪知道那么多啊?又不是都跟丽丽家大侄子似的,跟大老板们有事没事聚餐。
我觉得丽丽或者热狗可以建个群(你俩号召力大),进群的要求必须有贡献(特约嘉宾不必)。可以是介绍学校,专业,社区,职业特色等等。像我啥都不会,但是可以记笔记分享。微信群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消失的快。
这样的群有吗?
我感觉这样的群已经有了,但是里面只有学霸的家长。
世上本无学渣,家长自寻烦恼罢了。

想多年前,我娃们也是瘦弱学渣,人家高大上都懒得搭理我们。我们不生气,不和别人较劲。让开城市和大道,走进广大农村田野,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全面追赶超越,几年后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宛如曾经1946年兵败如山倒的林总,经过几年林海雪原,练就百万雄师挥师入关。
:cool:
 
前几日IB孩子死亡也是刷暴了微信。IB确实不适合所有孩子,尤其是那些并非智力超好的全面学霸型但其它方面有特点/亮点的,反而会因为疲于应付学业而暗色
观察一批批孩子尤其从我家老大那批IB和非IB的孩子后续比较因为有些家庭较熟,包括IB和非IB原校尖子生的比较,IB给孩子加分还是减分(不是成绩单上的分而是孩子的综合发展),是不是就一定上IB好,还是要看孩子个人特点。
LZ标题里说的水涨船高的确是事实,只不过魁省麦大的水就一直都挺高的。每次看教育帖里孩子各种年龄段的家长发言的都有,那些孩子已经工作了特别工作了有一定时间了的孩子,和现在比,应该说竞争情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想脱颖而出,已经tough多了,无论是学业还是其它方面
我家老二比当年的哥哥要好强,中学后我都觉得孩子有点疲惫了,已经无法做到象老大那样大学前晚上一直能有充足的9,10个小时的睡眠还有一定的娱乐, 有时给孩子分配家务的时候我都有点心疼不忍心。下年准备砍掉个项目不搞那么多比赛和演出了,匀出点时间来学习和休息娱乐, 本来想着课外活动孩子喜欢,花的时间多点,学业分数低个几分也没关系,现在看来目前的竞争形势下,想上心仪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也不是象以前想象的那么容易了,不得不有所取舍。
早年来的移民,大概没想到如今遍地的各种补习班和私教吧。那天周末我在我们区的小mall逛,正赶上那里的kumon下课,一看,出来呼拉拉的大部分是亚洲面孔,好些认识的中国娃,听说kumon里白人面孔还算有一定比例的呢,数学班里那就别提中国面孔的绝对优势了
真是国娃到哪里,哪里就是竞争啊。这是我们的宿命, 躲也躲不掉。
 
最后编辑:
前几日IB孩子死亡也是刷暴了微信。IB确实不适合所有孩子,尤其是那些并非智力超好的全面学霸型但其它方面有特点/亮点的,反而会因为疲于应付学业而暗色
观察一批批孩子尤其从我家老大那批IB和非IB的孩子后续比较因为有些家庭较熟,包括IB和非IB原校尖子生的比较,IB给孩子加分还是减分(不是成绩单上的分而是孩子的综合发展),是不是就一定上IB好,还是要看孩子个人特点。
LZ标题里说的水涨船高的确是事实,只不过魁省麦大的水就一直都挺高的。每次看教育帖里孩子各种年龄段的家长发言的都有,那些孩子已经工作了特别工作了有一定时间了的孩子,和现在比,应该说竞争情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想脱颖而出,已经tough多了,无论是学业还是其它方面
我家老二比当年的哥哥要好强,中学后我都觉得孩子有点疲惫了,已经无法做到象老大那样大学前晚上一直能有充足的9,10个小时的睡眠还有一定的娱乐。下年准备砍掉个项目不搞那么多比赛和演出了,本来想着课外活动孩子喜欢,花的时间多点,学业分数低个几分也没关系,现在看来目前的竞争形势下,想上心仪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也不是象以前想象的那么容易了,不得不有所取舍了。
早年来的移民,大概没想到如今遍地的各种补习班和私教吧。那天周末我在我们区的小mall逛,正赶上那里的kumon下课,一看,出来呼拉拉的大部分是亚洲面孔,好些认识的中国娃,听说kumon里白人面孔还算有一定比例的呢,数学班里那就别提中国面孔的绝对优势了
真是国娃到哪里,哪里就是竞争啊。这是我们的宿命, 躲也躲不掉。
您说得太好了,家长不要焦虑。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得挖掘长处和鼓励。
 
多伦多51新闻里说,可能一个是自杀,另一个原因不明。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就好,发现自己尽力了,还达不到目标,那么调整心态,降低要求。
https://info.51.ca/news/canada/2019-11/829289.html
images
images
images
 
世上本无学渣,家长自寻烦恼罢了。

想多年前,我娃们也是瘦弱学渣,人家高大上都懒得搭理我们。我们不生气,不和别人较劲。让开城市和大道,走进广大农村田野,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全面追赶超越,几年后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宛如曾经1946年兵败如山倒的林总,经过几年林海雪原,练就百万雄师挥师入关。
:cool:
然后从瘦弱学渣练就成了百毒不侵的超强学渣:zhichi::jiayou:
 
然后从瘦弱学渣练就成了百毒不侵的超强学渣:zhichi::jiayou:
我老掐最擅长就是把学渣调教成学勇,把弱不经风调教成钢筋铁骨。:)
 
最后编辑:
前几日IB孩子死亡也是刷暴了微信。IB确实不适合所有孩子,尤其是那些并非智力超好的全面学霸型但其它方面有特点/亮点的,反而会因为疲于应付学业而暗色
观察一批批孩子尤其从我家老大那批IB和非IB的孩子后续比较因为有些家庭较熟,包括IB和非IB原校尖子生的比较,IB给孩子加分还是减分(不是成绩单上的分而是孩子的综合发展),是不是就一定上IB好,还是要看孩子个人特点。
LZ标题里说的水涨船高的确是事实,只不过魁省麦大的水就一直都挺高的。每次看教育帖里孩子各种年龄段的家长发言的都有,那些孩子已经工作了特别工作了有一定时间了的孩子,和现在比,应该说竞争情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想脱颖而出,已经tough多了,无论是学业还是其它方面
我家老二比当年的哥哥要好强,中学后我都觉得孩子有点疲惫了,已经无法做到象老大那样大学前晚上一直能有充足的9,10个小时的睡眠还有一定的娱乐, 有时给孩子分配家务的时候我都有点心疼不忍心。下年准备砍掉个项目不搞那么多比赛和演出了,匀出点时间来学习和休息娱乐, 本来想着课外活动孩子喜欢,花的时间多点,学业分数低个几分也没关系,现在看来目前的竞争形势下,想上心仪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也不是象以前想象的那么容易了,不得不有所取舍。
早年来的移民,大概没想到如今遍地的各种补习班和私教吧。那天周末我在我们区的小mall逛,正赶上那里的kumon下课,一看,出来呼拉拉的大部分是亚洲面孔,好些认识的中国娃,听说kumon里白人面孔还算有一定比例的呢,数学班里那就别提中国面孔的绝对优势了
真是国娃到哪里,哪里就是竞争啊。这是我们的宿命, 躲也躲不掉。
长此以往,是不是白色皮肤的孩子都上不了大学了啊:eek::shale::jiayou:
 
长此以往,是不是白色皮肤的孩子都上不了大学了啊:eek::shale::jiayou:
不是,是非亚文化帮根本就不跟你们拼数理化竞赛:wall:我们所在白校,从学术上讲是学渣,从综合上讲并不是。我儿子的非亚裔朋友几乎人人一项过硬的体育,擅长级以上,打篮球的、冰球的、高尔夫的、冰壶的,跑步的、足球的,跆拳道的,赛车的,滑雪的,所以他们根本不care你什么欧几里德,因为人家就知道和华裔印裔拼不过这些,人家也不愿意去拼这些:wall:几乎所有排得上号的尖子生都是social animal(别觉得周末聚会就是学渣,一半一半的孩子)。整个文化和咱们华人圈不一样。私校因为有优质的资源(老师水平高,各种课外活动必选,帮着组织社会活动),学习好的尖子生也并没有完全在拼数理化。这就是文化,就是你长大后,为什么学历史的当了你的头,而不是你三证四书的当了人家的头:wall:
 
最后编辑:
我老掐最擅长就是把学渣调教成学勇,把弱不经风调教成钢筋铁骨。:)
如果孩子从父母遗传基因上,从初中开始就已经展现了在数理化方面、在生物方面超强的兴趣和能力,走竞赛路线没问题,别跟着起哄弄全活:wall:如果像我们家这样的,自己挺努力,靠刷题也能刷出来高分但基因上就没天赋自己也不喜欢的,绝对避开正面交锋。n年前,你弄个club小领导、小发起人,弄个小生意这些套路,现在的高中尖子生几乎全部都有,你根本就弄不出独特:wall:人家为什么一看你的申请和简历,都一堆战绩却能一眼就能把你划到哪个堆儿---一看你玩的是什么,二看你参加过什么。比如你参加过某某年哪哪哪举办的世界级企业家的“企业创新与战略”研讨会,比如你高中在某某街什么什么公司co-op过,这些虽然没有奥林匹克奖,但傻子也能看出来你背后的力量:wall:学文艺的,卡纳基音乐厅演奏已经是标配了,已经有大把的中国娃自己弄音乐会了(温哥华、多伦多艺校标配),你那破音乐会谁看啊,还不是家长全部买票而且要全部捐出去弄爱心:wall:还得参加各种义演献爱心、社区演出、出唱片什么的。普通家庭徒手攀岩的,即使告诉你这些undertable的东西,你也做不到,就得走脚踏实地或者竞赛的道:wall:如果从家庭情况到孩子情况都一般的,你受那份刺激干什么!把分数能多高弄多高,体育一项(或者文艺一项)、有个差不多的社会经验--工作、club都成,村大学没问题,找个小工作没问题。:wall: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